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中国现代主义建筑及思想研究之一

中国现代主义建筑及思想研究之一

发布于:2008-03-18 23:55:18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当我们讨论"中国现代主义建筑"这一论题时,相信许多人心怀疑虑:"中国是否有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借用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中国的情况,至少,第一以"建筑大师的杰作"作为衡量尺码,第二以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轰轰烈烈发展的历史作为参照。假如我们打破这种习以为常的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史观的思维定势,不是以西方体系作为参照,转而将目光放在中国建筑发展自身,我们蓦然发现,无论在近代还是在当代,中国均有自己的优秀现代主义建筑作品,中国也有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明晰的轨迹。
  
  一次大战之后,以格罗皮乌斯及其同事在包豪斯的教学和设计实践为标志,并以勒·柯布西耶在法国的建筑活动为另一标志,在德国、法国、荷兰乃至俄国,先锋派们的建筑设计实验导致各种现代建筑成果层出不穷,1925年前后,现代建筑运动已达到蓬勃发展的势头⑴,并经此席卷整个欧洲,同时逐渐影响世界各地,包括亚洲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国。

全部回复(1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bfy-ljb
    bfy-ljb 沙发
    注释
      ⑴见(意)L.本奈沃洛著.西方现代建筑史.邹德侬等译.天津科技出版社:378
      ⑵参见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P133,P183;罗小未.上海建筑指南:227,80,135
      ⑶本段作品介绍参见.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及上海建筑指南
      ⑷参见.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南京篇.10
      ⑸参见杨秉德主编.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102
      ⑹参见杨秉德主编.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153~154
      ⑺参见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青岛篇:10
      ⑻参见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昆明篇:10
      ⑼参见杨秉德主编.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252
      ⑽参见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沈阳篇:18
      ⑾参见赖德霖."科学性"与"民主性"--近代中国的建筑价值观(下).建筑师(63),1995.4
      ⑿参见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154
      ⒀参见赵国文.中国近代建筑史论.建筑师.28期:80
      ⒁参见罗小未.上海建筑指南:100,83
      ⒂参见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158
      ⒃陈植.意境高逸,才华横溢--悼念童寓同志,建筑师.(16):3
      ⒄梁思成,张锐.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北洋美术印刷所   ⒅梁恩成.建筑设计参考图集序.梁思成文集.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⒆陆谦受,吴景奇.我们的主张.中国建筑(26):55
      ⒇参见赖德霖."科学性"与"民主性"--近代中国的建筑价值观(下).建筑师(63)
      ①参见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165
      ②谈紫电.中国展览会参观记.建筑月刊.4卷(3).转引自赵国文.中国近代建筑史论.建筑师(28)
      ③参见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167
      ④参见高亦兰.粱思成早期建筑思想初探.第三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

      主要参考文献
      1.汪坦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1992~1995.(包括北京篇,南京篇,广州篇,武汉篇,哈尔滨篇,沈阳篇,大连篇,烟台篇,青岛篇,营口篇,厦门篇,重庆篇,庐山篇,昆明篇)
      2.清华大学建筑系,《华中建筑》编辑部.第一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专辑.华中建筑.1987(2)
      3.清华大学建筑系,《华中建筑》编辑部.第二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专辑.华中建筑.1988(3)
      4.汪坦,张复合主编.第三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7
      5.汪坦,张复合主编,第四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10
      6.汪坦,张复合主编.第五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3
      7.吴焕加著.20世纪西方建筑史.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
      8.吴焕加著,论现代西方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6
      9.杨秉德主编.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1993.6
      10.高仲林主编.天津近代建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
      11.姚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1996.3,指导教师:高亦兰教授
      12.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编,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8
    2008-03-19 00:08:1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bfy-ljb
    bfy-ljb 板凳
    十、关于"现代建筑"局限性的思考
      西方现代建筑运动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是巨大的,现代主义建筑作为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的西洋建筑文化的最新代表,对中国固有式、西洋复古主义及折衷主义建筑无疑形成一种挑战,它改变了部分近代城市的面貌,它促使建筑形式走向简化。但是,它的影响又是局部的,"局部的"含义不仅包括了它只对中国局部城市和地区产生影响,并且意指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想只局部地被从业于中国的建筑师所接受并付诸于实践。现代建筑的时尚性以及因朴素简洁的外观形象而带来的造价经济实惠的优越性得到普遍的接受,特别是当时上海房地产业的兴起,建筑的商品化使得业主及建筑师对这一新式风格倍加青睐,现代建筑找到一个广阔的市场并得以立足,现代建筑最早在上海的出现及迅速发展正好是其经济实惠与房地产开发业要求经济实惠两者的吻合。

      从上述极少数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作品来看,建筑师在这些个案中已接受了"功能主义"、"理性主义"的建筑观念,并且已摒弃一切与功能无关的多余装饰,表现出现代主义机器美学的审美观念,个案作品的设计思想及手法说明近代对现代主义的探索己触及本质及核心,因而这些作品称得上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锋作品。但从构成现代建筑主要部分的"装饰艺术风格"作品及其它现代建筑作品来分析,这类作品并没有放弃讲求"气派"、"排场"的架势,仍然追求对称感、体量感,功能似乎还没有胜过形式位居第一,形式服从功能的思想还没有完全建立,这些作品普遍的局部装饰更说明建筑师还不具备反传统、反装饰的机器美学观念,因而这些作品只营造了一片现代建筑的时代气氛,事实上离现代主义建筑的本质特征还相距甚远。

      现代建筑发展的另一特点表现在它在近代传播的一开始就与"中国固有建筑"、"西洋复古主义及折衷主义建筑"等设计思潮多元共存,并一直与其他思潮共同构成平分秋色的近代建筑潮流,现代思潮影响力并没有像西方社会那样到达取代其他设计思潮而独领风骚的主流地位,这是由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发展阶段所决定的,近代还没有适于现代建筑高度发展的肥沃土壤,连续不断的民族危机造成社会生产力及经济水平低下,工业化大主产的技术基础还没有形成,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及先进的施工技术还得依赖于进口,因而现代建筑只不过像商店的商品品种之一,任随业主挑选。

      这种设计思潮的共存发展以及社会对不同建筑风格的要求,导致建筑师不仅擅长设计现代风格的建筑,同时也檀长于中国宫殿式、西洋古典式或其他风格的建筑设计,建筑形式采取何种风格取决于业主趣味及建筑类型,政府建筑、商业建筑、文化建筑或一般建筑视性质不同而采取不同风格,这一点上,建筑师更像商店的小老板,为了销售商品,尽可能迎合顾客的口味,建筑师无力、也无意于追求一贯的形式风格,因而近代虽然有现代建筑作品,但似乎没有坚定的现代主义建筑师,那些现代建筑作品因此而与其他风格的建筑一样落入形式模仿的俗套。

      尽管如此,我们以历史的眼光看待近代时期现代建筑的发展,现代建筑风潮的形成为此后中国现代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那些为数不多的现代主义作品对现代主义风格本质的触摸,为后人提供了参照和路径;而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中国建筑教育中的渗透,基泰、华盖等较大规模的中国建筑师设计机构的设计作品中现代作品比例越来越多的迹象,以及1949年之后社会稳定并面临大规模的建设前景,这些不能不使人们欣然看到现代主义建筑时代的曙光。
    2008-03-19 00:02:19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建筑文化沙龙--关注中国建筑现状

方拥(北京大学教授): 现代化是否等于西化?高科技能否解决一切问题?创新是否与历史经验对立?在我们 尝试改变以前,必须对过去若干观念进行反思。在面对城市和建筑问题时,我们必须立足于 中国传统,同时不排斥欧美的成功做法。当下欧陆风猖獗,实际上反映了自卑心理,我们应作文化整体观。 季羡林说: 在七世纪的阿拉伯和波斯流传一个格言,世界上多数人都是瞎子,希腊人有一只眼睛,中国人有两只眼睛。普里高津I.Prigogine说:“西方科学家和艺术家习惯于从分析和个体关系的角度看待现实,而当代发展中的一大难题恰恰是如何从整体角度理解世界。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着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协调和协同。现代科学的发展与中国哲学更相契合”。 中国先民顺从自然天人合一的观念,绝非空论。与其它国家比较,中国地理和气候总体 上恶劣,但由于地形的多样化,在某些地区,小气候十分宜人。所谓顺应自然,实际上重在 选择,也不排斥局部的人工改造,风水术源出于此。最早种植水稻和小麦的祖先,自然养成 顺应天地的习惯。关于生存空间的思考,先贤在3000年前就有了基本正确的结论。古代卑 宫室观念,并非经济或技术的限制使然,而是一种深思熟虑的选择。非不能,是不为也。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