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1.要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
2.要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积极推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3.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
03
作为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 我对相应生育政策可能有心无力了。但是不妨碍我 对三孩家庭户型该怎么设计,提一点畅想。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我一些不成熟的随想。
上图是群友们吐槽的三孩家庭户型图,多了一到两个孩子,需要多一间房,这样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没错,就是稍微朴素了点。
那三孩家庭,最少到底需要几间房呢?
下面我来推导一下:
1.年龄跨度问题
三个孩子除非是多胞胎,不然一定会产生年龄跨度。而三个孩子中最小的和最大的年龄差至少4-5年,这就会造成不同小朋友的作息和活动不同,所以我认为最好是2-3间房。下图这种产品是不适合的,只能用在年龄一样的孩子身上。
2.谁来带孩子?
如果只是一个孩子,双职工家庭死撑一下,也许能挺得过来。但是这一群,没有专人带就非常困难了。不管是老人来帮忙,还是雇佣保姆,都需要多1间房。
3.谁来挣钱养家?
家中总有一个人(或者2人)要忙着挣钱了,毕竟3个“四脚吞金兽”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所以我想除了本职工作,还得深更半夜兼职干点什么,才能覆盖家庭开销。那么有一间小小的工作室作为生产资料也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又需要一间房。
4.夫妻私属空间?
除了生儿育女,夫妻双方还需要一些活动的空间,所以一个主卧室是必要条件,又是一间房。
综上所述,一个三孩家庭,最少需要2+1+1+1=5间房。 当然家里有矿的家庭,房间多多益善,不在讨论的范围之内;而像小品《超生游击队》描述的画面,也不在讨论之列。
04
从1个孩子增加到3个孩子,对家庭空间来说,不是简单的多了2。 很多功能空间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下面我来展开描述下。
1.客厅
我们传统的 客厅 ,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往 起居厅 方向发展了。但是随着孩子成群,客厅可能得往 “游乐场” 的方向发展。
我从女儿幼儿园学到的“区角”的概念,套用在这里比较贴切。有图书角、玩具角、手工活动区、运动场地、做作业的地方...至于他们是空间复合使用,还是独立开,就看家庭的经济能力了。
2.餐厅
我们目前很多小户型的餐厅,餐桌是靠墙布置的。但随着家里常年有7-8人就餐时,一个正经的餐厅就变成刚需了,一张8人桌就成为了标配。
3.卫生间
随着儿童不断成长,性别的观念需要慢慢加强。如果家中只有一个卫生间,显然无法满足使用和认知的要求。在卫生间的数量上要满足老中青三代人,还要分性别,2-3个卫生间成了标配。
如果无法在数量上满足,我们能否在设计上动点脑筋,学习下公共空间的一些做法。比如无差别的设计,满足通用性的要求;增加小便斗等措施,兼顾男女能同时使用。
可能其他一些功能空间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需要我们不断在“游泳中学习游泳”。
05
我出生的时候正赶上计划生育的年代,所以没有兄弟姐妹。对有没有兄弟姐妹这件事,从小我也没有特别的好恶。只是 到了中年之后,“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贷款”时,才想想如果有个人分担压力该多好啊!
但当代生活里,就业压力、买房压力、子女受教育压力,这 林林总总的压力压得中年人抬不起头、也失去了生育的兴趣 ,动力更是无从谈起。所以三孩政策带来的房地产市场变化,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最后我想用孙燕姿《完美的一天》中的一段歌词来作为文章的结束。
我要一所大房子,很大的落地窗户,阳光洒在地板上,也温暖了我的被子
我要一所大房子,很多很多的房间,一个房间有最快的网路,一个房间有很多的吉他,一个房间有我漂亮的衣服,一个房间住著朋友和他的爱人,
不管是几个孩子的家庭,每个人都想要一所大房子,这才是完美的每一天。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居住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28.72 万条内容 · 41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多层住宅建筑设计:加拿大温哥华Aperture公寓案例设计:Arno Matis Architecture项目位于加拿大的温哥华市,拥有被动式遮阳设计的正立面开口,像光圈一样可开启和关闭:开关则根据每个立面外墙受到的独特太阳光照。在南立面上的开口处更深,以提供更多的遮阳,而北面则较浅,得以获得额外的光照。在繁忙的主干道上,由6层中等高度的建筑街区大小逐渐缩小规模,考虑到了对北部的单户住宅区的影响。这座建筑的固块设计创造了间隙性的社交空间:园林庭院、中区喷泉和座椅以及两个578㎡的全天候屋顶露台,可用于都市农业、儿童游乐场所和烧烤,所有人都可在此欣赏温哥华的壮丽山景。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生活不易,70后觉得两孩挺好,三孩不指望了。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