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你曾经的那些梦
都已变得模糊看不见
那些为了理想的战斗
也不过为了钱
新裤子乐队《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
众所周知,
理想是用来谈的。
主要用来终止一切与钱有关的话题讨论。
比如,
你和老板提涨工资,老板和你谈理想。
你和甲方聊设计费,甲方和你谈理想。
又比如,
结构和你讲加配筋,你和结构谈理想。
施工和你杠曲改直,你和施工谈理想。
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
聊不下去的时候谈谈理想,
就坡下驴,喝的潇潇洒洒;
红尘作伴,吃的白白胖胖。
所以,理想的本质就是个台阶。
和你谈理想就是给你台阶下:
你下,太阳照常升起;
你不下,太阳依然照常升起,
但就不一定能照耀到你了……
毕竟,
理想、理想,
有理才叫有思想,
没理就只有想死。
在东京历史悠久的商业区都港区西新桥的一个街角有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空地。
它属于一个叫做Araun的小公司。
指甲盖大小到底是多小呢?
具体说就是140平米。
这个面积都比不过一个大点儿的房子。
但麻雀再小也是只鸟,
基地再小也得盖楼。
Araun公司就打算在这里新建自己的
办公 “大” 楼。
基地东、南两面临街;西侧紧邻一栋8层办公楼、北侧紧邻一栋14层办公楼。
根据任务书要求,新办公楼需要容纳商店、对外租赁办公、业主办公、业主住宅总共约900平方米的功能。
顺应基地轮廓,升起一个八层的体量,正好能满足任务书的面积要求。
对八层体量进行功能分区,按照四种功能的私密程度;将商店分两层放在最下边;上面三层为对外租赁的办公区、再上面两层是业主的办公区、最顶层为业主住宅。
建筑各层面积约120㎡左右,由于基地北侧、西侧紧邻周围建筑,将电梯、卫生间、疏散楼梯等附属空间都布在这两侧;各层的主体空间放置在采光视野较好的街边两侧。
按理说,都这条件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但面对以社为家的日本社畜,好歹得给点儿透气放风的地方吧,也算人道主义关怀了。
所以为每个功能块加入一组小型中庭,中庭底层设置沙发座椅形成informal的休闲空间。
功能排好后,
再给临街面安排一个玻璃幕墙。
收工回家。
桥豆麻袋。
虽然办公楼里挖中庭是正常操作。
但是, 你确定在120平米的办公楼里挖中庭也正常吗?
你能想象在你自己两室一厅的家里挖个中庭的操作吗?
然后再招一帮人回来唠嗑蹦迪打游戏,你觉得你爹在里屋还能睡着觉吗?或者你爹在里屋睡觉,你敢在外面蹦迪?
那么,问题来了:
怎样才能在狭小空间里面让工作休闲两不误呢?
换个问法就是:
你在家里哪里蹦迪最不会挨揍?
最好的选择大概就只剩下了——
阳。台。
翻译成行业黑话叫:
打开城市界面,
使公共空间向城市空间延伸。
城市空间通常是“无组织无纪律”;而建筑空间肯定“有组织有纪律”,我们现在想要的公共空间是与建筑在物理上有联系又同时具备城市内公共空间的无束缚性,形成“有组织无纪律”的空间。
说白了,就是把整栋楼的阳台都连成一个公共空间系统,削弱了与原有功能空间的联系,形成一个独立的informal立体空间。
这个公共空间也进一步放大延伸了社交行为的多样性,增强了建筑中人群和城市中人群的双向互动。
话说回来,这个界面公共空间其实与内部公共空间并不矛盾。如果家大业大,完全可以两者共同存在。
但我们这个小办公楼面积有限,只能选择做界面上的公共空间;建筑内部主体空间都用作办公。
内部功能空间与界面公共空间的联系主要靠交界位置的门来连接。
界面上的informal空间最简单的就是在各层伸出平台,但这样建筑只有水平联系,人与人的交流也只能是同层进行,更不用说将城市的人群吸引到界面空间活动。
所以,这个公共空间必须是连续的,也就是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都应当有联系。
聪明如你,一定想到了楼梯连接。
楼梯是一个很灵活的建筑元素,你可以连出108种丰富的形式。
由于这个边界空间占用了较大的formal面积,因此将formal空间的疏散楼梯间也直接移到外部,也就是外界面上的公共空间除了承载公共交流功能外,还需要承担疏散功能。
将楼梯形式进一步调整,多采用直跑并且形成比较不太遥远的疏散路径。
调整好后,将空间进一步融合,把楼梯系统里不再需要设置功能的空间归入到内部主体空间,增加内部面积。
通过实体空间的见缝插针式限定,两个体系最终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上天总是会眷顾有理的人儿。
由于建筑内缩,外围是用楼梯的轮廓塑造出的建筑体量,保证了周围环境的充足采光,因此建筑高度可以从8层增加到9层,恭喜业主又额外获得了一层的建筑面积。 (日本规范,为保证采光,8层以上有各种体型限制)
将住宅挪到最顶层,业主办公区扩充成了三层面积。并在顶层屋顶设屋顶平台,有电梯直通。
至此,平平无奇的办公楼在边界开拓出一个连续的公共空间。不同层的社畜们可以在整个建筑界面上互动;城市人群理论上也可以像爬山一样在界面上活动——
当然,这需要公司方面配合并增强管理。
由于建筑的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占用空间形状,为了避免结构构件分割空间,采用平梁系统来跨越空间的长轴。每层平梁的位置不同,因此东南角的柱子根据连接平梁的位置而变换形状。此外,隔墙及楼梯也作为支撑构件,进一步加强建筑结构。
最后,为建筑开窗,赋予材质。
打完收工。
这就是
Nikken Sekkei
设计的
东京荒川大厦 。
再来看一遍完整过程。
敲黑板:
当建筑内部公共空间被建筑本体功能束缚或者内部没有面积再做公共空间时,请记住瞄准建筑的界面,搞一个三维立面来提高bigger。
在界面上做空间需要注意两点:
首先你要有面儿,
第二是有楼梯。
不同的项目遇到的能操作的面的数量肯定不同,但最重要的是确定内部formal空间与外部informal空间的关系,也就是门(平台)的位置。
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原则,主要就是楼梯可以控制住整个界面空间系统。
无独有偶,伊朗事务所 Awe Office
也意识到了建筑界面公共空间的优势。
伊朗亚兹德市的zamin公司最近打算换个新的办公楼,基地选在了兹德市老城区内,西侧是一条主要城市干道。
用地依旧紧张,总用地面积为250㎡,而且这次建筑仅仅只有一个面临街。
根据任务书要求,需要提供车库、管理区、销售区、会计区总共约700㎡的建筑面积。基地除南侧外都紧邻已有建筑,由于亚兹德市为半沙漠性气候,干热季节长,为了使建筑能良好通风,南侧一部分面积用作院子;除去院子,可用基地面积为180㎡,大概需要四层。
进行简单的功能分区:一层设置车库和建筑主入口;二层设置管理区;三层为销售区;四层为会计区。员工活动主要在三、四层进行。
细化各层平面。
办公楼依然特别需要一个供员工交流放松的地方。内部依然没有多余面积可用,那么,依然选择在界面处做公共空间。
现在建筑仅有一个界面,且临街面一层还要作为车库入口,又且二层布置的是档案馆及管理室根本无法做公共空间。 因此,将界面空间向Z轴延伸,选取三层、四层界面以及屋顶界面作为公共空间。
现在两种空间是上下咬合的关系;二者的联系同样是在相交位置开门;在屋顶界面上,通过建筑内的交通核与之联系。
接下来,同样加入楼梯系统进行联系。
由于界面较窄,最多只能容纳两部双跑楼梯。因此用双跑楼梯将三、四层与屋顶连接。
不像上一个方案由于楼层较多可以形成连续的楼梯系统,现在我们只有干巴巴的两部楼梯。由于楼梯太少,就只能利用墙体与楼梯共同限定空间。
将墙体向屋顶延伸,形成屋顶休息区;并与屋顶交通核围合出院落空间。
为了让整个界面看起来更加连续整体,两侧山墙升高限定住由立面延续至屋顶的界面空间。将外延的墙体与两侧山墙分离一段距离,形成缝隙平台空间,营造更加丰富的空间层次。
局部调整界面形式。将屋顶的休息室改成弯曲形状,并将墙体向二层延伸,挖洞作为二层的窗户。
至此,形成了一条从三层开始到达屋顶的公共空间。城市人群可以在首层大厅直接乘坐电梯到达各层公共空间。
最后,为整个建筑开窗,外立面赋予白色石灰华石材质。
打完收工。
这就是
Awe Office
设计的
伊朗Zamin办事处大楼 。
再来看一遍完整过程。
所谓建筑师, 就 是刻意把可有可无变成必不可缺的人种。
这个“可有可无”不是什么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理想; 这就是个让设计成立的理由。
还是个自圆其说的理由。
就算是理想,也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我实现了我的理想,
还有一种是理想通过我得到了实现。
建筑师明明是后者,
却往往在前者中迷失。
图[1]、[2]、[3]、[4]、[5]、[6]来源于
https://www.archdaily.cn/cn/957479/dong-jing-huang-chuan-da-sha-jiao-die-lou-ti-nikken-sekkei。
图[7]、[8]、[9]、[10]、[11]、[12]、[13]来源于
https://www.archdaily.com/945454/iran-zamin-office-building-amir-shahrad-plus-awe-office。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问答
返回版块1.78 万条内容 · 10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那些说设计院工作低的,为什么还不跳槽?据说“近几年设计院的收入台阶式的下沉”行业之间的工资更是没有比较可言那么问题来了即使是在设计院的收入已经低到完全不合理的地步了,大部分设计师却还是不愿意跳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这话让我想起三十而已里面的烟花设计师许幻山
他就是太理想了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