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项目考察成果及对标结论
1.1 对标结论
具体分析见下文
CON. 1
设置形式:
按照商业定位,明确餐饮比例,该比例满足后期商运调铺可行性,同时确保初投资在可控范围内;
在二版施工图签审阶段,已确定的餐饮铺设置独立管井;
如无法做到独用(包含二版施工图签审后,后期商运招商需求调整)可考虑使用混合式;
CON. 2
裙房屋面,油烟排放风口与新风取风口控制水平距离≥10m或竖向间距≥ 3m
如设置在裙房屋面与塔楼间距不满足规范(地标、环评)要求,则登高塔楼排放,视情况做二级净化器及接力风机
屋面油烟管排放节点参照北京常营改造案例成果,并纳入本次专项标准
考虑自持商业品质要求,排油烟设计需与屋面专项综合协调。
CON. 3
租户独用排油烟管井、补风井则由租户负责安装油烟净化设备、排风机及相关补风机电源取于铺内,维护由租户负责
如不能做的独用管井,则开发商负责屋面二级风机,油烟净化设备仍由业主自理,风机电源取于公区,净化设备电源取自户内,风机维护由商运物业负责(尽量降低合用范围)
CON. 4
排油烟风机及补风机控制形式: 租户承担部分 or 开发商承担部分,与BA专项综合协调确定。
管控要求: 甲方需在招商签约、租户装修、商场运营等各阶段对乙方的图纸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清理维护实行严格管控,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1.2 合用餐饮排油烟系统考察成果
1.2.1 风量运行调配策略
按市场现有主流品牌风机厂家,标准风量最大为45000CMH(再大风量为定制生产)
如采用区域集中系统,风量过大,则可配置若干台45000CMH的风机
15000CMH排油烟量相当于250m2租赁面积(15000/3/60*3)
30000CMH排油烟量相当于500m2租赁面积(30000/3/60*3)
45000CMH排油烟量相当于750m2租赁面积(45000/3/60*3)
1.2.2 业态变化应对策略
1.2.2.1 方案一
优点:
造价低
方式简单,故障率低
影响:
仅为增加阻力减少风量,不节能
需有人员手动调节
调节精度较低
操作人员须有一定经验
1.2.2.2 方案二
优点:
调节精度高
末端变化适应性强
节能效果明显
影响:
造价较高
控制逻辑较复杂
1.3 厨房补风及事故通风系统考察成果
优点:
设备平时低速运行且燃气并非会同时泄漏
设备小租户投资,业主成本降低
设备故障只影响本户,且小租户自理
运行费用计入本户用电量,收费明确
燃气泄漏报警联动设备明确
影响:
各户风量压头均不相同,风平衡较难调试
管道正压,易串味、易漏风(影响其他楼层)
业态变化影响其他商铺,小铺无法排风
优点:
设备小租户投资,业主成本降低
设备故障只影响本户,且小租户自理
运行费用计入本户用电量,收费明确
影响:
各户风量压头均不相同,风平衡极难调试
1.4 其他成果
1.4.1 风平衡调试问题应对策略
适当加大主风管截面积,降低主管风速
1.4.2 水平管段长度
考虑排油烟风管的排放介质的特殊性及室内净高问题,建议水平管段长度不宜超过20m,极限不超过30m(特殊情况另行考虑)。
GB50243
02 排油烟系统形式及选择
2.1 常见油烟排放形式分析
集中式:集中设置公共油烟井,统一设置排烟风机和油烟净化器(铺内仅设滤油网)
合理划分餐饮区域,片区内厨房的排油烟系统集中设置出屋面土建烟道,内衬不锈钢;
油烟净化器和排烟风机集中设置在屋顶,其功率和型号按照所负担的所有厨房排油烟量进行设计;
油烟净化器及风机采购由开发商完成,后期维护由商运负责,费用由商运承担或分摊给对应租户;
分户式:“一对一”设置油烟井,分户设置排油烟风机和油烟净化器
每个餐饮铺独立设置出屋面土建烟道,内衬不锈钢;
排烟风机可设置在屋顶或租户铺内,油烟净化器宜设置在户内,其功率和型号按租户厨房排油烟量进行设计,并应保证施工质量,监理严控确保不锈钢内衬漏风量满足验收要求;
油烟净化器及风机采购一般由租户完成,后期维护及费用均由租户自负;
商运……
混合式:集中设置公共油烟井,分户设置油烟净化器及风机,屋面设置集中油烟净化器及风机
合理划分餐饮区域,片区内厨房的排油烟系统集中设置出屋面土建烟道,内衬不锈钢;
租户设置一级排油烟风机及油烟净化器,其功率和型号按租户厨房排油烟量进行设计;
二级油烟风机和净化器设置在屋面,其功率和型号按照所负担的所有厨房排油烟量进行设计;
铺内设备采购及维护由业主完成;
二级油烟风机和净化器采购由开发商完成,后期维护由商运负责,费用由商运承担或分摊给对应租户;
商运……
2.2 对标项目油烟排放形式
1) 对标项目中 混合排放占比50%,分户排放占比33%,其他排放占比17% (混合式+分户)
2) 图纸设计过程中受招商不确定影响,油烟排放仍以混合式排放为主;
3) 根据开业商场实际运营意见,油烟排放应尽量做到分户设置排油烟井,以减少后期运维纠纷及商管负担;
2.3 油烟排放形式选择
2.3.1 分析
前期设计资料不完整与后期二版商运落位相冲突,招商进度与施工安装进度不能完全匹配,以往项目混合式排油烟形式偏多,根据实际商运反馈,效果并不满意,存在纠纷隐患;
设计初期预留分户式排油烟土建条件,后期招商不确定性大,存在商业调改多,土建变更大,新增排放点位困难等实际问题;
2.3.2 结论一
按照商业定位,明确餐饮比例,该比例满足后期商运调铺可行性,同时确保初投资在可控范围内;
在二版施工图签审阶段,已确定的餐饮铺 设置独立管井;
如无法做到独用(包含二版施工图签审后,后期商运招商需求调整)可考虑使用混合式;
2.4 排油烟设计细节梳理
2.4.1 规范要求
GB50736
HJ554-2010
2.4.2 对标项目油烟排放间距
1)对标项目油烟排放点与敏感区距离基本控制在20m及以外;
2)华润标准对间距无要求,万达标准较明确,<30m高空排放;
2.4.3 长楹天街改造案例
1)实际运营中新、排风系统短流情况易发生;
2)排油烟系统对新风、冷却塔、风冷热泵等屋面设备均可能造成工况影响,效率降低,耗电倍增;
3)油污长期覆盖在屋面散热设备表面,易产生火灾隐患;
2.4.4 分析
设计视角: 排油烟屋面设备及风口,应与暖通专业其他系统、建筑出屋面构件、给排水、电气专业设备协调统一,综合考虑;
营销视角: 裙房屋面排放设备过多会从视觉和嗅觉方面,对塔楼低区销售造成不利影响;
运营视角: 机电设备间距过小,妨碍各系统正常运行,增大故障概率,降低机组寿命;
客服视角: 中式餐饮气味尤其浓烈,扩散远,衰减慢,排放点间距不合规极易成为塔楼业主群诉点;
2.4.5 结论二
裙房屋面,油烟与新风控制水平距离>10m或竖向间距>3m;
如设置在裙房屋面与塔楼间距不满足规范(地标、环评)要求, 或对塔楼有较大影响 ,则登高塔楼排放,视情况做二级接力风机;
屋面油烟管排放节点参照北京常营改造案例成果,并纳入本次专项标准;
考虑自持商业品质要求,排油烟设计需与屋面专项综合协调;
油烟管井在最低点应设置清扫口;
03 排油烟系统设备界面及选择
3.1 对标项目末端设备设置点位及界面分析
3.1.1 末端供应界面分析
1) 末端设备乙供占比占绝大多数,说明当前招商环境下,末端设备配置情况并非租户最敏感项;
2) 设备甲供后,开发商将负责产品调试、交付、前期售服联络、后期维保跟进等诸多事务,增加客户投诉点,影响商运管控力度, 且一旦甲供产品有问题,极易造成群诉;
3) 末端设备电力来源,户内配电箱占绝大多数,可有效解决电费分摊引起的纠纷,从金沙天街物业意见来看,商场实际运营经验与设计思路吻合;
3.1.2 末端设备安装位置分析
1) 净化器设置在屋面比例较高,与之前混合式油烟排放比例吻合,油烟将大量聚集附着在烟道内壁,后期清洗频次较高,且商运负责的集中净化器工作负荷大!
2) 油烟风机设置在屋面比例较高,与之前集中式油烟排放比例吻合,屋面过多的油烟风机对屋面综合产生较大影响,商业新风取风口选址有限制,对上盖塔楼噪音污染,且风机电力来源面临选择;
3.2 分析
设计视角: 餐饮铺应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合理的厨房补风及事故排风系统,避免排油烟系统对商业空调冷负荷的抽吸,增大空调系统负荷;设置形式应与排油烟系统一致,宜油烟/补风/事故排风设置组合管井,利于分户管理;
成本工程视角: 末端设备乙供优势明显,前期投资小,安装任务少,交付界面少,甲供情况后期风险点较多;
商运客服视角: 末端设备电力来源于户内配电箱可充分降低投诉及纠纷,并得到实际运营经验验证;净化器应首选分户设置在铺内,有效降低管道油烟量及清洗频次,并保护风机,降低故障率,进而降低费用及投诉率;
3.3 结论三
租户独用排油烟管井、补风井则由租户负责安装油烟净化设备、排风机及相关补风机,相关电源取于铺内,维护由租户负责 ;
如不能做的独用管井,则开发商负责二级风机及净化设备,相关电源取于公区,机组维护由商运物业负责;一级油烟净化设备仍由业主自理,相关电源取自户内,机组维护租户自负(尽量降低合用范围);
04 排油烟系统控制逻辑
4.1 对标项目控制问题反馈
4.1.1 控制箱设置点位要点分析
1) 分户式油烟排放形式,净化器与风机用电均取自户内配电箱,手动控制应设在铺内;
2) 共用净化器及风机,手动控制箱应设置于商场室内公区,利于商运启闭管控;自动控制宜接入BA系统;
3) 排油烟风机与补风风机应连锁启动;
4.2 结论四
排油烟风机及补风机控制形式: 租户承担部分 or 开发商承担部分,与BA专项综合协调确定。(LJF)
管控要求: 甲方需在招商签约、租户装修、商场运营等各阶段对乙方的图纸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清理维护实行严格管控,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05 油烟净化设备选型简析
5.1 常见油烟净化设备分类及原理
5.1.1 机械分离法
原理: 利用惯性碰撞原理或旋风分离原理对油烟进行分离
形式: 折流板、直接过滤、离心旋转
5.1.2 湿式处理法
原理: 采用水或其他洗涤剂,以喷头喷洒的方式形成水膜,水雾来吸收油烟
形式: 冲激式、卧式旋风水膜、水幕式、水洗设备
5.1.3 静电处理法
原理: 通过高压使油烟离子荷电,利用电场力对带点粒子的吸引作用进行分离
形式: 两端平板式静电
5.1.4 UV光解
原理: 同过UV光照射分解催化将油烟污染物转化为水和CO2。
形式: 采用185-254UV灯管照射光解
5.2 特点分析
5.3 经济分析
1) 静电法一次投资较高,机械法最低廉;
2) 十年累计费用静电法较低,其余三种方式约2倍多;
3) 静电法处理效果较好,但需按产品要求定期清洗维护,否则效果下降严重;
06 总结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通风排烟
返回版块13.89 万条内容 · 60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暖通工作原理区别:空气源热泵二联供与三联供想要获得更多建筑暖通知识↓↓ 点击了解相关课程或咨询老师QQ:2355735318 微信:18651226727。 来源:网络,侵删! 空气能热泵两联供是使用一套空气源热泵系统,提供热水、采暖或者提供采暖、制冷两种功能,所以空气源两联供是地暖空调一体机或地暖热水一体机的统称,而空气源三联供就是空调 地暖 热水一体机。 根据其运行过程来看看空气源二联供与三联供的工作原理区别。“制冷”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降温过程,与自然冷却相比,“制冷”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消耗一定的外界能量(如电能、热能、太阳能等),把热量从“低温热源”转移到“高温热源”的过程。因此,通过“制冷”把载冷剂的温度降低的同时,加上外功转化的热量,必然会产生比冷量更大的热量。目前绝大部分的空调设计,这部分热量不但没有利用,还要消耗水泵及风机动力,把热量通过冷凝器由冷却介质(水、空气等)带走。我们如果能够把这部分热量利用起来,则可以实现单向能耗,双向输出,大大提高制冷机组的能源利用率,还可以节约冷却系统的能耗。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