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我们的公共建筑究竟具备多少的公共属性?深圳坪山美术馆建筑精说建筑

我们的公共建筑究竟具备多少的公共属性?深圳坪山美术馆建筑精说建筑

发布于:2021-04-12 10:19:12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01

反思 | 以往的公共建筑怎么了?


有天早上醒来,看到手机推送了一篇文章《直向建筑新作:深圳坪山美术馆》,强忍着困意点进去一目十行地浏览了下来。却被这句话吸引:“……对当时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城地标型公共文化建筑提出反思……”


要反思,就要先熟知,不然便无处反起。往下看,作者又写道:“针对传统巨构化的建筑形式,脱离日常生活的空间尺度以及运营方式……”所以简单来说,对于传统公共文化建筑的反思的大概聚焦在三处:一个是庞大,这是感知意向的问题;一个是高冷,这是运营方式的问题;一个是疏远,这是权力边界的问题。


好了,知道这栋房子的论点,便可以有针对性的去认真瞧一瞧——BTW,我还是挺杠精的一个人。


▲美术馆鸟瞰图  ? 苏圣亮


02

体块生成 | 两种逻辑的巧妙结合


项目始于“平山文化聚落”这么一个国际竞赛。“聚落”的意思说明个体不止一个。事实上,除了今天要讲的美术馆以外,其实还包括坪山图书馆,坪山大剧院等城市重要的公共建筑。在城市新区开发的过程中,它们的品质和调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方吸纳资源的能力。


“坪山美术馆所处的地块……西侧是典型的高密度街区,东侧是尺度巨大的城市自然公园……”


▲场地区位图 ? 直向建筑


这是两种空间张力交接的边界。因此在我的理解中,项目要做的就是化张力为合力,同时带动两边地块的价值提升——我猜隔壁小区的房价肯定是更会涨的,但对于自然公园来说还需要一定时间加以衡量。毕竟相对于不少新区和郊区而言,绿地与荒地有时候差别并不很大。


▲美术馆鸟瞰图  ? 苏圣亮


基地呈现南北向的长条状拦在住宅区与公园之间,所以倘若直接做一整条盖上去肯定是行不通的,适当的切割也许更有利于两端的视线与流线的交织,切成的三块正好构成了美术馆,展览馆和文体中心三个单体,它们是该项目最重要的三大功能部分。



但过于对立会导致功能联系上的割裂。也许从这个角度来说,三个单体也许挨的更近会好一些?



所以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是两种逻辑的结合。最主要的美术馆和展览馆在平面上左右并列,而在纵向上又相互搭接,以此形成一个朝向西侧公园的巨型庭院。这是空间组织上的一个重点,也是建筑师营造的视觉核心。我的推断很简单——那篇文章中24张实景照片有13张拍摄的主角都是它,所以也必定是我后续分析的重点。


▲从公共平台望向城市公园 ? 苏圣亮


至于文体中心的位置则也靠西面摆了摆,将广场置于靠近公园的东侧,并以一二层的架空通道联系城市道路。至此,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建筑在朝向城市一面是保持了较为平整的城市界面 (这符合城市设计的准则) ,而朝向公园的一面则更加灵活多变。故要说建筑体量符合人的感知尺度,那在住宅区或许是感受不太到的,也许只有公园处瞧过来方可洞见。


▲文体中心的架空层  ? 苏圣亮


03

功能细化 | 室内与户外空间的双线操作


建筑体块先大体打碎到这个程度。接下来可以看看大致的功能分区。除了上述三种主要功能以外,也附加和延伸了其他的一定功能。比方说一二层的商业配套,办公管理,多功能厅,创作studio等等。



对于商业的植入,建筑师说:“引入了日常商业空间,在美术馆地块内建立起更加日常的生活空间氛围”。这话只讲了一半:对外的表述中,“商业”逐渐约等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所谓的消费社会的常态;但是对内而言,这也被给予构成一部分美术馆运营收益的期盼。但不论如何,这也许是对“冷漠”的文化建筑运营方式的反思——加了点烟火气来达成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氛围。


讲完大致的功能分区,可以再逐层看看具体的细化:首先是一二层的空间做的十分通透,以一条横向内街为主导,两端延伸出许多走道将公园和城市密切缝合在一起。


▲首层南北向内街  ? 苏圣亮


何故?说好听点这当然可以讲是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所占用的城市空间,但同时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加底层的商业面,符合一层占主导的商业属性。若没有人来,店铺怎生开的起来?因此在这里,公共性与商业性相互依托,相依为命。



三四两层以上,便是真正的“文化艺术空间” (后面我们知道三层以上其实并不开放,也是我们讨论公共性的重点) 。以展览馆和文体中心为核心将散落的功能块进行联系统一,这是展陈流线的必然需求。


▲西立面街景  ? 苏圣亮


五层则以美术馆和多功能厅两个形式上缩进的体块共同承载着六七两层横跨美术馆和展览馆的创作区。中间的穿孔为底部的巨大户外庭院引入光线,也尽可能地消解这个横穿空中的庞大巨构。


▲东立面  ? 苏圣亮


最后插入贯穿上下的交通核和一定的辅助功能,建筑的空间塑造想必大概就是如此。


▲天光引下  ? 苏圣亮


但从我的角度来看,对于这个房子而言,值得关心的也许并不在其内部的空间塑造,而在于其图底反转过后所产生的户外空间。它伴随着私人领域的界定而同时出现。这要求建筑师不仅要在墙壁的这一端设计一栋看的见的房子,也要在另一端同时设计一栋看不见的房子。只不过,另一端的业主们可能没有那么强势,也十分知趣,并不要自觉不能要的,并不走自觉不能走的。



总的来说,建筑师在凹造型的同时也无疑赋予了它十分丰富和立体的户外空间。但如何将户外空间转变为公共空间,则需要对建筑的流线进行研究——这是真正的权力边界。


04

流线 | 开放空间背后的公共谎言


除了一层以外,我们大致可以把流线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下图红色的穿行流线,它勾连了西侧的城市道路和建筑东南角的室外空间,并自南向北延伸,串联起东西两侧办公区和展览馆的体量,并在末端回到一层地面。



第二部分蓝色的我称为联系流线。作为最基本的双跑楼梯,设计之初很显然是以效率而非漫游为主。借由该流线上去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直接进入三层的展览馆,一个是向北走到文体中心去。这里的户外空间朝北,景观面除了流线末端以外并不很好,属于目的性很强的流线。


▲西侧的户外双跑楼梯  ? 苏圣亮


第三部分则是最北面的黄色的疏散流线,我想它的目的性就更强了。但好在可以利用这个小小的外挂楼梯直通屋顶,勉强补充了一些它的公共属性,但依旧觉得处理地比较尴尬,首尾并不对仗。


▲东北侧鸟瞰  ? 苏圣亮


第四部分流线,构成了前文说到的该项目最为核心和精彩的庭院空间组织。如果要强行简化一下,它的本质其实与传统围绕式的流线组织方式无太多不同,但人家做出来这么漂亮的原因我寻思着主要是做了两处操作和变化:



一者是将交通路径由边缘移动到靠近空间中心的位置。它拉大了人们的漫游路径;也使得人与空间有了更为丰富的相对关系和结合关系 (身处其中) ;同时楼梯和坡道作为一个巨大的清水混凝土构件有着装点空间的美丽效果 (就像一个巨大的雕塑) 。二者是根据不同的路径,对局部走道进行扩大变化,使其在具有通行意义的同时也兼顾停留属性。


最后以若干承重墙来解决这复杂步行系统的悬空问题,墙体之间开了一些洞口,以保持视线在一定程度上的畅通。


▲庭院中的视线穿透 ? 苏圣亮


其实看到这里我是觉得有点不对劲的。疑惑不出在各部分流线的内部组织,而是出在彼此的关系上——那就是它们之间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我们尝试建立起一种新的空间类型,以此探讨当代艺术空间应当如何介入联系的城市脉络,从而更大程度地将文化艺术与市民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建筑师写道。


可是我们看到,庭院中看似糊成一团,可自寻觅径从下到上漫步的交通系统,其实是被区分成截然割裂的两层关系 (而非一种) :市民们顶多在一二层走走,若想要抵达展览馆屋顶和庭院的各处“立体公共平台系统”,也许还需要掏钱买张参观门票 (我猜不是免费的) ——事实上,介入城市脉络和日常生活的更多是前文提到的一二层的商业空间。上帝的依旧归上帝,凯撒的依旧归凯撒。


▲改自苏圣亮拍摄的东立面 ? 尤加利叶


我记得文初建筑师说道:“坦率地讲,这是一个相对先锋的理念,它挑战了……‘高大上’的形象,拒绝了……‘距离感’”。所以我也坦率地讲:理念也许是先锋的,但却似乎更多落在了形式和想象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其所言“在漂浮的平台……随意漫步,自由穿行在不同功能的建筑之间。”换句话说,二层以上的庭院空间做成室内与室外对普通市民的漫步来说其实并没有差别,也许看到会更为心痒,比如像我这种的。


▲二层公共平台 ? 苏圣亮


因此愤青总结一下:它并不是建筑师说的公共空间,它不公共,它是绝对的烙有特定权力属性的空间域场。


05

其他 | 说都说了总得把这个房子说完


由于精彩和华丽的设计大多放在了户外空间中,所以各体量内部的空间处理就显得相对单纯许多。也更为符合展览建筑的空间属性。


▲展厅内景和坡道 ? 苏圣亮


结构上是传统的框架结构+六七两层的桁架结构。


▲桁架结构的空中双层连廊 ? 苏圣亮


表皮的处理方式多种多样:商业空间的界面更为轻盈通透,并与美术馆的大片实墙做对比。展览馆的类似百叶的开窗方式对于过滤东西向的光线来说也显得十分有好处,至于文体中心的格子窗,则是其内部各单元教室的功能需求所致。总之,不同的表皮组合尝试瓦解大体量厚重感而凸出体块之间彼此堆叠的聚落性。这里并无什么可以杠的地方。


▲百叶和格子的开窗方式 ? 苏圣亮


06

反思 | 空间类型与社会关系


整个房子看下来,老实说,最大的感受是觉得有点可惜。其实我都不知道我自己在可惜个什么鬼,我并不住在那儿,也不属于设计团队之中,唯一的认知只是来源于几张图纸照片和一篇短文。也许我太矫情和杠精了吧,但它真的十分典型:它很大,很新,它是有能力对传统做出一点改变和反抗的。


从市民的角度来说,公共建筑的公共性远不应只是意向公共和付费公共。即便不能完全将其归于一般性质的城市公共品,但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它是被市民给予了期盼和瞩目的,构成了归属感和自豪感的一部分。可如此庞大的公共项目,最后却只能打着公共的幌子为商业空间招揽人气,实在是让人心有不甘。


再妄自从建筑师的角度来讲,回顾他开篇所写的“反思”,我又是一厢情愿相信他也一定是思考过了的。因为二层以上的流线与一二层之间断的太强行,太随便,太迅速,导致了一种看似情意绵绵实则同床异梦的错乱感。反过来说就是若要在此处深度达成如建筑师所承诺的“文化艺术空间介入城市脉络”,在空间操作上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从公共平台望向城市公园 ? 苏圣亮


我翻到文里有一张建筑师的草图,上面隐隐约约可见中央的大庭院处被整体画了一个圈,引出一行潦草的字:户外活动部分。所以我心软地推测:在一开始的设计中,该处也许是被作为一个整体的空间逻辑进行对待的,只是在后面碰到其他的一些不可抗因素而不得已进行上下的切断。


▲设计草图 ? 直向建筑


再看文章,建筑师写道:“后期相关主管单位也在理念接受度有不同的差异……进行了较大的设计调整……但最后,核心空间的逻辑关系还是被相当程度地保留了下来。”


所以,让我们最后站在“相关部门”的角度思考,也许终究还是因为管理和运营层面的问题:也许怕偷,也许怕抢,也许怕免费观展,总之对于他们来说,似乎的确有许多可害怕的地方。毫无疑问,这又是此类文化建筑都难以不考量的因素。


▲空中平台 ? 苏圣亮


因此,似乎不得不无奈接受的一个事实是:群众永远不是一个片面化的群体,不是建筑师眼中嗷嗷待哺的救赎对象。而更多是一个相互冲突,具有各向异性的集合体 (而非结合体) 。他们被人喜欢,也被人恐惧。也许担忧的并不立即发生,也并不一定会发生,但他者有权介入的范围始终与其所被投射的信任程度相关。故坪山美术馆建筑师所写的“试图建立起一种新的空间类型”是一种物理属性的空间类型,若不基于一种新的社会空间关系上,则便无法脚踏实地的实现。这个因果关系是无法颠倒的。建筑师不能,上帝也不能。这是我反思过后的结果。


所以,文化艺术真的能与市民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吗?市民真的能够被赋予进入公共空间的权力吗?就目前看来,我对此是心存怀疑的。


▲空中平台 ? 苏圣亮



资料来源:

1.参考文献《直向建筑新作:深圳坪山美术馆》.有方

2.摄影版权.苏圣亮

3.其他未标注版权和来源的动图均为作者用C4D自绘,部分经过压缩变的有些模糊,望谅解。转载请著名出处

4.本文论点以公共建筑的“公共性”为主,瑕不掩瑜,只想就事论事。如观点雷同,则纯属巧合;如观点不一,那便是人之常情

  • 加倍努力
    加倍努力 沙发

    学习了公共建筑的属性问题,多谢了。

    2021-04-13 08:54:13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8 万条内容 · 44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蓝色建筑工作室为上海咖啡厅增加U形玻璃框

  总部在北京的蓝色建筑工作室( BLUE Architecture Studio)对位于上海徐汇区的阿拉比卡西店( %Arabica West)进行了翻修,增加了一个玻璃框和一个庭院,将咖啡馆向周边地区开放。     该工作室改造 50平方米店面的目的是打破商业空间和街道之间的界限。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