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
318国道。
这条国道上有一处著名的天险,那便是通麦—排龙天险。
通麦大桥往北,还有一处不大为人关注的峡谷——易贡河峡谷。虽然不大为人关注,但在地质史上却是赫赫有名,因为2000年时,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大塌方,且是人类有史以来记录到的最大的一次塌方,规模之大,危害之深,前所未有。
别不信,你只要弄懂两个数据,便什么都明白了——5500米;2200米。
塌方发生前,这里山头的海拔是5500米;塌方发生后,海拔降到了2200米。就是说,惊天动地一瞬间,大地崩塌了3300米。
3300米是什么概念?
放在东部,这两组数据人们压根无法理解,因为东部没有5000米以上的大山,最高的大山也要矮上1000多米。所以,塌方瞬间降低了3300米,这个数据超出了东部人们的想象之外,甚至超出了地球上绝大多数人们的想象之外。
仅仅描述一个场景,就足以明白这种破坏力之大。
超级大塌方发生后,人们在灾难现场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在易贡河对岸的斜坡上——没有被塌方掩埋到的对岸山坡上,碗口粗的松树竟然齐整整地被齐根削断了,请注意用词——齐整整,齐根,就像刀砍斧凿一样,方向一致,高度一致,力矩矢量一致,一路顺坡向上,那场景大致就像暴风雨刮过稻田,将大片稻子齐整整地刮倒了。
世上有什么刀斧具有如此毁灭性的破坏力?
考察人员分析过各种可能性:
崩塌瞬间发生了雷击?
易贡河水被砂石冲击上来?
灾害瞬间发生了龙卷风?
…… ……
无论哪一种,都不具备如此强大的破坏力,难道,大自然还存在什么人类未知的魔幻力量?
还真是。
在实地考量分析后,考察人员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大塌方发生的瞬间,山体下压形成了超级气流,穿过河面来到对岸,然后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路狂飙突进,将对岸的松树齐刷刷连根切断。
这就是山头一气崩塌3300米后产生的风波冲击力。我敢说,这是大自然绝无仅有的超级风暴,霸道强横,无坚不摧,即便是气象报道中最高的十七级台风,也绝无可能连根切断整面山坡的松树。好,我们清楚地描述了这次塌方产生的风波破坏力,然而这还只是副产品,它的专业作品你还没有见识。
大塌方发生后,林芝地区调集来所有的挖掘机械,全力挖掘泄洪,因为大塌方发生后,易贡河上一气多出了一座砂石大坝,坝高60多米——这可是上下落差净值,而非海平面相对高程;坍塌的土石方量,更是高达三亿多立方米——你可能未必明白这是什么数值,简单换算一下,那就是十一座三峡大坝的土方量,这下能明白了吧?
无话可说,大自然做什么都是大手笔,三峡工程十多年的工程量,它一气完成了十一座。
这下问题来了,要知道,这可是发生在易贡河,紧邻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不远,那里是青藏高原的水汽大通道,丰富之极的降水每天都在刷新着堰塞湖的水位线——三个月后,易贡湖水从7米上升到了60多米,没顶了。
尽管林芝地区调集了所有的挖掘机械拼命疏导,也曾开挖出一条疏水口,但相对这样体量的土方来说,压根无济于事。终于有一天,松散的土坝崩溃了——
再一次地动山摇!
当年,下游的印度向联合国投诉,控告中国在上游试验了气象武器。
别怪印度,因为土坝坍塌后,下游沿岸的一切建筑,都被瞬间冲走了,包括原来的通麦大桥,一气从2200多米冲到了印度150米的阿萨姆邦,至于阿萨姆邦的建筑,咳,咳,我们只能发挥联想了。
易贡藏布下游
大塌方遗址
这就是人类记录到的史上最大的一次山体塌方。
奇怪的是,这么震撼天地的自然奇观,竟没人提得起半点兴趣,318国道上络绎不绝的车流,只有一辆拐向易贡湖,那还是我的车子。
雨季的易贡之路非常危险,路上断断续续都是落石,大的竟有房子大小,一路铺洒了二十来公里,好在有道班及时清理,所以我们还是幸运地赶到了易贡湖。驻车于易贡湖西侧的桥头,我放飞无人机全景拍摄,同时用长焦摄像机远程聚焦两侧山头,希望能够找到大塌方的原因。
易贡藏布上游滩涂
易贡湖是一个长长的堰塞湖,湖面很宽,最宽处约有一华里,这在藏东南算得上是非常大的水面了,水色浑黄,看上去水速缓慢,但仔细对照固定物,才发现大水浩荡,急急向前,恍惚有点夫子“逝者如斯夫”之感。
易贡湖上游来水
这样的闭塞湖面,在西藏称为海子。由于两侧地形宽广,临湖处又有大面积矮树保护,所以西侧积淀起了肥沃的土壤,藏民们不失时机地种植上了庄稼。更为难得的是,这里常年水汽氤氲,还是种植茶树的好地方,所以沿岸还有大量茶园分布。这样的风水地形,在藏东南算是一片极佳的气穴。
两岸的山头异常高耸,矗立在烟云深处,颇有点水墨丹青的气息,而且绵延不绝,如此险峻的山势,在西藏更是极难一见。西藏原是古地中海所在地,后来南部的冈瓦纳古陆北移,接驳上了北部的劳亚大陆,最终挤走地中海水,隆起成为世界屋脊,由于成型历史较短,原来海底的砂石没来及经历地质沉降和变质,所以石头大都为零散的碎石。走过318国道的游客们都很清楚,正是因为这种松散的地质,没形成整体岩相地貌,所以一经雨水冲淋,山石没有牵扯力,就很容易形成泥石流和塌方。
易贡湖东侧的山头
易贡湖东侧的山头
然而,易贡湖两侧的岩石竟然全是统一的青灰色山石,这是一种沉积后的固化岩相,具有很强的本体内引力,经得起风雨侵蚀,所以能高耸入云。这种岩相跟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形雷同,主体成分以碳酸钙为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石灰石。据说,这种石质是地质史上一种名为“货币虫”的贝壳类古生物的遗体堆积而成,逆向推理,只要哪里有这种石头,哪里历史上就曾经历过海相沉积。
这种石头有个特点——特别容易溶于酸,甚至弱酸。大自然中只要有水,就有弱酸,因为大气组成中二氧化碳比例很高,溶于水便会形成弱酸性的碳酸,所以喀斯特地形经常能见到水滴石穿的岩溶地貌。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特点,造就了这次超级塌方,因为这里正好处在印度洋暖湿水汽的北上通道上,最不缺的就是水了,这样的大水溶解了二氧化碳,继续溶化两侧的碳酸岩,日积月累地掏蚀山体,只是外面的人看不到而已。直到哪一天,掏空后的山体无法支撑起岩石,便会瞬间轰然坍塌,这就是易贡大塌方的根本原因。
色季拉山垭口拍摄的印度洋水汽
易贡湖上的水泥大桥
站在易贡湖桥头,唯有用长焦摄像机才能看清雾气缭绕中的山体,隐约还能见着一抹白色,那是残存的积雪,也就是说,那里的海拔起码在5000米以上,因为只有在那个高度,七月初还有可能存在积雪。可以谈谈感受了,此刻我所处的山脚遍布茶树,海拔也就2000多米,而不远处的山巅还有积雪,海拔在5000米以上,如果发生山体坍塌,那会是怎样的结果?我无法想象,这就是我亲临现场的亲身感受。
易贡湖西侧的雪山
易贡湖西侧,雪山下的茶园
站在易贡湖的桥头,一眼全是浩荡大水,大塌方的遗址在哪里呢?
按照水文推理,湖的下游决口处,才有可能是大塌方的所在地。于是我们回走上三五公里,在一个转弯处停了下来,这里山体收窄,最有可能发生坍塌。果然,这里急流决出,水声震天,上游不远处,但见一道斜斜的滑坡体从东侧大约一公里外出发,一路向西摊铺而来,越过水体后来到对岸,依然堆叠起了高高的砂石坝,这里正是当年那次大塌方的遗址,时隔二十年后,依然清晰可辨,一目了然。
上游航拍,红圈位置即为大塌方发生处
就那么决眦而来,呼啸而去,恰似大自然的一笔惊叹号,定格在那个瞬间,无论排场,无论格局,无论气态和风脉,都不是人能够比拟的。在这里,语言不再是合适的表达方式,笔墨再浓,文法再重,也浓重不过这天地行文,何况还是天地之间一笔夸张修辞!
近距拍摄堰塞体
当年决堤处
西岸拍摄堰塞体
立于河岸,涛声震天,但你充耳不闻,脑子里萦绕的,只有大自然的一声悠悠叹息。不再去描写了,那些都是赘述,叫我领悟不透的是:这里水土条件极好,照理说二十年后,滑坡体早该被植被掩盖了,为何至今历历在眼呢?我能推理出的结论是:大山深处崩裂出来的石质,不仅坚硬,而且贫瘠,不适合植被生长。
长焦摄像机远眺大山崩裂处
图片 文字等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岩土工程
返回版块1.59 万条内容 · 372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看完沉默了!日本的土木工程师是怎样养成的!提 要 ? 在日本是没有工程监理的,而这部分工作就 是结构工程师负责的,也就是说工地绑扎钢筋,吊装,验收都会喊工程师过去看,如果出了问题是需要负相关法律责任的。 ? 考虑到图纸不清楚会造成后期现场施工问题,自己作为监理也是跑不掉的,就会使得结构工程师努力把图纸画细一些,将问题解决在设计阶段。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