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海外平行课建筑界的欺骗魔术:空间的幻象和感知

海外平行课建筑界的欺骗魔术:空间的幻象和感知

发布于:2021-03-16 08:45:16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 建筑欺骗 」


| 传统意义:对立于直观和坦诚 |



建筑界经常用“透视”来“欺骗”人的感知。在建筑界传为佳话的“欺骗魔术”,是布拉曼蒂(Bramante)的Santa Maria presso San Satiro。通过精准的透视计算,在圣坛的墙壁上,设计出一个“虚假”的长廊,使因场地因素受到限制的教堂 在视觉上更加通透



巴洛克建筑师博罗米尼(Borromini)设计的 Palazzo Spada Alcove,则 用透视创造“违背现实”的视觉错觉


而在景观界,则是著名的勒诺特尔园林(Le Notre)的设计,也同样利用透视来增加园林“视觉面积”。


英国新古典主义建筑师约翰索恩爵士(Sir John Soane)对于哥特式建筑也有奇特的“欺骗”技巧。自1820年代开始,哥特复兴运动(Gothic Revival)带来的新哥特式(Neo-Gothic)成为了风靡英国的潮流设计形式。索恩受训于古典主义建筑教育,虽然对于中世纪哥特建筑情有独钟,但对于新哥特式风格,持保留态度。



索恩曾被任命为伦敦“圣三一教堂”(Holy Trinity Church)的设计师。但是,甲方要求他改变他引以为傲的新古典主义设计,加入新哥特式风格。索恩虽然同意了,但玩了个小技巧。在他上交的水彩效果图中,相比于其他新哥特式设计,他的新古典主义设计被安置在最显眼的位置。而且, 温暖的色调充斥着建筑,使它沐浴在阳光下 ;而那些同在一列的新哥特式教堂,则在逐渐被阴影埋没。最终,这种视觉差极大地帮助索恩保留了他的新古典主义设计。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建筑师和艺术界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在他的《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建筑的七盏明灯》)里,第一次具体提出了“建筑欺骗”(Architectural Deceits)这个词和他的理解。


广义上讲,建筑欺骗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1. 一种“结构”(structure)或“支持”(support)上的(建筑)提示(suggestion),但不是真正的那个(not the true one);

2. 表面粉饰的材料去代表别的材料,但不是真正的那个;

3. 任何模具或机械制造的装饰品。



拉斯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要避免上面三种情况,就可以做出更好的设计。但是,这三种情况的现实应用,也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才可能被认为是欺骗。


他举例说:建筑上的镀金,不是欺骗,因为对建筑的理解不包括黄金;而珠宝镀金,是欺骗,因为珠宝可以被理解成黄金,所以这种欺骗行为应该被谴责。拉斯金对于“欺骗”的理解,也有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他认为,我们对欺骗的愤怒,我们拒绝任何污蔑、虚伪和背叛,是 因为这些“欺骗”会伤害我们,不是因为它们是不真实的(untrue)



法国哥特复兴(Gothic Revival)建筑师Violet Le-Duc也有类似想法。“无论在艺术或在科学里,在我们缺乏方法论的情况下,一旦我们想研究或实践所学的知识时,我们就会创造尴尬和困惑,且其程度和我们所学的知识成正比。 过量(abundance)反而会造成阻碍(obstruction) 。”他强调两种“建筑诚实”(architectural honesty):一是计划制定方面的真实,二是建造过程的真实(true in respect of the program and constructive processes)。而他的设计,也是拒绝“隐瞒”,体现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诚实,对结构的坦诚。


现代扩展:跨学科式的解读和探索 |

到了现代,建筑欺骗则有了更广泛、跨学科的理解。在《Architecture of Deceit》里面,南加州大学(USC)教授Diane Ghirardo描述的建筑欺骗,则更多从人类学角度出发。


她认为:二战的德国建筑师看似在争论建筑风格,但内核是为法西斯服务而争宠;70年代由于建筑行业萧条而导致美国建筑师在建筑绘画上的突飞猛进,实质上只是为逃离现实的建筑环境;现代主义者看似丰富了各种对建筑的感知,但这只是不同情感左右的结果而非真实;建筑批评家看似丰富了建筑理解,但也只是帮助分配了社会的奖励(金钱和机会),而且还从艺术史那边抄袭了相关评判标准(从文字描述到图表分析),最终将建筑变成无意义的、供精英主义消费的工艺品。


建筑,成为了社会需求、政治表达、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对建筑的讨论也逐渐脱离传统认知范畴。这些非建筑因素,逐渐成为了人们评判建筑的标准和潮流,决定了建筑的价值,而“建筑作为有自我价值的个体”这种观点,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被这些非建筑因素欺骗的,到底是建筑本身,还是去解读建筑的人呢?



现代还有更偏向普遍意义上的建筑诚实与欺骗。赖特,采用最原始纯粹的建筑材料(石头、砖土)去表达建筑的诚实。盖里的Guggenheim Museum Bilbao用高反射的外墙材料,以达到特殊的审美要求,同时,真正的建筑内部形式,是被覆盖住的,是难以从外立面来推敲内部结构和分区的。而扎哈,则是用更为深度加工的材料和结构,既覆盖住内部的形式和功能,又摆脱对自然的诚实。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见各种“ 内外不统一 ”的建筑,例如,伪装成杉木的信号发射塔,做成小房子的变电站等等。

 

我们会发现,这种设计的出现,往往是一种注意力的转移。外表为A,实际内容是B,但通过C类手段,使得被针对的观察者(Targeted Observer)的注意力从B转移到A,或者用A来代替B,使得B在一开始就不被发现。



建筑现象:对感知的欺骗  |

而当我们试图摆脱传统的建筑手段、在当代建筑潮流中去想办法了解C类手段时, 现象学 (Phenomenology),就登场了。现象学的重要一环,是去理解“感知”(perception)。感知,也和我们的感受力(sensibility)有关,具体来说,假如感受力是指“去感受的能力”,那五感(看、听、问、触、品)和感受力的关系则是相对来说最明显的。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Merleau-Ponty)说:“ 我们用身体去感知世界 ……而我们的身体也成了感知的直接承受者,是主体。”著名魔术师哈利·胡迪尼(Harry Houdini)说:“我们会选择相信眼睛看到的和耳朵听到的东西。”



我们会通过 视觉 ,去发现在结构或尺度里的不和谐,那些类似身体抽搐的、不和谐的象征。我们会通过 听觉 ,去在整体里面定位像声音、不和谐和不协调等的存在。我们会通过 嗅觉 ,去分辨哪些空洞的、幻想的,哪些是舒适的、理想化的。我们会通过 味觉 ,去检测那些附庸风雅的、复杂的、粗俗的和高贵的事物。我们会通过 味觉 ,去感受肤浅的、平淡的、感性的和常识性的客体。当我们试图欺骗人的感官或认知,而非超自然存在的知觉的时候,具有现代性的建筑欺骗就出现了。

艺术界已经有“通过对感官的影响来制造空间”的创作。


名气跨界出圈的,则是M.C. Escher那魔术般奇妙的空间。




衍生平行课

建筑欺骗:魔术环协会,空间的幻象和感知


「 报名相关 」

项目周期:8周
难度:★★★★☆
报名人数:4-6人
组队形式:individual, 2人/group
项目成果:one project
开题模式:online
软件要求: PS AI ID SU/Rhino
报名要求:
  • 本设计课题针对建筑学/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

  • 本设计课题旨在打破对建筑学的一般认知,解构魔术或建筑元素。提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整个设计是实验性质的,将魔术表演或空间魔术运用到设计当中来,制造“建筑欺骗”;

  • 本项目并没有固定的表达方式,软件、手绘、模型、拼贴皆可,以“表达自我意识和设计”为主;

  • 可独立完成项目或合作。



「 课程讲师 」


Liu Yiming
 
UCL
MPhil Architecture and Urban Theory and History
MA Architecture and Historic Urban Environments (一等学位)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BA(Hon) Architecture
 
UCL巴院博士候选人,导师为UCL首席研究员和“城市实验室”主任Dr Clare Melhuish,和考古学院Dean Sully教授。巴院硕士在读期间,师从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研究奖获得者Dr Edward Denison和伦敦Design District设计师Hannah Corlett,主攻以历史为基础的废墟理念、困难遗产、建筑元素的研究,并以Distinction一等荣誉毕业。


「 背 景 」

本次平行课,旨在设计“魔术环协会”在中国的分会,主要的空间包括:表演场所、博物馆/展览馆、练习室。选址可以是实际或虚拟场所。


1905年的一天,23个魔术师在伦敦的Pinoli饭店会面,与会结果,成立了英国最古老的魔术师协会之一:魔术环协会(MagicCircle)。协会第一位主席,是David Devant,英国最伟大的魔术师之一,他的著名结束语“All Done by Kindness”(皆是好意)。如今,协会会员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超过1500个会员,四分之一居住在除英国以外的地方。



1906年,Nevil Maskelyne发表了第一本魔术杂志《The Magic Circular》。杂志封面,是黄道十二宫的图腾,其英文释义是“IndocilisPrivata Loqui”(拉丁文,大概翻译:绝不揭秘),这也成了魔术圈协会的座右铭。杂志自1906年开始,每年发行12刊次,连接着世界各地的会员和魔术爱好者。


魔术环协会在伦敦设有总部,除了办公室和表演场所,还拥有一个小型博物馆。馆藏包括:从协会创建开始的各类珍品,魔术道具,珍贵的魔术手稿,还有著名魔术表演的历史照片。同时,博物馆有装有机关门的房间,那是只有会员才能进入的“珍宝屋”或密室。参观者需要预定相关的游览时间,有专人解说。同时,藏品不止于博物馆本身,在所有的房间和走廊,全都布有协会的收藏品。


同时,Magic Circle也常有“魔法阵”的意思。魔法阵,指魔法或巫术仪式中标记出的一块区域,是以圆形为基础做延伸的一种图腾,通常是画在地上,亦或是用粉笔或盐画在地上,以实行魔法或巫术。另外最常用的图案,也有五芒星、六芒星以及三角形。魔法和巫术的使用者认为这个区域内有特殊的超自然力量,类似“曼荼罗”和“八卦阵”。魔法阵在魔法的仪式当中,是不可或缺的,是一种发动仪式或魔法的媒介。


「 魔 术 」

英文的“魔术”与“魔法”同单词,都是“magic”。人们经常会用“that’s the real magic”(这才是真的魔法)这样的语句去夸赞某个魔术。而且,魔术表演的场所,已经不局限于各类剧院,日常城市生活场所当中也会存在,譬如各种近景魔术。



把魔术技法描述得引人入胜的作品,除了小说《The Prestige》,也包括它的同名改编电影《致命魔术》,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

“每一场魔术表演都有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叫“以虚代实”(The Pledge)。魔术师秀出一个普通的东西,一副牌、一只鸟或一个人。他会让你看这个东西,去检查这个东西。你会觉得这个东西很平常,很普通,很真实。但,事实并非如此,里面会有猫腻。


第二个步骤,叫“偷天换日”(The Turn)。魔术师利用这个普通的东西,做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表演。现在,你很想找出秘诀,但你绝对找不到。因为,你根本没有真正在看,你并不是真的想知道(背后的原理),你想要被欺骗。


然而,这时候观众不会鼓掌。因为仅仅“把东西变没有”是不够的,你还得把(同样的)东西变回来。这就是为什么每个魔术都有这样一个第三个步骤,也是最难的步骤。我们称之为:化腐朽为神奇(The Prestige)。”

——《致命魔术》


归根究底,每个魔术的实质,总会包含幻象(Illusion)、误导(misdirection)和欺骗(deception) 。魔术师鼓励观众去关注其他地方,而真正技巧发生的地方,却不那么容易被注意到。观众会相信他们看到了些东西,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魔术师,是会掌握“欺骗”的动作发出者。


卡尔·吉尔曼(Karl Germain)说:“魔术(表演)是最诚实的职业。(观众都期待魔术师会欺骗他们)魔术师会欺骗你,并且说到做到。”



「 目 的 」

学生们将会去设计“类建筑存在”(Quasi-architecturalExistence,即QAE)。因为,在这个项目里,建筑本身的定义,或者其普遍认为的定义,应该被质疑和挑战,并提出相关问题:建筑的动线一定是清晰直观的吗?感知或五感对建筑有什么意义?诺兰的“迷宫叙事手法”如何参与设计?除此以外,学生们需要再设计中,加入至少2种建筑欺骗(Architectural Deceits)。


学生可选择的方向:

1. 从叙事出发。从某一个魔术着手,从该魔术的原理、技巧、表演、心理,分析并解构整个魔术,总结叙事,应用于建筑。


2. 从建筑元素出发。挑战建筑元素的存在和功能,解构并重组建筑元素,“楼梯的尽头是另一层楼吗”。



「 图纸表达 」

叙事方向:

1. 叙事背景:拼贴
2. 选定的魔术:分析图(原理、流程、技巧、表演、心理)
3. 叙事总结+元素提取:分析图
4. 小空间/场景重塑叙述:轴侧
5. 大空间/场景整合:平面图/轴侧
6. 建筑欺骗示意图:任意图面表达方式,每种至少一张。


建筑元素方向:

1. 元素背景:拼贴

2. 选定的建筑元素和案例:分析图

3. 解构建筑元素:分析图

4. 小空间/场景重塑叙述:轴侧

5. 大空间/场景整合:平面图/轴侧

6. 建筑欺骗示意图:任意图面表达方式,每种至少一张。



「 课程安排 」




「 参考出图 」


Augmented Domesticity, by Pedro Pitarch


Archipelago, by Pedro Pitarch


“If I wrote a poem”, by Nich Van Woert


Art Work, by Kill Pixie


Art Work, by Kill Pixie



参考文献/必读资料:

1. 《Hiding the elephant how magicians invented theimpossible》 by Jim Steinmaker

2. 《The Eyes of The Skin》 byJuhani Pallasmaa

3. 《Invisible Cites》 by ItaloCalvino

4. 《In Praise of Shadows》 byJunichiro Tanizaki

5 . 《 The Prestige》 by ChristopherPriest


电影:

1 . 《 The Prestige》

2 . 《 The Illusionist》

3 . 《 Is Anybody there》

4 . 《 Now You See Me》


其他作品:

1 “Ames Room”,艺术家 Adelbert Ames

2. 艺术家 Dan Graham的作品

3. 艺术家MC Escher的作品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7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海兔雨棚:用六角体三维参数模式将雨棚的功能从情感化体验角度切入哲外艺术设计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