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面貌造就了建筑的多样
而矗立的建筑也无言的记录着时代
尤其是一些建筑大师们的作品
可谓是集艺术和美学于一体的一流名作
但建筑也不总是科学的、理性的、实用的
大师作品甚至大师开创性的名作
也有着一些“失败”的案例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这些世界一流的“失败”作品
流水别墅 @弗兰克·L·赖特
1934年,德裔富商考夫曼
在宾夕法尼亚州买下一片地产
(匹兹堡市东南郊的熊跑溪)
邀请了当时的知名建筑师弗兰克·L·赖特
来为他设计一座周末别墅
赖特考察过选址的环境之后
熊跑溪涓涓的溪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结合自己的建筑理念苦思冥想
直到次年的九月灵感不期而至
赖特创造性的将别墅与溪流结合在一起
由于施工的难度太高,直到1937年
现代建筑史上的名作“流水别墅”终于诞生
溪流带着潮润的清风和淙淙的音响飘入别墅
平滑方正的现代结构与粗石崖壁穿插交错
赖特的神来之笔宛如蒙德里安高度抽象的画作
在微妙的变化中与自然环境相互交融
达到一种诗意的视觉平衡
流水别墅建成后不久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作为赖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完美体现了赖特“有机建筑”的观念
更是被美国《时代》杂志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住宅
万万没想到
这座名留建筑史的别墅
因为坐落在熊跑溪上水汽弥散
别墅的房间里常年潮湿无法居住
而且每到汛期的时候,溪水流量变大
水甚至会流到房间里
家具都得搬出去
范斯沃斯住宅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Less is more”
你和任何一个设计师聊关于设计
绝对都能听到这句
现代主义最重要的设计理念
密斯任包豪斯校长时提出这一理念
并且在自己的设计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哪个建筑最能
体现“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
那一定是密斯的Farnsworth玻璃屋
Farnsworth玻璃屋同样是
现代设计史的重要课程
大面积的玻璃幕墙配以白色钢构架
通透开敞的立面整座建筑
除了厕所没有任何墙壁
整个空间一览无遗
轻盈飘逸的Farnsworth别墅位于河畔
透过四围的透明玻璃墙
空间构成与周围的风景环境相互呼应
主人能在住宅里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
仿佛与外面美景融为一体
万万没想到
在密斯看来这种透明的方式使得
住宅的空间与空气得以自由流动
但在居住者的角度来看
这座极简的玻璃屋只会暴露隐私
建筑完工后常常会有好奇的人,慕名而来看这神奇的玻璃屋,站在外面朝着屋内拍照。
薄薄的玻璃又造成建筑温度冬冷夏热
夏日夜间则有大群蚊虫追随灯光而来
建筑建到一半的时候Farnsworth医生
就曾让密斯停工
建筑完工之后面对高昂的建造费用
Farnsworth医生甚至和密斯对簿公堂
另外由于建筑地基不够高
1966年的暴雨直接将
河边位置的Farnsworth玻璃屋洗礼了一次
萨伏伊别墅 @勒?柯布西耶
今天的第三位建筑师任然是现代主义大师
现代建筑的先锋旗手——勒?柯布西耶
萨伏伊别墅是柯布西耶最为杰出的建筑作品
同时它也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
柯布西耶后来大部分作品的设计都是以此为基点的
萨伏伊别墅表面上看起来平淡无奇
白色粉刷没有什么太多的装饰
建筑表面平整,形体也比较简单
室内设计采用了自由的大空间
没有墙的完全割断式分隔,布局自由
空间流动,处处自然地衔接虚实变化
宽大的玻璃窗令户外广阔的田园风光扑面而来
萨伏伊别墅完全符合柯布西耶提出的“新建筑五点”
直接体现出“功能至上”的现代主义建筑精神
新建筑五点:1、底层的独立支柱;2、屋顶花园;3、自由平面;4、自由立面;5、横向长窗
#万万没想到 #
然而柯布西耶设想的“新建筑五点”
在萨伏伊别墅的实施中却不够成熟
虽然提供了一系列新功能和新形式
但与排水防渗问题产生了新矛盾
导致屋顶花园排水不畅、局部潮湿和积水
露台花园、天窗等渗水导致屋内无法居住
传言如果不是二战爆发柯布西耶也免不了吃官司
中银舱体大厦 @黑川纪章
“不要把这儿和“胶囊酒店”混为一谈
痴迷建筑与设计的人,必须知道这里”
但凡对建筑史稍有了解的人
就不会不知道这座大名鼎鼎的中银舱体大厦
大厦由日本建筑三杰之一的黑川纪章设计
(日本建筑三杰:矶崎新、安藤忠雄、黑川纪章)
1960年代战后的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导致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居住空间不足
一群怀抱远大理想的建筑师
将生物学上新陈代谢的概念,运用在建筑上
“新陈代谢”运动就由此而来
(唯一一个发生在非欧美地区的建筑运动)
▲1960年代,“代谢派”建筑师围炉而谈
虽然“代谢派”建筑师
不断提出关于未来城市的构思
但那些奇幻的想法大多胎死腹中
中银舱体大厦就是少数得以真正实施的作品
中银舱体大厦堪称模块化设计的典范
每个房间都是独立的可以拆卸
老旧的模块还可以拆下来换成新的
据说当时还准备每隔几年就调换模块位置
风水轮流转,大家可以风景均享
每个房间内部也都是直接预制好的
据说舱体式设计的灵感源于宇宙飞船
舱内设置虽然精简但功能齐全
而且每个部件细节都打造的像工艺品一样精致
图片来源@良仓
万万没想到
然而到今天这座造型怪异的
巨型洗衣机垒起来的高级住宅
却已经几近荒废
原本设想的乌托邦式未来居住环境没有实现
入住率不高
原本规划25年到30年换新
由于成本问题被搁置
内部设施严重老化
漏雨漏水成家常便饭
再加上大厦位于寸土寸金的繁华地段
中银舱体大厦曾多次面临被拆除的危机
罗宾伍德花园 @史密森夫妇
接下来这座建筑大家或许就没那么熟悉了
但这座建筑亦是现代建筑史上重要的篇章
新粗野主义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
史密森夫妇设计生涯的唯一一座住宅楼
罗宾伍德花园
罗宾伍德花园的设计中,最突出的特点
莫过于史密森夫妇提出的“空中街道”概念
史密森夫妇1951提出这个概念
1972年运用到了罗宾伍德花园的设计里
“空中街道”强调居民的“归属感”与和睦的邻里关系
将街道引入到住宅楼里,创造一个乌托邦社区
这和我们今天仍然追求的社区人际关系一致
▲史密森夫妇“空中街道”概念图
罗宾伍德花园分为东、西两栋大楼
混凝土浇筑的外观充斥着浓郁的野兽派风格
楼内每三层便有一条宽敞的“街道”
为居民交流活动、儿童玩耍提供了空间
万万没想到
然而,由于后期维护的缺乏
以及居住人口构成的变化,建筑年久失修
而宽敞的“空中街道”则成为了犯罪滋生的温床
尽管有着来自包括扎哈·哈迪德
伊东丰雄等著名建筑师的联合强抗议
在挖掘机的轰隆声中罗宾伍德花园
仍然没能逃脱被拆除的命运
绿楼 @贝聿铭
“世界上最后一位现代主义大师”
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也经历过这样的尴尬
1959年,母校麻省理工向他发出邀约
请他为地球科学中心设计一栋新教学楼
贝聿铭设计了一座高达21层的混凝土大楼
在混凝土技术仍处在试验阶段的当时
这样的高层建筑实属创举
不过事实证明这个创新很成功
几十年过去了,绿楼依然巍然屹立
绿楼落成后,被当地居民评选为
当年最美的城市建筑
万万没想到
然而不久人们发现,由于风力阻碍
大楼入门处的大门有时根本打不开
这让贝聿铭十分尴尬
最后重新调整才解决这一问题
他后来承认:“我是麻省理工毕业的
然而我居然不知道什么叫风洞效应!”
这些建筑虽然存在一些实际性问题
但无疑世界性名作开创的是时代
相比功能性的“失败”而言
它们给时代发展带来的价值更值得肯定
犯错是人之常情,建筑师也是如此,但在耗费巨大的工程项目中,犯上一个错误,很可能就会造成上亿元的损失。
让我们看看历史上还有那些失败的设计吧。
1
会蹦迪的桥
首先要说的是这座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塔科马海峡吊桥,它算是现代桥梁失败案例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吊桥是 当时 世界排名第三的悬索桥 ,紧随乔治华盛顿大桥和金门大桥之后。 建造成本为 800 万美元(约 5700 万人民币)。
吊桥于 1940 年 7 月 1 日通车,但每当起风时,桥梁在共振频率的驱动下会产生不可控的振荡和扭转, 仅仅过了四个月,这座 200 米长的桥从中部断开,倒塌了。
也因此声名大噪! ???(怎么有种因祸得福的感觉?)
其实在施工过程中就发生过摆动,时不时的振动使修桥工人感到晕眩。这是 因为当时在以经济为大前提下为了降低 造价 ,将桥面宽度从 7.6 米 减到了 2.4 米, 选择了廉价的大梁有关。
桥竣工通车后,摇摆得更加厉害,在某些有风的日子里, 桥身上下振动的幅度竟达 1.5 米,像是在跳舞一般, 也因此注定了吊桥的命运!
2
产生「死亡之光」的大楼
这是位于伦敦芬乔奇街 20 号, 金融城三大地标之一的摩天大楼 ,因为形状像是一个对讲机所以 人送外号「对讲机大楼」 。
大楼斥资 2 亿英镑(约 17.6 亿元人民币)修建而成,建筑面积为 100008㎡,共有 37 层, 造型设计感十足 ,与周边建筑一对比简直是鹤立鸡群。据说建好的时候,伦敦市长也很喜欢。
但是,虽然设计师在建筑造型上下了很大功夫,却疏忽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由于大楼主体拥有一定的弧度,且外立面都是玻璃构成的,这就导致整栋大楼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凹面镜,能聚焦和反射阳光。
随着日照的位置变化,大楼前面的广场 每天大约有 2 个小时要经受「死亡之光」的烧烤, 天气晴朗时最高温度能达到 70 摄氏度。
更糟糕的是,大楼的镜面设计将太阳光反射到对面的街道上,致使众多商家的店铺内出现油漆起泡融化、瓷砖破裂,地毯被烧焦等情况, 甚至把停在街边的捷豹汽车都照熔化了。
真是折磨人的一把好手。
看到他们在大楼对面煎蛋,我已经准备推着烧烤摊杀过去了!
3
「死亡之光 2.0 」
这是位于拉斯维加斯的酒店, 同对讲机大楼一样 自带「死亡之光」 , 破坏力 超强。
酒店于 2009 年开业, 有相当独特的弧形结构 ,外墙全是玻璃。也正是如此整个大楼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太阳能收集器,将所有的太阳光直接聚焦到大楼前的游泳池区域。
导致酒店室外的温度经常超过 37 摄氏度,泳池区域更是高达 98 摄氏度。
有位客人声称,当时他正躺在泳池边的躺椅上,之后感觉到后背有灼烧感,并闻到了头发烧焦的味道,随身携带的塑料袋也被烧出了洞!
酒店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做了相应的处理!
4
「忘记」装电梯的摩天大楼
这栋双塔建筑的高层公寓楼在西班牙贝尼多尔姆市(Benidorm),名叫Intempo 大楼。 它的故事就更有意思了。
大楼高 200 米,有 47 层,号称欧洲最高的住宅楼。然而悲剧的是, 这个建筑上面 27 层是「没有电梯可用的」,想要上去只能一步一步爬楼梯。
就是真实版的《没头脑和不高兴》剧情!
△ 动画来自《没头脑和不高兴》
最初这个工程由加利西亚银行出资建造,主要目的是想通过这个建筑向全世界展示,他们已经成功走出了经济危机的影响(开发商的脑回路太清奇了)。
原本也只打算造一栋 20 层的豪华公寓,但是,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原开发商破产,这个项目也被搁置了下来。后来由西班牙一家专门处理不良资产的银行接手,建造经费也大大缩水。
于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因为建设方的贪大求全,将原本的 20 层公寓楼增建到了 47 层,所容纳的住户从 120 户左右变成了 296 户,但电梯设计和预留空间都还是 20 层时的设计。
而 47 层高的大楼中,电梯所需要的空间、电机设备等所占用的空间远比 20 层大楼要大。 但设计方却奇怪地忽略了这个问题, 当大楼完成到 94% 了才意识到,大楼内没有足够空间安装电梯。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大楼的建筑师们来了个集体辞职,拍屁股走人了。 说实话,我没有搞懂这波操作,有没有大大能科普一下!
在我国,20 层高的楼,高度低于 100 米,算是高层建筑,47 层的楼超过 100 米,算是超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之间,结构、设备等等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增加这么多层如果不重新设计、重新审批就是违规建筑。 开发商难道不怕楼塌了吗?
据说,这栋大楼 10 年之间只卖出了 94 间房,投资方决定余下的房间将以较低的价格出售。
5
只开放了 3 天 的桥
1999 年为了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伦敦政府修建了这座千禧桥, 共花费了 2400 万美元(约 1.7 亿元人民币) 。
比起泰晤士河上其它古老、雄伟、钢劲的桥梁,这座桥轻巧纤细的造型和连续流畅、充满活力的美感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千禧桥从北岸直通南岸的「泰特」(TATE)现代艺术馆门口,整个桥身只有离两岸不远的一对「丫」字形的空心金属桥墩支撑着,像一个人张开双臂在欢迎往来的游客。
2000 年 6 月 10 日,千禧桥正式开放,它的崇拜者纷纷赶来一睹千禧桥的风采,这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众人的脚步使整座桥体开始剧烈的摇晃,显然是无法承受这份喜爱的重量, 于是在剪彩后短短 3 天,就被封锁了。
后来伦敦政府又花费了 600 万美元(约 4300 万元人民币)对它进行重新改造 ,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6
「整容」后的大厦
怡安中心(Aon Center)是芝加哥第三高的建筑,由标准石油公司(The Standard Oil Company)投资,兴建于 1973 年。
怡安中心有 83 层,高度 346.3 米,呈长方形,主要用途是办公与旅游观光,1973~2003 年期间是标准石油的总部所在地,随后被地产发展公司(Well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Inc.)以 47500 万美元(约 33.8 亿元人民币)将大楼收购。
其实,原先的大楼外墙由于经费问题,选用了 43000 块意大利卡拉拉大理石包覆,建成后的第二年, 就 发现外墙有脱落、开裂等迹象, 并有大理石掉落在邻近的保德信中心的屋顶上。
经过调查发现,这种形式的大理石比普通的包层材料薄得多,完全不合适用于外墙建造, 于是又花了 8000万美元(约 5.7 亿元人民币)将整个外墙换成花岗岩材质!
本来想省点钱,结果变成了要多花钱。
7
为了补偿已经发生的中心偏离,工程师还特意使其向反方向倾斜。在塔的南面加高石料,调整承重柱的胖瘦以及改变墙体的厚薄等。
到 1278 年建至第 7 层时, 塔身反手就换了个方向倾斜,从原来的的朝北变成朝南。
在历时了近两个世纪的建塔过程后,比萨斜塔立马就 迎来了长达 600 年的矫正期 。全世界的专家都纷纷为拯救斜塔献计献策。
例如:为了解决比萨斜塔不断下沉的趋势,工程师打算把地基周围的泥土挖出来,想让比萨斜塔的底部就能重见天日了。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反而又让塔身倾斜 2.5 厘米。
例如:直接用 600 多吨铅块堆积到斜塔的北侧(塔身倾斜斜方向的另一侧),借力将塔身压正。
但......看到实物图只想说,太难看了!
例如:试图用灌浆的方法强化地基,让其不再倾倒。 这次失误成功的导致了斜塔再次倾斜了 9 厘米,内部还出现了裂纹。
接着又用钢丝捆住塔身,提高塔本身的刚度,缓解塔内部开裂。这一系列下来,可谓是百般折腾!
但经历了数次风波的比萨斜塔,却依然屹立不倒。
斜塔项目的工程师 John Burland 教授,受一个九岁小孩的画作启发,想到了能永久扶正比萨斜塔的方案 —— 把斜塔北侧的土掏掉一部分,这样北面的土壤就会下沉,使塔身自动回正。
说来有趣,这个方法在早 1962 年就曾有提出, 但因为看起来「没什么技术含量」被否决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51.18 万条内容 · 441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这些都是花钱买来的经验教训 值得借鉴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