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土建,又土又贱。”
“干这行回不了家,老婆都找不着,找着担心跑了,不跑担心绿了。”
“张工家里老人走了,工程忙不开,就回去了一天,工程结束项目部拿这个事儿表彰,你说说这是啥事。”
“融不进去,也不想融。抽烟喝酒大保健,学校学的东西反而什么都没用到,4年大学喂了狗。”
“拿着吃不饱饿不死的工资,007和老胶鞋与你同在。”
土建行业劝退就是日常,施工单位问题一大堆,环境差、工作累、漂泊不定,没家室的找不着对象,有家室的顾不了家。
最可怕的是和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对比,同样的辛苦,人家加班咖啡空调,工地加班晒太阳吹西北风,结果事比人家多,钱比人家少。
读了4年本科我当然不是为了来工地搬砖的。张嘴就是“现在年轻人吃不了苦”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所以我大土木类同学们,如何发展,如何转行,或者说转行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
尽管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些“大道理”,但还是要提一下。 记住这三件事:
第一、尽量远离监理单位,懂的都懂。由于监理单位的特性,监理单位的从业倾向不做讨论。
第二、加速学习,尽快离开施工一线岗位,这些岗位包括放线员、施工员、资料员等。这不是岗位歧视,而是由施工一线岗位的特征决定的:
技术门槛较低,获取的知识和技能有限,每日工时较长,缺少时间从外部学习,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状态,收获少成就感低,加上周围环境的影响,这对于长期发展是致命的,尤其是刚毕业的学生。
学习专业技能是离开一线岗位最有效、快速的方式。
第三、尽可能提升自身竞争力,土建行业的主要方式是考证和提升专业技能。
考证作为通用认证,行业内在哪都好使,如果在这个行业发展,一级证书一定要考,哪怕挂靠逐步被限制。
格外强调的是专业技能,这是很多人都忽视的,很多岗位尤其是新技术类岗位,比如BIM类岗位,对实操能力的要求远高于证书,行业政策和岗位要求也呈现出越来越重视实操技术。
如何转行?只有转行才有发展吗?每个人都适合转行吗?如果不适合转行,施工单位又该如何发展?
这些问题展开讲都很大,而且每个人的个人情况都不相同。我不打算像一些营销号,统一劝退或者怎样,我希望能通过分析,帮助同学理清思路,而不是直接给出所谓标准答案。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01
大家都是怎么选的
将就业方向按照门槛从低到高排列,大致为:施工单位、设计院、地产甲方、高校/科研/公务员、转行至其他不相关行业 这是我找到的一份某高校研究生从业数据,仅供参考。
1 设计院(51%)2 甲方(27%)3 公务员(4%)4 读博及高校任教(9%)5 施工单位(2%)6 其他(7%)
以上几个方向,按照明面上的待遇排序2(甲方)>1(设计院)≈5(施工单位)>3(公务员)
公务员、高校任职相对更加稳定、安逸,自由时间更多,只是每年缺口固定,越来越多研究生都选择了这条路,竞争更加激烈,本科生竞争力越来越小。
施工单位对比设计院,不一样的累法,不一样的工作环境。施工单位随时跟着工地跑,设计院更传统也更稳定,很多人也管这种稳定叫“一眼看到老”,现阶段仍几乎属于铁饭碗,需要熬资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不会改革。
甲方,明面上的爸爸,相对设计院薪资更高,工作貌似更轻松,但如果不是编制内的甲方单位,比如商业地产,将会失去稳定性,不再是一个铁饭碗。 体制外行业,可以说非常不稳定了,这次疫情死掉了不知道多少民企。互联网行业经常自嘲,35岁以后送外卖跑滴滴,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这些有时候却是现实。
02
自身影响因素
除了行业客观现象外,还要考虑自身状态,能否接受,能否适应,结合这些影响因素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是否适合转行。
§ 毕业/工作年限
§ 学历情况
§ 家庭情况,主要是经济状况和家人支持程度
§ 吃苦耐劳程度,任何企业面试都会问:农村户口还是城镇户口,普遍认为农村家庭能吃苦。这就是为什么有的 HR 开门就问是否独生是否农村户口和籍贯
§ 是否会“来事儿”,你能不能哄得了各种奇形怪状的甲方、监理和领导,能不能“圆滑”解决村霸地头蛇
§ 自学能力,主要考量不受外界干扰的能力、挤时间的能力和接受新事物能力
§ 性格、兴趣、特长等个人特质,比如文笔、逻辑能力,热爱视频剪辑或者 LOL 电一大师都算
结合上述维度,综合考虑行业客观特征、短期收益、发展路径,可以设想一下,在这个行业从现在到40岁的生活,喜不喜欢,能不能接受。你会发现,尽管可能仍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至少可以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了。
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将面临一些困难,可能是学历,可能是家人的不支持,也可能是情感的羁绊。一部分同学就会发现,自己的选项并不是很多,除了施工单位好像没有什么太好的选择。这部分同学,我想说:
如果施工单位是不多的选择之一,尤其对没有家庭背景,人情世故也不擅长的同学来说,尽快调整心态接受这份工作,怨天尤人真的没用。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要忘记学习进步,尽快离开一线。
规划好自己的发展路径,脚踏实地,只要一直在生长,不会差的。
03不要为了转行而转行
我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想一下,转行是为了什么?转行的门槛是什么,竞争力是什么,转行或者不转行将会面临哪些问题,将失去什么?
我见过很多同学,听到一群人鼓吹“互联网薪资高,运营好入门”,当场就放下板砖原地转行。
以鼓吹为运营最低门槛的新媒体举例,转行后将面对的是新闻传媒、中文文学等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至少也是个文科生。
告诉我,一个土木理工钢铁直男,没有任何准备,没有任何专业技能,甚至之前都没怎么写过东西,拿什么和他们拼文案?没人会告诉别人他写出一句文案前到底写过多少东西。
为了逃离工地,这没有问题,但然后呢?为了转行而转行,后面的路怎么走?
转行的目的不是逃离工地,而是得到更好的发展。 无论是转行的门槛,还是某项工作的竞争力,在我看来都是“我有别人没有,我行别人不行”,这就是降维打击。 我不劝转行或不转行,只希望我们做决定之前,能够想清楚,这种完全没有相关性的硬转行将会放弃很多已有的积累,放弃这些,将失去什么?以及未来的将会面临什么? 别觉得隔壁行业就香,更多的还是要看自身特质和行业契合度。光听“他们”说互联网香。
他们不会说的是,互联网人普遍的35岁焦虑。牺牲稳定性为了换取短期收益,如果没换到,前途很尴尬。28定律,猜也能猜到,光芒永远是少数人的,我们是那少数人吗?
他们不会说的是,那份出入国贸看上去光鲜体面的工作回老家根本无法生存。那不回老家就是了,可当我们问起每年有多少人在北上广深扎下根的时候,他们又不说话。
他们更不会说的是,这些工作的日常状态是什么,老板的需求多离谱,遇到一个能够给空间发挥、给时间成长的公司有多困难。
成年人的世界,除了长肉和脱发,真没什么是容易的。
- Part 03 -- 发展规律和趋势 -
任何行业,都要看到发展规律和趋势。当一个卖菜大妈都知道这玩意能赚大钱的时候,就需要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任何行业进入发展后半段的时候,都会从粗放野蛮的成长变为规模化的精细运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永恒的追求。
对了,“他们”也不会说,互联网行业也进入了更平稳的后半段。
世界是个圈,任何行业的发展路径都是类似的:
结果就是都在喊着,“越来越不好干了”。行业在发展,个人没有进步,当然越来越不好干。 作为普通人,其实能够看到规律看到小趋势,沉下心稳定发展,已经很不容易了。那些满面满面的人从不会说什么是幸存者偏差。 小筑教育能够成为BIM教育先进企业,就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趋势。(不是广告营销!!!)
我们看好BIM的发展,同时更是看到了BIM领域的人才短缺,而不是因为我们教BIM。
近两年国家政策不断促进产业信息化发展,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们仍能从政策中看到国家的决心和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比如6月份山西省住建厅发布的红头文件:
尤其是今年,各地住建厅出台了很多从未有过的“强制性”政策,规定某些招标必须具备相关BIM资质。
BIM在海外已发展成熟,同样备受重视,比如英国政府就要求在工程建设中强制使用BIM。
在行业稳步发展急需提升生产效率的阶段,行业又正进行信息化升级,BIM 作为土建行业少有的先进信息化生产力提升工具,发展将是必然的趋势。
转行劝退反映的是个人发展问题,这个命题很大,每个人的家庭、性格都不一样。观察他人的选择,结合自身特征和行业特征,顺应趋势,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学习,转行需要学习,在一线岗位更需要学习!
踏实努力学习进步,无论在哪个行业,我们都能够绽放光彩。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行见BIM
返回版块9265 条内容 · 6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BIMer自述】7位BIM从业者自述真实经历(6)小筑教育采访了7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BIM从业者,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下内容来自于吉林省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邵老师 难得有这么个机会,阐述下个人的BIM经历吧,以及为各位阐述下学习BIM技术的必要性。 14年高考后来到了东北,选了工科类专业工程造价,甚至也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成一个专业的造价工程师,未来要不去造价咨询单位,要不就去甲方单位或者施工单位。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楼主写的很深刻呀,相信其中各种滋味也是深有体会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