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武汉大学当代楼MENG本原设计研究院

武汉大学当代楼MENG本原设计研究院

发布于:2021-04-14 08:50:14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 武汉大学

?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始建于1893年,依珞珈山而建,为典型的山地建筑群落。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整体校园风景如画,被誉为“世界最美丽的大学之一”。本次的设计——武汉大学当代楼作为武汉大学研究生院使用,基地位于武汉大学主校门东侧,毗邻纯步行用途的八一路,是武汉大学整体空间轴线上最为重要的起始点。在这样的命题下,如何传承武大百年文脉、延续历史记忆,同时如何创新营造现代校园、开创新武大风貌变成了本次设计最为重要的关键所在。


? 武汉大学 ? 武汉大学

经过多轮比选设计,最终方案以“珞珈山门、传承创新”为创意出发点,通过绿庭高台、青砖飞檐创造出武汉大学百年传承、高山仰止的门户形象。同时通过更为现代的空间语汇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选用展现武汉大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现代高校风范。


? 武汉大学 ? 武汉大学


传承——尊重文脉,创造历史

武汉大学建筑的历史要素重点有三:一为绿瓦屋顶,远取其势,近取其质;二为灰砖墙身,中正平实,简洁实用;三为高台基座,步移景异,错落有致。 武汉大学当代楼首先延续绿瓦屋顶的设计,采用绿色琉璃作为主要材料,并以坡屋顶的形式彰显在校园之中,优美的绿色曲面在初入校门之时,便完整地勾勒出武汉大学的历史基调。 而墙身则采用青砖,通过强调理性、逻辑性和纯粹形式语言的立面设计,形成了建筑独有的历史厚重感和标志性。


? 武汉大学

基座部分则半隐半显,更多的设置在内庭院部分,连通室外广场和内部庭院,结合特色的楼梯、台阶和坡道,在不影响建筑整体比例的前提下,延续武汉大学“高台”的整体文脉。全新演绎的绿瓦、青砖及高台相辅相成,共同构筑起一座传承武汉大学百年神韵的现代建筑。


? 武汉大学 ? 武汉大学


创新——空间高效,环境友好

教育建筑经过百年的发展,其功能组织模式和过去已经有了极大的不同,尤其是对于武汉大学研究生院而言,各学科之间要求互通互融,不再各自为政。本次设计致力于营造学院内和学院外的公共空间,创造积极的共享交流场景,让学校的生活与各个学科连为一套完整的空间体系。


? 武汉大学 ? 武汉大学 ? 武汉大学

内部共享庭院及小剧场是整个空间的能量核心,各类精彩纷呈的学生活动将在此处上演;再延伸形成学院大街,串联各个学科及公共共享的教育资源。整体空间以学生活动公共性为出发点,最终形成和谐统一的组织逻辑,高效且灵活。


? 武汉大学

在建筑微环境方面,设计全方位贯彻绿色建筑的思维,合理组织室内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利用建筑立面凹窗设计,减少太阳直射光进入室内,减少空调运行时间;室内隔断采用可再生和可循环装修材料,减少材料消费;通过设计措施使本建筑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六大特点。


? 武汉大学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首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细节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MENG本原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湖北,中国

项目你那份:2017

用地面积:12537.2㎡

建筑面积:21189.4㎡

主持建筑师:孟建民、徐昀超、邢立华

设计团队:符永贤、周富、招国健、王玮琦、欧强

施工图设计:罗兴、陈一川、陈晖、谢莎、徐勇、黄春明、陈芳

摄影师:武汉大学

业主:武汉大学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6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由 10 Design 设计的 “琶洲客厅” 空中连廊升座成功,为广州城市地标增添新名片

10 Design 设计的华邦 – 凯旋项目近日举行了 “琶洲客厅” 升座仪式,以庆祝空中连廊在百米高空完美连接两栋塔楼。 设计合伙人 Nick Cordingley 说,“ 10 Design 获业主华邦控股集团邀请,见证这项目建设的重要里程碑。空中连廊顺利升座到最高点134.5米,为广州打造独一无二的百米空中会客厅。”华邦-凯旋项目位于广州市新中轴线,面朝珠江新城,汇聚浩瀚江景,与广州塔、东塔、西塔等地标组成高低错落、辉煌璀璨的城市天际线新景观。项目是双塔式建筑,一幢为集团总部大楼,另一幢引入高端国际品牌酒店,总建筑面积约14.5 万平方米。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