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盆效应”有多可怕?暴雨之后,地表水下渗在基坑肥槽积水并渗入基础底板形成“水盆效应”,会导致地下室底板反拱及开裂,地下室填充墙开裂,甚至梁柱节点开裂等事故。某科地库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那如何避免“水盆效应”呢?
《建筑工程抗浮设计标准》JGJ476-2019 6.5.5-3 基坑肥槽回填应采用分层夯实的粘性土、灰土或浇筑预拌流态固化土、素混凝土等 弱透水材料 。
从规范规定可以看出,肥槽回填采用 “弱透水材料”,并保证回填质量 很重要,除了可满足嵌固、地基不下沉等因素外,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解决“水盆效应”。
这么狭小的肥槽,如何保证回填质量且“弱透水”呢?北京搞出了一个预拌流态固化土。
听说预拌流态固化土技术不错,施工方便,价格也适中,大概是200~300元/m3,主要是节约人工又能保证质量。
但预拌流态固化土是别人的技术,名字也难记,所以聪明的土木人又搞出“自密实回填土技术” ,是在优质土体中通过加入一定掺量水泥、水和固化剂, 采用与自流平混凝土类似的技术,搅拌均匀使其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自密实性, 采用溜槽浇筑到肥槽等需要回填部位,固化后达到一定强度,保证回填土密实稳定。
自密实回填土
大家觉得“自密实回填土技术”与“预拌流态固化土技术”能否解决“水盆效应”的危害呢?
话说,要有意研究回填土技术的话,请趁早,不然名字都不够用了。
自密实回填土施工工艺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岩土工程
返回版块1.59 万条内容 · 372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6人被刑拘!石景山隧道透水事故初步调查完成!转自央视新闻: 珠海市石景山隧道“7·15”透水事故发生后,广东省政府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珠海市公安机关同步开展立案调查。经初步调查,珠海市公安机关于7月24日对施工单位 中铁二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梁某,监理单位 珠海兴地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总监胡某等6名人员采取刑事拘留措施。目前,事故调查工作正在进一步推进中。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