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黄鞠灌溉工程 左岸的
琵琶洞渠系新引水入渠工程
于“五一”期间重新通水。
黄鞠灌溉工程布置图 廖敏 摄
黄鞠故里 宁德市水利局供图
该工程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由隋朝谏议大夫黄鞠主持兴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发现的系统最完备、技术水平最高的隋代灌溉工程遗址。
该工程分为右岸龙腰渠、左岸琵琶洞渠系两个灌溉工程系统,左右岸两处灌溉工程渠系长10多公里,灌溉面积2万余亩。2017年10月10日,黄鞠灌溉工程成功入选第四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2019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鞠灌溉工程是一套精密完备的集农业灌溉、生活供水、水力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供水系统,其布局充分体现了人水和谐这一理念。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闽东日报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水利工程设计
返回版块28.27 万条内容 · 37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须纠正对小水电的偏见文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亦楠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煤炭消耗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任务之艰巨、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该如何打好这场硬仗、赢得这场大考、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当前还有很多亟待澄清的重要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该如何认识我国的小水电。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