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汉去昆明,从昆明到重庆,从重庆上北京;从学校到机关,由机关变企业;从总部到基层,由基层返总部;从国内到国外,由国外回国内;从技术到管理,由管理融技术;从技术人员到国家级专家、行业领军人物,从中国建造师到英国皇家资深特许建造师。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工作经验,成就了他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他就是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施工技术》杂志编委会主任委员——毛志兵。
退休了,我们不说再见
文/毛志兵
2020.6.30夜于毛草棚
终于这一天还是如期而至,今天迎来了告别职业生涯的特殊时刻。我有十分的喜悦,又有几分的伤感。我一直不愿停下手中的事情,可如今还是要从公司工作岗位上离去了,这是自然规律。我只能说: 退休了,但我们不说再见。
岁月如歌弹指过,光阴似水不再来。回顾我走过的职业生涯,在中建奋斗了39个年头,见证了公司的发展壮大、迈向辉煌,经历了自己由一名青涩学生向一位略有行业影响的科技老兵蜕变,目睹了一位位老领导和老同事为公司发展倾情奉献毕生,关注了一个个年轻人在公司茁壮成才。回顾我的职业人生,也许可以用下面几句话做个简要概括。
我是一名自豪的中建人
1977年12月,在祖国的西南边疆昆明,我以下乡知青的身份,有幸参加了高考,考入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开启了建筑人生。从1982年加入中建到今天,39年从未离开过这家令人尊敬的企业,中建博大、稳重、包容,造就了我的建筑人生。在我加入公司的时候,中建总公司尚未组建,我经历了从国家机关到企业的质变,从“小中建”到“大中建”的升华,目睹并参与了公司的跨越式发展,到今天中建已经成长为稳居全球第一的特大型投资建设集团。 “中国建筑功勋员工”的荣誉是对我这名中建人的最好肯定,我为之奋斗,为之骄傲,为之自豪,更充满感激。
1981年秋,即将大学毕业,与同学在教学楼前合影
1982年初,大学毕业,在中共中央党校集中培训学习时留影
1985年,澳门赛马车会住宅楼(曾为当地最高住宅)即将竣工交付时现场留影
1986年,时任澳门中建商业大厦项目经理时,
溥杰先生为大厦题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我是一名奋斗的海外人
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从事海外工程的土木人,在中建我把前20年的职业生涯奉献给了海外。从工地助理工程师干起,逐步走向主管工程师、项目经理、海外机构负责人和公司总部技术管理岗位,秉承着坚守岗位、默默耕耘的初心,经历过现场踏勘、商务谈判、决策签约和组织实施条件极为严苛项目的艰辛考验,分享了实施的重大工程圆满完成的胜利喜悦,实现了中建在海外承包工程的实质性突破。我的海外人生,到访过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北非、欧美、亚太耕耘坚守,打下了持续发展的基础,见证了中建实现海外大发展的辉煌,为中建的海外事业自豪,为自己的海外人生骄傲。同时,我把学习到的国际工程承包先进经验和技术,如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分享到国内,为国内与国际接轨略尽一份绵薄之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997年9月11日,经过艰苦谈判,深夜签约阿尔及利亚松树喜来登五星级酒店项目, 此次签约是我一生中经历的最大挑战之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01年,参加APEC峰会,
在日本东京湾留影
我是一名创新的科技人
我职业生涯后20年的大部分时光奉献给了公司的科技事业,从科技部总经理到总工程师,也曾长期管理过集团的设计板块和信息化业务,为持续提升公司相关业务发展献计献策。我提出了企业科技工作要坚持 “服务经营、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的方针,倡导 “国际国内一体化、设计施工一体化、技术经济一体化” 的大科技战略,组织健全完善公司科技体系,设立面向全国工程建设领域的 “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奖” ,加强中建工法建设管理,以“科技进项目、项目促科技”的思路构建以科技示范工程为载体的科技成果推广机制,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央视新台址、北京中国尊等高难度重大工程提供技术保障。作为公司的科技创新组织者,主持了 中国建筑千米级摩天大楼建造关键技术 等重大科研项目,率先开展结构预变形控制技术研究,率先提出 “数字中建”“绿色中建” 等理念,主持“十五”国家科技攻关和国家“863”攻关等建筑企业信息化领域的课题,在十几年前就形成了中国建筑数字建造技术成果,对推动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发展,为公司科技实力的提升贡献了力量。我个人也收获了2项国家科技奖、工程建设最高科学技术奖、全球AEC行业卓越贡献奖的首位年度创新者、2008年度 CIO领军人物、全国建设科技进步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让我的科技人生载誉而归。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18年,在中建八局科技大会上作主题报告,
吴志强院士即兴点评
我是一名激情的跨界人
从2007年11月到2011年6月,我主持公司办公厅工作,对我来说是一次专业的跨界,领略了行政办公的特殊性,特别是经历了公司上市、中央巡视组进驻、领导换届、利比亚大撤离、张德江副总理来公司视察等重大事件的艰巨考验,推动了办公厅各项工作的改革发展,提出了在国资委办公系统要争创“央企一流、行业排头”的奋斗目标,对集团办公系统能力的全面提升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段经历丰富了我的职业人生,让我受益终身。
2009年,中建上市庆祝会,董事会和领导班子成员合影
2012年,庆祝公司组建30周年,中建总公司领导合影
工作 · 采风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我是一名积极的土木人
我是一名中建人,也是一名土木人。这些年来,我主编了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建筑工程细部节点做法与施工工艺图解丛书》及国家一级建造师教材 等工程技术人员广泛参阅的案头书,提出新型建造方式、深化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中国建造等理念,担任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CIOB)中国区主席,参与了国内外多个行业协会学会的活动, 是行业较早提出和开展 绿色建筑、智慧建造 研究及实战的科技人员 。应邀长期担任国家科技奖、詹天佑奖等科技奖和国优鲁班等工程质量奖评委,服务了行业发展,也维护了企业利益,被业界人士俗称“老毛”,尊称 “天下第一总工”。
回首我的职业人生,一直在国内外从事工程建设,在人生路上不懈攀登、默默耕耘,经历了时代变迁、国家巨变,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我的建筑人生,目睹了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辉煌成就,见证了中建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为行业和公司的改革发展感到骄傲。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受益人,奋斗在伟大的时代,与时代同行、与祖国同行、与世界同行,我感恩党和国家,感激中建集团,感谢领导、同事、朋友和亲人,为自己的职业选择无怨无悔。
1999年,
获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
与CIOB主席留影
SUMMER
2016年,
CIOB中国会员大会,
当选中国区主席
2014年,中央企业代表团赴美学习时与苹果公司、思科公司CEO等合影
2020年5月29日,中建集团党组周乃翔书记颁发 中国建筑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聘书。
回首往事忆岁月峥嵘,砥砺奋进铸明日辉煌。我衷心希望中建集团能越来越好,科技事业能越来越好,各位领导、同事和朋友能越来越好。时代在变,世界在变,中国在变,中建在变。展望未来,面向新时代,站在新起点,有几点想法和感受与大家分享、共勉。
承担新使命。 我们的国家迈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的行业迈入了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我们的企业迈向了“一创五强”的新目标。面对新使命、新目标,我们必须做出新变革。这是时代赋予大家的课题。当今时代,面临百年之大变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在探索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展望未来,我们的任务仍然艰巨。要把握好当今时代由制造经济迈向平台经济的大势,推动生产建造向服务建造跨越;要把握好新型城镇化的大势,推动传统建造向新型建造转型;要把握好市场变革的大势,推动市场模式向投资建设一体化迈进;要把握好创新驱动的大势,推动创新链向产业技术研究应用升级;要把握好科技变革的大势,推动科技体系向共建、共享、开放提升。
明确新要求。 对工程建设者而言,“勤”“思”“严”“实”是我们要永葆坚持的精神品质:以勤奋不断攀登;以思考不断突破;以严谨减少偏差;以务实埋头苦干。此外,我们在精神传承的基础上,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能力建设,提高职业素养。要学会“三看”: 一是要“回头看” ,要善于总结经验、汇聚成果、提炼升华、以利传承,同时要善于发现问题、研究策略、以利改进; 二是要“左右看” ,就是要看准我们的参照标准,找准定位,认真对标,寻找差距,迎头赶超; 三是要“向前看” ,要研判形势,未雨绸缪,先人一步,抢抓机遇。要实现“三化”:专业化、差异化、资本化。专业化就是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专业化能力永远是技术人员的立身之本。差异化就是要有培育比较优势,按照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资本化就是要产融结合,以“金融+”的思维,用资本手段推动科技进步,助力产业发展。要做到“三通”:一是 “融会贯通” ,专业领域内的知识,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力争做专业集大成者,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二是 “触类旁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有跨界思维,立体思维,临界处才是创新点,多维度才有新视角。三是 “中外兼通” ,既要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趋势,熟悉国际标准,遵循国际惯例,加强中外合作;又要坚持民族自信,拒绝盲目崇拜,善于把中国的优秀经验和成果推广到全世界,为人类拓展幸福空间。
展现新作为。 新时代的中国,中国的新时代,让我们有一种“处身大历史”的感觉,到中流击水还看今朝!在时间的叙事里,当下连接着未来。盘点时代发展的共同回忆,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慰,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激动。面对机遇我们有无“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面对挑战有无“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追求。国家已踏上新征程,行业面临新机遇。我们需要以更高层次来寻找自己的使命感,审视自己的定位和行为,用我们的创新和行动,担当大国复兴建筑业的重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起“中国建造”的大旗。
最后,我衷心感激领导和同事们对我长久以来的指导关心支持,下一阶段我将尽所能为公司和行业积极发挥余热,还望得到大家持续的帮助。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五味杂陈,体会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众位送我情”的不舍,更感受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洒脱。“此心安出是吾乡”是中建在我心底的烙印;“前浪远去后浪更磅礴”是我对大家未来发展的期盼。
再次衷心感谢大家!祝福各位!退休了,但我们不说再见!谢谢!
神采飞扬 · 表情集
此文系毛总于2020年6月所写,时至今日已一年有余,但字里行间仍能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与启迪。毛总虽然已经从领导岗位退休,但似乎更为忙碌了:他实地调研、深入考察,潜心研究、悉心指导;在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上,在重大工程项目现场,在学(协)会办公室,处处可见他的身影。他为推动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广新型建造方式,提升“中国建造”水平,助推建筑业实现“双碳目标”,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思考、著书立说、建言献策......正如他自己所言:退休了,但我们不说再见!
社会 · 责任
与《施工技术》 · 同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茶余饭后
返回版块5886 条内容 · 69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被江苏省这操作气笑了,二建成绩何时出(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智工建说工地) 昨天(8月16日)江苏省二建考生们的心情 可谓是犹如坐过山车 那叫一个跌宕起伏 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一起来看看 昨日(8月16日)一早 江苏省发布二建分数线并决定于今日(8月17日)公布成绩 法规55 管理65 其他60就及格了 相比于去年,法规的线下调了5分 可把考生们给开心坏了 众网友的评论是这样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7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致敬!中国杰出的土木人。
回复 举报
感谢毛老的工作经验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