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苏州大阳山数字经济园征集方案公布,长三角竞赛项目逐渐增多...

苏州大阳山数字经济园征集方案公布,长三角竞赛项目逐渐增多...

发布于:2020-12-24 14:34:24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复制转发]


前些年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设计竞赛项目可谓凤毛麟角,但从今年开始,各城市的竞赛数量逐渐增多。今天我们与大家分享的就是苏州的一个方案征集项目。

本次竞赛共三家单位参加,他们分别是:瑛泊和上规院联合体,Perkins&Will,Gensler与华南理工联合体最终, 瑛泊和上规院联合体 获得了第一名。


第一名方案
“阳山云麓,数字森林”

1.规划愿景



 首先,是建立世界级数字经济的创新枢纽。设计单位在全球闻名的荷兰埃因霍温高科技产业园区的设计经验和独有的i-CAM园区开发模型的应用,将勾勒出未来大阳山数字经济园区的成功;
其次,是将城市生活和大自然相融合,创造一个绿色和健康的环境,吸引并留下更多的人才并让经济持续成长。公园的建筑形态也增添了更多的苏州丰富的园林文化;
最终,是发展多样各异的区块,以人为尺寸作为前提条件,搭建坚固和韧性的社区。



2.连接城市与自然

小编认为他们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方案通过结合周边的自然环境,搭建延续的‘阳山与森林“。 这个过渡性公园是本方案的亮点。

     


3.以交通为导向的开发

并且,评审团还认为: “此方案的亮点是对TOD核心区的设计。方案将大阳山的自然风光引入园区,打造了很有特色和标志性的森林总部。”



设计团队提出了,分期开发和组团生长模式,预留充分的发展弹性。每个组团高度混合,功能可更替可置换,充分预留未来发展可能 。 


评审团给出的综合评价是: 该方案对数字经济园的定位研究分析比较到位,在空间布局上具有较鲜明的未来科技数字园的新形态和新场景。



Perkins&Will方案
“绿脉数字园”




方案提出了“都市指向标”的概念,沿太湖大道,方案采用了三角形建筑组群的布局,意示着从高密度的中心城区向开阔的太湖过渡,表达着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方案创造了一条连接映莲湖公园与天池山山地公园的绿脉,把大阳山和天池山的步道体系连接起来。园区内,绿脉衔接了两个轨交站点,两站之间策划了开放式的数字乐园。


▼绿脉数字园连通自然脉络,树立展示群组。


▼大阳山山顶视角,组群富有韵律感。


▼面向高速入口,树立门户形象。


▼绿脉主轴通山达野。


▼电竞广场是线上线下的互娱空间。


▼空中平台拥有看山的绝佳视野。


▼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专家对于 方案与狮子山的系统性搭配方面给予较高评价。并且认为,建筑空间组织丰富,地上地下结合、街景形象均有所考虑,在形态格局上具有一定特色。建筑设计上较深入,考虑不同功能和形态搭配,片区内地块与建筑的模块化设计具有一定弹性。

华南理工+Gensler方案
“数字山水园”



规划从“园区与城市、自然与科技、传统与创新、产业与空间”四大融合层面,形成“一心、一廊、两园、八组团、绿脉缝合”的渗透式布局。


▼整体鸟瞰图


▼大阳山山顶视点


▼太湖大道高架出口处视点


重点地区空间打造方面, 以传统苏州园林为灵感,采用自由的空间流线组织空间。



??
专家对本方案的评价是:总体研究分析和定位清晰明确,对园区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和文化传承的理念追求值得肯定。
?

小结

三方案各有特色,侧重点也不同。小编看完这个项目还是有一定收获的,基本能体现在设计水平相当的竞 赛中: 靠什么样的策略才能够取胜!


在处理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方面,

第一名确实用了一股巧劲,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参与讨论...


以上内容部分来源于瑛泊和规划学会咨询公众号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0.86 万条内容 · 27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关于实验室动物房建筑规范

    (一)内部墙壁     1. 在实验动物设施内部的墙面应采易平整、防潮、无吸附性、耐撞击、无缝隙的隔间建材。在与门框、天花板、地面之转接处应以能施作成平整的接缝材加以密合。     2. 表面涂料则应采能够耐清洁、消毒剂清洗且能承受高压冲洗者。易受搬运笼架、推车等设备撞击处的墙面及凸出之墙角,应以恰当之防撞护板加以强化。     3. 将水管、风管或其他线路裸露在墙上是不当的,因其表面不易清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