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宣传一个作品或者一个理论观点时,总需要有一个“核心卖点”,这个卖点可以支撑我们全部的形象输出,用来打造目标客户记忆点。长久以来,这个套路支持我们一步一步完善了某一类产品、某一类理论、某一类预设客群。
很多开发者和设计师,或多或少都被这个思路困住,甚至产生了这是个基本原理的错觉,然后在这个预设的道路上愈来愈偏狭,成就了一批看似精彩、完美的非正确作品。之所以说是“非正确”而不是错误,是因为这类作品中是好坏参半,甚至无法明确去切分对错的边界。
举一个当下的流行例子,儿童活动场地。关于这个功能型场地的设计和创作中,有几个被业内奉为圭臬的“真理”,例如年龄段分区、色彩识别度、看护设置等。场地设计的标准,其实在国内并没有出台过任何规范,是开发商在运作过程中自己梳理总结出来的“客户关注点“也是我个人在2008年前后制定万科标准化时的主要输出观点,此后逐渐成为行业内的通行标准之一。12年过去了,当年自己的制定的规范成为我现在工作中的掣肘,我反思了当年研发时的流程和初衷,其实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思考时“站位”的问题,那就是自己在哪个位置上在思考这个问题。当年是站在开发商(销售)和管理者(物业)的角度上去研究的问题,所以所有的观点基于一个“管”的思路上,跟今天大部分的教育思路是一致的。当然好处是把曾经被销售视为不利因素的活动场地(十年前这类场地一直被视为扰民的丢分配置,一般都是尽量少设置)转变为现在的营销卖点、项目亮点之一了。
而令人担忧的是,当下的设计趋势是发力点都朝着“视觉冲击力” 和“更便于客户欣赏理解”这个方向去了,而甚少有人从使用者心理这个最根本的思考源点去反思。
△ 日本太阳城神户养老公寓景观设计/SWA
图片:SWA Group - David Lloyd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当下的人们的思维能力、智商和一千年前的古人们没有区别,不同的只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技术并没有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所以千年前的哲学、宗教、道德经典,在今天依然行之有效,因此我们的心理规律可以很轻松地被各种传统理论去解读、拆解和重构。基于这个判断,心理上的发展可以被预设。简
单总结的话,所有人的心理都可以被归纳到“我可以”和“我不行”两个端点连线里,大多时候处于两种心理交叠和冲突变化之中。
因为“我不行”,所以我们要提供更多更详细的安全措施,因为“我可以”,就要提供尝试风险的有趣的引导可能。所有的突破和改变,不是因为“我不行”,一定是“我可以”的心理基调之下产生的。
不管是技术、理论、科技,还是心理成长,都在于心里这一句“我可以”,代价当然就是“成长痛”。
这个过程并没有因为年龄而改变, 而是贯穿了我们整个一生,致死方消。
△ 日本太阳城神户养老公寓景观设计/SWA
图片:SWA Group - David Lloyd
虽说好奇心会害死猫,但这个世界上猫并没有变少还变得越来越多了,是因为有好奇心的猫变少了嘛?
当下的设计中,恪守规范的安全设计越来越多,或者是大家只会在安全的范围内尝试各种异变,做出了很多好看但体验无聊的设计,儿童活动场地是一个典型的类型,康养设计也是。
不可否认的一点,现在及将来可以享受康养产品的人只是少数,这一类客户都具有较高的支付能力(或者子女有),绝大数人还只能是居家养老。当一个人具有一定好的支付能力(或者家庭具有),同时又不受必须的社会劳动要求之下, 那么本质上是一个个性解放的潜力群体,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说老人和孩子一样, 因为都不需要太遵守“社会规则”约束,有他人为其承担责任和后果,那么人的自由本性就会逐步彰显出来,也就是心理线上逐步向“我可以”倾斜。如果他/ 她还曾经或者依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时,这种倾斜会更加明显化。
△ 目前国内机构养老需护理人群构成比例数据
作为责任承担者(子女及管理方),我们在心理上更会向“我(他/她)不行”倾斜,所以我们所有的设计初衷都会是以安全为主导,因此从这个层面上,大多数康养设计是在做给责任承担者看的。我曾经在我们做的康养类产品设计时提出一个三维评价标准,就是管理方(建造者、维护者)+购买方(大多数是子女,在国内老人自己承担费用主动要求去住的比例还不高)+使用方三方满意,而要卖出这样的产品,让前两者满意更为关键些。
因此大多数的康养设计,向医院、疗养院方向发展的概率更高,大多数的设计规范和规则已基本在沿用类医院标准。
△ 源创易——康养设计“三心二意”评价标准
在一些发达国家里,康养类产品指的是提供给有自理能力或者半自理能力以上者的,而无自理能力或者因疾病晚期需要医护帮助人群的使用产品是定义为 “临终机构”,在产品定义和设计思路上是另一个方向。
国内目前的大多数产品还停留在两者合一的基础上,所以在设计和管理上都是强行拉通,所以会出现这类产品的医院化设计的导向。
而在使用时限上,使用康养产品的时间要远大于临终产品,但是出于某种导向,前者却一直只能使用偏向后者的设计产品,不得不说更像是在时刻提醒使用者,你们就在这里“慢慢安全地老去吧”。
在设计上,我们可以延续现在的趋势去做更优美、更安全的产品,但同时,更有趣的产品可能会是在同类产品中更有“溢价”能力和竞争优势的产品。心理线上时刻往“我可以”倾斜的人群,理论上一定是更有社会能力和支付能力的人群,这也就给支撑这类产品提供了市场保证。因此,市场上就应该出现两类不同的康养产品才对,
“乐园化”和“医院化”
产品都会有各自的客户群体,而前者一定是更高级的存在。同理,前文中提到的儿童活动场地也应该有
“野生化”和 “精致化”
两个发展方向,前者也一定是更高级的配置,因为懂得这个道理并接受的家长,也一定会是更有社会能力和支付能力者。
△ 重庆龙湖颐年公寓康复花园/GVL怡境国际设计集团+张玲博士
图片: LAU
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康养产品不是面向普罗大众的普通消费品,是提供给不到十分之一群体的尊享产品,而在这类产品里,90%必须同时满足多种条件(改造和服务半径)只能是更趋安全的产品,而剩余的10%里将会是更有趣的产品,而有趣的导向会慢慢影响到那90%的产品,让我们体会到变老不是件悲哀怜悯的事情,也是件有趣而肆意的事情。
老而体面、老而有趣、老而有为,这才是使用者的内核心理诉求。
△ 重庆龙湖颐年公寓康复花园/GVL怡境国际设计集团+张玲博士
图片: LAU
那么“乐园化”的康养产品应该有哪些内容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无差别对待。不要预设哪些适合老年人哪些不适合,所有成年人中意的体力&脑力上的娱乐、运动、社交内容,就是“乐园化”应该选择的内容,区别在于为这些内容提供必要的适龄化安全措施,比如防滑地垫、助力扶手、大字标识等,为他们生理上的退化提供体面而细致的帮助。
六年前,我带我父母在三亚过年,在那边住了近2个月时间,我私下的想法是如果他们喜欢这里,我就给他们在这里买套房子养老。刚开始他们很喜欢这里的气候和饮食,每天都会出门运动、交朋友,看起来我的尽孝想法应该可以实现了。直到一个月后有一天我爸跟我说,他在小区里找了一份物业绿化修剪的临时工作(真不愧是景观人的老爹,找临时工作都跟我的专业相关),每天要干3-4小时,一个月能赚2000 元......那时候我才知道,他们的想要的老年生活不是每天躺着享受,而是要证明自己依然有价值,这才是体面的生活意义本质啊,所以后来我妈每周要去当街道交通志愿者,虽然每次回来都累的要躺半天但依然意趣盎然,我也同样支持她去做。我相信这样的体会,很多同龄朋友都有,因此我就得出了第二个想法。
△ 重庆龙湖颐年公寓康复花园/GVL怡境国际设计集团+张玲博士
图片: LAU
“乐园化”的康养设计,并不是只是提供了享乐的功能,更有趣的一点,是在这里给他们找一份“第二职业(可以定期更换工作内容)”
。一个能让人产生依赖和吸引力的康养机构,是让人觉得这里和这里的人需要自己,而不是单纯自己需要康养机构。那么康养设计的内容就变得更为完善和具体了,这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区,提供“活动”的同时还可以提供“工作”,自己为自己服务、为自己和他人而存在。服务和管理人员是一个助理式的存在,协助(实际承揽后台的具体和重体力工作)使用者们在这里获得更有价值和尊严的生活。
一个沉浸式体验的小镇生活,这才像是一个真实而具体的“乐园化”康养机构的样子吧
。当然这样的机构,对服务和管理人员的要求也会更高更难,同样的,“溢价”也一定更高,但更关键的是,使用者们一定会更喜欢。
让使用者舍不得离开这里(世界),我相信这才是设计者大爱的追求。
那么就让我们再努力一点,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有趣”吧,仅仅只是“安全” 的世界,也太无聊了,而仅仅是精致的美,也很无聊。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感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