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崔岩始于城市地标,终于融入都市——大连国贸中心大厦设计

崔岩始于城市地标,终于融入都市——大连国贸中心大厦设计

发布于:2021-07-28 09:07:28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地标缘起

一座城市的最高建筑如同一把标尺,衡量着城市间的相对地位。 21世纪初,全球经济的热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亚洲的新兴城市聚集,在此趋势下,我国东北地区的窗口城市——大连正经历着迅速摆脱计划经济环境下传统制造业滞后的桎梏,率先全方位地走向地产经济,这可算作是那个时代的城市产业“转型”。 迅速上扬的地产经济让大连的GDP指标崛起,并成为东北排名第一的城市。 2002年彰显城市发展信心的超高层——大连国贸中心大厦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当时无论开发商,还是政府,在彰显经济信心及表达理想情怀时,都不约而同达成潜在的共识: 以标志性地标改写大连城市的轮廓线。

 

工程概况

大连国贸中心大厦位于大连市历史悠久的老文化商业区域——友好广场及天津街商业区,2002年7月,我受宏孚企业集团的委托参与此项目(设计高度349 m)的设计。2007年,由于企业资金问题,项目暂停。直至2010年,该项目被转让新的业主,我再度有幸于2010年7月重新启动该项目的设计,但设计高度加高为400 m。2012年,项目历经两年的重新设计及多轮规划专家评审会审核论证,最终确定为 86 层、369.6 m的超高层建筑。2020 年1月底,项目完成工程的主体验收。仅方案设计的起始一来一往——十年时光弹指一挥间,而时空变换导致地块周边客观条件、设计理念、大众观念的变化,反而成为更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这其中的有利因素是:房价的飞涨惠及房地产商,新开通的地铁线站点可与大厦方便地连通,政府政策支持尽快解决超高层烂尾工地现状。其不利因素是:与时俱进需重新确立新的绿色节能设计措施,重新考虑核心区域城市交通和停车的发展和变化,以城市更新理念审视超高层烂尾工程,为老城区的发展激发创新的公共活力空间。

 

设计切入点
项目搁置期工地烂尾的现场形成城市核心区的断裂点,而以织补缝合断裂点的设计思路对待城市发展中被遗弃建筑的再生,成为新设计的起始点,具体从如下方面着手:
第一,研究新建地铁线路站点、公交站点、出租车乘降点、私家车配比指标及周边道路承载能力,预测未来新业主可能需要的功能改造对区域交通和停车的影响,在停车数量达到测算指标的同时,研究停车进出场、库的运行效率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重新确定交通效率,以现状交通量叠加设计新增用车量,建构交通模拟模型,综合多项功能人流、客流的策划定位、道路交通运行能力、停车总量、停车运行效率等诸多问题,以数据量化的方式表述实际交通状况,最终得出结论——原则上否定了十年前的政府规划和业主的初衷,需要彻底推翻业主原功能业态的设计设定,重新提供实际可行的交通解决方案。

第二,建筑师陪伴业主重新策划及调整业态组成历时两年。这期间,建筑师结合业主对功能的要求,重新进行区域内建筑高度体量与现状城市建筑体量的对比研究,新建筑的体量曾历经342 m、260 m、432 m、280 m、369 m多个高度体量的功能定位(图1),交通流线、车库容量及运行效率的比对,招商目标的市场定位,城市天际线设计研究等工作,配合营销策划专业公司的产品调研,最终取消高区超五星级酒店功能及高级公寓的数量,以卸载多交通流线和停车量所造成的城市区域压力(如删除旅游团队大巴、餐饮、婚宴、游客、物资供配及垃圾运送等酒店专属流线),以业态的取舍平衡城市核心区域持续良好环境与交通效率之间的矛盾(图2)。

1 功能分析

2 设计关键环节展示

第三,建筑师依据业主新的功能定位要求,重新梳理功能流线对该区域现有城市状态的影响。而场地的交通状况取决于建筑物本身业态及周边区域交通状况。为解决超高层大容量建筑裙房给城市带来的交通问题,并结合市场调研综合考虑网络电商对传统零售业的冲击,确认应取消原裙房商业中心的功能定位,改为三家外埠城市银行的办公楼,丰富区域功能需求的互补性,通过业态重组减弱人流量和规避商业、酒店业流线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并结合新建地铁、公交站点的优化调整,协调政府交管部门优化建筑周边道路车行流线及方向,细化停车库区以适应不同业态需求和进出便捷,新增银行贵宾空中停车场,进一步优化交通运行效率。

第四,从宏观层面讲,随着青泥洼桥地区的商业及经济的发展,未来建设的重点不能仅靠新建筑贡献式的停车库容量来解决城市日益不断增长的交通压力,至少这不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唯一途径,而大容量的停车库高峰时段的进出车效率还是会严重影响城市交通效率。未来随着汽车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解决交通问题的重点应是增加整个都市的道路供给和发达的公交系统。虽然城市规划已经为该区域的道路网增加了一定的容量,但由于城市规划路网增容方案只局限于平面,而没有对其立体化进行考虑,因此无论如何也无法满足城市发展强劲的交通需求。要想解决好城市的交通供给,就要考虑建设立体道路,除了有效地利用地下空间外,以政府主导的城市核心区域公共停车场、停车楼的建设也十分必要。而地面交通的疏导,应结合大连火车站南、北广场改造交通疏导及轻轨、地铁系统的开发建设成核心区公共交通枢纽的方法,才能彻底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

规划考证

大连建市发展初期,城市历经了沙俄和日本的殖民统治,尤其历时41年的日殖时期,较科学、系统地完成了近现代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建设,并成为当时国际化新兴城市的案例。改革开放后,经诸多学者和城市规划实践者的研究和考证,剔除殖民文化的血腥掠夺和统治的政治性因素不在此论述,仅就其城市规划中蕴含科学性和技术性的优势被时间的磨砺逐一证实,而在超高层建筑将改变城市轮廓线这一命题上,我们须将超高层建筑放置在旧有城市的规划底板上,重新审视其体量和轮廓。在对旧有城市规划的追溯研究中,位于离基地不远处的城市规划核心点——中山广场是现有大连城市肌理发展沿革过程中绕不过的重要肌理元素(图3)。当年规划的10条放射性道路形成当今大连城市肌理的框架式街区,甚至在城市的未来都有决定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10条街道形成10个视线通廊,视野的尽端均是开阔的山海对景(图4)。在21世纪大连建筑的地产实践中,超高层建筑的规划选址阻断了旧有城市的街道视觉通廊,破坏了城市的视觉尺度和肌理架构(图5)。在2008年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的规划选址问题上汲取了过往的教训,维护旧有规划格局的视觉通廊,取得了良好的城市肌理及视觉尺度效果(图6)。上述正反两种不同的实践结果给我在创作初始阶段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尽管国贸大厦的规划选址并不阻断中山路视觉通廊,但针对近370 m的超高、超大体量的建筑,我们仍通过对建筑四角的体量进行切削设计的方式,增强建筑体量对中山路视觉通廊的顺应和维护。同时,原业主推崇的长方形平面经设计的推敲,最终形成八角形平面,加大了平面布局房间多视角可观山海视野的可能。此平面优化在功能层面也满足了业主的市场销售、运营需求。国贸大厦的平面设计既建立在功能业态基础上,又经历城市设计推导验证的理性生成过程(图7)。


3 中山广场原始放射性路网

4 城市开发过程中放射性路网规划阻断

5 开发中导致滨海城市视线通廊阻断

6 传承原始放射性路网规划至海滨城市视线的通透

7 远眺国贸大厦


5 设计立意

在完成一系列城市设计分析研究的前提下,设计再次回到超高层建筑标识性的创意上,最终确定的369.6 m建筑高度在大连当时无疑是数一数二的城市天际线高度,而且是矗立在老城区核心位置,无论现在还是未来,都是城市的坐标点之一。设计的灵感来源于清代洋务运动时期兴建的旅顺老铁山灯塔(它是标志大连城市发展的原点,也是中国第一个近现代灯塔)。经过多方案推敲论证及优化,形成最终城市灯塔的方案:高耸的玻璃建筑体量,力求简洁、纯净,尤其夜间宛如水晶般的玻璃灯塔成为未来城市的地标——白天建筑物玻璃幕墙与天光相融合,使建筑的体量“消隐”在城市中;建筑平面在东、西两侧的端角部位,建筑师以追求最大化的办公景观视野为设计目的,并结合引用钻石切割的抽象美学造型的建筑顶部,与金融商业寓意、大连浪漫的城市气质相契合 (图8)。

8 建筑与城市老广场东西轴线关系实景


6 关键性技术

6.1 电梯运行

优化新建筑电梯运行效率,优化电梯核心筒与新建地铁站口地下的衔接方式,为功能性的流线疏导提供高效基础保证是设计的关键。超高层建筑电梯的运行组配及效率一直是摆在建筑师面前的难题之一(尤其是智能化楼宇的电梯等候时间要19 s以内)。项目初期,在业主的努力下,委托香港奥雅纳公司为电梯顾问,在合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建筑师也渐渐形成了正确的思考和优化电梯的方法。由于国贸中心大厦平面为非均匀的正方形,采用国际流行的十字核心筒设计方法不适宜,因此在建筑首层依据不同的使用功能,采用不同的门厅大堂直接进行分流:办公区有独立的大堂,电梯厅独立分配高速直达梯(6 m/s)电梯厅和低区SOHO电梯厅(4 m/s)。高速直达梯在 56层设置智能高区办公的空中休闲大堂,并在独立电梯厅进行电梯转换,换乘电梯(4 m/s)在高区办公区间运行。大厦的公寓在首层也有独立的门厅大堂,各功能的首层独立大堂的电梯厅都设有通往地下室车库的摆渡电梯(2.5 m/s),同时各功能的电梯厅在负一层均再次设有完善的独立厅以衔接地铁站人流。两部消防电梯(6 m/s)与货运功能结合设计,并协同专属货运电梯负责大厦的货运和垃圾运送。综上电梯结合功能的设计运行,以建筑师编制的核心筒电梯运行分析示意图可以全方位概括和指导各专业及供货商的工作。

6.2 幕墙设计
国贸中心大厦的幕墙设计始终坚持由建筑师主导幕墙方案深化设计、幕墙顾问公司设计、中标幕墙施工单位深加工设计的原则。 这一国际化的工作流程让建筑师可充分掌控建筑的整体效果、装饰各构件的比例、构件间的交接美学处理及装修与土建施工界面的划分,让幕墙顾问公司保障建筑师幕墙方案的技术可靠性,与加工工艺有关的技术性参数也得到监督和协调,厂商和施工公司同时保证了样板段的精准表达和优化调整方向,保证工程进展的专业化、实效性、可实施性(图9)。

9 幕墙分析

LOWE中空离线镀膜玻璃单元式幕墙和幕墙竖向装饰线条构成建筑绿色节能措施之一,竖向装饰线条极大弱化太阳光线的反射和折射;高层公寓各房间设置的可开启自由换气窗及办公楼层的可开启换气窗是本真的绿色设计,定制设计的超高层建筑自由换气窗的防护护栏构件为业主提供心理的安全感。定制的换气窗、防护栏杆结合竖向装饰肋也被纳入单元式幕墙模块中,尽管在设计中存在诸多加工工艺和构造的难点,但合成一体化的成品工业产品模块实现了建筑师对超高层建筑竖向精细垂直度的要求,并达到理想的设计完成度。在超高层幕墙方案深化设计推敲过程中结合以往工程的经验教训,建筑师团队在图纸表达上努力针对每个幕墙细部,力求平、立、剖面直至效果的全方位表达。其目的是通过此种直观表达,让方案理念直至幕墙顾问和深加工设计的贯穿性理解。在设计过程中,玻璃的选材定样、样板段推敲设计、样板段四性设计及样板段检测、擦窗机的运行及效率设计、夜间泛光照明与幕墙装饰构件的一体化设计等都是建筑师团队重点管控和设计协调的内容(图10、图11)。

10 幕墙照明分析

11 幕墙四性测试现场

6.3  BIM技术应用

在项目的设备招采前期,我院的BIM技术研究及培训正在进行中,院领导决策以项目为依托进行有针对性的演练,就业主招采基本认可的设备、设施大小和运行参数进行了地下室、避难层及设备管线交错复杂的空间验证工作。本项目由于全部采用钢结构,对施工安装的精确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如果施工过程中管线、构件发生较大的偏差和碰撞,将给施工现场的各种管线安装、预埋及预制构件的吊装带来极大困难。这种针对设备安装前期的全专业碰撞检查及调整,不仅在设计上减少了“错、漏、碰、缺”,同时在管理上实现了可视化、可推演,能前置性发现、解决问题,以便提前发现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碰撞和冲突,及时做出调整,显著减少了设计变更和工地施工修改,大大提高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和安装的精确度(图12)。

12 BIM设备层机电综合图


结语

2002年始,有待进一步开放的中国设计市场及二线城市业主缺位的经济实力和勇于探索的冒险精神,促成了设计团队与业主同舟共济的商业承诺,时代的发展、时间的推移、文化自信的觉醒、设计原创氛围的兴起等诸多因素成就了项目的生成。86层的、369.6 m的超高层建筑,历时十多年不间断设计命题的变换、调改及业态策划,历经三任业主资金链的断裂和进程的风雨飘摇,如此项目委托本土建筑师团队实属罕遇。每当项目濒于悬崖的险境或十字路口时,我们都感恩于上苍的眷顾而加倍努力,兴许不是机会的机会叠加成了幸运和机遇。■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大连国贸中心大厦
主持设计   崔岩,单颖
建筑设计   于晶,赵涛,隋迪,刘聪,于化龙
施工图设计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NO3综合设计院
建筑面积   321 213 ㎡
用地面积   10 950 ㎡
建筑高度   369.6 m
项目类别  金融办公,公寓,金融机构
项目委托   大连国贸中心大厦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   2002年7月28日~2016年11月6日

图片来源
图1~图4、图6、图9、图10、图12: 作者绘制

图5、图11:作者拍摄

图7、 图8 :赵涛拍摄


作者简介

崔   岩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6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500米绝建回顾中国11座第一高楼,见证中国高楼史!

7月6日 国家发改委发布了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管理 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通知》 该文件明确规定 城市超高层建设 不得超过500米 250米以上超高层需严格控制 100米以上严格审批 严格执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把超大体量公众建筑、超高层建筑和重点地段建筑作为城市重大建筑项目进行管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