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2019年,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提出,到2022年,我国家用空调、多联机等制冷产品的市场能效水平提升30%以上,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20%,实现年节电约1000亿kW·h;到2030年,大型公共建筑制冷能效提升30%,制冷总体能效水平提升25%以上,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40%以上,实现年节电4000亿kW·h左右。2020年,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作出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定位,将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由此可见,国家正在大力推动一系列节能环保相关的政策落地。
作为重点节能领域,建筑行业近年来逐步向绿色化、低碳化方向转型发展。当前,在公共建筑中,中央空调系统60%~80%的能量消耗在制冷机房中,因此,打造高效制冷机房成为降低公共建筑整体能耗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近几年,随着高效节能创新技术的不断升级,高效机房产业技术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2021年5月14日,以“低碳高效、智慧创新”为主题的江苏省制冷学会高效机房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高效机房技术与发展应用学术会议在扬州绿地福朋喜来登酒店举行。本次会议邀请了行业学会/协会、建设单位、设计院、高校的专家以及众多厂家代表,共同探讨高效机房技术的实践应用与发展。此次大会的召开,表明江苏省制冷学会高效机房产业技术联盟正式成立,这将进一步推动高效机房的转型升级和制冷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高效制冷机房实际上是一项精细化设计和智能化运维的系统性工作,包含系统方案的设计、节能产品的选择以及机房系统的优化等关键部分。江苏省制冷学会高效机房产业技术联盟的成立,能够在这些专业程度较高的技术层面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高效机房系统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设备优化、设计优化、暖通空调设备与机房控制系统整合、设备安装与工程管理、全系统整体调试等方面,因此,高效机房系统不仅需要方案设计与选型产品相互匹配,还与规范化、合理化的安装与运维密切相关。
随着“绿色”“节能”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高效机房建设在国内蔚然成风。业内众多绿色节能品牌早已在高效机房领域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在系统化的高效机房产业技术上也获得了新的突破。笔者认为,在高效机房建设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中,暖通空调行业的专业技术主导与相关协会、企业、建设单位的共同努力,是推动和完善落实高效机房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专
家
寄
语
品
牌
声
音
建
设
单
位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制冷技术
返回版块14.63 万条内容 · 844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入门分享丨制冷人必须要懂的十大点4个要素 温度、湿度、清洁度与气流分布,对 4 个要素加以调节,能够控制室内环境以达到舒适的要求。 温度:对室内空气冷却和加热。这是用户对空调的一般要求; 湿度: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除湿 / 增湿。湿度影响对冷热的感觉,保证各种设备的运行环境和条件。 清洁度:除去空气中的砂土和尘埃,让空气变得清洁。这关系人体健康,另外医疗等特殊场合也对清洁度要求较高;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绿色环保,高效节能,是当前制造业首先必须做到的课题。
回复 举报
节能不仅仅需要高效的设备,更需要严格的人为因素管理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