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构造 \ 石上纯也——“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只是走火入魔了一点点”

石上纯也——“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只是走火入魔了一点点”

发布于:2020-12-29 17:44:29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构造 [复制转发]


关于石上纯也最近在神奈川的作品——神奈川工科大学KAIT广场, 先说结论:

1. 不是建筑,仅仅是一个艺术装置。所以我通篇用艺术装置来指代此物。
2. 甲方无限的氪金和耐心,以及结构工程师高超技巧,实现了一个艺术家(而非建筑师的)的毫无理性,不切实际的“幻想”。
3. 走火入魔的年轻人学会了“力大飞砖”的道理,却忘了砖其实不用在天上飞,砖在天上飞不仅仅容易砸到人,还容易砸到自己。


01
 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首先介绍这个项目的结构工程师佐藤淳,没有这位日本杰出结构工程师,石上纯也的 “幻想” 永远只能是个停留在纸面的图画, 各个展览用来秀的模型。

佐藤 淳 SATO Jun/さとう じゅん

石上纯也在这个装置是一个尺寸约为80mx50m(更正:准确为87mx56m),无柱的悬空屋面,屋面靠四周墙体固定,屋面上自由的开了若干方形的天窗。由于巨大的跨度,整个屋面中央低,四周高,呈现出一种悬挂自然而然的形状,仿佛一张极轻极薄的和纸,轻轻的落在了地面上。 这就是石上纯也一贯的思路——极致的轻薄。  


为了实现这个效果,考虑到这么大的跨度和无柱的效果,正常的思路利用钢索做成Frei Otto式的锁网结构。钢索极佳的抗拉性可以轻松完成超过100米的跨度,神奈川这个项目自然不在话下,而且也会形成类似图中悬链线的优美形状。最佳的案例是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主体育场和体育设施的索网屋顶。


然而神奈川这个项目并没有采用锁网这种比较合理成熟的方案,而采用了一种从所未见的“钢板悬吊”的方法,即把若干12毫米厚钢板经过加工组装在一起,利用钢板抗张拉的特性,形成一整块巨大的钢板,然后四周固定,整体悬吊起来。


这个方案的难点不在于钢板,毕竟钢板延展性好,抗拉的效果也不错,但是钢板的尺度有限,要把这么多钢板加工,组装,最终形成符合力学的性能的形状,这对于结构设计和生产制造加工的挑战是巨大的。


索网vs钢板,两种方案的差别就好比是在家里晾衣服,希望有一根水平的竿子,明明可以用一根竹杆就可以搞定的简单事情,硬生生用100根筷子头尾相接拼了出来。


正所谓 “ 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哪也要上 !”—— 只是为了石上纯也能够吹个轻薄透明的“牛逼” 。


也因为这个巨大面积钢板屋顶的“热胀冷缩”的特性,屋顶会在竖向不免发生形变。形变的大小,按照建筑师说可以达到80cm,结构工程师说可以达到20cm,但是都是估计,具体数值无法计算,只能等待未来的观察。


通常这种形变是不利的,没有人希望的。但是在石上纯也的话术中, “包装” 成了一种诗意的描述 “建筑是可以呼吸的” 。 

于是乎:

石上纯也:变形达到800mm  
工程师:啥子玩意?
石上纯也:我的建筑可以呼吸
众人:牛逼牛逼  

02
 是艺术装置,而不是建筑 

为什么说它不是一个建筑?

神奈川工科大学KAIT广场这个项目最早立项的时候,是一个真正的建筑,可是在建筑师石上纯也一步一步的设计中,慢慢剥离了所有的实用性,变成了一个纯艺术装置。

石上纯也得到这个项目,来自神奈川工科大学的直接委托,学校希望他给校园设计一个运动部的室内练习场,兼做展示等功能的多功能厅。这是一个有着明确功能的委托。

石上纯也在2013年拿出这个方案时,又轻又薄的造型惊艳了众人,实用性的功能在建筑师的精心安排下全部“腰斩”也惊吓着了委托业主——虽然那时后还能勉强称作一个建筑,因为沿着长边还保留了一条窄窄的咖啡馆。咖啡馆这种东西,是任何建筑师都喜闻乐见的功能,只要不知道怎么填塞功能的空间,都可以写上“咖啡馆”三个字,垃圾空间顿时不那么垃圾起来了。



然而到2020年真正完工时,连这个可怜的咖啡馆功能石上纯也都没有给业主剩下。彻底丧失了所有的实用性, 最后沦为了一个“空壳”。

除此之外,原本2014年预计完工的建筑拖到了2020年底完工,这工程造价的翻番,是不言自明的。

事到如此,换任何一个业主都会把建筑师拍死。

神奈川工科大学花了前后近8年时间,寸土寸金的地皮,无穷无尽的氪金,收获了一个完全无法使用,只是为了完成建筑师的一个“梦想”, 真的是感天动地,旷世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无敌甲方好爸爸。

但愿每个人都能遇到这么一个“好爸爸” (!)



03
 我还是那个少年,只是走火入魔了一点点 

石上纯也 可谓是日本年轻建筑师的佼佼者,资源无限。年纪轻轻就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设计了蛇形画廊这种业内 “盖戳” 性质的项目。石上纯也的特点,就是他在项目里追求的极致轻薄。然而他的这种轻薄,比他的老师SANAA更加极致,已至于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轻薄” 设计是日本一种非常有特色的设计思路,这跟日本缺少原材料,同时为了抵御自然灾害,便于运输和重建等等原因共同产生的,最终在传统美学和现代材料学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一种独特的日式设计风格。

(咱们中国建筑师真的要学吗?醒醒。)

SANAA的轻薄,是基于材料的特性,合理的构造和建筑功能。SANAA可以说是把独特的“轻薄”美学和合理的工程学高度统一,合理平衡的代表。而石上纯也,却放弃了工程学,仅仅在美学这一个方向,把“轻薄”推向了视觉化的极致。比如妹岛在荷兰设计的剧场,虽然设计了60mm薄的巨型隔墙,却依然保证了结构的可靠性和良好的隔音性能。

一言以蔽之,石上纯也的设计,不是建筑,都只是艺术装置,是一个包装成“建筑师“的”艺术家”的一种艺术化的表达。他的所谓从所未有的“创新”,都是在牺牲"“合理性”的基础上做出来的。

只要轻薄,不要实用性,建出来的东西,其实还不如一只“冈本”有价值。


设计创新不是说用火柴棒搭一个100米的摩天楼,或者说用方糖建一个100米的浮桥,或者用泡沫纸做一个火箭然后装上精洗煤。这些确实都没有人做过,但是不是没有人做过,只要有人敢做第一个尝鲜,都能叫创新呢?

用郭德纲的话说, “好比说厨师炒菜,你可以发明新的菜,但最起码你要知道什么叫炒勺,哪个叫漏勺,你拿个痰桶炒菜说是革新,那谁敢吃啊?”


当然,如今的发达技术和高水平的结构师等从业者,的确可以让很多建筑师的“不切实际的”幻觉“”美梦成真。

走火入魔的年轻人学会了“力大飞砖”的道理,却千万不要忘了,砖其实不用在天上飞,砖在天上飞不仅仅容易砸到人,还容易砸到自己。


04
 互联网时代的反向“叶公好龙”

西泽立卫的丰岛美术馆,似乎是第一个“开启”潘多拉魔盒的建筑。从这时候起,所有人都知道,在一个风景优美如画的地方,建个白房子,拍几张漂亮的照片,便能在网上爆红。这仿佛是一条成为大师的捷径,于是一堆人在这条路上趋之若鹜,唯恐落在后面,一边跑一边问:“哪里还有没盖过白房子的小山包?”


那些绿水青山得罪谁了?至于建出来的东西,最终变成了什么,有什么功能,什么人去用,反而成为了最次要的事情。 

流量才是一切!

我不记得在哪里,坂本一成就曾经敲打过年轻的日本建筑师,将建筑和日常性和生活化剥离的这一种非常危险的方向。现在每个人都热衷于造看起来美美哒,但实际没法用的建筑。很可惜,前辈的金玉良言敌不过互联网景观化的“大潮流”, 面对“流量”的风口,每个建筑师都希望成为一只可以“飞翔的猪”,就像石上纯也一样。

于是我们看到,虽然石上纯也近年来并没有像样的,有品质的作品面世,但是依然可以出入各种高端场合,受到各种追捧,在国际国内举办个人展览,名副其实“顶流”建筑师。

平时瞧不起“网红建筑”的评论家们,也跑过去赞美石上纯也,各种反向“叶公好龙”。

有了光环的石上纯也, 得到各种无限工期,无限造价,无限受人期待的项目。

听说他在山东的项目主体也差不多了。


就这? 

注1:段子原、者:建筑师石川
注2:感谢iZun,Raindragon. DGJ对于本文的启发和指点。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构造

返回版块

7.64 万条内容 · 17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上海虹桥首个当代艺术馆:一只机翼,跳脱于方盒子城市肌理

摄影:是然建筑摄影 “在千城一面的环境下,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逃脱出这种环境,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一种建筑:它仿佛脱胎于蓝天,甚至无法看出他的来源,成为一种完成的创新的、无可参照的建筑。” 摄影:是然建筑摄影 凭借“轨陆空”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上海虹桥商务区成为了上海的新地标。虹桥商务区位于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地带,连接区域26个主要城市,依托虹桥交通枢纽和国展中心,以总部经济和商务办公为主体业态,酒店、商业、零售、文化娱乐为配套业态的产业格局,已成为国际化高端商务的新地标。毗邻虹桥枢纽赋予了虹桥CBD一期发展的优势,但同时也制约了建筑空间的形态和拓展,园区内大多数建筑呈现为平面肌理,统一的限高形成平缓的天际线。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