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介入打造诗与远方
科学植入发展旅游产业
景观梳理解决乡村痛点
多元融合达到双重扶贫
项目概要
河富大井村位于韶关仁化县,东接丹霞山余脉,是一座由明朝开始繁衍的古村落。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井村与众多传统村落一样,面临着产业发展落后、人口严重流失、村容村貌破旧等问题。如今这座百年古村正逐渐失去往昔风采,现有153户人家。
当设计师第一次站在大井的土地上环顾四下时,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象悖谬地并立在眼前:一方面,这里青山绿水,云蒸霞蔚,还有大片田野;另一方面,村中人烟稀少,仅有迟暮的老人和懵懂的儿童在闲逛,大批年轻人已经去了外面的世界闯荡。如同夕阳下的余晖,虽然美好总让人觉得短暂。
大井村现状
总体现状:
大井村始建于明朝。因邓祖仲文公明朝天顺年间到韶州府曲江做官,携家属至翁源斯茅坪,后卜居此地而形成。
由于劳动力流失、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大井成为了贫困村;村内建筑主要为砖混结构,风貌不具特色,整体村容村貌较为杂乱,村民生活环境亦亟需提升。
大井村现状
动植物资源现状:
设计团队联合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以走访调研、生态调查、物种影像等方式对大井村进行了实地昆虫、两爬、鸟类及植物的调研。
主要动植物分布图
乡土材料挖掘:
充分挖掘传统乡土材料,力求将后续的建设融入到已有的环境中,展示原乡应有的特色风貌。
乡土材料综述
设计策略
环境激活:焕活一产,解锁生态
解决农业灌溉用水问题
目前大井存在秋冬两季灌溉区缺水,周边可用水库资源少,灌溉区地势高,无法使用重力运输等问题。
对此,设计团队依据现有条件加设灌溉引水渠,连接水库及灌溉区,完善村内灌溉系统。
进行水体生态净化
按照“截污控源——底泥清淤—— 沉水植物净化——湿地生态链构建”的路径,增加溢水口联系原本独立的水塘,打造水下森林,构建更为稳定的生态系统,提升水体自净力。
古樟林生态修复
大井最美好的,便是大量成片的百年古樟林。古樟蔚然,但生长的地表却遍地垃圾,生态系统极其脆弱。
我们从古木保护出发,增加中、下层植被,构建与樟树生长正相关的樟林群落,同时,以此为栖地的鸟虫兽们也重新聚集起来,共同形成了新的樟林生境。
大井民宿建设
河富大井村民宿周边自然资源丰富,依托丹霞山良好的生态、地质、景观和独特的古樟树植被资源,成为一隅远离都市喧嚣的归园田居理想场所。
大井民宿(案名:爱树 · 丹霞山苑)的建设将古村落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以求让更多人关注古村落、古樟树,让大井村能够自我“造血”,引领生活、生产、生态“三生合一”的健康发展。
设计布局延续着村庄肌理,主楼与附属建筑沿着用地东西向展开,建筑风格融入村落,从容“隐”于周边整体环境,建筑体量化整为零,以此弱化面积过大所带来的体量。
古樟树作为建筑空间叙事的前言,“古桥、古井、古樟、溪流、院落”成为了设计的主要线索,运用内、外空间的转换、渗透来丰富建筑场景。
通过室外游廊连通大堂餐厅、书吧、独栋别墅、客房主楼等,产生一些“不方便”来回应乡村与城市的差异,犹如游走在小村庄内,延续古村落的空间体验。
建筑楼栋紧挨古桥古井,均面向溪流及古树场景,布局提升了建筑内部的空间价值;同时也朝向远处的省道,突出了民宿项目整体的昭示形象,强化其可视性与可达性。
有限空间的充分利用,提升了乡村的接待能力,同时可以在旅游淡季的闲日里为村民提供一个有效的公共活动空间,是本乡建设计的关键所在。
设计结合大井小学原址及小溪古树古井元素,打造一个半围合的村落社交场域,衔接村落居民真实的日常生活,以实现民宿某种程度的场所自主。
活力激发:三产带动,村民共建
完成生态治理、建设民宿后,围绕古樟树主题,植入旅游产业,联动多种优势资源,提供多个基础岗位;同时对村民进行自然教育,培养其环保及服务意识,实现共建,为村庄的未来注入活力。
内生激励:回访记录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生态园林
返回版块1.46 万条内容 · 107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7㎡小阳台,改造成19楼的空中小花园,天天宅在家不想出门了有庭院的房子对我来说仍然很遥远,但在我有限的可能性内,我也可以在一个小阳台上实现我的园艺梦想。 我的房子位于商业区附近,有一个7平方米的小阳台,我羡慕有花园和露台的花友们有足够的空间做出不同的尝试,我想,园艺是一条无止境的道路,新事物不断激励你去发现。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国家扶贫政策、乡镇振兴中都缺不能缺少生态,没生态保护就没后代的长治久安,就没青山绿水
回复 举报
这种操作不是一般人能搞的,要有钱做基础改造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