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建筑施工 \ 关于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doc

关于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doc

发布于:2005-02-04 10:21:04 来自: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复制转发]
关于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

内容 近代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规模日趋扩大,结构形式日趋复杂,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日趋增多,变形作用引起的裂缝问题是困扰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难题。
所谓超长结构,是指结构长度超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伸缩许可间距者,如室内或土中的框架结构为55m,露天35m;剪力墙结构相应为45m和30m;地下室外墙或挡土墙相应30m及20m。
混凝土技术进步中最突出的是泵送商品混凝土的发展,它是从1978年宝钢建设开始的,它的优点是混凝土的均质性显著提高,离散系数降低,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但是,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水胶比)增加,水用量增加,水泥用量增加,砂率增加,骨料粒径减少,外加剂及掺合料影响等等,混凝土的高强化发展,混凝土体积稳定性降低了,从预制走向现浇,在超静定和超长结构中裂缝现象日超严重。
自80年代以来国际通用结构极限状态设计原则结构必须满足:
一、 承载力的极限状态(Uhimate Limit States)
二、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Serviceability Limit States
人们对第一种状态给以足够的重视,有标准程序,但对第二种状态常被忽视且无标准
程序,问题较多(有的程序只考虑载作用裂缝,忽略了大量性由于变形作用引起裂缝),对工民建筑的正常使用及耐久性带来不利影响。
我们认为无论是第一种状态还是第二种状态的设计原则,可用作用效应与抗力(随机
变量)下式表达:
Smax≤Rmin
Smax——最大作用效应,包括荷载及变形作用(温度、湿度、地基变形等)
Rmin——最小抗力,包括抗压、抗剪、抗拉、抗弯等能力
相对外荷载一定作用下,设计者只能优选适当的抗力;但是相对变形作用,诸如温度、湿度、地基等变形,对结构的作用效应Smax是变的,它尚与结构刚度及约束程度有关,主要看设计措施。
根据我们多年的探索,“结构长度与结构内应力呈非线性关系,在较小长度内,结构内应力几乎与长度成正比,但超过一定长度后,即使是结构长度趋于无穷大,其内应力等于常数不变”。
办法是:降低作用效应和提高结构抗力(或直接将抗力提高到最大效应)。如通过设计,改变结构的约束,给结构创造变形的余地,减少约束应力,则作用效应S可以降低,既释放应力的方法,“放”原则,使作用效应的约束应力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如通过设计,合理选择材料强度,包括利用后期强度;改变结构的抗力,如改善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加强构造配筋,验算内力,施工采取保温保养护措施,则为“抗”原则。目前国内外大量工程裂缝是由变形作用引起的,所以我们建议,从设计、施工、材料并考虑环境条件的《抗放相结合》的综合方法,比单一的方法更为有效。实例;
1、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开发区某某广场,由国外某某设计事物所设计,某国公司总承包。
结构设计尺寸270m×110m,应用后浇带,混凝土掺膨胀剂,混凝土采用高强度C40—C60,严重开列5000余条裂缝,花费大量投资进行化学灌浆修补裂缝。
2、深圳某某大厦,地上25层,地下3层,现浇框筒结构,混凝土C40、S8525#水泥(42.5级)用量450kg/m3,施工时为便于泵送,现场加水,水量210—250 kg/m3,坍落度18—20cm,现场钻芯强度波动大,最低只有C15。大梁的腰筋间距最大400—500mm,有些腰筋被遗漏,施工质量严重不良。
地下一层至三层大梁裂缝1600余条,板面裂缝40余条,筒壁上裂缝60余条,外墙裂缝210条,裂缝0.3—0.7mm,渗漏严重。
3、上海某某花园地下车库采用预应力结构,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525#(42.5级)410 kg/m3,水198 kg/m3,砂660 kg/m3,石子1034 kg/m3,粉煤灰75 kg/m3,加膨胀剂并设2m宽的加强带,结构尺寸只有42×30m,略微超长,水泥用量高水灰比大,养护不足结果出现严重开裂,裂缝0.2—1.0mm 50余条,墙端还出现对称斜裂缝引渗漏。
4、上海浦西某某高层,地下车库平面207×60m,采用两条后浇带,外墙作应力释放缝,混凝土优选有利于混凝土体积稳定性配合比,严格施工保温保湿养护,最后取得控制裂缝的成功,与原方案(采用膨胀剂)相比,节约大量投资(该方案经上海建委科技委讨论推荐)。
5、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系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137×80m,株考虑各种措施(钢纤维,膨胀剂UE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后来宝冶总承包建设,与厦门建委及设计院协商决定不采取任何特殊措施,只用《抗放结合》的综合措施,从材料的优选,强度的合理选择,构造配筋加强,严格的施工养护,开发多孔管道的喷淋装置,长时间潮湿养护,采用大间距后浇带方便施工,不仅取得裂缝控制成功,与原方案比较节约1700万元投资。青岛国展中心以相同的原则用C40作大跨预应力结构同样取得成功。
6、上海8万人体育场,周长1100m,直径300余米,采取分块跳仓浇灌,取消伸缩缝,只有施工缝,C35R60利用后期强度,优选配比及外加剂。严格养护,成立了现场控制裂缝专题组把关,最后只有轻微无害裂缝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施工

返回版块

65.7 万条内容 · 152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超长结构是否设缝.doc

加强带设置给各位参考: 1.底板:原后浇带处改用膨胀加强带,其宽度2m,带的两侧铺设密孔铁丝网,并用立筋(%%c10@50)加固,目的是防止混凝土流入加强带。施工时,带外用掺10%~12%UEA的小膨胀混凝土(膨胀率约2~3/万),浇筑到加强带时,掺14%~15%UEA的大膨胀混凝土(膨胀率约4~6/万),强度等级C30。到另一侧时,又改为浇筑掺10%~12%UEA混凝土。 2.墙体:由于墙薄,面积大,养护困难,受到风速和大气温度影响比较大,容易出现收缩裂缝。因此建议采用后浇加强带 (2m宽),即分段浇筑掺10%~12%UEA混凝土,养护14d后,用掺14%~15%UEA混凝土回填。此方法同传统后浇带发一样,要设钢片止水带,不同之处,在于带宽2m,回填用大膨胀混凝土,回填缝时间为14d。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