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4.1.6条的条文说明可知,当土层的 等效剪切波速 和场地 覆盖层厚度 处于场地类别相应数值的分界线附近时,允许使用插入方法确定边界线附近(指相差±15%的范围)的Tg值。
从规范图示的注解可以看出,上面的Tg等值线图用于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的坐标值和插值步距 。
图中的中粗线表示各场地类别分界线处的特征周期为0.55s、0.4s、0.3s、0.25s,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呢?
比如图示中Ⅲ类、 Ⅳ类场地分界线的 特征周期0.55s是如何得出的? 查抗规的特征周期表可知, 设 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时,Ⅲ类场地Tg=0.45s,Ⅳ类场地Tg=0.65s,按加权平均的原则,处于Ⅲ类、Ⅳ类场地分界线的特征周期Tg=(0.45+0.65)/2=0.55s。
按同样方法可计算其它场地分界线的特征周期,Ⅱ类、Ⅲ类场地分界线的特征周期Tg=(0.35+0.45)/2=0.4s,Ⅰ类、Ⅱ类场地分界线的特征周期Tg=(0.25+0.35)/2=0.3s。
同理,如果 设 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时 ,也可计算各场地分界线附近的特征周期。查抗规的特征周期表, 设 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时 ,Ⅲ类场地Tg=0.55s,Ⅳ类场地Tg=0.75s,处于Ⅲ类、Ⅳ类场地分界线的特征周期Tg=(0.55+0.75)/2=0.65s。Ⅱ类、Ⅲ类场地分界线的特征周期Tg=(0.40+0.55)/2=0.475s,Ⅰ类、Ⅱ类场地分界线的特征周期Tg=(0.3+0.4)/2=0.35s。
基于上述计算,可得出不同分组的场地类别分界的设计参数,图示如下:
还有一个问题, 设 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时, Ⅱ类、Ⅲ类场地 相邻等值线的T g 值相差0.01s(步长),那对于第二组、第三组 相邻等值线的T g 值相差 多少呢?
比如对于第一组, Ⅱ 类场地时 ,其上下 特征周期 分界线 T g =0.3s、0.4s,按10等分, 相邻等值线的T g 值相差△ T g =(0.4-0.3)/10=0.01s,这样就可得出 第二组 △ T g = (0.47-0.35)/10=0.012s, 第三组 △ T g = (0.55-0.40)/10=0.015s。按这样的方法可计算出其它场地类别的特征周期步长,绘制于上图中。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结构资料库
返回版块41.24 万条内容 · 401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我不太懂,速度区间都不是正负15%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