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斌
Robin Wong
欣稚锋艺术机构创始人、董事总经理
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
上海市建筑学会地产建筑师分会委员
汪斌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二十多年长期从事国际一线城市高端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工作,包含超五星级酒店、国际甲级写字楼、大型商场以及豪华住宅、高端会所等重要设施。汪斌女士还致力于国内外一线城市、乡村的公共艺术和城镇建设的开发,擅长将室内外公共艺术策划融入整个项目的开发建设,以提升项目的品质和定位,在挖掘其本身的最大附加值和商业优势前提下,赋予其现代的艺术气质和高度的公众参与性。
其项目业绩包括:上海浦东文华东方酒店、上海静安瑞吉酒店、上海外高桥自贸区喜来登酒店、中国建设银行大楼、中国工商银行大楼、中国人寿办公大楼、新加坡大华银行中国总部、上海中信泰富又一城、淮海名邸、马来西亚吉隆坡洛雅柏威年酒店项目(由悦榕庄管理)、北京王府井文华东方酒店、光明集团崇明岛项目、上海前滩中心项目。
欣稚锋艺术机构母公司为成立于香港的欣锋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旗下主要境内机构包括欣稚锋艺术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欣欣然文化传播发展(上海)有限公司与为艺术品制作安装提供配套服务的欣棣工程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全文刊载于《建筑实践》2020年特别增刊
《城市制造,艺术上载——中国公共艺术之创举》
整理:徐抒文
编者按
2019年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SUSAS 2019)以其大胆的创想、精良的落成及政府投入之力度,令全球艺术界都对中国公共艺术领域的发展及创举刮目相看,也对其背后的团队充满了敬佩和好奇。
在此特辑中,我们采访了2019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览策展执行单位及永久点位作品总承包单位——欣稚锋艺术机构的创始人 汪斌 女士,深入探究了这家 横跨艺术与建筑工程界、于国内外都极少见其同类的艺术机构,以及它从创立至今,工作背后的真挚心血和深刻体悟 。我们将采访整理成文,以此来探寻这几乎不可能达成的创举背后的真实。
创立契机——让感动之作触碰大众
欣稚锋艺术机构创立时的几位合伙人都在做建筑设计、规划和工程方面的工作,他们在先前的工作中不时会接触到一些开发和城市空间建设的项目,在室内外空间设计时往往会涉及到艺术品,尤其是在酒店和高端的写字楼、商场项目中。
欣稚锋艺术机构项目现场办公地点 ? 田方方
欣稚锋艺术机构的创始人——汪斌女士的专业为建筑规划设计,设计与艺术很多地方相通,但面对同一件事物,从建筑规划角度和从艺术角度去看,感受肯定会不一样。
接触到这样的项目时,她发现 艺术圈和建筑、规划圈其实离得很 远 —— 艺术圈曲高和寡,有时也不太屑于参与这种商业运作;而建筑、规划圈又觉得艺术领域的体制不够有序、完善。所以这两块虽有联系,但总是碰不到一起。只是由于团队有这样的项目接触,她便发觉,其实 艺术与建筑是需要互相帮助和扶持的 。
尽管很多建筑自身设计就很优秀,然而当艺术品与其结合时,它会令人触动。这也是当时汪斌女士成立公司的初衷—— “希望制作出一些富有人性化、能令人感动的作品;既包括建筑本身,也包括空间与艺术品的结合。” 在10多年前第一次去到濑户内海,她看到地中美术馆、贝尼斯之家,为之深深感动——它们都是建筑,但绝对是可以进入艺术史的装置作品。它们并未遵从一般的建筑模式来设计。
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先生为了那几件地中美术馆的馆藏,专门同艺术家一起对空间进行策划,建筑本身的设计就已经完全考虑到内部放置作品的尺度与特点。
而从建筑规划的角度,她看到的是空间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状态,那样空间呈现出的状态足以让人落泪。所以汪斌与艺术家们讨论时总会问道: “你能做一件让人感动的作品吗?” ——这是一句很通俗的话,但也最为根本。因为最终 艺术作品一定要让人回归内心的本真 。
艺术与建筑碰在一起会让项目不同、空间不同,最终使得城市环境也变得大为不同。所以,欣稚锋艺术机构希望能将 建筑、设计跟艺术领域跨界结合起来,最终使整个设计圈的环境更好 。建筑也会因有艺术品而变得更有亲和力,变得有温度、有感情色彩。
基于其专业背景,汪斌女士认为可以将这种与艺术专业不一样的认知和感悟展现在更落地的一面。他们不是把艺术品放在美术馆的方盒子里,而是让它接触到大众,接触到大地。 即使人们不去美术馆,也可以看到优秀的艺术作品 ——这是其公司特别想要发展和推动的一件事情。
“跨圈”不易,团队如何协作?
“我真的在做一件很难的事情” ,汪斌女士坦言,“ 当初成立公司时,团队并没有预计到会那么困难。”她了解艺术家,了解他们的作品,但同他们沟通还是会有困难。
同样,在其团队与建筑领域的人谈论艺术作品时,也不能纯粹讲艺术家理解的感受与体验,而得具体地去解释落地的方式。在大部分项目里,艺术家是不会和建筑开发商直接对接的,而其团队正是这其中的桥梁。在理解艺术家作品,以及同艺术家商议的基础上,他们考虑的是 这件作品在建筑群体里怎样发挥更大的光和热 。
基于其教育背景与工作经历,汪斌女士十分了解建筑规划圈和艺术圈之间的不同,他们团队的工作实际上是个不断循循引导、解释,使双方理解、沟通的过程。
欣稚锋艺术机构内部主要由艺术管理团队和建筑工程团队组成,由于两个团队的经验差异,他们都必须互相协调、沟通、学习。于汪斌女士个人更是如此。
艺术管理团队是公司的核心,因为需要靠他们去整合全球的艺术家资源,这个团队的成员基本都是艺术、艺术史或是艺术管理出身,大部分有在国外留学的经历,具有国际化的眼光;建筑工程团队包括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室内设计师等等,他们并不需要全部靠自己去画图,但关于施工图设计、深化及工程推进的地方,包括后续的实施制作管理,都靠他们全程监督。这个团队特别重要,是艺术品真正落地的重要保障。
每件公共艺术作品都由一个团队全程监管,这个团队里既包含艺术团队的员工,也有工程团队的人,他们必须非常紧密地合作沟通。此外,每个团队里必须要有精通英文的员工,去保证境外的对接。磨合成熟的团队的专业度才能够广受艺术家们认可。
汪斌女士提起,公司内部有一句口号—— “必须温柔地对待艺术家” 。艺术家往往会提出很多天马行空的要求,有些不切实际。但作为实现方,其团队永 远 不能简单地说“No”,任何问题团队都会想尽办法解决,即便不可行,也要经过努力再告诉艺术家不行,这样对方也都会理解。
汪斌女士与艺术家吉马良斯交流
艺术家费利斯.瓦里尼与夫人柯莱特
同欣稚锋艺术机构创始人汪斌、董事常务副总吴乐意
讨论作品方案
此外,欣稚锋艺术机构对艺术家的知识版权极其重视。在此次项目中,同业主、艺术家签订的三方协议,是请国内和境外的两家专门做国际法、知识版权法的知名律师事务所一起磨合、探讨半年多才形成的模式架构—— 这个合约既要尽可能保护艺术家的版权,又要尽量给到业主更多合法合规的授权。 靠着群策群力,这样一个可以说是中国公共艺术领域同境内外艺术家的合同范本终被实现。
现在,欣稚锋艺术机构在国内的主要办公地是上海,此外,在伦敦、东京、香港都分布有兼职的研究员,便于与境外的艺术机构联络——若不包含志愿者和实习生,全职和兼职员工加起来共接近30人。
公司现在也在做一些新的探索, 包括艺术空间、新媒体艺术等等。 他们希望在传统的画廊和美术馆之外,给更多年轻艺术家、设计师们机会,让优秀的作品有机会被更多地看见 。
欣稚锋艺术机构新参与的艺术空间位于一个高端商业中心内,一年将举办4次展览。 这个艺术空间非盈利,致力于对当代建筑、设计、文化、时尚等领域进行融合,其展览都将和空间相辅相成 ,这是其未来工作很大的一部分重心所在,也与公司其它的业务板块相互关联。
SUSAS 2019—— 是机会,不是巧合
由于自己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汪斌女士也会担心是否发展太快会跟不上,所以需要有时候停下来审视自己,判断他们发展的方向是否准确,做决定之前也需要反复考量——这是她一直在思考的事情。但像现在的机会与成果,绝不是天上忽然掉下来的,这都是长期努力积累的结果。
汪斌女士及欣稚锋艺术机构之前也运作过一些公共艺术项目。例如她在中信泰富工作时,作为业主方的设计总负责投资2,000多万元,在浦东文华东方酒店做了4,000多件艺术品,这个过程中接触到的艺术作品、艺术家都特别多,也由此了解到此类项目的运作过程——这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这之后他们也做了北京王府井文华东方酒店,还有一些重要办公楼的项目。所以对室内外的绘画、装置、影像等艺术媒介与建筑结合的方式,他们都有一定的实操经验。
当然,像此次城市空间艺术季这样,政府投入如此之大的项目也是第一次,它涉及到政府的投资、立项。这样的项目在中国是具有开创性的,所以在接这个项目之前,团队就开始投入大量时间进行研究,例如中国一线城市、公共艺术需要怎样的助力;以及城市更新、城市空间建设、开发改造、工业遗存、商业运营同艺术品如何进行协调等等。
这样的工作需要具备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汪斌女士经常来往于国内外观看艺术展览,包括永久落地的公共项目和临时性展览,并从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除了对自己的项目进行总结思考,团队也会不断地去了解国际上的新作。所以在接手项目时,他们已经在无形中做了大量的准备。
她希望,即使是在公共艺术、当代艺术与许多先进国家相比,发展还不够成熟的中国,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在当下、在国际领域的专家及学者来看,都还是能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的。而且,由于此次的项目将会长期留存,她希望这些作品放到未来5年、10年去看,仍然是具有前瞻性的—— 制作工艺精良,传达思想深刻,艺术家也是杰出人才 。所以,战线定是拉长的,许多当下无意识的积累和实验,在未来都会成为助力。
刘建华,《天外之物》
不锈钢烤漆、夜光漆、激光灯,高20m, 2015-2019
对于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这样的政府项目,全部要通过公开招投标,有资质的公司才可以进入政府指定的采购网注册,所有的后续程序都是按照招投标法和国家规定的流程一步步走下来的。最后的定标是在网上,合约也是通过网签的形式,很多国外的艺术机构都在感叹中国政府的先进和透明。通过这种网络透明的方式,在一个完全公开、公正的平台上运作政府的重要项目——这也是汪斌女士由衷感受到上海政府开放、开明的地方。
汪斌的团队很早就开始策划方案、勘察现场,在投标阶段就已准备就绪。策划案经过政府的专家学术委员会评定,其中包括艺术家推荐、艺术家设计方案等等。所以在没有定标之前,已经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在团队内部也引起过争议,但汪斌女士个人还是觉得,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搏一下。项目建成以后,国内外许多媒体和艺术、建筑领域的专家、学者都来参观,一致表达对上海市区政府的敬佩。她对此也感到与有荣焉。
在实际的推进过程中也有无数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艺术家的选择——在国际化、艺术造诣的标准以外,此次项目的特殊性必须保证作品的唯一性和在地性,同时艺术家的档期要相符,也需要认同策展思路。然后,这些艺术家和作品都要符合一个大的方向和中心思想,接下来所有的艺术家方案都要经过学委会审批——因为公共艺术作品的审批涉及到的部门繁多,黄浦江水域情况复 杂 ,规划局、路政局、水务局都会参与,同时还要保证所有艺术品本身的结构安全,在相关的政府批文下发后他们才可以委托制作——这些程序是艺术家难以想象的,但欣稚锋艺术机构的团队们为了力保项目完成,不断地努力推进。
SUSAS 2019:《黄浦货舱》吊装过程
点位的确定也不能一蹴而就。其团队需要先和项目建筑师团队讨论,由其策展团队作出初稿,最后不断调整。但重点在于,所有的点位必须是可落地的,比如说,黄浦江防汛墙向江水方向5m及向陆地方向10m范围内不得进行任何可能危及防汛墙的人工或机械作业,这是强制性的规定;另外,黄浦江沿江开发建设对水域部分有严格的控制——黄浦江这个地点的特殊性,使得很多点位只能够存在于艺术家的构想之中。
滨水上海——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的交合点
从她个人的理解来看,对于真正的艺术圈,北京或许还是要比上海大。许多年前,像798、宋庄、艺术家群居工作室、集中的画廊区和艺术公共空间这样的地方,北京比上海要丰富得多,艺术家也更多,整体艺术氛围更浓厚。但由于北京是政治中心,可能限制也会更严格一些。
上海的情况不同。上海曾经的艺术圈子其实不大,现在艺术家进来多了,像在松江就有很大的(从北方迁移过来的)艺术家集群。上海本来就是一个海派的城市,有一定的自由度,同时又是一个特别包容、国际化的城市,对于外面进来的东西特别有接受度。 随着2017年黄浦江两岸的贯通,尤其是徐汇滨江艺术空间的启动和国家政府投入的大力支持,逐渐地,美术馆、画廊、艺术家工作室集群都发展了起来。 对此,徐汇滨江、西岸及政府的推动力度对上海的艺术氛围推动绝对功不可没。
她亦提到,对于城市发展来说,无论是哪家单位在做, 公共艺术在中国一二线城市被大力推动都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 ——这是改革开放后因生活条件提高、城市环境提升,发展建设迅速所迎来的一个必然事件。所以这件事可以说是因政府而起,自然发酵,从而对整个艺术生态都产生了影响。
在城市建设方面,上海是一个滨水城市,通过黄浦江与其他地区和文化相连,这也是它区分于其他城市的要素之一。最早的第一届2015年城市空间艺术季就在徐汇滨江举办,若没有政府市规划局和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后来的艺术场馆建设及各种活动的推行,也都离不开政府和西岸集团的大力支持。从徐汇、浦东到杨浦滨江,这三届的城市空间艺术季都延续着滨江岸线的脉络,这与上海主导的 “一江一河” 的开发理念相符。
上海能够有现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与上海整个的城市空间建设、政府的发展方向及理念都息息相关——若没有2015-2017年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全线贯通,以及2019年公共空间提质的契机,大概率是不会有这样的一个机会的。而在这之前,欣稚锋艺术机构也已积累了足够的实力和艺术家的资源,所以这次项目的承接也可以说是因缘俱足。
习近平总书记说到,杨浦滨江的公共空间是 “把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 ,这说明政府也已意识到老百姓的民生最为重要。其实在杨浦区的开发中,公共艺术的落地只是最后一步,它在前期已经做了大量的建设,譬如景观设计、老建筑改造、厂房搬迁、城市更新等等。在这之前,人是无法靠近江边的。
现在经过改造,达到如此优异的环境条件,加上公共艺术品的加持,这真的是造福于人民。而这也是汪斌女士认为杨浦滨江和徐汇滨江的一个差异—— 杨浦滨江可以吸引到周边老城区的原住民去享受美好环境与艺术的气息, 徐汇滨江相对来说更高端一些,周边多是高端住宅。 “烟火气”在公共艺术项目中特别重要 ,很多艺术家来看了这一块场地,都很喜欢这里的烟火气。 大众能够接触到的艺术,才是最好的艺术 。
贯通的杨浦滨江水岸 ? 田方方
然而, 脱离商业运作谈艺术是不切实际的 。不管是对商业项目还是政府项目来说都是如此。譬如欣稚锋艺术机构与区政府合作完成的 “皂梦空间” ,它真正地 把城市更新、工业遗存、商业开发与艺术创生融合了起来 ——人们因为艺术品去到咖啡店,或是因为去喝咖啡而看到了艺术作品,然后发现这里是工业遗存,原来是一个肥皂厂。工业遗存、享用咖啡、艺术欣赏、商业运营被融合得如此自然,这令他们整个团队都特别有成就感。
最后,关于这个项目,汪斌女士希望在今年能画上一个完美句号。无论过程如何曲折繁复,最后收尾的作品也依旧会保质保量。这样复 杂 的大型项目既锻炼了团队经验,也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影响力。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51.18 万条内容 · 441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