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这样的建筑有吗?是谁设计的呢?建筑精说建筑

“———”这样的建筑有吗?是谁设计的呢?建筑精说建筑

发布于:2021-03-17 10:02:17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每一种文化都指望建筑能够译载并延续信息,以及作为生命的纽带存在。”

—— Nigel Coates (叙事建筑学派代表人)



  PART.01  

-

“废话”相告



有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不尽情”。然开腔前仍有些许“废话”相告,若有所言不实之,概不负责。

 

《2001太空漫游》 (2001: A Space Odyssey) 是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根据科幻小说家亚瑟·克拉克小说改编的美国科幻电影,于1968年上映,被誉为“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


? 为什么要提及《2001太空漫游》?


一方面是因为下涉及建筑师所述,另一方面则来源于自我观感。

传统叙事电影里的人物、冲突事件、以及由人物和事件所演绎的完整剧情结构,在这里无关紧要。取而代之的是如同古典音乐式的演绎,电影四章节如乐之四章不绝于耳。 重要的是在激发观感的同时带来无限场景与思维互动。


库布里克常说:“我要改变形式,拍部改变既有形式的电影。”


这不经意间激起了我对往事的思考,虽然在下现在所作并不能够称之为“设计”。 但究竟什么可以称之为“设计”? 时常被学校所教导,建有所理 (逻辑) 筑有所据 (条件) ,难道这就是奥义? 但在下还是坚持“设计”是一件非标准且永无答案的事情。


关照现实,这显然是一个看似偏激且没有结果的态度。一如,为什么一定要追寻最优解?


? 这世界上始终存在这样两个事儿: 明白事儿&不明白事儿



【不明白事儿】


过去、现在、未来?或者说究竟存不存在一定条件下的永恒?


从古至今仿佛人们始终在讨论建筑、神与意志力的永恒,自古埃及“金字塔”始便寻求“永生与神的意志”;继古罗马建造神庙献于“诸神”;再美国筑华盛顿方尖碑纪念“贡献卓越开国领袖”。


亦如赫斯顿·史密斯所述灵性构架 (永恒哲学)


1.身2.心3.魂4.灵 【身和心(心包括感受)的层次对大多数人是不证自明的,也是传统科学和心理学研究的层次,可是魂和灵的层面需要进一步解释,这个观点认为魂是人超越生死的部分(印度教中轮回的部分),是超越界以个人的方式在世上的表现,是每个人独特的灵性本质。魂是「与神性有关的认同」,灵则是「对神性的认同」......】


但永恒与存在又与在下 (同笔者一样的苦命打工人) 何干?对于在下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明白事儿】


学校老师:

Q1: 某某某,你介个设计理念是什么?

Q2: 某某某,你介个设计与场地发生的关系是什么?

Q3: 某某某,你介个设计与城市文脉的延续是什么?

Q4: 某某某,你介个设计功能策略与交通组织是什么?

Q5: 某某某,你介个设计空间操作与立面处理是什么?

......

QN: 某某某, (喋喋不休的盘问)


在下:

A1: 呃......我 想

A2: 呃......我 想想

A3: 呃......我 想 想想

.......

AN: 呃......我想想 想想


尴尬中........


学校老师:

什么乱七八糟,想TMD什么想! (心声)


在下:

想什么TMD想TMD什么想想? (心声)


学校老师:

唉,果然浆糊一个,设计什么都不明白。那你下课不是不要找XXX (在下女朋友) 谈恋爱?


在下:

哈哈哈,那是自然!人活着最重要的是开心嘛......


学校老师:

就,离谱!也就只能明白这些事情!


在下:

对了。

那存不存在一种 非标准建筑

那存不存在一种 可以谈恋爱一样的建筑

那到底存不存在呢

那是谁设计的呢

(心中暗暗发问)



  PART.02  

-

那存不存在这样的建筑呢

(有啊,知道三宝蓬艺术中心吗您?)



“狭长山谷,溪水流过,千年来,“嗵嗵嗵”,同样的水碓声始终回响悠长。一艘巨大的飞船,不知道停靠多久了,满是泥土,青苔密布,但硬朗的外形仍然在清秀的南方山谷里一目了然。这就是我希望的样子,建筑跟环境有着强烈的对比,就像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黑色方碑。在自然的环境里,天干天的事,人干人的事,跳脱出来来的比较纯粹的几何形体,是我在那里得到的反馈。”

摘自——水岸剪影_三宝蓬艺术馆_刘阳 (大料建筑)



在下:

卧槽!这就来了?真的来了?


 景德镇三宝村,自古是加工瓷石的地方。近十年,这里自发聚集了上百位陶瓷艺术家建立工作室, 成为了有山有水有年轻实习生的地方。 这里的人们大都与陶瓷有关,甚至每年聚集数万“景漂”。


这里“艺术家”多,“艺术品”和”艺术“展厅就更多,设计伊始, 设计师就希望自己所做的不只是一个摆瓷器的空间,而是会关心瓷人以及他们故事的地方。


在与当地人的交往中,设计师发现陶瓷创作最有魅力的地方是: 瓷跟人之间像是少男少女之间,是一种试探的不直接的沟通。这事尤其体现在经历窑火的"变身"过程中,它又点像胶片摄影,观者把 风景投影到胶片上,在一段充满期待的冲洗过程后,或惊喜或失望。但也恰恰是这种慢慢等待后的不确定,才有了在按下快门那一刻的尊重和敬意。摄影师跟照片,瓷人跟瓷也许是在谈恋爱吧。



建筑,也可以与人谈场恋爱,建立空间场所与人的互动关系,是情感上的,之后再转化到行为上。使空间具有神秘感,触发人们更多样更强烈的感官和心理刺激,也许建筑也能像科幻中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一样,开始具有情感,能够与人交流,而其中的媒介可能就是空间所激发的记忆和想象。

摘自——看与被看_三宝蓬艺术中心_刘阳 (大料建筑)



整个展场在视觉上沿着150m直线延展开,但当实际进入后却发现内部空间是多流线且并置穿插的。有别于普遍意义上的展陈空间设计,我们并未打算让参观者一下就看遍所有地方,空间是可以和人“调情”的,就像《一代宗师》里宫二和叶问最后那段隔着门的“功夫调情”一样,只要氛围合适,场所和它的参与者就能够默契地找到那扇门。

摘自——看与被看三宝蓬艺术中心_刘阳 (大料建筑)


深刻的往往是瞬间触动,可能模糊,可能清晰。

关于大料建筑的 三宝蓬艺术中心——



  PART.03  

-

那就来看看


01

【一则——场地】


△ 景德镇三宝村


景德镇三宝村,自五代时期就盛产优质瓷土的地方在千百年来一直以瓷器闻名于世,“嗵嗵”的水碓声从古回响至今。潺潺溪水绕过幽深的峡谷,蜿蜒至山脚。在这片小小的山谷中,有一处东方美学臻境。


故而,今有过三宝便不往景德之辞。


△ 三宝棚艺术中心总图(改绘)


场地条件不复杂,但着实讲究。


山水萦绕,溪流穿过,两侧山林自然向下“凹出”狭长山谷。大有“出现”具有触动感场所的优良条件。



 02

【二则——整体姿态】


△ 三宝棚艺术中心体量(自绘)


自设计始,需树立一种“整体”原则。


往常,在如此承蒙天地厚爱之场地设计大多会遵循一种“依山就势,采风借水”的方式。但设计师一反常态,足足150米长度的体量直接坐落其上,确实很有刘阳先生所述巨大飞船之气势 (建筑与环境果然对比强烈)


在自然环境中“天干天的事儿,人干人的事儿。”大有姜文《邪不压正》中“我就是为了这醋,包了一顿饺子。” 不是这样一个建筑需要这样一个场地,而是这样一个场地需要这样一个建筑。


继续解读...... (起初在下并不愿解读:初见时不解,更何谈读呢?——你总是给自己设置障碍,因为你不敢)



03 - 1
【三则——控制(整体)】


设计所需“整体控制”原则可粗浅解读为:


第一层级——整体形态与环境协同。

第二层级——整体功能与环境协同。

第三层级——整体氛围与环境协同。

第四层级——整体运行系统协调 (建筑空间与时间)。


很显然这种“整体性原则”并不完全适用该设计。 (先抛出这个问题:是如何整体性控制设计的呢?——后文详解)


简单提及两点:


①  两段长向墙体控制建筑整体方向与建筑边界。

△ 三宝棚艺术中心形体控制(自绘)


②  9米基本网格将设计控制在12宽150米长的矩形内。 (如若非要加个说法,除却好用之外,那在下只能强行数字哲学中369的特殊性“3生万物”)


△ 三宝棚艺术中心尺度控制(自绘)


整体性控制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但依然可以先解决一部分再解决一部分。


这也没什么问题,毕竟爱情也要在一定合理范围内发生嘛......



03 - 2

【三则——控制(部分)】


△ 三宝棚艺术中心空间区段(自绘)


设计所需“部分控制”原则可粗浅解读为:


第一层次——建筑功能层次。

第二层次——建筑空间层次 (举个例子:开放——半开放——模糊——私秘)。

第三层次——建筑行进层次 (举个例子:进入——竖向/横向开叉——发散/收束)。

第四层次——建筑行为层次 (举个例子:可以理解为一种情感变化【变化/冲突/对比.....】)。


同理:阶段性变化便出现所对应的空间氛围与人处于该氛围中的情感激荡 (可以理解为场所感的建立)。



03 - 3

【三则——控制(媒介)】


△ 三宝棚艺术中心院落形式(自绘)


设计除却“整体把控”、“部分加持”之外——重要之事便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东西,可以变相理解为一种具有触发机制的媒介。


设计所需“媒介”原则可粗浅解读为:


第一层次——连接性选择 (举个例子:单侧扩散/两侧串联/三侧限定......)。

第二层次——过渡性选择 (举个例子:室内通高中庭/室内庭院空间......)。

第三层次——分割性选择 (举个例子:目光所及但步非所及.......)。

第四层次——界面性选择 (举个例子:作为阶段性空间终结点出现.......)。


媒介空间的出现意义大抵——空间的功能延续,空间的氛围烘托,空间的情感塑造。


同理: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阶段性空间主题或者一种调节性机制 (使得整体空间去同质化与单调感)。



03 - 4
【三则——控制(完整)】


△ 三宝棚艺术中心地下空间植入(自绘)


设计除却上述几个基本逻辑条件之外,始终需要一个完整的基础元素保障设计的通达 (贯通/可达) 与合理。


设计所需“完整”原则可粗浅解读为:


第一层次——对整体性把控的回归,基本达成空间生产活动 (举个例子:该设计中生产活动理解为看【展/参展人】与被看【参展/环境物】)。

第二层次——对功能通达的基本回应 (举个例子:不再进行功能的水平向划分,转而进行竖向操作)。

第三层次——对行进方式的加强 (举个例子:空间流线的意义在于固定的主流线体系与可变/可终结断头的分支流线)。

第四层次——对行为与心理感受的刻画 (举个例子:该设计不仅仅是提供了完整贯通的条件,更多的是提供了一种可以上下空间贯通的空间操作基础界面【上下打穿/两侧消除边界】)。



04 - 1

【四则——修正(肌理)】


△ 三宝棚艺术中心地下空间变形(自绘)


设计除却上述原则外,便需经行“修正”:对设计整体塑造过往矫正。


在下认为作为东方设计从业者来说是必要的。 由于文化的特殊性,更倾向于一种对“写意化”的操作,至少是与“现代主义以功能为主导”存在些许发散。 但“现代主义”本身并无大碍,毕竟四座大神还是活在大家心中。


该设计中地下空间首先进行与地上空间部分脱离/部分错动。



04 - 2
【四则——修正(塑造)】


△ 三宝棚艺术中心地下空间再变形(自绘)


在下认为 空间异质性的产生一定是基于整体空间逻辑与空间肌理的结果。


设计所需修正——“塑造”可粗浅解读为:


第一层次——空间功能逻辑性回应 (举个例子:展厅所需要空间的变化往往要比办公建筑丰富的多的多)。

第二层次——空间场景氛围感回应 (举个例子:无论塑造变化或者一镜到底的空间不变操作往往是基于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


空间的塑造并非形式化语言表达的结果,而是真正的设计需要以达到对建设资源的整合。


真正的需求往往隐藏在形式语言的背面。



04 - 3

【四则——修正(整体)】


△ 三宝棚艺术中心地上空间变形(自绘)


在下认为修正的最大意义在于————对于设计整体层面的操作。


这意味着去探讨设计造型与本体之间的关系,就好比衣服与人的关系一样。参数化或者外表皮材质与使用 (实用) 空间之间的关系。如果空间操作的得当/合理,那么整体造型自然而然地便发生了。

接一句题外话,作为一个基本不参数化的业余格设计者。提出这样一个不合时宜问题:参数的背后究竟对应的是时代技术文明的进步,还是说是表皮下对空间实用性的妥协?是要在变化中去纪念与发生,还是选择去塑造《2001太空漫游》中看似江郎才尽的绝对几何图形哲学?


可能这对于在下来说是一种不合时宜的有意义,毕竟我是一个“就是为了这醋,包了一顿饺子”的人。



05 - 1
【五则——组织(位置坐标)】


△ 三宝棚艺术中心交通位置安排(自绘)


在正常的逻辑体系下,竖向组织的意义更偏向于是一种“解决问题”式的角色定位。


设计所需组织——“位置坐标”可粗浅解读为:


第一情况——设计功能矛盾的问题解决。

第二情况——设计空间塑造带来行进断裂矛盾的问题解决。

第三情况——设计氛围营造带来的不通达矛盾的问题解决。


但在这种基本得当的朴实无化条件下,是否存在一种进阶?是对行进流线加强。此时引入一种叙事与场景氛围的处理,可以理解为目的是想去铺陈展开一条叙事化空间体验体系。坐标定位的意义在于定位节点与转折点 (基于行为改变下的情感组织)。


再次引发一个思考:如果采用一种反向逻辑,是否可以先设定组织方式再展开空间?



05 - 2
【五则——组织(形式)】


△ 三宝棚艺术中心交通形式安排(自绘)


在上文所述的逻辑体系下所展开的形式语言是有意义且必要的:


组织形式与形象的表达一定是基于功能与空间。

场地环境需求所统一的,如上图所示“——”形式,它不需要复杂 (去解决联系问题)。

如上图所示“特殊处理”形式,它需要复杂 (去解决氛围与空间塑造问题)。


形式的意义在于是否要去呼应需求,正如森佩尔说,我们正真需要探寻的是事物背后的 "根本动机" 是什么!



05 - 3
【五则——组织(界面)】


△ 三宝棚艺术中心建筑平面空间组织(自绘)


这里的界面强调的是一种“提供活动的承载面”。


交通组织体系的背后所对应的是产生必要活动承载区域,如果把交通组织的节点理解为是一种“惊喜“的话。但惊喜并不是贯穿全局的一种合理处理方式,如果一部电影全部都是变化转折,结果必然是烧脑或者差评。


归根道理,平平淡淡才是真啊。至此还未提及具体功能,因为功能是需要出现在合理的空间位置,请耐心继续....



05 - 4
【五则——界面(纯粹功能承载界面)】


△ 三宝棚艺术中心地下空间组织(自绘)


该设计的纯粹功能界面被放置在地下部分。 (除却左上角的设备,卫生间配套辅助功能)


△ 三宝棚艺术中心地下空间实景(来源于谷德设计网站)


提供了一个全天候气象条件下可以穿行与游历的地下的展示空间。


“TO THE OUTSIDE”处于界面边缘的交通节点为解决后勤/地上办公空间提供上下必要联系之外,其余位置的交通节点均作为通往地上展示空间/室外展厅/庭院/多功能厅的转换节点。



05 - 5
【五则——界面(复合功能承载界面)】


△ 三宝棚艺术中心接地层空间组织(自绘)


该设计的复合功能界面被放置在接地层部分。 (除却右下角办公功能)


提供了一个复合化的功能放置界面,从右下至左上依次为:办公——主入口 (兼展厅/门厅) ——庭院——半圆展览/兼庭院——室外开放展厅——庭院——多功能厅——次入口。


“TO THE UPPER”均作为联系上层独立空间的转换节点。


△ 三宝棚艺术中心地上空间实景(来源于谷德设计网站)


复合化功能界面的意义在于为空间的行进流线提供 “可能性”, 以达到不设置固定流线的作用。室内外空间的交错排布以及多路线的选择,观战人无法一口气逛完所有的展区。为建筑的具体场景氛围塑造带来 “可能性”



05 - 6

【五则——界面(独立功能承载界面)】


△ 三宝棚艺术中心顶层空间组织(自绘)


该设计的独立功能界面被放置在二层部分。


提供了三块相对独立的功能空间,从右下至左上依次为:精品展厅——贵宾室——露台 (远眺山谷) 。分别通过通往基底层的交通节点与复合功能承载界面相连接。


△ 三宝棚艺术中心独立功能实景(来源于谷德设计网站)


独立功能界面的意义在于为功能提供了相对独立的 “可能性” 以达到空间行进局部终结点的作用,以丰富设计本身的空间层次。



06

【六则——协调(场地/功能/环境)】


△ 三宝棚艺术中心地下层平面轴测视图(自绘)


我花20年下了一盘大棋,到最后发现穷途末路。 (在这里是上五则的结束,具体功能合理组合整合产生。)


第一要务——该设计地下空间的展开中介入朝向场地自然条件的溪流展示面,在形成穿越空间的同时照顾到空间狭长属性带来的无趣感。

第二要务——该设计地下空间的展开中介入竖向的人工“树苑”,在形成上下贯通式空间的前提下同时照顾到日照与局部应用场景的塑造。

第三要务——暂留“爆点”,专之末尾处......


△ 三宝棚艺术中心局部场景(来源于谷德设计网站)


△ 三宝棚艺术中心接地层平面轴测视图(自绘)


该设计的复合功能界面为观看者带来更加丰富的视觉以及心灵交流。 


第一要务——该设计在空间展开序列安排上植入人工“水苑”,在形成与“树苑”对比的同时丰富受众的感官体验。

在形态的控制上存在以下两点图形逻辑:①建筑内部形成图形上的延续感,详情参见项目实景。②建筑外部存在向自然场地的局部介入,详情参见建筑控制性墙体的边缘处理。

第二要务——该设计对控制性墙体存在人为视线引导性操作,详情参见上图渐变化处理的“景观选择”。整体呈现出对道路的驱离与自然场地条件贴近。

第三要务——该设计结合局部交通组织节点出现了类似于电影分镜/定格一般的照片化氛围场景。 (在视线与行为上与场地条件/建筑空间本体互动) 或许可以理解为刘阳先生所述“煽情”处理的一部分。

第四要务——该设计对空间场景氛围的塑造更倾向于视知觉与身体力行的相互加强。


△ 三宝棚艺术中心局部场景(来源于谷德设计网站)


△ 三宝棚艺术中心地上层平面轴测视图(自绘)


该设计的独立功能界面更趋向于为观看者带来完全开放与自由的视觉体验。


第一要务——实体空间与独立空间的竖向延续,庭院空间的再生产 (举个例子:可以理解为园林中除却“叠山理水”外还需要“亭台楼阁”以最大化空间体验。既可发现园外之景,亦可竖向体验园内“一池山水”)。

第二要务——远眺与定格视觉场景就完了。

第三要务——拍照打开就完了!

第四要务——我这么一个小伙子 (丰富体验的设计) ,你确定不和我远走高飞吗?


△ 三宝棚艺术中心局部场景(来源于谷德设计网站)



 07

【七则——造型处理层次】


△ 三宝棚艺术中心整体造型(自绘)


如果你还有不明白的事儿那就无关紧要了,因为不重要!


但至少要明白两件事儿:


明白事儿一则——该设计造型(衣服)便反映的是空间组织本身,基本上心口一致。这没什么问题,个人觉得在保持真实性的前提下也比较高级。

明白事儿二则——该设计与其说是“恋爱设计”更像是一种夹杂着“诗意”又有些许的空间幻觉与反叛。


至于造型处理层次自然是从空间本身出发逐步向附属空间,塑形空间,构件,材料,色彩趋近。


但可以确定的是建筑设计的真实性/合理性是需要绝对保持的,即功能、实用、美观。这自然不能是“装修”! (潜台词:到这里也差不多了,至于造型处理层次以后有机会再“乱说”一些拙见。)



08

【八则——上帝视角(环境整体协调)】


△ 三宝棚艺术中心场地设计(自绘)


至于这一部分,造物者 (设计师自己) 已经给出了答案,且在具体的空间安排上与解答上可参见——

谷德设计网站:日常项目深度报道:三宝蓬艺术中心。 (六问刘阳先生,问问扣题,答答讲究。)


或许令在下印象深刻的或者说心驰神往的便是如下场景:


伴“嗵嗵”水声行至于此,逐步向山谷深处行进,景景映眼,风声入耳。




  PART.04  

-

你以为这就完了



下图大可不必绘制——出于感动与致敬暂艰难截选出感人四则,尤其①、③、④。


△ 三宝棚艺术中心插图(自绘)


①  ——“水苑”与“地下空间”的联立。光线穿过水面,斜向洒进地下空间。

△ 三宝棚艺术中心场景①(来源于谷德设计网站)


②  ——竖向“树苑”。


③  ——“树苑”与“地下空间”的延续。下沉地院,路遇狭长甬道,行至景①。

△ 三宝棚艺术中心场景③(来源于谷德设计网站)


④  ——“水苑”眺山林。

△ 三宝棚艺术中心场景④(来源于谷德设计网站)


勉强算是这么着了


△ 整体回顾该设计生成过程



  PART.05  

-

项目图纸








图片来源:

1.文中分析图为作者自绘或改绘

2.项目图纸及实拍源于谷德设计网

https://www.gooood.cn/in-process-sanbaopeng-art-museum-by-dl-atelier.htm

2.其他图片除注明外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7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多层办公建筑设计:塞尔维亚PIN计算机公司办公楼案例

PIN计算机公司的新办公楼可以形容成两个拉长的相交立方体沿长向布置在梯形场地上,建筑面积3770㎡。 较小方体的前部是建筑的公共区域,包括入口和接待部门,楼梯和中庭;第二个方体组织成了办公区域,同时后勤和仓储空间位于场地的中部。 在公共和最对外的部分使用光滑的木板和铝板以及玻璃表面,与围合的盒子状的仓储和后勤区域相区别,后者使用了水平金属覆层,带来了有棱角的外观。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