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BIM技术 \ 行见BIM \ 评审了34年的鲁班奖,都让谁拿走了?

评审了34年的鲁班奖,都让谁拿走了?

发布于:2021-08-02 09:43:02 来自:BIM技术/行见BIM [复制转发]



导读


鲁班奖,全称 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是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也是每个建企的梦之男神。因为它不仅代表了无上的荣誉,也是实力的证明,是企业呈现给业界一张最好用的名片。


一、各省/市获鲁班奖国企、民企占比情况


据建设通大数据院统计,鲁班奖自1987年创立到2021年以来, 全国共计有2143家企业荣获鲁班奖 其中,民营企业有1262家获得鲁班奖,占了58.59%,国有企业有881家获得鲁班奖,占了41.11%。在最初的3年里,鲁班奖基本被国有企业牢牢占据,而且基本在央企林立的北京,民营企业几乎难觅踪迹。之后的几年里,民营企业开始斩露头角,在鲁班奖成立10年之际, 民营企业获奖数量突破了10% ,从而印证了这 是一个需要岁月去打磨去沉淀的行业


二、各省/市 获鲁班奖数量统计


在全国31省中,北京市获得鲁班奖企业数为259家,位居第一;江苏省获得鲁班奖企业数为240家,位居第二;广东省获得鲁班奖企业数为191家,位居第三。


注:因文章内容篇幅有限,排行榜仅展示了获得鲁班奖3个及以上的企业,数据仅供参考。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行见BIM

返回版块

9267 条内容 · 6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人民日报怒批:“最低价中标”不改,何谈工匠精神、中国制造!

《人民日报》曾两次发文诟病“最低价中标”,实为罕见!建设工程质量因“最低价中标”问题频发,使得整个行业怨声载道,也在给业内人士敲响警钟:“最低价中标”原则一天不变,行业就很难有什么工匠精神,更不要说什么中国品牌!” 《人民日报》发文《质量应是企业立身之本(一线视角)》,首次诟病最低价中标。 “在招投标中,低价就能中标,造成大家不比质量,只比价格低。”在不久前开展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产品质量法执法检查中,一些企业主抱怨,目前,一些地方在招投标中存在的“低价中标”现象,已经成为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的突出障碍,亟待治理和规范。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