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版权归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公众号。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始建于1949年10月18日,是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首批市政设计单位之一,国内专业最齐全的市政设计单位之一,国家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
本文要介绍的“北辰东道道路、综合管廊及附属工程项目 ”是 天津市首个以PPP模式建设的道路及综合管廊项目。 由中国一冶投资、施工、运营,由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 ,该项目荣获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举办的第二届“市政杯”BIM应用技能大赛三等奖,本项目无论规模还是复杂程度都相当有代表性。 为推进新基建和BIM技术在市政领域中的应用,不断拓展BIM技术创新应用场景,促进传统基础设施向“新基建”融合转变做出了有力贡献。 也谨以此文,与大家交流讨论。
北辰东道位于天津北部新区,西起现状外环线,东至津围公路,全长约5.12公里,是展示新区风貌的主要载体和靓丽名片。同时,它是全市 首个以PPP模式建设的综合管廊项目 。北辰东道规划为城市主干道,红线宽度50米,综合管廊位于道路南侧绿化带内,入廊管线包含:给水、中水、热力、电力、通信管线,设置为电力、水信及热力的三舱结构形式,并包含综合管廊监控中心一座。
搭建以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PPP项目公司
“三位一体”的全过程BIM平台。设计阶段侧重BIM模型搭建和设计优化;施工阶段侧重多方协同和过程管控;运维阶段侧重数据资产管理、运营分析决策。
2、软硬件环境
设计、施工、运维统一使用Revit平台,采用BIM正向设计的方式。
设计人员在统一的三维平台下加入本专业设计元素,更为直观。
在管廊三维模型建模过程中,发现管线、设备与土建的冲突,在管线综合设计过程中,检测管线碰撞,从而优化设计。
北辰东道与金风路交叉管廊
端部井
将设计阶段BIM模型纳入智慧工地BIM5D管理系统,用于施工工艺模拟、进度查看、物料跟踪及过程管控,实现智慧化施工管理。
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部针对管廊施工的脚手架搭设、浇筑流程、钢筋绑扎等重点施工工艺进行三维可视化模拟,对管理人员以及作业人员进行交底,提高项目施工质量水平。
管廊穿越淀南引河是本项目的难点,项目部高度重视,运用BIM技术制作管廊穿河施工方案,成立研发课题。
BIM5D手机端录入现场作业人员情况,通过网页端进行实时查看。具体到作业班组和作业部位并对工种分类,劳动力数据信息通过列表和看板直观展现,方便分析查看现场投入总人数和劳动力趋势。
通过“刷脸”实名制闸机,实现封闭式管理,由系统实时记录,对劳务人员的考勤进行核实,为工资结算提供真实的考勤依据,避免劳务纠纷。
通过BIM+智慧平台统计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详细生产、运输、入库、出库状态,并记录材料规格型号、进场数量、使用部位和领料日期,提升物料管理效率,合理控制材料损耗。
智能水雾喷淋系统:通过扬尘监测设备实时对现场施工环境监测,系统自动对数据进行分析,如果现场扬尘超过设定值,喷淋系统自动打开,对现场进行降尘。
管理人员在BIM5D手机端上传安全和危险源数据信息,项目各方均可在移动端和网页端查看,责任到人,可以复查闭环。
现场管理人员监督各标段周计划、月季划、总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在执行过程中通过手机端反馈执行情况,录入BIM5D平台内,并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劳动力、材料、机械等资源保证施工进度。
在运维阶段,对BIM模型进行格式轻量化处理,利用BIM载体的信息化优势,
植入设备属性信息等运维要素
,建立统一的GIS+BIM智慧管廊管理平台。
在运维阶段,实现运维人员三维可视化精确操作,提高运维效能,实现大数据决策及智慧运维,为
智慧城市
的建设打开了接入节点。
在建设单位智慧化城市理念的引领下,北辰东道道路、综合管廊及附属工程全过程的BIM应用是在新基建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有益尝试,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速传统产业智慧化转型,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为经济注入新动能。
发力“新基建”是立足当前,应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的有效手段,更是面向长远,构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之基、谋取未来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举,代表着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