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河北旅游发展规划相关内容

河北旅游发展规划相关内容

发布于:2021-12-17 14:06:17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雄安新区编制完成《河北雄安新区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圆满完成雄安新区非遗普查,南阳遗址、古州城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扎实推进冬奥住宿保障工作,推动赛区星级饭店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崇礼冰雪旅游度假区创建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快推进,在全国率先编制完成建设保护规划,8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项目库,中国长城文化博物馆、金山岭文旅融合示范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一)构建“一体两翼六带”的空间布局。立足地理空间、文化脉络、产业基础、城镇格局,对接河北省国土空间规划“两圈”“两翼”“三带”“四区”的总体空间格局,加强与生态空间格局、农业空间格局和新型城乡格局的衔接,统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构建“一体两翼六带”的空间布局。

构建一体:对接京津地区文化和旅游资源、产品、产业和品牌,共同打造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发展协同体,推动形成京津冀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公共服务协同、平台渠道共用、规范标准共管、精品线路共推的发展机制,彰显文化和旅游在建设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共建世界级文化和旅游品牌。

形成两翼:
以雄安新区为核心的南翼、以张北地区为核心的北翼。雄安新区以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为引领,系统构建“雄安文化IP群”,对接首都和全球优秀文化,打造高端高新文化产业高地,带动冀中南乃至河北的发展。张北地区以崇礼冰雪旅游为核心,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为重点,依托“长城脚下的冬奥会”冰雪文化品牌和项目,促进冰雪文化旅游、教育培训、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打造世界冰雪运动休闲产业集群,带动张承地区及冀东地区发展。

打造六带:环京津文化和旅游带、长城文化和旅游带、大运河文化和旅游带、太行山文化和旅游带、沿渤海文化和旅游带、坝上草原文化和旅游带。环京津文化和旅游带。以张家口、承德、保定、廊坊市为主体,辐射唐山、沧州等部分地区,对接京津文化生产和休闲旅游需求,重点发展数字文化、影视娱乐、生态旅游、城市旅游,建设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先行区。长城文化和旅游带。以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保定市等为重点区域,实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五大工程,发展文化体验、生态休闲、康养度假、科普研学、演艺娱乐等业态,建设具有河北特色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示范带。大运河文化和旅游带。以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雄安新区段为重点区域,积极推动大运河河北段通水通航,发挥北运河旅游通航带动作用,重点发展创意设计、武术杂技、非遗展演、影视出版等产业,打造“千年运河”文化品牌和休闲旅游带。太行山文化和旅游带。以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市为重点区域,整合红色文化、华夏根祖文化、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类型,传承弘扬“太行精神”,做大红色旅游、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山地度假等创新业态,推进太行红河谷、溢泉湖度假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综合型文化和旅游带。沿渤海文化和旅游带。以秦皇岛、唐山、沧州市为重点区域,以工业文明和海洋文明为重点,培育邮轮游艇、滨海温泉、康体疗养、葡萄酒庄等高端旅游业态,发展工业文创、会议会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和旅游国际开放口岸,打造国际知名滨海文化和旅游发展带。坝上草原文化和旅游带。以张家口、承德市为重点,依托张承坝上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突出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碰撞交流的特征,打造草原文化体验地、生态避暑旅游胜地。

(二)夯实“一个品牌、三大平台、十项工程、百强项目”四类工作载体。以增强文化和旅游综合实力为重点,在深化旅发大会平台基础上,以重大工程为着力点,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夯实“一个品牌、三大平台、十项工程、百强项目”四类工作载体。

优化品牌体系:聚合“京畿福地 乐享河北”总品牌,加快培育创新雄安、冬奥冰雪、锦绣长城、风情运河、壮美太行、红色胜地等6个子品牌。

健全平台机制:搭建旅发大会、产业投融资、文化和旅游云等三大平台,助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建设十项工程:聚焦“十四五”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形成十项重点工程,推进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建设。

打造百强项目:围绕重点工作和重点工程,打造百强项目,成为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共有139个,其中,国家文化公园项目2个、公共文化服务项目17个、文物保护项目12个、数字文化和旅游项目8个、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100个(包括文化产业项目21个、旅游景区项目13个、旅游度假区项目25个、文化和旅游综合体项目12个、文化和旅游新业态项目29个)。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3 万条内容 · 23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南京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条例

目 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调查和认定第三章 保护和管理第四章 传承和利用第五章 法律责任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红色文化资源的调查和认定、保护和管理、传承和利用,适用本条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