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一个深圳非典型网红建筑的消失

一个深圳非典型网红建筑的消失

发布于:2021-07-15 09:50:15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大众喧哗,建筑独伫于世。

深圳客(ID:szhenke)原创
内容已获得授权
编辑 | 肖琪玲


2016年,深圳帐幕空间走红网络。这座隐匿在蛇口、由一座旧厂房改造而来的“无用”建筑,迅速成为小红书排名第一打卡地、“深圳必去的20个景点之一”。

大众喧哗,建筑却独伫于世,静默一如时光。只有置身其中的人得以意味。5年多后,它载入既定的旧改程序,但其间的场域精神,并没有随流量消逝。

热与冷,有用与无用,建立与倒下,亲历者笔下的深圳帐幕,为城市支起的,可能不止是空间。


本文作者
曾军,帐幕设计师之一

5月25日那天,是个满月天。凌晨快2点时,我起身翻看朋友圈,从Philip Peng(帐幕建筑的出资人)的一条消息知道,帐幕即将谢幕了。很遗憾,却并不感到意外,当初设计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它的租期只有2年,现在结束,已比之前预计的已经多存在了3年。

城市旧改,租约不续。深圳帐幕——这个全年24小时免费开放,小红书排名第一,这个“深圳必去的20个景点之一” 的网红打卡地就不复存在了。

△ 帐幕外观

回想当初,接到Philip Peng委托时,也是身在上海,还记得当时问过他几个问题。

“这个空间内人与人的关系是怎样的?”Philip Peng回答:“不希望进入空间之后,人与人彼此之间,与现场乐队之间,产生相互的干扰,而是更多通过音乐这个第三方媒介,实现与信仰和内心的交流。”也问及该场所的功能属性,是临时性还是永久性场所等等。放下电话,心里有种东?在涌动,我知道,这样的项目一辈子都很难遇到,所谓设计师常说的“可遇不可求”。

那年冬天,我到了纽约,一是为了原有的计划,一是为了这个新项目的设计构想。Philip Peng和他的伙伴在项目设计里,给了我和当时的搭档建筑师罗琦极大的信任和表达空间,不惜为此等了我将近一个月。而我们也因为帐幕,获得两项HKDA环球设计大奖赛评审奖等专业奖项。

△ 帐幕改造前

6月29日一早,我乘夜班高铁回到深圳,翌日下午前往帐幕告别。这一天,是它物理属性的空间存在的最后一天。

Philip Peng在他的小单间里,寒暄后我转入主厅,里面空无一人,约好前来的朋友尚在路上,我坐在常坐的后排,依然是熟悉的音乐声从隔栅后面传来,不急不缓,不抑不扬,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 完工时与罗琦在帐幕门口

下午的光影依然表情丰富,从那道窄窗弥漫进来,眼前浮现出在这里遇到的形形色色的访客、朋友、陌生人、他们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

有附近街道的阿姨、本地的年轻人、从各地专程到访的人、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有几个时刻一直难以忘怀。那位杵者拐杖的男?年,夜晚在这里独自坐了很久,空间里只有我们两人,仿佛呼吸都在一个频率上,时间就此凝固。他注视着脚下,从头到尾,一言不发。

△ 帐幕与人

工作在深圳的一位德国建筑师与我分享了他家族的工作和在帐幕的感受;一位年轻的女插画师在她朋友圈里留下的那句,我以为最能体这个现场所精神的那句话:“…..在这个空间里,所有的微小,都有了它的重量 。” 微信里、微博上,我看到来者各样的体验和感受,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给予建造者和设计师的最高褒扬。

引述Philip Peng的话:

回顾这5年多帐幕的历程,值吗?投资回报,即常说的ROI,作为一个办企业的,这是个高频词。创始投入约130万元,运营每月约5万,年60万,共计约430万。哪怕半夜空无一人,温度,灯光,空气,音量等指标尽都完美,就怕突然来一人,帐幕没以最好状态接待他,让他放不下心里担子。厕所5年多整洁干净,没有一丁点味道。帐幕不像是接待人,乃像接待天使。

这5年多来,帐幕帮助过想自杀的,抑郁的,逃家的,更多是心里劳苦担子重的。毕竟深圳是个快节奏、压力大的城市。当初设想,只要有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在这里得到慰藉,我们的投入就不亏,现在看来我们像是赚大了。

△ 帐幕室内入口过厅卫生间

这个空间没有任何说教,也不只是一个有音乐和光影的空间。置身其中的人,能感受到这里的灯光、音乐、温度、音量……所有细节,都充满着情绪。场域的力量就如空气与光线一般弥散在每个来访者身上,?证每一个普通人的经历与故事,给予他们润物无声的关爱。

这个空间最打动人的,可能就是爱本身。

生活在大城市,尤其是深圳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新兴城市,我们每个人都面临巨大的工作与生活压力,这个空间,以她特有的气质,在每一个白天,每一个夜晚,全年365天,敞开大?,接纳了所有需要独处、需要释放、需要安静面对内心的来客。

△ 帐幕与人

建筑或空间,都是有生命的,同样,也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所以作为设计师,我并不为此伤感。一座城市,人来人往、兴衰更迭,是常态,是必然,只是在这必然里,如何建构、如何保留属于我们的记忆,属于公共的记忆?

对于陌生的城市,我通常用看起来很笨拙的方式去体验和熟悉它。从澳?到上海,徒步或骑行,以最直接的方式,去触摸城市的街道和社区、人文和地理。而各色人等,借助这或悠久或宏大的城,上演着的一出出各自的人生、片段或永恒,皆是城市舞台上的闪光时刻。

他们一起,共同建构了城市的叙事。他们是城市丰富性的一个个肌理和表征。

△ 帐 幕与

而深圳,一座横冲直撞的年轻城市,所有的一切都在发育、成?、演变,她有勇气,将帐幕容纳于此,她容纳小众、容纳另类、容纳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她激发了人的创造性,也抚慰了人的脆弱与渺小;

她应该混合人类的文明,创造体现自己个性的城市文化,年轻而不贫乏,活力而不虚骄,丰富而笃定,自律而执着;她所沉淀的记忆,应该遍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邻里与社区,外化亦内敛。

我想,未来她会生长出自己的文化与生活肌理,丰富多样且有地域特征。毕竟,这里有这么多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人。

告别帐幕时,我突然想起窝居上海时的那间公寓,透过仅有的一扇窗,能看到石库?房子红色的砖瓦和阁楼,随时飘进来三种方言的吆喝声,收购旧家具旧电器旧手机......
  • lijiawei411
    lijiawei411 沙发

    大众喧哗,建筑却独伫于世,静默一如时光。只有置身其中的人得以意味。5年多后,它载入既定的旧改程序,但其间的场域精神,并没有随流量消逝。

    2021-07-27 16:28:27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8 万条内容 · 43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澳大利亚最瘦的摩天大楼,高宽比161

建筑观,观世界。 每日优选全球最新作品,推荐关注。 澳大利亚建筑公司Durbach Block Jaggers公布了悉尼“ 铅笔 ”塔酒店的设计方案。这座100米高的塔楼将建在市中心皮特街410号,将成为澳大利亚最瘦的摩天大楼,建筑临街面只有6.4米宽,高宽比为16:1,每层有173间客房,6间套房。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