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间建筑
“空心村”是中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整个村庄的原住民都搬迁到住宅区去了,剩下他们破旧的宅基地。西窑头村做为改建空心村的开首,该村有 16 块宅基地,改造后成为共享农庄,为农民提供宅基地的收益,解决当地部分贫困户的就业,振兴蔚县的剪纸,打树花等非遗的文化传承。面积820㎡。
“西窑洞里”南侧是湖景及当地村部落,北侧是自然绿化景观。沿东西轴线,在这块扁长的地块上平行于边界布置。设计概念以农村与城市人际网络的本质差别作起点,以直立式“窑洞”融入木栈道的手法重新呈现场地原有的窑洞居所,通过把原始 (农村“熟人社会”) 的洞穴居住形式并置于现代(城市“陌人社会”) 的生活模式,从而希望实现一个公共与私密并存的社区群体。
隐藏的4*6米的轴线网格源于场地原有窑洞居所之长宽比尺寸,作为连廊结构布置的基调。在新建“窑洞”的处理手法上,取道于分散的量体、双曲线有机形体、门窗框尺寸比例和当地的材料与建造方式,使建筑群可兼容于场地以及其他作品之间。
村民与游人可自由穿行于“窑洞”之间或木栈道之上,并通过“窑洞”、窗洞、柱子、木桥等组成的边框,将村内外人造或自然景观框入其中。各“窑洞”里的天窗及7米层高让住户在进入建筑后可专注于空间的垂直性。
大面积天窗让住客可体验农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以及提升对太阳轨迹的敏感度。冬季热能从天窗进入,并由双层砖墙保存;夏季热能可通过体量产生的烟囱效应由不同方向的窗户排出。
考虑到建筑群日后的发展方向,聚落的体量分散手法可增加对未来不同功能的包容性,“窑洞”与“窑洞”之间和木栈道可供雕塑或其他装置艺术品作展览空间,亦使得乡村的空间体验能够于体量间得以延续。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51.18 万条内容 · 442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中些果树,点缀其间是不是更好些
回复 举报
很有意思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