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在人们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香港,随着人口从1950年代开始不断增加,菜市场便迅速发展,而露天菜市场更成为世界各地的人对香港的记忆点之一。
位于鲗鱼涌的露天菜市场占据了整条街道
图片来自领展LINK
尽管露天菜市场充满生机和活力,却同时给人湿滑、混乱和肮脏的印象。因此在70年代,政府决定把这些露天菜市场迁到室内,希望可以更妥善管理,并且改善卫生问题。
以前的菜市场的走道一般都狭窄湿滑
图片来自领展LINK
但当时的规划忽略了菜市场一个重要的价值:为人们提供社交的空间。 刻板的规划始终无法满足这一需求。直到最近,菜市场运营商才重新展现了菜市场应有的面貌。
如今,在香港数家不同的菜市场运营商中,领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领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管理人)管理着50多家市场,其中大部分都位于或毗邻公共屋邨。从2005年开始,领展对旗下多间菜市场进行全面优化以及重新规划布局,至今已翻新改造约40间,使菜市场重生为 一个富有吸引力的空间、一个让居民就算没有购物需要,都会想逛一逛的地方。
为庆祝上市十五周年,领展出版纪念藏书《焕然一新——细品香港鲜活街市发展》,其中Keith Griffiths(纪达夫)作为领展非执行董事(也是Aedas主席及全球设计董事)参与阐述了领展如何引领鲜活市场的新方向。
他说:“香港菜市场的发展真的很有趣,因為在过去50年建了许多像的水泥盒子的菜市场,每个盒子是一道闸门,就像鸡笼,完全不像传统菜市场那样运作。 自希腊和罗马时代,菜市场一直是社区的中心点。人们在这里见面聊天,讨论新闻,当然还有买菜。 至于香港用混凝土墙建成的菜市场,去那里只能够买东西。” 在香港公共屋邨中心的菜市场里,看不见应有的社交互动。 菜市场本该是人们的聚会场所,失去这个功能就会失去它的意义。
人们来到菜市场不但可以购物,还能享受生活。 这需要对菜市场进行全面优化升级,不单单改变菜市场的外貌,而是改变其运营方式。 要打造清洁、舒适及方便的购物环境,无论健全和残障人士都能随意进出。电子支付服务也让购物更加便利。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15.38 万条内容 · 24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你好,李焕英》中的建筑学思考,三线建设时期的老工业建筑如何重获新生?收录于话题 文章来源:襄阳晚报客户端 作者:朱亚斓 张平乐 (图片源于网络) 最近,电影《你好,李焕英》频频登上热搜,影片中出现的工厂大门、职工医院、职工食堂、排球场、工人文化宫、职工宿舍等均是保留下来的老建筑。电影剧组拍摄前,对这些老建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加上影片中人物的着装和故事,生动展现了上世纪80年代初的生活气息,勾起观影人浓厚的回忆和共鸣。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