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彩色,诗意的日常:广州东山肉菜市场改造奥默默工作室

彩色,诗意的日常:广州东山肉菜市场改造奥默默工作室

发布于:2021-08-02 08:40:02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彩色,诗意的日常

△东山肉菜市场项目



奥默默工作室近期被广州盛高投资 委任承担广州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地城市更新项目,并完成了东山肉菜市场的建筑室内景观一体化设计改造。基于以往在城市微更新领域丰富的项目经验和学术思考,对文化底色挖掘,日常性塑造,厘清空间脉络,打造激活点,地域元素提炼等微更新的设计策略再次在这一项目得到应用。用专业设计能力,在改善提升空间品质同时,为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再塑文化。


传统空间更新的意义不仅在于物质性的场景,也是对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场景之重构。一个重新焕发生机的历史场所,融入使用需求和当代生活方式,就是对于传统菜场文化的再定义。

对于菜市场这一项目类型,奥默默设计团队并不陌生,之前完成愚园路菜市场改造。在城市高速发展今天,菜市场成为链接社区情感的重要场所,以“民以食为天”串联起来的烟火气,在菜市场得到集中体现,同时,其解决了外来务工者工作需求的社会问题,成为城市保持多元化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类型城市微更新相比,菜市场更新改造更重要的是解决日常性问题,让周边使用者能够放松地社交,增加邻里沟通机会,为人气、烟火气的聚集提供更轻松氛围,从而激活社区文化,增加归属感,焕发活力。





日常性:一种广州

场 所 精 神


试图用日常的一天来比喻城市的兴衰,那么,她的历史似乎很短。可人类的创造从每日的生活中而来,城市应是有一种恒久的引领,日以继夜。


△区位图


△千年广州黄埔古港口

△近代广州的红色文化和岭南民俗



东山也是最具有广州精神的地方。所谓 “广州精神” ,在自古就有的对外通商贸易文化和19世纪末的现代性进程中,传统的岭南风光,骑楼街等近代文化景观透露的华侨开发历史,红色文化旅游等全球化现象,以及居民聊天、买菜等市井生活场景,共同述说着城市“日常性”的生活。


△当代广州的市井生活


△东山肉菜市场改造后主入口

△东山肉菜市场廊道改造后




人 间 烟 火,一 片 东 山

  室 外 改 造 策 略:骑 楼


项目所在地东山片区(今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坐落于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广州城,明代得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侨在此投资建设,为原本寂静区域带来经济商业活动,成为繁华之地,发展至今,留下诸多历史遗迹,遍布政治、文化名人故居,是广州的近代文化名片。

△1923年东山全景图


时光流转,繁华不息。临近东山肉菜市场的龟岗大马路这条近代的商业街道在20世纪中旬便商业贸易活动频繁,道路两边的传统骑楼建筑成为重要空间特点,建筑风貌特征明显。菜市场的前身即以社区自发性的建造出现于两栋居民楼之间,服务于居民,体现对于居民来说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气息。


△龟岗大马路行为观察


以三大会址历史文化区构成的红色革命建筑文化、侨资开发社区蕴含的侨资文化,以及龟岗大马路商业街为主的市井生活,共同构成设计依据来源的三条线索。合理处理好三种文化的关系,在提升基本品质的基础上,做好文化再塑造成为此次设计重点。


△繁华的商业氛围

△拥挤的公共空间


东山肉菜市场嘈杂的、凌乱的空间与原有基地上存在的红色文化、侨资文化以及现代高品质生活空间的诉求相差甚远。周边使用者并不愿意在此过多停留,在里面购物的过程也并不能带来良好购物体验。局促的、缺乏标识性的入口空间,菜场内部混杂的交通流线,通廊空间 显得较为局促,给人昏暗、潮湿,杂乱 缺乏统一设计协调的店招,以及各类随意架设的电线管道,使空间品质亟需提升。


△现状问题

此外,业主也要求在不停业的情形下完成快速改造更新,施工时间只能放在晚上,所以预制化,快速安装的建造方式被首先采用。



计 策 略:打 造 活 力 公 共 空 间


△骑楼界面设计分析


广州常见的骑楼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提供了一种可停留驻足、聊天的灰空间,是非常典型的岭南空间形态,适合当地炎热的气候条件。设计在沿街立面加建了一组传统骑楼空间,提升建筑立面形象同时,增加避阴、停留的交往空间。 “骑楼”空间采用拱廊形态,起到丰富空间作用。

△骑楼界面轴测图


在主入口处增加醒目雨棚,造型进行推敲,采用广州传统缓顶宽檐建筑形态,提升整体标志性,膜结构选材轻盈,呼应广州气候特点。入口进行空间梳理,清理了违章搭建,扩大空间,形成一个放大的空间节点,在其中植入公共艺术装置,满足通行要求的同时,增加休憩空间,同时预留出社区艺术共创空间,为未来引进更多商业创造条件。


△基地沿街改造前后

△基地沿街改造后


同时,也设置为复合性功能空间,也可举办一些与商业有关的艺术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为丰富周边社区功能提供空间上可能性。入口处采用彩色水磨石 掺杂彩釉玻璃材料,呼应了广式彩色玻璃窗的传统文化元素。


△骑楼




冷暖人情,一方菜市

  室 内 改 造 策 略:冷 巷


△清末广州街头市场


菜市场从来不应该是脏乱差的代名词。

就本义来说,菜市场的场就是集,市场就是集市,菜市场也即集中农副产品买卖的场所,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交换农产品的活动。《周礼 · 考工记》曰,“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而在我国过去的住区规划设计中,菜市场的建设标准并未被充分考虑,后由于居民需求,大多为自发建造,以未经系统规划和设计的面貌依附于社区周边。直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中一大举措,上世纪80年代我国才明确提出将菜市场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最初的广州东山肉菜市场


相比于超市,菜场不仅拥有更低廉的价格、新鲜多样的本地食材,体现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同时菜场也是社区重要社交场所,周边的常住居民与零售菜贩往往熟悉,相熟的社区居民也会在菜场驻足和交谈,具有浓浓烟火气和人情味。此外,菜市场的从业人员多半是低端收入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化进程中为这部分人口保留低端需求空间,对于城市功能正常运转以及防止“绅士化”现象也提供积极作用。


△东山肉菜市场老照片

△东山肉菜市场内部改造前


设计团队重新梳理原有市场通道,碉楼冷巷是广州园林典型空间形态,在对传统冷巷空间进行研究,对通道顶部采光进行调整,优化原先杂乱的内部空间,梳理招牌设计后营造更舒适内部空间。    

          

△冷巷界面设计分析



△冷巷改造内部轴测图


传统空间更新的意义不仅在于物质性的场景,也是对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场景之重构。一个重新焕发生机的历史场所,融入使用需求和当代生活方式,就是对于传统菜场文化的再定义。


△冷巷

△摊位单元模块


△摊位平立面

△斜撑结构图

△摊位剖面图





彩色,诗意的日常

建 构 与 色 彩


△彩色结构示意


此次更新中,我们采用对比的设计策略来向原有厚重的文化致敬,用神似替代形似,并未使用具象的传统建筑元素,视觉上的轻松愉快的处理方式为使用者提供耳目一新的感觉。沿着整个片区的交通流线,赋予其一条五彩的、流动的、灵动的“彩色走廊”。在重要空间节点,包括建筑入口、院落出入口、廊道使用了覆盖全部路线的彩色荫蔽系统。大胆使用膜结构、鱼鳞网等现代材料,这些看起来更为时尚、简约、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几何图形,漂浮在传统的空间里,让诗意成为真实。


△总体模型


设计整体策略上借用万花筒的概念,意图通过空间打散的要素来构建全新的空间体验,用轻质介入方式,营造出一个斑斓的新体验空间。 色彩光影的效果也在设计中得以体现,将广式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解构重组,将红砖、彩色玻璃窗等形态进行打散抽象,形成装饰性图案,将这些抽象后的图案应用在建筑屋顶、立面、建筑入口和廊道空间的设计中。 同时也为未来还预留再创作的可能,让使用者也能参与建筑立面的艺术共创,将红色文化,历史印记,时尚活力,日常生活等不同元素如万花筒镜像效果一般呈现在龟岗大马路上。


日常生活本身也如同万花筒一般,美丽、鲜活、不确定、变幻无穷。万花筒的建筑意向来唤醒当地文化再生,试图突破原有空间模式,为日常使用者营造不同视觉体验,唤醒其记忆深处对传统建筑空间的记忆,塑造日常的仪式性。




膜 结 构:蔬 果 的 颜 色



△膜结构:蔬果的颜色


我们在骑楼廊下天花的彩色膜结构装置设计中采用了菜场常见 蔬菜水果的颜色 让使用者在熟悉的空间环境里,察觉到勃勃生机,这层荫蔽系统很轻质,拉索结构使其显得更为轻盈,符合菜市场空间意向。 可拆卸的设计灵活可变,陶管的设计利于场地排水,为了呼应传统菜场的市井气息,也更多是象征未来。


△模型

△膜结构建成效果


彩色陶管作为膜结构的定制化排水系统,结合可拆卸的膜结构设计,呈现生态可持续的建筑细节。


△定制化排水

△细部节点

△骑楼内立面图



△骑楼外立面图




鱼 鳞 网:补 色 的 韵 律


室内市场廊道天花亦采用了蔬果的颜色,结合了补色的运用;与鱼鳞网的结合拼贴,呈现一种时尚的韵律。

△鱼鳞网:补色的韵律

△模型

△鱼鳞网 建成效果


项目引入特色饮食、艺术创意等灵活可变业态,采用拉丝不锈钢等当代材料和传统的红砖拱廊、木制招牌相结合。


△当地饮食

△外部 拱廊店面节点


△外部拱廊钢架结构立面图



拉 索 膜:万 花 筒 光 影




在龟岗菜场入口处,拉索艺术装置的引入整合了原有较为混乱的建筑界面店招和上空视觉效果较为杂乱的居民区,形成了统一的的视线连接。设计将原有室外特色饮食店面和拱廊、传统红砖元素结合,消解了街道的繁杂感。

△模型

△拉索结构 建成效果


在彩色膜结构拉索之下,阳光投射于地面,呈现五彩斑斓的光影,这是日常的诗。


△阳光投射于地面



树 池  入 口:红 色 记 忆



树池无障碍入口结合花砖地面,图案具有传统广式风格,围合场地的古树打造舒适的氛围。考虑到当地老龄化的现状,我们在建筑的细部采用了无障碍设计和地面照明泛光灯光,便于社区居民行走和停留。与拉索膜结构一致, 红色文化 的色彩和空间比例元素也是对基地不远处三大会址的一处致敬。

△红色文化色彩 元素

△模型

△结合花坛树池的无障碍入口建成效果

△节点细部建成效果

△从入口看向远处

△无障碍设计节点细部


△花坛树池平面图


△无障碍入口正立面图



△无障碍入口剖面B





更 新,迎 难 而 上

施 工 过 程


项目伊始,菜市场租户及周边社区居民对设计工作开展采取观望的态度,伴随调研工作开展,通过多次上门走访、工作坊等工作开展,使用者逐渐与设计团队熟络起来,吐露自身诉求,变得更为主动和积极。在进入到施工阶段时,他们更乐意参与监工,对发现问题也愿意找设计团队沟通,因为他们知道专业设计师可以帮他们获得最优解。很多原来在图纸上没有考虑周全的细节问题,也在相互磨合中变得更为完善,从调研、设计、到施工过程中,这些在地使用者不知不觉中参与到设计中来,也帮助他们重新发现早已熟悉环境中蕴藏丰富历史信息,再次找回文化上归属感,也参与到日后更长期的共建共治过程中。


由于时间久远和资料缺失,城市微更新项目改造项目过程中出现多次反复修改非常常见,在这一项目中也不例外。在整个施工中也进行了多次设计调整和修正。例如,主入口拱廊的高度根据店面招牌的高度进行了调整,以便更好适应使用方的需求。


最初主入口 立面材料 施工后

△立面材料 更换对比

△立面材料 施工现场


由于材料扭曲不挺,主立面材料由一开始的镜面不锈钢改为磨砂不锈钢,最后改为阳光板,也更具有通透和干净的效果。由于预留制作时间不足,最终的立面材料阳光板由钉子拼接而成,建造工人就势将钉子排布形成韵律感,达到美观效果。


△施工现场钉子排布


△钉子排布施工图



△最终立面材料 施工后


室内市场廊道天花屋顶结构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经历了三次修改。由一开始的拱顶改为平顶,最后呈现为优化之后的拱顶。在施工过程中,方案中天花原本采用的拱廊膜结构根据现场梁柱情况改为了鱼鳞网,表面彩色喷绘,更好地适应场地条件。


△原有梁柱结构

△最初方案


△最终方案 施工后


拉索膜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现状建筑年代久远,结构管线无法判断,导致最终结构固定点选取了一处唯一解,设计范围不得不缩小,原有的两层拉索也减少为一层。


△设计过程中拉索膜的形式变化

△最初方案

△最终方案 施工后

△鸟瞰





城 市 更 新 也 是 一 种 广 州 精 神


城市更新的目标不仅是令更多的居民和务工人员能更好地使用这个传统的公共场所,也在满足当代生活的需求的同时提升其文化性。更新后的菜市场吸引更多游客和外来艺术家了解到广州东山的地域文化,使用人群的多样化使得整个社区的活力提升,实现从一个脏乱的传统菜场转变为传播地域文化的当代活力公共空间。


在后现代旅游社会的话语范式下,居民、务工人员、往来的游客、外来艺术家等借助亲身体验以及社交媒体对于东山的传统气息、文化特质和当代生活方式进行感知。东山肉菜市场的更新就是一次对于“日常性”景观叙事的当代建构。


△爆炸轴测图

△东山肉菜市场


设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奥默默工作室

项目地点:广州越秀区龟岗大马路

建筑面积:400㎡

项目时间:2020年9月-2021年7月

项目主创:张海翱,徐航

设计团队:渠基建、 杨格、潘文琪、肖宁菲、刘静茹、钱琨、王唯亚

业主单位: 广州盛高投资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广州市番禺大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膜结构单位:法拉利技术织物 x 广州凯诺毕尔

撰文:肖宁菲、董艺

摄影:关江驰(广州力驰视觉)

  • lijiawei411
    lijiawei411 沙发

    传统空间更新的意义不仅在于物质性的场景,也是对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场景之重构。一个重新焕发生机的历史场所,融入使用需求和当代生活方式,就是对于传统菜场文化的再定义。

    2021-08-02 11:27:02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8 万条内容 · 44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山地建筑创新模式——23个不同地块,简洁多样的组合设计

游居青山上,寻源郡安里 gad作品   大规模的城镇化开发建设促发了居住的外溢,人们逐渐转向绿水青山式的自然场所,寻求与都市经验差异化的生活可能。风景如画的莫干山作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自民国以来兴起度假之风。随着交通便捷度的提升,这里更寄托了人们对于第二居所的向往。依托山地独特环境,我们在亲近乡野的语境下探索着现代栖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