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问答 \ 在北上广深硬撑,还是回二线?

在北上广深硬撑,还是回二线?

发布于:2021-05-10 08:48:10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问答 [复制转发]

人才回流现象正在发生。

计成(ID:jicheng-0102)原创
作者 | 张帆
编辑 |  肖琪玲


夏雅最后还是决定离开深圳,回到武汉。

三年前的正月初八,她拖着行李箱,从武汉裸辞,跑到深圳。

那是她大学毕业的第三年,在此之前,夏雅在武汉的某个刚萌芽的创业型事务所呆了两年。抱着去大城市闯闯的心态,几乎没有太多犹豫就买好了奔往深圳的动车票。

“去之前内心会有很多不甘,总认为身为设计师却没有去过一线大城市工作有点遗憾。夜深人静时,常常会想如果一毕业就去北上广深,现在的自己会不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大学之前,夏雅偶然间看到一张北京香山的照片,满山如火的枫叶以及掩映在红叶下白色的香山饭店,她觉得格外的美丽。通过搜索,她知道,那个盖在香山上的房子由一个叫贝聿铭的人设计。

顺着这条线索,她接触到中银大厦,像一个城市中孤独的战士,找到玻璃金字塔,像个晶莹剔透的水晶宫......

被这些与众不同的建筑造型所吸引,她第一次了解到设计行业,也第一次在内心悄悄定下未来的理想职业——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像贝聿铭一样设计令人瞩目的建筑。

但随着对行业的了解逐渐加深,这个曾经的梦想似乎离她越来越远。

去到深圳后,夏雅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朝气和活力,这里年轻人非常多,工作节奏也很快,但似乎与在武汉工作没有太多差别。

“平心而论,在深圳确实能接触到更多的前沿设计,但多数都与自己无关,毕竟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资历摆在那里。”

于夏雅而言,无论在哪工作都有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与梦想的距离,从来没有因为工作地点有太大变化。

与此同时,在深圳工作三年后,很多时候她却感觉愈发孤独,周围的同事来来往往,流动性很高。深圳的房价更时刻提醒着她,这里不属于工薪家庭,她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离开。

但当夏雅再次回到武汉,在当地一家设计院开始工作后,新一轮的纠结又开始了:说不定在深圳 坚持几年,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像夏雅一样纠结的人很多,工作城市的选择就像“蚊子血”和“白月光”,对很多人而言,无论怎么选择,只要最后结果不满意,心中多少都会有些许“意难平”。

在设计行业,北上广深确实比二、三线城市有着更多可能。

一方面,头部设计院、事务所几乎集中扎堆在一线城市,这里的工作机会、资源自不必多说;另一方面,一线城市的高端项目、行业动态、展览活动、交流讲座、高校资源远远比其它城市更丰富,对普通设计师而言有更多机会与行业内的大佬交流,哪怕只是看看作品、听听讲座,也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因此,去一线城市工作是很多设计行业从业者内心绕不过的坎。据「计成」后台数据统计显示,读者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在一线城市工作或 定居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读者比例分别为6.7%、12.9%、4.8%、7.5%,总和达到31.9%。

另外成都、武汉、杭州等准一线城市的读者数量也很高,分别达到7.6%、3.5%、3.5%。

很明显,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设计仍然是一个城市集中度较高的行业。尤其是年轻人,更愿意去大城市闯一闯。

但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设计师们过得如何?

根据中国智库在中国房价行情网和各地统计局工作报告中收集的数据显示,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承担着远超想象的房租。

在北京、深圳,房租收入比均超过50%,意味着大量年轻人不得不把工资中极大的一部分用来“供养”房东。

△ 主要城市房租收入比

“刚毕业的时候一心想去北京闯闯,工作几年后发现节奏太快,还是更喜欢老家的环境。”

过去三年,王安宇独自租住在北京北苑的一套一居室里,每月房租5000元,占到工资的四成。工作的第一年,比例更是达到一半左右。

像夏雅、王安宇这样选择回到家乡的人越来越多。根据报告显示,从2016年开始,工作首选城市为北上广深的18至35岁青年劳动者,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

而愿意去如武汉、成都、杭州、西安、合肥等省会城市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人才回流的现象很明显。

落到设计行业,类似的趋势也很明朗。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之间,工作机会的差距正在逐渐减小。

核心原因在于省会城市、二线城市涌现了很多一线事务所和设计院的地区分支机构。天华、基准、 华阳、 CCDI、柏涛、日清、联创、方大等众多设计公司都在近些年,不约而同地选择在二线城市布局。

另外,二线城市本来就有不少省院、市院、高校院,以及北上广深的大型民营设计院分院。

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其中既有设计单位压缩成本向低线城市转移的运营策略,也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低成本城市转移的市场经济规律息息相关。

曾经选择留在一线城市的设计师,很多都是因为在老家难以找到匹配的工作,而被迫成为北漂或者深漂。

如今,他们会选择回流吗?答案,也许因人而异。

当下,二线城市较一线城市,在各种资源层面仍然有较大差距。但差距正在缩小,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出现, 信息不会因为地域而有隔阂、交流也不会因为空间距离形成壁垒。只要你想,足不出户了解、学习最前沿的设计理念很容易,也许随着疫情之后远程办公技术的发展,城市之 间的差距还会越来越小。

马岩松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可了中国二线城市在设计层面的发展潜力。“我不同意二三线城市保守,相反我认为他们是先锋城市。而中国的希望恰好就在这些城市。”

他把MAD事务所第四个办公室落户在浙江嘉兴,并认为小城市有更高的幸福感,也会留给建筑师更大的空间去探索先锋设计。

“中国大城市的发展就是那种粗犷式的发展,城市就是要盖楼,去占领空间,谈不上是建筑,而是属于房地产开发,是资本层面的东西。反而小一点的地方,因为经济当时没有发展起来,留下了部分空白。”

这些空白市场,未尝不能成全那些愿意留在二线城市的设计师。

* 文中夏雅、王安宇为化名。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问答

返回版块

1.78 万条内容 · 10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甲方够奇葩,设计师就够硬气。但是......

▍转自公众号: 瞎设计什么(ID: bone-bones ) 骨头发现个定律 现在的电视剧编辑挺喜欢 加上设计师和甲方的情景嘛 哈哈哈 最近电视剧《小舍得》里面的情节 面对奇葩甲方的无理要求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