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结构施工图 \ 拉森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案

拉森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案

发布于:2021-05-28 08:36:28 来自:建筑结构/结构施工图 [复制转发]
一、项目概况
二、工程概况
三、水文地质情况
1、地层与地质情况
2、气象水文
四、施工组织和施工安排
4.1、总体施工方案和方法
4.2、主要工期进度指标
4.3、施工工艺流程
4.4、材料机具配备
4.5人员配备
五、拉伸钢板桩围堰验算情况
六、主要施工方法与方案
6.1、钢板桩围堰施工
6.2、基坑开挖
6.3、钢板桩围堰支护
6.4、围堰内止水及排水
6.5、混凝土垫层
七、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7.1测点布置
7.2监测方法
7.3基坑顶部竖向位移监测
7.4监测频率
7.5监测的数据分析与信息反馈
八、各工序安全质量保障措施
8.1、基坑开挖
8.2、机械作业
8.3、临时用电
九、深基坑施工专项处置预案
9.1、总则
9.2、主要风险及救援特点
9.3、预警及预防
9.4、应急处置
9.5、保障措施
十、防汛施工及应急预案
10.1、成立抗洪防汛领导小组
10.2、建立季节气象信息网
10.3、做好汛期实施措施
10.4、防汛快速反应方案
10.5、事故恢复过程中的应急措施
十一、附件

附件一:钢板桩围堰施工实例照片

主要内容节选

大桥深基坑为2#、3#、4#、5#墩承台,2#为桩系结构,开挖深度6.3m。3#墩为主桥过渡墩,结构形式为钻孔灌注桩,工字型承台,柱式墩,基坑开挖深度7.4m;4#、5#为主桥主墩,结构形式为钻孔灌注桩,矩形承台,实体墩,基坑开挖深度4#为7.5m,5#为6.1m。5#墩位于河南堤岸,小里程侧位于水中。其余桥墩位于旱地中。根据现场情况及验算拟5#墩采用拉森钢板桩围堰进行施工,其余墩采用明开挖放坡留取台阶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四、施工组织和施工安排

4.1、总体施工方案和方法

4.1.2、5#桥墩位于河堤内侧,地下水位较丰富,承台底低于河床标高3m,考虑开挖深度及坑壁、坑底渗水量大,承台施工采用钢板桩围堰后,采用挖掘机或吸泥方式进行基坑开挖,开挖过程中遵循先支护后开挖的原则边支护边开挖,浇筑混凝土垫层后进行承台基坑排水,最后完成承台钢筋及砼施工。
4.1.3、承台施工完毕后对基坑进行分层回填,采用常规方法施工墩柱及其它下部构造。

4.2、主要工期进度指标

根据钢板桩行业内施工总体水平结合本单位常年施工经验,同时考虑总体施工计划及小运河控制性工程进度计划要求,我部将按如下进度计划进行相应资源配备。
总体工期45天,钢板桩打设6天,基坑开挖4天,内支撑安装3天,检测修正2天,混凝土垫层4天,承台钢筋绑扎5天,模板安装4天,砼浇筑及墩柱施工准备5天,实心墩施工8天,钢板桩拆除4天。
计划开始时间:2

4.3、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导向安装→打钢板桩→开挖基坑准备→清淤排水→安装内支撑围囹→人工清底→混凝土垫层(围堰止水)→承台施工→上部墩台施工→填土加水→拆除内支撑→拔出钢板桩。

4.4、材料机具配备

主要材料配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材料
长度
数量
理论重量
吨位
备注
1
钢板桩
拉森IV平桩
12
212
0.0761
193.598

2
拉森IV角桩
12
4
0.11415
5.4792

3
围囹
2H500×200型钢
10.4
5
0.0896
9.3184
双拼
4
2H500×200型钢
32.8
2
0.0896
11.755
双拼
5
内支撑
2H500×200型钢
4.95
4
0.0896
3.5482
双拼
6
2H500×200型钢
9.4
1
0.0896
1.6845
双拼
7
牛腿
I32
0.8
32
0.0527
1.3491

8
内支撑合计吨位:
27.655

9
钢板桩合计吨位:
199.077

10
总计吨位:
226.73

主要机具配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规格
数量
1
履带吊
50t
1
2
振动锤
90
1
3
变频柜

1
4
潜水渣浆泵
150
4
5
客货车
长城皮卡
1
6
气割

若干
7
电焊机
ZX5-400
若干

4.5人员配备

序号
人员类别
姓名
人数
职责、职务
1
项目负责人

1
项目经理
2
技术总负责人

1
项目总工程师
3
小运河大桥负责人

1
项目副经理
4
工区负责人

1
项目副经理兼工区长
5
质检负责人

1
总质检负责人
6
试验负责人

1
试验室主任
7
测量工程师

1
测量队长
8
安全负责人

1
安全环保部部长
9
机械、设备工程师

1
物资设备部部长
10
现场管理人员

1
专业队队长
11
技术主管

1
专业队技术负责人
12
现场技术员

2

13
专职安全员

1

14
钢板桩打拔工

5

15
钢结构施工人员

4

16
机械司机

3

17
后勤服务人员

1

五、拉伸钢板桩围堰验算情况

通过验算采用12m长钢板桩,入土深度5.5m,加设一层围囹,5道水平撑的方式进行维护,满足施工需求(详见受力验算)。

六、主要施工方法与方案

6.1、钢板桩围堰施工

1)围堰结构、尺寸
钢板桩围堰为平面尺寸为10.4×32.6m=339.04m2;钢板桩型号为:日本拉森PV-4型,单根钢板桩长为12m;钢板桩围堰比承台四周扩大1.5米。围囹采用双拼H型钢。
2)钢板桩围堰施工
(1)钢板桩的选用
根据工程所在场地特点,结合钢板桩的特性、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虑,选用拉森Ⅳ型400×155mm钢板桩,长度12m,单位重76.1kg∕m。
(2)打桩设备
投入钢板桩打拔桩机1台用于施工。振动锤为DZ-90型,功率为90KW,激振力为0~579Kn,最大拔桩力为254Kn,重量为5.8t。
(3)钢板桩插打
在承台周围打插钢板桩,钢板桩顶面高于现地面50cm。
①插打钢板桩前的准备工作
a、对现有围堰范围内能施工钢板桩场地进行清理,避免在钢板桩插打位置遇到障碍物;
b、钢板桩变形检查:因钢板桩在装卸、运输过程会出现撞伤、弯扭及锁口变形等现象,因此,钢板桩在插打前有必要对其进行变形检查。对变形严重的钢板桩进行校正并做锁口通过检查。锁口检查方法:用一块长约2米的同类型、同规格的钢板桩作标准,采用卷扬机拉动标准钢板桩平车,从桩头至桩尾作锁口通过检查,对于检查通过的投入使用,不合格的再进行校正或淘汰不用。钢板桩的其它检查:剔除钢板桩前期使用后表面因焊接钢板、钢筋留下的残渣瘤;
c、振动锤检查:振动锤是打拔钢板桩的关键设备,在打拔前一定要进行专门检查,确保线路畅通,功能正常,振动锤的端电压要达到380-420V,而夹板牙齿不能有太多磨损;
d、涂刷黄油混合物油膏:为了减少插打时锁口间的摩擦和减少钢板桩围堰的渗漏,在钢板桩锁口内涂抹黄油混合物油膏。
e、桩在打入前应将桩尖处的凹槽口封闭,避免泥土挤入,锁口应涂以黄油或其它油脂。对于年久失修,锁口变形,锈蚀严重的钢板桩,应进行整修矫正,弯曲变形的桩,可用油压千斤顶顶压或火烘等方法进行矫正。
②钢板桩围堰的插打
钢板桩插打利用履带式吊车作为起吊设备,配合DZ90振动锤的施工方法逐片插打。
    a、安装钢板桩插打导向架:钢板桩插打之前,安装第一道支撑圈梁,作为钢板桩插打时的导向架,以控制钢板桩的平面尺寸和垂直度;
b、为了确保每一片钢板桩插打准确,第一片钢板桩是插打的关键,在插打前先按钢板桩宽度在圈梁上画出每根钢板桩的边线,然后在圈梁上焊接长约4m的导向桁架(如下图),在导向架上、下边上设置限位装置,大小比钢板桩每边放大1cm,插打时,钢板桩桩背紧靠导向架,边插边将吊钩缓慢下放,这时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用锤球进行观测,以确保钢板桩插正、插直;
c、在打桩过程中。为保证钢板桩的垂直度。用两台经纬仪在两个方向加以控制。通过检测,确定第一片钢板桩插打合格后,然后以第一根钢板桩为基准,再向两边对称插打每一根钢板桩到设计位置。整个施工过程中,要用锤球始终控制每片桩的垂直度,及时调整;
d、每一片钢板桩先利用自重下插,当自重不能下插时,才进行加压;
e、钢板桩插打至设计标高后,立即与导向架进行焊接;
f、插打过程中,须遵守“插桩正直,分散即纠,调整合拢”的施工要点。
③钢板桩合拢
钢板桩打入的顺序由四周边线中点处依次向4个角合拢。合拢前的准备:在即将合拢时,开始测量并计算出钢板桩底部的直线距离,再根据钢板桩的宽度,计算出所需钢板桩的片数,按此确定下一步钢板桩如何插打。合拢时桩的调整处理,为了便于合拢,合拢处的两片桩应一高一低。方形钢围堰有4个面,打完的每一片钢板桩都要沿导向架的法线和切线方向垂直,合拢应选择在角桩附近(一般离角桩4~5片),如果距离有差距,可调整合拢边相邻一边离导向架的距离。为了防止合拢处两片桩不在一个平面内,一定要调整好角桩方向,让其一面锁口与对面的钢板桩锁口尽量保持平行。
④钢板桩的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
由于基坑底地质结构复杂,钢板桩打拔施工中常遇到一些难题,常采用如下几点办法解决:
a、打桩过程中有时遇上大的孤石或其它不明障碍物,导致钢板桩打入深度不够,则采用转角桩或弧形桩绕过障碍物。
b、钢板桩在软泥质地段挤进过程中受到泥中块石或其它不明障碍物等侧向挤压作用力大小不同容易发生偏斜,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纠偏:在发生偏斜位置将钢板桩往上拔l.0m~2.0m,再往下锤进,如此上下往复振拔数次,可使大的块石等障碍物被振碎或使其发生位移,让钢板桩的位置得到纠正,减少钢板桩的倾斜度。
c、钢板桩沿轴线倾斜度较大时,采用异形桩来纠正,异形桩一般为上宽下窄和宽度大于或小于标准宽度的板桩,异形桩可根据据实际倾斜度进行焊接加工;倾斜度较小时也可以用卷扬机或葫芦和钢索将桩反向拉住再锤击。
d、软泥质基础较软,有时施工发生将邻桩带入现象,采用的措施是把相邻的数根桩焊接在一起,并且在当前施工打桩的连接锁口上涂以黄油等润滑济减少阻力。

6.2、基坑开挖

围堰采用挖掘机进行承台基坑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应分层分区连续施工,并对称开挖。
钢板桩围堰完成后,进行第一层基坑开挖,开挖深度至围囹支撑下0.5m,开挖方式采用长臂挖机施工,安装围囹支撑,内支撑安装完成后,继续进行开挖,挖至基坑底面标高,在取土过程中及时测量坑底标高,防止超挖,特别要注意开挖是对桩基混凝土的保护,逐步分层开挖,逐步降一层水,不得冒进超挖。排水方式宜采用水沟排水,基坑四周预留集水井,采用低扬程大流量抽水设备排水。

6.3、钢板桩围堰支护

6.4、围堰内止水及排水

a、钢板桩打入之前一般应在锁口内涂以黄油、锯末等混合物。当锁口不紧密漏水时,用棉絮等在内侧嵌塞,外侧包裹一层防水彩条布,起到防水作用
b、钢板桩围堰抽水过程中要加强钢板桩的止水堵漏措施。抽水时同时在外侧水中漏缝处撒大量木屑或谷糠和炉渣的混合物,使其由水夹带至漏水处自行堵塞,在桩脚漏水处,采用局部砼封底等措施。
c、钢板桩支护止水完成后,进行基底清理工作。在承台四角挖集水坑,周边做排水沟,用水泵及时排除围堰内渗水。
d、基坑内的水排入线路右侧的防洪渠道中,经考察满足排水需求,根据渗水质量情况采取措施保证排出水符合环保要求。

6.5、混凝土垫层

承台基坑开挖完毕后,对围堰底部进行0.2~0.5m厚的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采用C20标号。

七、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7.1测点布置 

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米,每边监测点数不宜少于3个。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宜为共用点,监测点宜设置在基坑坡顶上。

7.2监测方法

采用极坐标法测量原理,在测点周围每次使用两固定控制点,一个设站,一个作为后视点,正、倒镜测出施工坐标取平均值,基坑开挖前所测成果作为初始值,两次测量成果从轴距中可直观地看出:相对上次轴距小时产生位移;本次与前次测得差值为本次变化量,日常监测值与初始值的差值为累计变化量。

7.3基坑顶部竖向位移监测

水准基点控制网布设的基本原则采用分级,首先根据基坑监测点分布情况,布设首级控制网(起始、闭合于水准基点),观测首级控制点高程;其次,布设二级水准网(起始、闭合于首级控制点),观测各沉降点高程。首级控制和二级控制布设成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均可,具体采用那种路线,根据观测点分布情况决定。在布设水准控制路线时,为确保前后视距差满足二级精度要求,同时满足变形监测“四定”要求(测站固定、仪器固定、人员固定、观测路线固定),在布设的同时量测出每次仪器的安置位置,并用红油漆在地面做出标记。
基坑须布设至少3个基准点。基准点均应位于施工影响区以外相对稳定的地区,点位要深埋,其位置应方便由基准点向监测点引测;工作基点应选在稳定且方便变形监测点的观测的位置。同时,在施工期间,采用有效措施,确保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正常使用;监测期间,定期检查工作基点的稳定性。

7.4监测频率

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确定。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现场仪器监测的监测频率
基坑类别
施工进程
基坑设计深度(m)
≤5
5-10
10-15
>15


二级基坑
开挖深度(m)
≤5
1次/2d
1次/2d
---
---
5-10
---
1次/1d
---
---
承台浇筑后时间(d)
≤7
1次/2d
1次/2d
---
---
7-14
1次/3d
1次/3d
---
---
14-28
1次/7d
1次/5d
---
---
>28
1次/10d
1次/10d
---
---
注:基坑工程施工至开挖前的监测频率视具体情况确定;

7.5监测的数据分析与信息反馈

7.5.1监控量测结果的整理
每次测量后,将原始记录存入计算机监测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并及时以图表形式作直观的反映,对于位移、变形速度变化和加速度的变化,自动预警,提出相应的参考措施、对策。
7.5.2监控量测结果的分析反馈
随着施工的进度,监测工作在工程期间穿插进行。为了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做到监控能时时指导施工,应及时将处理数据反馈给技术人员,制定报表制度。监控量测资料按照图表格式进行整理,凡在当天监测得到的数据,应当天处理完毕,并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采取预警控制法结合变形速率进行安全信息反馈,凡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或超过规范时,监测人员应在当天的报表中标注出来,及时向技术主管部门进行汇报。每周将本周的报表进行处理,进行一次汇总,做成成果表进行周报。
对每项量测,总变形量应在允许范围之内,且不大于预留变形量,否则采取必要措施,以减小变形量。

八、各工序安全质量保障措施

8.1、基坑开挖

1)基坑开挖必须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2)挖掘机等机械在坑顶进行挖基出土作业时,机身距坑边的安全距离应视基坑深度、坡度、土质情况而定,确保基坑的安全。
3)深基坑四周设防护栏杆,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
4)开挖中,当坑沿顶面裂缝、坑壁松塌或遇有涌水、涌砂影响基坑边坡稳定时要立即加固防护。
5)基坑需抽排水开挖时,须配备足够的抽排水设备。
6)基坑开挖所设置的各种围堰和基坑支撑,其结构必须坚固牢靠。基础施工中,挖土、吊运、浇筑混凝土等作业,严禁碰撞支撑,并不得在支撑上放置重物。施工中发现围堰、支撑有松动、变形等情况时,应及时加固,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要立即撤出。
7)基坑支撑拆除时,应在施工负责人的指导下进行。拆除支撑应与基坑回填相互配合进行。有引起坑壁坍塌危险征兆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8)人工修整基坑时,操作人员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一般大于2.5m。挖土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的危险作业。
9)在开挖基槽时要做好降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和基坑四周设排水沟及集水井,确保将场地内的积水及时排除。

8.2、机械作业

1)起重机械吊装时,保证场地平整,起重机不得停置在斜坡上工作,也不允许起重机两个边一高一低。以免机械倾覆。开始吊装作业时,吊车起重臂下方不得站人,指挥人员随时观察周围情况,发现危险及时停止作业。禁止在六级风的情况下进行吊装作业。指挥人员应使用统一指挥信号,信号要鲜明、准确。起重机驾驶人员应听从指挥。
2)对日常使用的吊钩、钢丝绳每天都应进行检查,包括对端部的固定连接、平衡滑轮处的检查,并作出安全性的判断。
3)钢丝绳应按有关钢丝绳的检验和报废标准报废。
4)夜间施工应保证照明良好,道路平顺畅通、灯光保证亮度充足均匀及不闪烁。设置好运输线路安全信号标志,确保施工运输安全。
5)车辆和设备有专人管理和操作,做到“三定”(定人、定机、定岗位),“三好”(管好、用好、维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四懂”(懂管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车辆、设备按有关规定进行保养,确保其性能处于完好状态,符合安全技术要求,满足施工需要。
6)加强对机械操作工的培训和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7)坚持酒后不驾驶,疲劳不驾驶,不超载,不超速。严格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保养,不得带故障上路行驶。
8)严禁无证驾驶机动车辆上路行驶。
9)在施工场区出入口设置规范、醒目的交通标志。
10)在平交道口及施工狭窄地段应设置“缓行”标志,必要时应设专人指挥交通。

8.3、临时用电

1)采用TN-S 三相五线系统,接地与接零要符合要求,高压设备要采取屏蔽措施。
2)配电严格按照“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原则进行。总配电箱设在近电源处,分箱装在近用电设备或用电区内,配电箱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配电箱内分别设置工作零线端子板和保护零线端子板,金属箱体和金属底座及外壳,做保护接零。配电箱有防雨和防潮措施。配电箱的漏电保护器,每台用电设备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设备与照明分闸,实行经常检查、检修制度。配电箱要上锁,凡是进行电气操作及施工均需专职电工进行作业。
3)从事电工工种的人员需持证上岗,进行电工操作时,需配备绝缘鞋、绝缘手套、带绝缘把手的工具、电笔等电工专用工具;电焊机等用电机械的操作手操作机械时要配带绝缘手套。
4)电缆干线应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或介质腐蚀。

九、深基坑施工专项处置预案

9.1、总则

为加强深大基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尽快控制事态,尽量减少损失,尽早恢复正常的施工秩序,特制定深大基坑工程施工安全专项处置预案。
9.1.1、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德商高速小运河大桥工程深大基坑安全问题的预防与处置。
9.1.2、预案启动条件
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安全事故,应当启动本预案。
1)本项目区域内发生一次死亡1人及以上的。
2)受伤(中毒)3人以上的。
3)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
4)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与不良后果的。
9.1.3、 工作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在充分适应相关法律法规与行业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运作,以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预防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9.1.4、 应急预案体系
为了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的组织领导工作,项目部成立施工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9.2、主要风险及救援特点

9.2.1、主要风险
深大基坑工程主要危险源为基坑坍塌、围堰渗水引起既有设施设备损坏和人员伤害。
 (图1  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图)
9.2.2、救援特点
深大基坑紧急救援的关键是速度,涉及人员伤害的,应及时组织抢救,避免人员死亡;涉及掩埋、损坏既有设施设备的,应及时采取应急防护和组织抢修,保证设施设备正常使用。

9.3、预警及预防

9.3.1、预警信息发布
依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组织成立辨识组(由安质、技术、物资、设备、车辆管理等部门成员参加)。对项目的生产和服务活动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活动采用投入与产出等方法辨识出危险源,并进行风险评价。
在获悉预警信息后,应充分利用信息网络、通讯、警报、宣传、通知等有效办法方式,对标段范围内发出针对性预警通告,迅速做好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严重、特别严重预警信息应在30分钟内通过应急平台预警信息(号)和特急纸质件文本等多种形式,向上级单位(或部门)应急办报告,同时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立即做出应急响应,有关领导和人员要立即到位,做好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准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紧急疏散或转移群众,并对事故现场和危险源点迅速进行控制并加以处置,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9.3.2、现场状况检查
各单位根据本标段的实际情况和危险性分析对中等及以上的危险源采取监控措施,每周检查一次,各班组每天进行检查;对危险性较小的危险源每月检查一次,各班组每旬检查一次,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消除。
9.3.3、 安全情况确认
项目安质部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定期对现场安全检查情况进行确认,接到或发现有可能导致安全、质量问题或事故的信息后,应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当本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认为事故较大,有可能超出本级处置能力时,要及时向上级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同时确定预警行动。
9.3.4、风险预防措施
为保证深大基坑施工安全,防患于未然,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基坑开挖预防措施
深大基坑开挖前应先采取相应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开挖最深度以下,防止开挖时出水塌方。开挖前准备足够优质木桩和脚手板,装土袋,以备护坡 (打桩护坡法),为防止基础出水,准备充足的抽水设备,随时应急。
各种机械开挖作业,必须按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要求从上到下、分层分段开挖,不得超挖或掏空挖掘。如发现土质与原设计边坡不符或有“坍塌”、“滑坡”迹象时,应暂停开挖,报上级处理。
人工开挖土方应从上而下,分层进行,禁止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在沟、坑边堆放泥土、材料,至少要距边沿80cm,其高度不得超过1.5m 。
2)降雨量过大引起基坑坍塌的预防措施
①配备4台水泵(其中两台备用),用于排除井下积水。
②施工现场仓库配备足够数量的潜水泵、泥浆泵。
③及时获取天气信息,预先做好准备工作。
④在进行现场平面布置时,考虑适当加大明排系统的能力,并加强管理保持其畅通。
3)物体打击与高处坠落的预防措施
对深大基坑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现场施工中应安排专职安全员进行监督警戒,要求作业人员按相关安全技术规程进行作业,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上传下递物件应有应答机制,禁止抛投。现场设立安全标志,危险区必须悬挂“基坑危险”、“小心坠落”等标志,基坑周围设置坚固、醒目的安全围栏,栏杆杆件的规格及连接要求等应遵守安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

9.4、 应急处置

9.4.1、信息报告
1)当问题或一般事故(施工安全及其它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向项目部领导报告,迅速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2)施工现场由项目经理或施工负责人组织应急小组对事故进行处理,并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报警,详细准确报告:出事地点、单位、电话、事故类别、事态状况、报告人姓名、单位、地址、电话等。发生火灾时要向当地119火警报警,并派专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事故中如有人员伤害时,还要向当地医护救援120报警。发生人员被困情况,需要专业救援的,应及时向武警消防等部门报警。
9.4.2、紧急处置
1)紧急处置流程
①安质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事故情况以及救援情况。
②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人员指派专人负责引导指挥人员及各专业队伍进入事故现场。
③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了解现场情况及事故的性质,确定警戒区域和事故应急救援具体实施方案,布置各专业救援队任务。
④各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对事故情况做出判断,提出处置实施办法和防范措施;事故得到控制后,参与事故调查及提出整改措施。
⑤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按照应急救援小组安排,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按各自的分工开展警戒和救援工作。
⑥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时,必须及时做出标志、摄影、拍照、详细纪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⑦事故得到控制后,由项目部会同指挥部统一布置,组织相关专家,相关机构和人员开展应急处置总结和善后处理工作。
2)事故处置的指挥与控制:
①基坑坍塌事故的指挥与控制
发生坍塌事故后,发现事故发生人员应及时通知现场安全员,由现场安全员拨打急救电话并向安质部汇报,同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自救;安质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上报抢险领导小组,组织应急抢险队进行现场抢救;一部分抢险队员清理土方或杂物,如有人员被埋,应先按部位抢救被埋人员;其余队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展扩大;并安排专人随时监护边坡状况,及时清理边坡上堆放的材料,防止造成再次事故的发生。
在等待外部医疗救援的同时,对受伤人员可在现场采取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救援人员应各负其责,分工有序的处理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②围堰渗水的指挥与控制
在承台施工过程中,基坑一旦出现渗水和漏水应及时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对渗水量较小,不影响施工也不影响周边环境的情况,可采用坑底设排水沟的方法;对渗水量较大,但没有泥砂附带涌出,造成施工困难,而对周围影响不大的情况,可采用“引流-修补”的方法。
设计钢板桩顶面标高高于现岛面标高0.5m,如后期暴雨影响,导致水位上涨且有超过钢板桩围堰的趋势,应立即组织人员在钢板桩顶四周焊接40槽钢挡水。
9.4.3、人员救治
鉴于深基坑坍塌事故所造成的伤害主要是机械性窒息引起呼吸功能衰竭和颅脑损伤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因此应急抢险队成员必须熟练掌握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与技术等。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抢险队员应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并合理安排,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9.4.4、安全防护检查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工程特点、环境条件、事故类型及特征,事先准备必要的应急人员安全防护装备,以备救援时使用。
2)在事故发生后,由保卫疏导组专门负责封锁现场和人员撤离,必要时拉设警戒线,安排专人负责把守,严禁闲杂人员进入事发现场,以免影响应急救援工作快速顺利开展。
3)在应急处置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应严格检查,必须按要求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证自身安全。
4)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根据事故情况决定应急救援人员的进入和撤出,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
5)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安排专人负责对现场安全状况进行专门的排查,把安全区域和危险区域明确分开,防止救援人员误入危险区域发生次生事故。
9.4.5、 信息发布
处置工作结束后,在全项目内部通报事情调查结果,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存档。

9.5、保障措施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深基坑事故性质和特点,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通信设备、救援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
9.5.1、通信及信息保障
设立项目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对重大危险源点进行定编监控,落实具体责任人,执行安全逐级负责制。构建内部通信联络系统,各级人员通讯方式及应急救援办公室电话,统一编制印发,若发生人员变动的及时更换通讯联络方式,确保通讯联络畅通。各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安排专人值班,及时传达上报工程现场安全状况和生产信息。同时与当地政府、就近医院、公安消防及设备管理等单位提前取得联系,在发生事故时形成“路地”联动机制。
9.5.2、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及安全防护储备物资保障
1)根据应急救援业务的需要,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配备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及器材,建立相应的维护、保养和调用等制度。
2)各单位应加强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事业等单位沟通协调,确保应急处置时可根据应急抢险救援需要,依法征用、调用单位和个人交通工具、设施及工程抢险装备和器材。
3)各单位应按照标准建立救援和抢险装备,以及安全防护储备物资信息数据库并及时更新,重点做好应急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等物资储备,明确应急抢险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并制定相应的维护、保养和检测等制度,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应急指挥调度准确、可靠。
4)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消毒注射器(或一次性针筒)、血压计、听诊器、止血带、止血钳、(大、小)剪刀、氧气瓶(便携式)、无菌橡皮手套、无菌敷料、棉球、棉签、绷带、胶布、夹板、别针、手电筒(电池)、镊子等。
9.5.3、 医疗卫生保障
与项目所在地的就近医院提前沟通联系。以便在事故发生时造成人员伤亡的,立即拨打就近医院的120生命绿色通道电话请求救援,并对伤员进行必要的现场救治。
若条件允许,可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外部相关应急抢险电话
报警电话:110
交通事故:122
急救电话:120
火    警:119
9.5.4、 应急队伍保障
各单位职工是施工安全应急救援的主要力量,地方有关单位、协力队伍是应急救援的协助力量。各专业救援组应根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快速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各单位应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驻地部队等单位与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应急处置时公安、医疗、防汛、地震等专业救援队伍及时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抢险救援。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各救援小组的应急救援能力。
9.5.5、物资保障
1)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制度,根据发生事故种类的不同,制定应急救援物资购买、储存、调拨体系和方案。
2)在危险源点附近合适的位置设置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仓库,若有些救援物资储存在他处的,要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调运到事发现场。
3)由后勤保障组负责救援物资的购置、储存和调运工作,并定期对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进行检查,将过期或影响使用功能的及时清理,重新购置符合使用要求的物资,确保物资安全供给。
9.5.6、 技术保障
1)在施工前,组织技术过硬、现场施工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深入了解和掌握现场的地质、水文、自然环境资料,编制符合现场施工实际的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方案以及突发事件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2)由安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定期组织各专业救援小组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增强救援队伍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现场应急救援能力。
3)在重大危险源施工过程中不断加强对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操作水平。

十、防汛施工及应急预案

根据往年统计,本工程所属地6~9月份为汛期,且桥位于海域范围内常年存在台风,为确保本工程的顺利进行,结合现场实际,计划工期控制在3月至5月份,特制定以下措施:

10.1、成立抗洪防汛领导小组

1、成立大桥钢板桩围堰工程抗洪防汛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书记、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任副组长,生产、物资、机械、技术、安全等部门的负责人、各作业队负责人为组员。
2、领导小组负责抗洪防汛工作中的领导、组织和协调等日常工作。各作业队成立抗灾抢险突击队,对该工程辖区内的防汛抢险工作进行统一安排,出现险情随时抢险、及时上报。选择身强力壮、素质高的生产骨干为队员,根据实际情况,发生险情时,及时撤出人员,确保人身生命财产的安全,在汛期内实行24小时昼夜全时值班,以确保抗洪防汛抢险时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10.2、建立季节气象信息网

1、与当地气象部门保持联系,并落实专人,建立气象日志,坚持每天收听、记录气象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特殊时段应加强气象预报接收、记录工作,增加记录密度,此项由现场治安组长负责进行。
2、与水务局建立联系,积极配合水利部门做好防汛工作,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及时沟通海水水位情况,遇到紧急情况马上行动,确保汛期人员安全。
3、项目经理部与各作业工点配备对讲机一台,保持频率一致,确保通讯完好、畅通,确保信息随时通晓。

10.3、做好汛期实施措施

1、各级领导要落实和完善抗灾组织机构,制定汛期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组织一批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抢险队伍,落实通信、装备等各项保障措施,对员工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防洪保卫方面的教育培训宣传活动,做到每个人在思想意识上重视,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防范意识,切实做好抗灾工作。
2、建立防洪保卫例会制度,项目部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对员工进行防汛抢险技术学习,及时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
3、保证各类施工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在汛期来临之前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对雨施机具、材料做一次清点,并设专人、专库管理,无特殊情况不得挪作它用,切实保证各类设备完好。
4、服从当地防汛领导机构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积极做好和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做到及时掌握汛期水情信息,以便及时安排工作,做到有备无患,防洪与安全并行。
5、汛期实行值班巡视制度,主动与当地气象、水文单位联系,及时取得相关资料;基坑区设水文观测标尺,每天观测水位,在进入汛期以后,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值班期间不得请假,当施工区域发现汛情、险情时,值班人员要及时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并及时报告。
7、汛期来临时,派专人与基坑处查看水位情况,当水位上升速度比较快时,应立即上报抗洪防汛领导小组,并立即启动防洪应急预案,通知所有施工人员停止生产,清除基坑周围存放物,人员拆出生产区域至安全之处,对便道进行疏通,使洪水能顺利通过预留的泄洪通道,并迅速按抗汛领导小组的统一布署开展工作。
8、科学组织施工。采取施工组织措施时充分考虑雨期施工的特点,将不宜在雨季施工的工程尽量提前安排,根据天气合理搞好室内外工作安排,风雨天气尽量安排在室内施工作业,搞好工序穿插,提高工效和施工速度,遇到较大的暴风雨天气应停止施工。
9、根据“晴外、雨内”的原则,雨天尽量缩短室外作业时间,晴天抓紧时间分秒必争,加强劳动力调配,组织合理的工序穿插,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减少防雨措施的资金消耗,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10、快速反应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准备,在雨期施工时,各种防护措施要进一步加固,对脚手架、仓库、防护棚、临时设施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抢险救灾物资人员到位,发生险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1、防汛其它需要做好的工作
①汛期多雨潮湿是触电事故的多发期,要加强对施工用电的管理,做到非电气人员严禁动电。
②做好大风雷雨天气对高大脚手架、高大型机械的防风、防雷的防范措施,并加强对这些设施雨后基础的检查工作
③汛期气温高、湿度大,施工人员体力消耗大,工地要做好防暑工作。

10.4、防汛快速反应方案

1、防汛巡查及报警:防汛期由各防汛重点部位负责人安排巡查人员值班,若出现汛情,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值班电话向防汛应急领导小组长报告详情,主要说明洪峰到达的时间,水位高度等,由组长及时对汛情进行评估、判断,决定是否需要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若需要及时发布启动指令,同时迅速下令通知还在现场施工的所有人员停止施工、立即撤回,并向有关部门报警。
2、防汛安全警戒:现场治安组到场后设置警戒线、担任警戒、阻止闲杂人员靠近等,阻止无关人员靠近,并立即疏散现场工作人员和其它闲杂人员,特别是妇、幼、老人一定要远离现场;在紧急疏散的过程中,要派专人对洪水的动态进行严密的了解,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安排人员的撤离。
 3、防汛抢险:疏散事故现场的施工人员和其它闲杂人员,为其它抢险小组创造有利条件;如果时间允许,则应指挥抢险人员或项目的施工作业人员把洪水影响范围内的机械设备、物资等转移至安全地带,在转移时应根据设备和物资的价值大小安排优先次序,另外有毒有害物资应该放在最先时间,避免污染水质。在局势得到有效控制后,清除潜在的危险因素,防止事态扩大。
4、为防止事态扩大,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下达停止与汛情相关单位工程的施工,对相关工程或设施采取保护措施,在事故隐患彻底排除后才能撤除警戒;洪水过后,及时对周围环境进行清理、消毒,防止出现流行性传染病。

10.5、事故恢复过程中的应急措施

1、对救援造成的便道、道路、管线等破坏的,应及时进行修复。
2、对损坏的配电设施,项目部安排电工和一部分抢险人员按照原临时用电设计方案恢复,并经安全总监验收后,才能恢复供电。
3、对损坏的设备由项目生产副经理安排现场维修人员清理损坏设备,检修损坏的设备,使之尽快恢复工作状态。
4、对被洪水所污染的设施由设施负责作业队或人员自行清理干净。经应急组长自检合格,安全负责人和救护负责人确认后,由应急组长批准应急情况可解除,恢复正常工作。
5、项目应急领导小组对救援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事故原因,明确相应的防范措施,为尽快恢复施工提供技术、管理支持或方案。

十一、附件

附件一:钢板桩围堰施工实例照片

2021年度《市政路桥实战参考》百度网盘会员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wx_1676427117774

    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分享

    2024-08-23 08:24:23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结构施工图

返回版块

57.56 万条内容 · 105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你是绘图效率大师还是软件应用终结者?

现阶段施工图绘往往,时间紧,任务繁重。 而施工图作为结构师思想的展现,要起到表达清楚、逻辑严谨、符合制图要求等条条框框下。 那么大家都通过哪些手段来帮助自己更好的完成设计任务和思想表达呢?  结构行业的传统插件主要为:探索者 、配筋助手、老虎板王(现为飞图结构) 楼主结合自身习惯,建议大家学透至少两个插件,并积极学习插件的新内容,在满足制图规则的要求下 ,提高效率 。小伙伴门来一起分享自己的绘图心得吧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