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重组规划和结构。毯式建筑将建筑物设想为一个动态,灵活的电枢。
毯式建筑这个术语由Alison Smithson提出。他的文章“如何分辨和理解毯式建筑。主流建筑正向着毯式建筑发展。”发表于1974年九月的《建筑设计》。其中包括这种建筑类型的定义和大量关于20世纪50-70年代的作品和项目。一些研究重新对这个话题产生兴趣。就像建筑物本身,Smithson的文章中开放和灵活的理论框架吸引人们反复阅读。
Smithson回顾了在Team 10会议上讨论的项目,并指出毯式建筑不会依附于一个明确的建筑语言。也不是当代作品在这种氛围下的分支证明。她说:“主流的毯式建筑在柏林自由大学中得以实现。”但是,毯式建筑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我们通过分析5个案例研究回答这个问题。Alison Smithson提到了四个项目,最后一个项目位于巴伦西亚的场地。我们的研究引发了展示与说明。并且为毯式建筑的主要策略提供了清晰地实例。基础的假设关注于3个结构基础:尺度,规划和场所。
原创竞赛图说明 ——柏林自由大学的Candilis, Josic, Woods and Scheidhelm
历史背景更好的帮助我们了解上个世纪几十年的发展。Team 10的构想和法国结构主义的关联证明了当时建筑师的信仰在新社会科学与项目相关思考的应用。建筑和城市概念的重组都可以看到语言学的影子。案例包括了协会概念,修订,对文化定义的思考以及以居住区关系为基础的城市生活的理解。
这一时期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绝不是偶然。从二战恢复后,欧洲中心区的国家针对福利国家要求为增长的中产阶级提出新方案。用灵活增长的概念管理短期建成的大型房地产,旅游设施,大学以及行政中心。他们都提及了“开放的作品”一词,由Umberto Eco在1962美学研究领域提出,至今为止的艺术作品都缺乏正式的定义,那就是潜在多样性的关键。“作家就是一个提出一系列合理组成具有导向,为发展赋予详述可能性的人”。Eco说。
柏林自由大学的中庭。1963构思,十年后建成。柏林自由大学的开敞式平面布置,微型城市,完美的代表了毯式建筑的活力与潜力。
基于此类参照而设计的大量建筑在概念和建筑性观点上都是统一的,并且在创造的过程中都有相似的策略。毯式建筑似乎使用了新方法而替代了早期的结构原理。1963年最后一季,Georges Candilis, Alexis Josic and Shadrach Woods与德国建筑师 Manfred Schiedhelm合作完成两个竞赛,结果出乎意料的引起了很大争议。尽管为重建法兰克福罗马贝格广场的设计并未被保留,但它在柏林自由大学的获奖设计的宣布而引起的热烈辩论中达到顶峰。
法兰克福的计划需要周到合作以及行之有效的设置。当地政府举办了一场重建城市中心使之与在战争中炸毁的场地历史特征融合的比赛,通过以小街区为特色的城镇计划——现代风格与效仿历史风格并存。这样,以结构网为基础的方案能够很好迎合城市未来发展的需求。作者将项目定义为一个与先前存在结构有直接关联的灵活巨型建筑体。
1963,法兰克福罗马贝格广场中心的重建设计竞赛图纸。
Candilis, Josic and Woods的很多想法最终在柏林自由大学的开放式设计以模范建筑落地——作为在20世纪六十年代大学的典型——完美的匹配了毯式建筑的特点。这所大学是一个例外:他的结构设计有法国工程师Jean Prouvé参与,由Manfred Schiedhelm的柏林工作室监督,与美国建筑师Shadrach Woods合作。此外,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将这所大学翻新并新盖了一座图书馆,产生了许多新评论。
柏林自由大学的模板是一种时间的功能:65.63米(另一种模型尺寸),大致是步行一分钟的路程。
Le Corbusier和Guillermo Jullian de la Fuente在1964-1965为威尼斯医院的设计被视为行业顶峰,同样可被看做是一种毯式建筑。一种元素的探索不断重复和扩展,在设计模型的含义中达到高潮,或者转换单位:一种没有立面的体量,被上方的自然光点亮,可以直接到达底层,螺旋式上升,辅以水平环流格。
另一个非凡的作品是Alison和Peter Smithson为科威特的设计,主题:“城市研究和示范性毯式建筑。”项目研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理解阿拉伯文化和开放空间的传统及气候影响因素的说明。科威特项目的建筑师,不论以后如何,曾再度受佣于一座毯式建筑的设计,因为这场原创理念竞赛需要他们涵盖大量异类的规划。
科威特的城市研究和示范性毯式建筑——Alison and Peter Smithson,理解阿拉伯文化和开放空间的传统以及气候控制因素。
讨论忽略了理论性框架,但不可否认它十分规律。建筑的很多部分,极简的复制了毯式建筑的原则。这座建筑在1970-1974年设计建造,由L35为瓦伦西亚理工大学设计,是一个巴塞罗那的建筑学实例。就像其他当代大学,这所大学的设计将部门项目和功能布局结合,清楚表达了预制混凝土的特点。
1974年建成,L35建筑师的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的底层设计。使毯式建筑的灵活和上升典型化且合理化。
Compositional principle 1: Metrics
毯式建筑是一个大尺度,高密度的结构组成,以精确调节网格为基础。乍一看毯式建筑的平面图几何外形像在规则网格里,组成的普通阵列。然而,进一步的设计分析揭示了他明确的特征。
首先,项目所用的模型尺寸令人惊叹。法兰克福,柏林和威尼斯都有相同的勒·柯布西耶模数的红蓝序列。Georges Candilis和Shadrach Woods在赛福大街开始他们的工作,为此产生的债务显而易见。任何情况下,三种方案的任意一种都是用几十厘米的设计服务于上百米尺寸的建筑设计。(图A)
Figure A (click to enlarge) 图A(放大见下五图)
此外,模数化的序列形成了一种在方向和创造多种变化性两方面扩增的模数。在法兰克福,柏林和科威特,半数模数同样也被应用。在威尼斯,因为大部分缺乏象限仪,平面图中几乎没有完整的模数。
Figure B (click to enlarge) 图B(放大见下五图)
法兰克福的模数基础大约是柏林的一半,由步行街的宽度决定:3.66米(模数尺寸),恰好与法国剧场的拱门一致。完整的模数尺寸是36.47米,即,相邻建筑物的宽度。柏林自由大学的模数是一种时间的功用:65.63米(另一种模数尺寸)即,一分钟步行的路程。
威尼斯医院的普通结构都有连续叠加:一些床料密度或床模数(模数基础是2.96m,一种模数尺寸)和一些服务房间一起组成了监护病房,或护理模数。
四个监护病房和走廊组成了一个转换单位;之后,医院组成了明确的转换单位,正方形的房间大概每边60m,勒·柯布西耶和他的柏林同事们一起,用一种完全不同的过程完成了与之前使用相似的尺寸。
Figure C (click to enlarge) 图C(这张图讲的是威尼斯医院模数如何转换)
另一方面,Alison和Peter Smithson在科威特的建筑,使用了一种20m的基本模数(4x5m) ,瓦伦西亚理工大学,使用36m的模数(以3m序列为基础),与法兰克福的规模相近,示例了整数模数的效果。
此外,根据另一个使用规模,最终结果并没有超过的一个明确的最大尺寸,即,400m,或六分钟的步行距离。
最后,每种情况研究的模式分析揭示了一个复杂的条形网格,形成了一个格状构造。每一条带是一个拓宽的格线容纳了一套清晰地功能。这种目标性建筑网格只是一种框架或一种固定的基础,一种可被建造的体量。恰恰这种模糊使得构图灵活,使建筑物有丰富的分层。
Figure D (click to enlarge) 图D(点击放大)
Compositional principle 2: Programme
规划相关的问题同样在毯式建筑的形式策略产生。Alison Smithson对其的定义:“毯式建筑是无名集合的缩影,丰富了构造的功能,通过新而慢的要求,个体有更自由活动的功用,在内部连接的基础上,使紧密编织的组合模式,增长,缩减以及变化成为可能。”五个实例的研究回应了此前提,20世纪60-70年代,与关系型思维盛行有直接联系。
在克劳德李维史陀的影响下,结构主义与社会氛围的结合像一个“在初级单元中抽象组合的结构关系。此外,结构将成为定义关系和对应的一系列准则”。这些话解释了毯式建筑的功能,在分解结构的基础上,强调循环和解构外形等级。
法兰克福罗马广场的平面图分析 Candilis, Josic, Woods 和 Scheidhelm。尽管在原始图纸上很难分清不同活动场所,例如:办公室,商店,房屋和文化设施,但使毯式建筑看起来像一个有机体。
法兰克福和科威特的项目中,建筑师提到了杂交的附加性功用。在这两种情形下,设计包含了办公室,商店,房屋,旅馆和文化设施:不同的活动场所使建筑看起来像一个有机体。在法兰克福,结构的每一部分在平面图上都很难辨认。Candilis, Josic和Woods被称为“建筑师的先驱。”最让他们自豪的部分——-城市的介入没有暗含要与场地的自然标志匹配。在科威特Smithsons并没有细化规则,没有完成的计划或部分,——不同层面的活动仅存在建筑师报告中,市政服务由律师制订,从公众转移到私人领域,贯穿立式通讯塔和通风井。
威尼斯医院使用了与科威特类似的的功能分层。建筑单元及基础设计模数参照不同层的建造要求。建造在基桩的底层是一个由两个夹层楼面组成的公共区域,这里提供普通服务,也是入口。二层用于医疗护理(外科手术室),同样分为两个夹层楼面,起从其他地方分流的作用,顶楼是病房区。每一个建筑单元都提供一种医疗服务,所有的功能连接交织就像一个错综复杂的管网。当游客和清洁服务占用电梯时,为医生和病人提供舷梯和应急走廊。
柏林自由大学的方案结构和环流分析。缺少分级是毯式建筑的一贯特点。
科威特和威尼斯在流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两者借助一个通畅的底层确保移动自由——Alison和Peter Smithson在平面图上用点划线强调——与借助垂直循环内核的移动的建筑进行比较。
同时,柏林和瓦伦西亚的项目清晰地揭示了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大学的方案结构特点适用于毯式建筑。首先,大学的构造符合毯式建筑的相对概念,比起传统的的独立院系,部门之间先相互对应。这种非正式教育的培养基于学生,老师和研究人员在走廊里的的不期而遇。他同样迎合学生数目增长和课程转换对结构能被灵活扩大的要求。最后,它鼓励知识交换的自由流动和毯式建筑缺乏固有分级的匹配。
瓦伦西亚理工大学的拓扑有机分析图标出组成部门的相对位置,和他们距离校园中心的距离。这种有机分析图是平面的基础。
L35 建筑师为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设计的步行道和前庭。
在柏林,实际的教育一般在步行道,前庭,两层直接水平有机舷梯这类公共区域进行。在瓦伦西亚,设计过程取决于对方案结构的苦心钻研,由一学期一级学科的学生参加两个不同部门的课程数量决定,建筑师量化了两个不同部门之间的松紧关系。他们使用这些数据作为辅助设计出一个拓扑有机分析图,建立了部门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距离校园中心的距离:集会。通过这种分析,使有机分析图到平面图的精确转换。毯式建筑实际就是一个组织体。
Compositional principle 3: Place
房屋和城市具有毯式建筑的结构综合特性。对具有毯式建筑的城市场地进行分析,至少对于建筑翻新是有帮助的——这是五种情况分析中公认的第三个原则,一些认为建设完全的城市为此项目提供了坚固支持的观点并非毫无作用。这就是法兰克福的现状:旧的城市织网在战争中被摧毁,城市网在新要求中慢慢恢复之前的形态:新的城市网需具有先前的织网纹理,快速调制和分段转移多数功能之间的联系,以及形式改造。Candilis, Josic, Woods的设计说明传统城市的公认价值以及由毯式建筑组成的城市织网。
法兰克福的城市平面展示了原始稠密的城市织网和Candilis, Josic, Woods 和Scheidhelm的形式改造建议。
勒·柯布西耶的关注点描绘了在未来医院建筑旁的威尼斯典型建筑,揭示了这座历史悠久城市的侧重点与Candilis, Josic and Woods的对于法兰克福的设计理念相似,对威尼斯的设计同样关注文化特点。事实上威尼斯的广场和街道构成了病房区:一个大型挂毯从增长的大型建筑升起。通过这种方式,不同的建筑单元反映了威尼斯城市化的两种元素,似乎医院结构是为扩大城市而建造的。
在科威特,清真寺的尖塔是景观网的节点,在场地的传统性质上增加新设计的同时,解构毯式建筑并使顶层连接。尖塔在场地中组成了固定点网,这种方法弥补了缺乏城市特征的不足。——Smithsons在文章《固定》中提到,1960年12月《建筑评论》出版。
勒·柯布西耶的威尼斯医院的平面图(轮廓由红色标出)展示如何从场地升起,像一个挂毯,或城市的片段。
威尼斯医院的部分片段展示了清晰的水平向功能性分层。
相反,柏林和瓦伦西亚的大学和综合性的城市分离,每个都像一座城市—柏林在威廉研究所之间分离的建筑物之间向外延展,编织城市网络,瓦伦西亚在那个时期通过水平分层重新规划乌托邦城市,严格分流机动车(底层)和行人(一个通过自发的社会性相互作用的特色化平台)交通。
在Alison Smithson在1974年将这类建筑称作“毯式建筑”之前, Shadrach Woods提及柏林自由大学将其称为低水平向建筑。在一些竞赛的草图中Woods说明,超高层建筑的原则是相互隔离。层层缺乏相互联系,只能偶然通过空间升降机械。低水平向建筑则更好的提供了交流和交换的可能性,不需要以牺牲安静为代价。
Smithsons’的可视网,科威特项目在缺乏城市特征的区域中运用尖塔作为节点和相似的固定点。
这两种类型迄今为止在表达和总结一些反对现代的策略上是一致的。形式和功能并不匹配,相反,并非演绎推理的形式而是由特定的人类活动而最终定义。这座城市不是功能性而是联系性,并不是由一个空场地上相互远离的单体组成。现在,无外形体块建造向外蔓延并且具有很多平面上的变化。不是一个单体而是倾向一系列联系,规则,复制在一起的建筑。这些观点揭示了建筑在60-70年代对环境关注的逻辑持续性。Shadrach Woods在他最后的书中致力于向美国读者阐述新方向——你能做什么(1970 莱斯大学)和街道上的人(1975 企鹅图书)——很讽刺的是Alison Smithson反对了自己的结论,他认为,现代运动未取得进展才合理。
REFERENCES
1. Since 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published Case: Le Corbusier’s Venice Hospital and the Mat Building Revival, Hashim Sarkis (ed), Munich, London, New York: Prestel Verlag, 2001, many academic article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different journals.
2. Jean-Louis Violeau: ‘Team 10 and Structuralism: Analogies and Discrepancies’, in Max Risselada and Dirk van den Heuvel, Team 10. 1953-81. In Search of a Utopia of the Present, Rotterdam: NAi Publishers, 2005, pp280-85.
3. Umberto Eco, The Open Work,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19.
4. Georges Candilis, Batir la vie. Un architecte témoin de son temps, Paris: Infolio éditions, 2012, p231.
5. AR September 1974, pp179-90.
6. As the assistant architect Manfred Schiedhelm recounts, this Corbusian Modulor dimension of 3.66m was considered functionally ‘very suitable’ in the Candilis, Josic, Woods studio. The architects’ office was near the Odéon theatre and they often went past it.
7. María Cecilia O’Byrne Orozco, El proyecto para el Hospital de Venecia de Le Corbusier, thesis. Director: Josep Quetglas, Departament de Projectes Arquitectònics, Universitat Politècnica de Catalunya, 2007.
8. Alan Colquhoun recalls Alberti’s analogy when addressing the ‘superblock’, in Collected Essays in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London: Black Dog, 2009, p78.
9. Alison & Peter Smithson, ‘Fix’, AR December 1960, pp437-39.
10. According to Reyner Banham, ’60s university campuses are the fulfilment of certain urban utopias which, in many other cases, never got off the drawing board. See Banham: Megastructure: Urban Futures of the Recent Past,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76, p131.
11. Alison Smithson, ‘A Worried Man. Man in the Street. By Shadrach Woods’, AR November 1976, pp317-18.
原文作者:DEBORA DOMINGO CALABUIG, RAúL CASTELLANOS GOMEZ AND ANA ABALOS RAMOS
翻译:summer
原文标题:
The Strategies of Mat-building
原文链接:
http://www.architectural-review.com/essays/the-strategies-of-mat-building/
注: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欢迎指正,不可商用
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