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设计联盟AADU(ID:AIADC_AADU)原创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讨论得很火热的问题:
如何看待青山周平在《梦想改造家》的改造被“糟蹋”?是设计的问题,还是屋主浪费了一番苦心?该感到可惜吗?
截止本文发稿前,这个问题被回答355次,拥有1,486关注者,得到2,239,071次浏览。
这个问题来自于对青山周平在节目中改造的住宅项目的后期回访。
在节目中,户主家只有35平米,而却塞下了老夫妻、女儿女婿和外孙女一家五口人。通过青山周平绞尽脑汁的设计,改造完后的房子清新明亮,还给每个人安排了独立的空间,甚至放进了一个小小的茶室,室外还做了可伸缩的木格栅以方便一家人在户外吃饭。
△ 改造后,二楼的小茶室
△ 改造后,室外可移动的遮阳系统
但不尽如人意的是,回访中看到这家人的居住情况基本“回到了起点”。 不仅杂物又开始堆积成山,折叠家具也没有被好好使用,天窗成了晾衣服的最佳去处,设计师费力设计的室外遮阳格栅也被阻挡。
知乎上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倒也不奇怪。看看回答,各方观点都有: 有说“设计师没有考虑到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有说“青山周平已经做了他能做的,无可厚非”,还有人兴致勃勃给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
看完所有的答案后我想,在这个问题中,我们与其过多讨论设计师与客户的关系,不如退后一步,讨论“ 设计”与“娱乐节目 ”的关系。
在泛娱乐化的时代里,什么专业都有可能成为被娱乐化的对象;而“设计”这一专业中,能够被快速拿来包装成娱乐内容产品的,最合适的形式之一就是“室内设计”了。
而越是娱乐化,它本身的专业性特征(设计的初衷)就越容易被娱乐给异化,因而可能会出现许多看似矛盾实则有迹可循的迷思。
一个专业性工作,如果能满足被娱乐化,这个工作至少得有几个特征: 工作内容实现的周期短,具有“可表演性”,具有可对比的强烈效果。
比如律师职场真人秀里的孩子上一场工作被骂,下一场就在法庭上滔滔不绝;厨师挑战类节目中紧张的倒数计时和最后呈现的美轮美奂的菜碟;歌曲类选秀节目中候选人羞涩的外形和高亢嘹亮的歌声……
而在设计行业里,也只有室内设计这种周期比较短,并能配合以精巧的摄影、业主的情绪反应、设计师的工作形象的内容,比较容易被改造成电视节目。
正是由于娱乐化的需求是“炸”,那放在首位的当然是改造前后对比越强烈越好:改造前乱堆乱占,改造后一尘不染;改造前阴暗潮湿,改造后温暖明媚;改造前拥挤狭窄,改造后宽敞舒适……
以及设计和施工阶段不给业主看进展,等到交房日,欢天喜地地领着户主进门后等待着户主一声“哇!”和那一句“这还是我家吗?”
这当然不是你家。如果连你都惊讶不了,还怎么惊讶观众?
发现了吗?虽然青山周平设计手法是好、态度也很努力,但 与其说是设计师在想办法满足客户对居住现状改变的需求;不如说是节目组在通过寻找改造前后的突出对比,展现一种能够让观众得到视觉刺激的表现形式。
有很多根本性的问题,并不是设计师能够解决的。
比如这个案例中,面积实在太小、居住人数实在太多。非要设计师想办法,那当然是植入更多隐藏存储空间、使用折叠家具;在此基础上,为了效果,还得展现一点“情调”和“品味”,就有了小茶室、小图书馆这样的概念。
观众轻易从节目组和设计师的通力合作中读出了“即便匮乏也可以充满热爱地活着”、“设计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这样饱含正能量的潜台词;但同时也不经意地忽略了“经济基础决定了生活方式”、“逼仄的居住环境无可避免地造成生活习惯变差”、“多居住者在狭小居所内的生活必然会产生对公共空间的挤压”这样的大前提。
于是杀青的板子一打,摄影机撤下,日常生活的鸡毛蒜皮又开始堆叠侵占好不容易“空无一物”的家。
表演结束,没有剪辑和取景的生活继续,再正常不过,但我们却抓耳挠腮地思考:到底是设计师的错,还是户主的错。
除非社会保障能体恤这家人给他们换个大一点的房子,或者家庭条件着实得到了一定改善,否则问题还是那些问题;否则对生活习惯的训导总会以老模式卷土重来收尾;否则设计手法无论怎么巧妙,到最后都是捉襟见肘。
另一方面,类似《梦想改造家》这样的节目的确让设计师的身份复杂和生动起来。
不满足于在圈子里自说自话的设计师似乎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了一条可能能够快速积攒流量、引发资本兴趣的路子。
这无论是利益驱使还是大势所趋,至少让人们开始对设计师这个职业开始略施关注。观众也对设计师的颜值、气质、工作方式产生了兴趣。
我们曾对TVB里义正言辞、侃侃而谈的律师心生羡慕,于是暗下决心要学法律;而事实是,进入行业的律师天天要面对无止境的法条和无止境的合同文书——无论哪个行业都免不了枯燥的部分。
现在,“设计师真人秀节目”终于为苦哈哈的设计师们包装了一把。这可能是好事。但作为苦哈哈设计师一员,我也不想让大家觉得,我们似乎是一帮靠贩卖价值观和小资情调收获利益的人。
如果把我日常画图、开会、熬夜改图、再开会、下工地、和业主打电话、和工程师打电话、和施工方打电话的工作内容拍成电视节目,恐怕收视率为零。
我战战兢兢地拿着我的图纸展示到几位建筑导师面前,解说我的设计理念。
然后他们突然鼓掌叫好,女导师突然抚摸着我的模型流下激动的泪水。
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渐渐谈起我学习建筑的艰辛和不变的热爱。
但是我不知道自己感动了谁,谁也不知道自己被什么感动了。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我不知道自己感动了谁,谁也不知道自己被什么感动了。
回复 举报
想起来一句话“理性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或许这就是设计师的一种悲哀吧。多谢楼主分享,大赞一个!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