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凌晨, 台湾高雄盐埕区“城中城”大楼 发生严重火灾,共造成 46人遇难 、41人受伤 。
(图源:央视新闻)
(图源:央视新闻)
目前,引发火灾的嫌疑人已经初步确定,但火势的迅速蔓延,与大楼的 年久失修 分不开。
“城中城”屋龄大约有40年,这里曾是盐埕区最繁华的地标之一,但之后因大楼管理不善,内部环境开始变得脏乱不堪,逐渐成了 “高雄第一鬼楼” 。
多年来,大楼已经发生过多次大大小小的火灾,建筑物老旧,室内杂物堆放众多,也给救援行动造成很多困难。
堆满杂物的大楼增加了救援难度(图源:澎湃新闻)
近段时间,高层建筑火灾频频发生。
8月27日,辽宁大连金普新区凯旋国际大厦发生火灾,经多方力量紧急救援,历经7个多小时,大火才被扑灭,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辽宁大连金普新区凯旋国际大厦火灾(图源:澎湃影像)
7月18日,四川成都市武侯区锦江新园小区顶层发生火灾。
6月9日,湖北武汉江汉区首地城市航站楼28层在建工地起火。
5月17日,北京朝阳立水桥一居民楼11层起火。
…………
高层火灾的难题也不仅仅困扰着中国人。
8月29日下午,意大利米兰一栋18层的公寓住宅楼(Torre del Moro)发生大火,大火从15层开始,首先上升到建筑物的顶部,然后迅速向下蔓延,所幸公寓里的居民全部被安全疏散。
米兰公寓楼火灾(图源:ansa.it)
高层建筑一旦起火,扑救相当困难。
目前,高层建筑火灾救援主要设备为登高车,但国内消防登高车高度通常在50米左右,只能达到15层的高度。高层建筑 功能复杂、人员密集、危险源多 ,这给人员的救援带来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如何避免高层建筑的火灾?如何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建筑界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
不要让设计成为悲剧的源头
2001年9月11日,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向位于美国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和二号楼,成为美国历史上无法抹去的阴影。
这次恐怖袭击造成了数千人的死亡,如此巨大的人员伤亡,与失败的设计不无关系。
(图源:Jeffmock)
世贸中心的开发者既想节省空间,又想达到前所未有的壮观效果,最终的方案 将约89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堆叠在仅有约8094平方米的地皮之上 。
如此拥挤的空间意味着,如果有灾难来临危险会加倍, 逃生和援助的机会都将更为有限 。为了增加可租售面积,设计甚至将每幢楼的紧急逃生线路从6条缩减至3条。
“9·11”袭击让电梯瞬间瘫痪,并破坏了北塔94楼以上全部3条楼道,而在南塔78层以上的楼层,3条楼道中的2条被破坏,只有不到20人通过第三条楼道逃生。如果当初设计了6条通道,那么更多的人会因此获救。
《世贸中心》剧照(图源:豆瓣)
世贸中心双子大厦采用了筒体结构,这种结构将 主要支撑框架集中在楼体的外部 ,这样一来,内部支撑物减少了,自然就有了额外的租售空间,这又是一个经济利益决定的设计。
由于楼层横梁使用的是比支撑结构更薄的钢板,它们会更快地升温,这成为火灾发生时的致命弱点,在“9·11”酿成的火灾中,这个“脆弱”的楼层系统坍塌了。
(图源:Graham Morrison & Mate Eric J)
2017年发生在伦敦,造成72 人死亡的格伦费尔塔(Grenfell Tower)火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设计建造的失误。
伦敦格伦费尔塔公寓火灾(图源:BBC)
一份消防安全专家报告确定了导致格伦费尔塔火灾的几项主要 违反建筑法规的行为 :空腔屏障的尺寸规格不足、窗框比柱子混凝土表面之间的间隙更窄、铝复合包层具有“高度易燃”的聚乙烯芯……并且出于景观美化的需求,大楼底部只能让一台消防车通过,交通不便阻碍了灭火及援救。
虽说水火无情,但如果悲剧是设计造成的,那就必须引起人们的警醒和反思。
防止火灾,建筑能够做些什么?
防止火灾,建筑能够做些什么?
怎样的建筑才能够抵挡火灾的侵袭?
理查德·迈耶最著名的代表作—— 盖蒂中心 ,便是一个经典的防火建筑。
(图源:筑龙网)
2019年,美国加州发生山火,盖蒂中心附近600多英亩的土地变为废墟。但是盖蒂中心依旧完好无损,这将归功于迈耶的设计。
首先选材很关键,该建筑统一使用的是高度耐火的天然石材—— 凝灰石 ,屋顶覆盖的是耐高温的砂石骨料。
(图源:筑龙网)
周边地区种植的都是 耐旱植物 和 防火的橡树 。
(图源:筑龙网)
室内采用了 双层设计 ,一旦火灾发生,防火门就会紧闭,以与其他场地分隔开。室内还安装了 空气 循环系统 ,可以通过增加气压来阻止烟雾和灰尘的进入,并通过抽出空气中的氧气来灭火。室外则设有2个防火缓冲区。
建筑地底下连接着370万升的储水罐,根据地面情况,系统会随时启动 洒水装置 来浇灭大火。
(图源:筑龙网)
建筑要具有优良的防火性能,材料非常重要。如今,在建筑界越来越流行的 木材 ,其防火性能要优于诸如钢材、水泥和砖石等材料。
钢结构在温度达到 500 摄氏度之后,材料的强度会迅速下降为原来的三分之一,结构会迅速垮塌,木结构的优点在于虽然容易被点燃,但是点燃后会形成碳化层,这层碳化层会减缓木材的燃烧向结构内部蔓延,可以留给建筑空间内人员更多的逃生时间。
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的木结构建筑——Mj?st?rnet(图源:Archdaily)
建筑中也有不少 “消防黑科技” 。比如这种Escape Chutes(逃生滑梯),你只要钻进里面滑下去,就可以安全到达地面。作为应急通道,它可以被安装在楼顶或其他安全出口附近,滑梯是由高强度织物做成的,不受楼层高度的限制,垂直到地面。
当你穿过时,滑梯会裹紧你,保证下落的速度不会过快,滑梯外面一层为防火层,可以承受600多摄氏度的高温,更不会燃烧,可保证使用人员的安全。
(图源:创下一个新)
脚踏实地,防患于未然才是硬道理
当高楼火灾的扑救成为难题,我们更应该脚踏实地,防患于未然。
大量高层建筑起火的原因,都是由于建筑外墙外保温隔热材料的耐火性能不够。
在我国, 建筑材料按燃烧性能可划分为4类:
A级为不燃材料。有玻璃棉、岩棉板、泡沫玻璃、玻化微珠几种,成本较高。
B级保温材料中的B1级是难燃,B2级是可燃,B3级是易燃。B1级比较常见的是经过特殊处理加了阻燃剂的EPS/XPS保温板等,有较好的阻燃作用。
我国对于建筑保温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一直都遵守着比较严格的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建筑的内、外保温系统,宜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即不燃性的保温材料,不宜采用B2级保温材料,如果要使用,还需采取严格的构造措施进行保护,从材料和构造上同时着手提高建筑的防灾性。
(图源:unsplash)
一旦火灾发生,要想减少人员的伤亡, 工夫也应该下在平时 。
2017年8月,迪拜一栋高达336米的公寓楼凌晨突发火灾,蔓延至多个楼层,却没有任何人员伤亡,迪拜干旱少雨,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林立,为何在消防安全上会有如此优秀的成绩单?
(图源:百度百科)
第一,因为迪拜在建筑设计上对防火要求高,每个房间都要配备烟雾感应和喷淋装置;第二,当地不允许高层公寓使用煤气而只能用电热炉灶,强制要求每户家庭配备灭火器、防毒面具等,很多公司、写字楼要定期组织消防演习。
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其实,我们并不缺少好的设计与规范,但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是,避难层、防火设计、电梯、空调系统设计都将 随楼层高度增加而耗费更多的资源 。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增加建筑成本与“低碳经济”理念背道而驰。
从去年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接二连三强调限制城市的超高层建筑。措辞也从“严格限制”,升级到“一般不得新建”,再到现在的“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一次比一次严厉。
伴随着接二连三的强力政策信号,我们也是时候该重新审视城市建设,停下高楼竞争,告别天际线崇拜了。
(图源:unsplash)
结语
失去总是获得的开始,灾难总是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1666年的伦敦大火彻底加快了伦敦迈向现代化城市的进程,甚至可以将其视为城市转型的范本。
1666年伦敦火灾后胡克的规划方案(图源:《新建筑》)
20世纪,随着迅猛发展的高层建筑不断带来火灾之后,1971年美国举办了两次针对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的会议,随后消防工程参数、自动喷淋系统、高层防火规范被逐渐完善至今。
9·11事件之后,美国发布了《联邦政府办公楼以及大型现代建筑连续倒塌分析和设计指南》和《建筑抗连续倒塌设计》,提出了判断建筑是否可以免于进行抗连续倒塌分析的流程图。
每一次灾难,都对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灾难提醒每一位建筑师,要保持谨慎、敬畏之心,也更要勇往直前。
建筑师对生命的珍爱,要看得和对设计的珍爱一样重要。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居住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28.72 万条内容 · 41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旭辉城三居神户型,隐藏了这些豪宅标配!各位户友,大家好!住宅研发道路千万条,户型研发第一条。 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当我们在谈论改善换房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想知道的是:“如何在尽可能小的面积里,拥有大宽厅、双卫浴、大三居的进阶配置,而又不显得狭小局促?” 建筑设计师约翰·波特曼说 “建筑的实质是空间,空间的本质是为人服务” 。下面看看 旭辉城一款116㎡全明三居,看能否满足你的需求!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来自 土木在线APP
回复 举报世贸中心双子大厦采用了筒体结构,这种结构将 主要支撑框架集中在楼体的外部 ,这样一来,内部支撑物减少了,自然就有了额外的租售空间,这又是一个经济利益决定的设计。
由于楼层横梁使用的是比支撑结构更薄的钢板,它们会更快地升温,这成为火灾发生时的致命弱点,在“9·11”酿成的火灾中,这个“脆弱”的楼层系统坍塌了。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