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魔都武康路被网红“攻陷”!建筑为何引起人们情感共鸣?

魔都武康路被网红“攻陷”!建筑为何引起人们情感共鸣?

发布于:2021-10-29 09:23:29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提到武康路,你会想到什么?
 

 
是伫立在五路交叉口的武康大楼和众多的优秀历史建筑;还是铁打的武康路,流水似的网红商店;又或者是被住户无意扎上而成为打卡热门点的蝴蝶结?  

 
武康路“网红蝴蝶结“(图源网络)  

 
本文经授权转自微信号 一只建筑精  


 

 

 

  01 网红宇宙中心武康路,你的建筑重几何?


 
1.1 武康路的前世  

 
武康路原名福开森路,长1183米,宽12到15米,北起华山路,南至淮海中路,沿线优秀历史建筑总计14处,保留历史建筑37处。  

 
 
武康路37个历史建筑地图(图源网络)  

 
由1914年法租界道路系统规划图可以看出,武康路在原有农田土地划分方式和河浜走向等因素的影响,道路大多呈现自然线形,巴黎式的林荫道被保留下来,创造了既是城市街道,又接近自然的空间氛围。  

 
这是法租界西区与上海城市其他区域在空间特征上的显著区别之一。为这里成为人们对于悠闲生活的象征,小资生活的标志,“唯浪漫至死方休”的文青打卡一条街做足了历史文化背景的铺垫。  

 
 
1914年法租界道路系统规划图(图源《上海城市规划志》)  

 
1.2武康路的网红之路  

 
武康大楼  
作为优秀历史建筑,武康大楼由匈牙利建筑大师邬达克设计建造完成,是上海市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外形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2009年,马路沿街围墙恢复成上世纪30年代的样子,绿篱配上古铜色雕花栏杆。2018年3月,武康路架空线入地工程启动,武康大楼周边的密密麻麻的电线被拆除,使得武康路的全貌得以不受任何阻挡的展现在行人的眼前。  

 
 
 
武康路架空线请理前 | 武康路架空线请理后(图源网络)  

 
武康大楼的天际线回归,给社交媒体带来了全上海可能最有识别度的一幅拍照背景。在网络平台上给出的各种攻略指导下,人们热衷于按照固定的模式套路以及打卡点,收集属于自己拍摄的武康大楼相关照片。  

 
武康大楼依然保持着原有住宅的功能,但是在风貌维护之后的立面上,已经很少能够看出人们生活的痕迹。作为历史建筑,被动的成为网红巨头,建筑的原始居住功能不得不向网红效应所带来的后果让步。  

 
 
武康路打卡照片(图源网络)  

 
网红商店的注入  

 
武康路以武康庭为中心辐散开来,基于多个历史建筑的背景,最初就被拟好了“故居文化”的开发之路,从2007年开始,陆续有商户进驻。  

 
 
 
武康路(图源网络)  

 
2018年,%Arabica咖啡入住这条街道。%Arabica能从日本到一路火到上海,与它的设计和文化的表现是密不可分的。武康路的店面总体呈现整齐而有序的白色风格,有着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开放感和透明度,凸显出简洁主义的设计风格。同时,%Arabica的品牌LOGO十分简介又具有强烈的辨识度和传播力,他们也非常擅长将平拍LOGO运用在门店的各个空间,形成众多打卡的彩蛋。  

 
 
 
Arabica店标|咖啡与店面合影(图源网络)  

 
在武康路上,众多的网红商店百花齐放。田园简约开放式庭院中的LOKAL完美诠释brunch的休闲和慢节奏生活方式;号称魔都最好吃的brunch店RAC BAR,甚至需要面对面拼桌、等位。网红店面包房Farine和冰淇淋WIYF简直就是武康路上的流量担当,门口常年排队。更多的网红品牌,如Brandy Melville、多抓鱼、野兽派和话梅Harmay等也陆续入住武康路。  

 
 
武康路RAC Coffee(图源网络)  

 

 

02

网络传播,对    
建筑需求的重构    




2.1盛名之下, 建筑功能需求被压缩  

 
在网络上建筑的传播通常是以图像或视频的形式,这样的传播形式, 局限了人们对建筑的感知,而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也从对功能使用的需求逐渐转变为背景构图的需求。  

 
火遍全球的%Arabica,在武康路的设计上极度简化了作为咖啡厅的顾客使用功能,保持了整体的透密度和整体性。虽然在功能上进行了削弱,但是这一削弱让整体更具有拍照时所需要的背景的纯粹和构图的艺术性。  

 
 
武康路%Arabica(图源网络)  

 
除了在建筑形式上向更为图像化的发展方向,%Arabica在自我符号化的路上也注入很多巧思。结合建筑铺装、材质及开窗,创造出更多适宜打卡的空间,这是设计向网络传播的迎合。  

 
 
%Arabica打卡图(图源网络)  

 
在网络传播的需求下,开始对建筑设计提出的新要求,即建筑体验由空间转向平面图像或构图。于是设计就开始压缩实际使用功能,创造出更多满足传播需求的空间。  

 
使用功能的压缩,对建筑是灾难还是解放?  

 
通常认为网红建筑很难被称为好建筑,是因为普遍认为:网红建筑过度放大图像化空间的比重,而忽视了建筑本身的基础属性:完整的使用功能及整体美观。  

 
天津滨海图书馆,从建成开始,打卡的游客就络绎不绝,电视剧也在其中取景。假书替代了真书,游客远多于读者。当图书馆的影响力远小于打卡点的影响力时,他是景点还是图书馆?  

 
 
天津滨海图书馆|电视剧《庆余年》取景(图源网络)  

 
在人们可以大规模从空中俯视建筑的时候,形成了建筑的第五立面。在大众都通过社交媒体网红打卡点去了解一个建筑,照片所呈现出来的建筑,可否算是建筑的第六立面。  

 
建筑从二维的平立剖图中来,我们会去思考它的周边环境,功能布局,整体流线等。在建筑需要以三维的空间形式将二维的图纸呈现出来时,会增加空间、光影等元素。当我们通过二维图像或视频去记录传播这个三维建筑时,在前两次转换中增加的信息量会被压缩、拍平。  

 
 
西班牙红墙住宅(图源网络)  

 
从三维到二维的视觉传播是一次对建筑的再创作。就如同建筑摄影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只是因为科技的发展让人人都可以成为再创作者,此时,对于非建筑专业人士,照片的美感就成为了评判建筑是否是好建筑的唯一要义,使用功能被极致弱化。  

 
 
重庆钟书阁(图源网络)  

 

 
2.2盛名之下,建筑象征意义被放大  

 
在互联网信息极度碎片化的时候,广泛传播抓人眼球的信息往往情绪大于内容,而对于建筑而言,能引起情绪共鸣的建筑,象征意义远大于建筑本身的使用功能。  

 
真正破圈的建筑往往被冠名“最”如何的建筑,抑或是被起一些耳熟能详的昵称。而这些关键词的汲取是来自于,建筑本身所具有,能引起人共鸣的情感。  

 
武康路上,一个悬挂在阳台上的蝴蝶结,与偶尔神秘出现的老奶奶形成反差,在网上成为众人追逐的对象,戳中了人们对于浪漫的幻想,每天吸引上千名游客。  

 
 
武康路、梧桐树下、蝴蝶结与挥手的奶奶(图源网络)  

 
如果说悬挂着蝴蝶结的阳台的爆火,从其拥有的地理位置和建筑条件其实也是一种历史积淀和特定条件出现的必然。这个精致的花篮形状的阳台位于由邬达克设计的武康路129号住宅。他具有西班牙式风格,有半圆劵和矩形的门、窗洞散布在建筑各个立面上,和久负盛名的罗密欧阳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罗密欧阳台|武康路210号住宅街景(图源网络)  

 
“武康路边,梧桐树下,蝴蝶结阳台,等待一位老奶奶。”(历史建筑+老奶奶+蝴蝶结)这几个要素的综合将挂上蝴蝶结的历史建筑被动成为了代表当代人心中浪漫的集合体,强烈的引发了大众的共鸣,让一个阳台,在短时间内成为了网红的打卡点。  

 
 
阿那亚海边图书馆(图源网络)  

 
阿那亚海边图书馆,现浇清水混凝土的矩形体量独自屹立在海边,日光在建筑中投下影子划过的痕迹,这一意象很容易使人产生孤独的联想。这种孤独的情绪引起了图片观看者广泛的情绪共鸣,与传统的阳光沙滩的欢快相比更有新意。  

 
网络让情绪大于功能,建筑开始追求网络的流量,主动舍弃功能,拥抱情绪。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基本满足甚至逐渐富足时,人们开始追逐精神的需求。能产生情绪共鸣的建筑,一定会具有或被赋予精神内涵。当一个城市中,被赋予精神内涵的建筑由点即面的覆盖整个城市时,城市的特征也逐渐成型。  

 
 
鹤鸣茶馆与成都悠闲(图源网络)  

 

 
2.3网红建筑,从单体向城市意象的蔓延  

 
单体建筑,可以对城市能有什么影响?  

 
毕尔巴鄂市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凭借一己之力扭转毕尔巴鄂市的城市形象,迅速成为欧洲最负盛名的建筑圣地与艺术殿堂。诚然,古根海姆博物馆建成的时代通讯网络还不像现在这样方便快捷,但足以证明,一个建筑的影响力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可以是举足轻重的。  

 
 
古根海姆博物馆(图源网络)  

 
一个网红建筑对于区域有什么影响? 阿那亚因“孤独图书馆”的成功破圈走红,走入大众视野。此后,建造了一系列有特色的社区配套建筑,包括阿那亚礼堂、沙丘美术馆、阿那亚艺术中心等。由一个建筑引发的文化社区的建立,“孤独的图书馆”背后的艺术潜力被挖掘,由孤独的精神象征拓展为“人间寂静处,找回本我的地方”的精神场所。  

 
 
阿那亚精神建筑(阿那亚官网)  

 
在阿那亚着意营造的都市中产文化氛围中,建筑师更倾向于使用一系列复杂的建筑学、艺术学、现象学话语,将建筑努力推向属于文化、审美、心灵的那一端。  

 
网红建筑的精神象征,由单体逐渐向区域覆盖。 武康路由武康大楼作为开始,连续的历史建筑及新兴的网红产业的,在“浪漫的终点”的蝴蝶结阳台和与咖啡一起看世界的%Arabica,由点连城的网红区域,武康路象征着小资生活、悠闲与浪漫,虽然武康路沿途不全是网红建筑,但是走在武康路上,留白处给予了网红精神象征无穷的想象。  

 
 
电影《喜欢你》中武康大楼(电影截图)  

 

 

03 建筑是否该迎合潮流


 
如果对于建筑的要求是,在网络传播中图像化,那么网红建筑是否可以复制?用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打光同样的构图,那么网红建筑存在的标准又将是什么?  

 
游客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对原有物质空间进行新特色挖掘,挖掘或发现的空间会被游客编辑成信息内容上传到社交媒体。 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图片或视频,对于建筑情感的解读以及共鸣也是不确定的。  

 
建筑可以对网络传播的特点进行迎合,但不能只有迎合。因为在网络传播的途径下,可能因为某一两张图的出圈,但也可能因为对建筑整体的忽视,遭受到谩骂。  

 
所以,建筑可以迎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去创造属于建筑的第六立面,争取获得属于建筑的精神象征。网红是对建筑的更高要求,而不是顾此失彼的弯道超车。  

 

 

 
参考文献:  
[1].近代上海法租界西区的特征——基于当代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更新视角的解读. 沙永杰.地域建筑文化. 177 | 2018 | 12.  
[2]. 双面法租界:武康路 v.s. 永康路  
[3]. 武康路的荒诞打卡生态,不止一个“蝴蝶结阳台”  
[4]. 网红建筑的形象建构及其空间认同——以阿那亚的图像传播为例. 王雪睿. 美术大观 ˉ 艺术与设计 ˉ 132  
[5].社交媒体如何构建“网红城市”的空间意象. 丁俊杰.刘搦辰.传媒圈  

 

  • 呱哥
    呱哥 沙发
    上海的老奶奶太能“玩”了!不只是打卡地,人们也期待精致建筑中流淌出的故事,网红打卡地变成了集空间时间一体的“舞台”!
    2021-10-29 23:17:29

    来自 土木在线APP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7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多层办公极简现代全玻璃幕墙

Corte位于长岛市,这是纽约市的一个区,与曼哈顿中城隔河相望。这个街区曾经是工厂和面包店的所在地,现在正经历着住宅增长所带来的快速转型。它也有一个高度集中的艺术画廊和机构,以及艺术工作室空间。 Corte is located in Long Island City, a district in New York City right across the river from Midtown Manhattan. This neighborhood, which was once home to factories and bakeries, is now undergoing a fast transformati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