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 2 个;特大型汽车库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 3 个,并应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 15m 。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 7m ,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 5m 。
汽车坡道
进入地下汽车库需要有坡道,坡道可以是直线的、曲线的或二者的结合。坡道设计的重点是确定坡道的位置,数量。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 2 个。即:一般设计两个出入口就够了。汽车库的汽车出入口宽度,单车行驶时不宜小于 3.50m ,双车行驶时不宜小于 6.00m 。但两个出入口距离不可过近(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 15m )。规范又规定: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4m ,双车道不宜小于 7m ,因此干脆汽车坡道就设计为 4 米或 7 米。
常规数据
汽车转弯半径按 6 米设计,此为小型车转弯半径。汽车库室内最小净高应: >2.20 米(微型车、小型车)。我们通常的车库以微型、小型车库。
防火设计
汽车库应设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地下汽车库为2000平方米。如果设有自动喷水灭火 系统则可翻倍。
二、住宅地下车库设计方法
整体规划
住宅小区的地下停车库平面布局设计与独立的专用地下停车库不同,受地面以上住宅楼的影响较大。通常在整体社区规划,首先考虑的是地面上的容积率、建筑密度、楼体间距等指标要求,待这些指标规划完成后,才会考虑地下停车库的布局,这种设计思路很大程度上造成车库设计不合理,实用性差:
因为住宅的柱网、建筑结构体系布局、和延伸至地下的垂直消防交通系统(电梯井)都会对车库布局造成很大干扰,常常在地面部分的设计构图全部完成后,再设计地下车库时发现,住宅的密集柱网设计把停车库分隔成零散的片区,停车效益降低,车道不通畅,车库的实用性很差。
在设计初期,必须把地上、地下统一考虑,地下车库决不是设计的附属品,要尽可能把车库集中在一个整体空间中,以提高相同面积下的停车数量。
一种方法是,把地上住宅沿地块外围布置,就是 “ 围合式布局 ” ,社区中部形成比较开阔的园林空间,下面做停车,这种方式能够形成开阔的楼间距,住宅单元的通风、景观效果非常好,同时地下车库的使用率也非常高。
另外一种方法,把住宅楼多栋组合,提高小区空地的完整性。从而有利地下停车库空间的完整性,对于大盘而言,有时地下停车库被分割成几个片区,这时还要考虑各区之间的连接通畅,不应产生瓶颈现象,从而对交通、消防不利。
主要包含车道和停车位布置、柱网布局、与地下室其它功能部分协调等。
一般住宅小区以中型轿车:长( 4.9m ) * 宽( 1.8m )* 高( 1.8m )为设计标准车型尺寸,停车位尺寸应为:长 (5 — 6)m * 宽 (2.5 — 3)m 。车位与车道成 90 °直角,且车辆“倒进顺出”的布置的时候,每台车所占车库面积的比例最小,按照此方式布置的地下停车库每车所占面积应在 28 ㎡— 35 ㎡。
较大型车库的停车通道,应尽量设环形车道。当采用与车道成 90 °直角的停车位布置时,车道宽应在 6m 以上,车道车行路线方式可采用双车道双向行驶。
按照标准车型与车道尺寸,柱网宜在 6*8m( 柱间停两辆车 ) 或 8*8m{ 柱间停三辆车 ) 左右。
★ 管线综合,注意遵循如下原则:
● 应尽量使“主风道” 靠近车道边侧设置;
● 风道宽度尽量控制在 1.2 米以内,使风道下面不设喷淋;
● 电桥架、设备管线尽量与风道平行设置、尽量不要设在风道下方;
● 各类管线交叉点不要设在主车道处。
★ 设备管线常用计算高度:
屋顶绿化
地下车库的设置,为社区的地面绿化提供了最大可能的空间,一般由于车库都布置在社区比较完整、大块的空旷场地内,在顶板上部可作覆土、形成小区的中心绿化花园。
覆土平均厚度在 50 公分左右,可适应种植小型灌木和铺植草皮。但如果要栽种大型乔木,必须加设覆土坑。
三、影响地库成本因素
● 位置
● 范围(建筑面积)
● 停车库设计(出入口、车位柱网、坡道、层高等)
● 结构
● 设备
★ 位置
竖向合理布置:一层?二层?一大一小 ?
人防地下室的合理位置:
多层人防地下室的合理位置:
★ 地下室范围(面积)必须考虑:
● 上部建筑 --- 结合消防电梯及核心筒范围,考虑地下室直达户内
● 地形地貌
● 销售和开发节奏
● 停车数量 --- 规划停车总量扣除地面停车数量
● 设备用房
● 其他 --- 不能停车和设备房的没有使用价值的空间尽量减小
考虑以上因素后,地下室范围尽量规整
原则:
尽量减小地下室无用面积的范围
★ 车库设计(减小车库的建筑面积和降低成本):
● 出入口和坡道
● 车位设计
● 柱网
● 层高
方案阶段控制:车库出入口的设置原则
备注:参车库防火规范
坡道宽度:
曲线坡道宽度:
避免:误将国家规定的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 6 米,理解为是车道的最小内径,导致车道的内径过大,相应的增加车库面积。
各种停车位尺寸及通车道宽度 :
各种车道(出口)最小宽度 :
层高确定原则:
● 合理的选用地下室底板的构造做法,根据实际构造来计算层高。
● 在确定层高时,精确计算设备管线预留高度以及结构梁高。
● 当车库与变配电间或水池等设备用房同层设计时,应采取“设备用房局部降板”,而车库层高按常规设计。
各类层高计算的基本内容:
常见车库层高:
常见车库层高:
★ 结构
● 设缝或后浇带?
一般不设缝,设后浇带;
地下室分建时才设缝;
后浇带间距一般为 40~50 米。
● 柱网
双边停车最经济
● 底板
梁:一般不设次梁,仅设主梁;
无梁楼盖和梁板体系,谁经济?
● 顶板
对建筑的要求:确定覆土厚度,确定消防车道走向、位置。
结构:
施工荷载和覆土是否同时考虑?
消防荷载
顶板的结构布置:次梁沿长向布置的单向板比较经济!
★ 设备
1 、生活泵房和消防泵房一般合建,由于场地原因才分开设置。
2 、小区分期建设时,则有可能建一个以上的水泵房。分建与合建的基本原则:当一、二期规划已经确定,泵房合建;当二期建筑性质和高度等都无法确定时,泵房分开建。
3 、多层地下室,水泵房及水池宜都设置在地下室的底层。
4 、水泵房尽可能避免在住宅下设置(远离塔楼),以减小噪音对住户的影响。
5 、水泵房最好靠近配电间,靠近水专业主管井。
泵房大小:
备注:本表面积含生活泵房和消防泵房。
水池布置原则:
生活水池一般和消防水池布置在一起;
生活水池和结构和脱开,底板脱开,侧板若和结构紧挨,侧壁留缝 50 ,必须设顶板;
消防水池和结构不须脱开,可利用结构构件。一般不设顶板。
池壁厚度一般 200 。
布置集水坑和排水沟。
集水坑
集水坑间距一般为 50 米,最大可为 100 米。
平时地面冲洗用集水坑,容积宜为 1.5m3 左右,规格一般为 1200x1000x1500 。
消防电梯集水坑、水泵房集水坑、车道出入口集水坑容积为 2.0m3 ,规格一般为 1500x1000x1500 ;
消防电梯集水坑宜设在井道外侧。
排水沟
排水沟沟深200~300 ,沟宽250。起点最小深度150mm,0.3%~0.5%找坡,间距最长50米左右。
变配电所的设置原则:
1 、大规模住宅小区(有多层、小高层、高层、部分商业),配电房的数量可以按 5 ~ 6 万平方米设一个配电房来考虑,每个配电房的供电半径按 250 — 300 米考虑。
2 、高层建筑的住宅小区,配电房的数量可以按 7 ~ 9 万平米设一个配电房来考虑,每个配电房的供电半径按 250 — 300 米考虑。
变配电所的位置:
1 、一般在地下一层;
2 、供电半径 250 米范围内,要靠近大型负荷;
3 、不应设在厕浴或其它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或贴邻(设双层板);
4 、不宜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场所。若设在地下一层时,应采取抬高地面( 100~300mm )等防水措施;
6 、应避开建筑物的伸缩缝。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通风排烟
返回版块13.89 万条内容 · 599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抗震支吊架:建筑机电工程新重点!在建筑机电工程中,抗震支吊架已开始强制使用,但是很多工程朋友对此还比较陌生,因为一直以来建筑在设计中基本不考虑机电的抗震,抗震支吊架也从没用过。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建筑机电行业在抗震领域有了国家标准,其中明确规定了抗震支架的设置和设计。 下面就基于以下问题 针对抗震支吊架做一个梳理 · 设置抗震支吊架的依据是什么?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