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问答 \ 某建筑公司高管集体离职,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

某建筑公司高管集体离职,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

发布于:2021-03-10 11:24:10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问答 [复制转发]



经济规律为何?底层规则又为何?

ADU咨询(ID:wlcy102425)原创
内容已获得授
编辑 | 肖琪玲


春节前后,有朋友告诉我,某家老牌大型民营建筑设计公司最近发生重大人事变动,一批肱骨之臣离开了公司。


我的同事雪琦老师问我是不是类似的事见多了,心如止水。我的职业生涯中,高管离职引发震动经历过不少,也耳闻过不少。比如17年前的2004年春节后,CCDI当时在400人左右的规模,30多位技术和管理高管在深圳开了三天的务虚会,这次会议对CCDI之后几年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现在再看,当年与会的30多人中,还在CCDI的大概只剩下零头了吧。


设计公司是智力型组织,核心人员的分分合合对公司、对个人都有很大影响。关键是为什么分,为什么合。


国人很熟悉《三国演义》的第一句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未必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春节前后,我把200多年前英国历史学家吉本写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看完了,其中一句话耐人寻味:“他们对自己的历史一无所知还要讲求传统。”


我想,这句话背后有一层意思是:如果我们不能跳出原有的认知模型,历史就会不断重演。



01
高低配

大型机构的高管集体离职,表面上是与企业管理的理念不合,背后是产品级别与企业规模长期不匹配导致的必然结果。


产品级别与公司规模匹配是基本经济规律。遗憾的是,因为设计公司的基本业务单元是项目,多数建筑师不理解设计产品是怎么回事。虽不理解产品,但产品的经济规律仍在发挥作用。


上述那家公司,早期的产品很成功,所以支持公司迅速上了规模。在前几年房地产的高周转模式下,又进一步扩大规模。但是,产品级别没有本质升级。规模扩大靠的是大量的同质化横向复制,也就是大量的地方公司、分院、所等番号。这种复制能快速见效,风光一时,但也危机四伏。危机之一就是组织结构中出现了食利阶层。

在一般概念中,组织规模越大,管理层级就越多。但是,这句话有一个产品的前提。这句话的完整表达应该是:组织规模越大,意味着产品级别越高,所需要的管理层级就越多。规模扩大和产品升级应该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


那么问题来了,产品升级是苦功夫,短期未必有成果,风险也很大,节奏没掌握好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而在原有成功产品基础上扩大规模,见效快,也很稳当。再加上市场的热度,以及中国设计行业资质管控的原因,高——低配(企业规模大与产品级别低的搭配)是多数上规模设计公司的标配。


既然高——低配违背了经济规律,那么就会表现出一些不合理现象,比如大型设计组织里的某些管理层级是无用的。在有些大院,虽然有总院——分院——所——组这样几个管理层级,但因为产品级别不高,具体业务由所一级进行管理就够了,分院是空架子。空架子倒也好,不太抢所里的利,相安无事。


如果分院不甘心当空架子呢?


那就要指导所里的业务,分所里面的利,但是因为产品级别不高,一个建筑师干上十年就基本成熟了,一个设计所成立几年也差不多能立足了,所以不需要分院的长期指导,更不愿意长期分利。


于是,分院这一层管理者就可能慢慢演化成食利阶层。食利阶层的存在对上面的总院和下面的所来说,都是不情愿的。


这里必须特别说明的是,食利阶层在这里是中性词,指的是这种现象。它的出现是结构性原因造成的,而不是因为食利阶层的人本性贪婪,道德上有缺陷。


上述根源性矛盾的激化除了高管离职,还可能以削藩、组织扁平化、资源重组等名义出现。总之,如果违背了产品级别与企业规模匹配的经济规律,就可能表现为摊大饼、虚胖子、大马拉小车等现象。



02
高周转

去年和一位设计公司老总交流时,他说他们最近干了一件史无前例的事,8天出了一套住宅小区的施工图。我的第一反应是,效率够高,问题是质量靠谱吗?这位老总告诉我,质量靠谱。


我想了想,追问了一句:如果多给你们1个月的时间,这套施工图的质量会更好吗?他楞了一下(可能是没想过这个问题吧),思忖片刻说质量不会有多大的提高。


这是一个诚实、勇敢的回答。


媒体上有很多文章分析高周转模式透支了房地产行业的未来,乃至绑架了宏观经济。这里不论房地产企业是主动高周转还是被动高周转,抑或兼而有之,反正设计公司做为房地产业的乙方,在过去五六年间牢牢地卷入了这场疯狂运转的盛宴里。既然是盛宴,肯定能捞上一票。


不过,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盛宴中的设计公司浑身上下都烙上高周转的印记,企业战略、文化氛围、组织架构、人才梯队、项目管理、薪酬福利、技术体系等,这一切都围绕高周转重构、固化、高效运转。8天出一套施工图正是高周转的一个注脚。


问题是盛宴似乎已然到了尾声。


或许有人会说,那就转型呗。呵呵,有那么容易嘛?转型那么容易的话,家家不都是百年老店了?


未来几年,曾经风光一时的一些住宅设计公司,可能日子会不太好过。
 


03
底层规则

管理上有问题是正常的,如果问题比较大,是系统性的问题,想解决就要转型。


管理转型的潜台词有两个:一是原来选择的路径有问题;二是内外部环境变化了,要与时俱进,变轨才有出路。


多数企业的转型表现为开发新产品、拓展新的市场领域、制订新的财务计划,以及相关的架构重组、人员调整、绩效管理。


但在我看来,仅有上述举措的话,很可能是在原有的底层规则基础上进行的管理调整,并没有触及对企业底层规则的反思,算不上转型。


前文提到的产品级别与企业规模的高——低配、高周转决定的业务逻辑,属于底层规则。ADU理论中的成本中心/利润中心、产品思维/项目思维、有机组织/机械组织、开放式的有限合伙制等,谈的都是设计公司的底层规则。


改革开放的成功,关键是引入了市场经济的底层规则,比如产权、价格,这是一种生态的视角。类似地,用有机的视角看企业,就会发现底层规则的重要性。为什么国内企业谈转型、谈改革比较多,原因之一是底层规则上的问题比较多吧。但说的多动的少,触及底层规则的转型更少,于是历史轮回。 


做管理咨询,第一个常规动作是企业调研。我的调研时间不长,小公司一两天,中型公司三五天即可。客户的反馈一般有两点:一是视角独特,二是诊断犀利。实际上,我对企业管理现象的了解是为了摸清底层规则,先摸到命脉,由此反推可能的潜在问题,并在调研中验证,再加上30年的经验,所以能快速诊断。


这或许也是建筑设计的方法论之一吧。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问答

返回版块

1.78 万条内容 · 10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女性建筑师国内行业现状和未来面临挑战

在我整个职业生涯中接触到的求职候选人里有这么一个趋势,0-5年的建筑师里,女生占60%,男生占40%,6-10年建筑师里,女生占40%,男生占60%,11-20年建筑师里,女生占20%,男生占80%。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其实在职业生涯最一开始,刚毕业那会儿,我收到的女建筑毕业生里作品集优秀的数量比男生作品集优秀的数量多。10个女生作品集里6个是能看的,10个男生作品集里4个是能看的。但10个男生里8个能安排面试,10个女生里可能只有4个能安排到面试。在初级建筑师阶段,各个公司里女生占50%以上,所以公司hr都想招男生。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