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重庆城市微更新的时空路径与实践

重庆城市微更新的时空路径与实践

发布于:2020-12-16 11:10:16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重庆城市微更新的时空路径与实践

Spatio-temporal Path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e of Micro-Regeneration in Chongqing

褚冬竹 阳蕊
CHU Dongzhu  YANG Rui


经济转型背景下,微更新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要求。以重庆城市空间演进历史过程切入,梳理相关城市建设发展政策与时间路径,分析在山地与两江夹峙自然条件中历史遗产、传统街区等城市更新实践所串联而成的空间路径,以厘清重庆城市微更新脉络中的“线”与“索”。在此基础上,通过典型实践案例进一步提炼重庆城市微更新特征并对重庆城市微更新的未来发展提出初步预判和建议。


“作为一种形式,都市负有这样的名义:同时性(simultanéité)。 [1] ”列斐伏尔一语道出了现代“都市”区别于“城邑”的基本表征。资本高度聚集和资源存量的持续积叠共同推进着城市前进。承续自“有机更新”的微更新理念成为回归本质的“新”思路,并逐渐进入推进城市建设发展的正面梯队。

无论是格迪斯的“保守型手术” [2] ,还是被西方不断借喻的中国“针灸”,均倾向以更为温和、渐进及精准的方式改善城市脉络乃至整体的运行质量。更新之“微”,只有建立在尊重与理解城市内在秩序和规律基础上,才能“在生产新空间秩序的同时生产相应的社会秩序和价值规范体系” [3] ,真正成为一种有效的社会正义及派生方式。

图1 重庆东水门,高处为文星阁
(Sidney D. Gamble摄于20世纪初,图中景象已消失)

重庆主城核心位于两江(长江、嘉陵江)夹峙的渝中半岛(亦被视为重庆“母城”)之上,直接与城市交织一体的山水岭谷既赋予了重庆清晰的组团生长格局、疏密起落的城市肌理和变幻多端的空间体验,又制造了高差复杂、用地狭小、地质安全等多样挑战。 (图1) 同时,相较于部分更发达城市,重庆在经济发展水平、基建成熟程度、更新发展时序及近代历史影响等多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或差异,也对近年来蓬勃开展的城市微更新产生了自然而显著的投射。因此,沿历史与地理的双重路径切入,成为通读重庆城市更新及微更新的基本视角。

01

从“构型”到“研磨”

重庆城市微更新的时间路径 


渝中半岛历史上便有“上半城”与“下半城”之分。下半城曾经“商贾云集,百物萃聚” 1) 。直至抗战时期,重庆基础建设重心逐步向上半城转移 (图2) 。至本世纪初,因长期疏于管理、制度缺失以及经费匮乏,下半城内已老态不堪,甚至有众多历史遗产被随意占用、杂居破败、隐患严重 (图3) 。1997年设立重庆直辖市至今,与微更新紧密相关的背景时间路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
1)拆建整治阶段(1997-2006)、
2)环境提升阶段(2007-2015)、
3)有机更新与微更新相结合阶段(2016年至今)

图2 建设重心向上半城转移时期的“马路分期修筑路线图”(1939)
 ( 图片提供:重庆市设计院)

图3 下半城历史建筑的生存窘境  (修缮前,褚冬竹 摄) 
左上:湖广会馆(摄于2001) 左下:药材公会旧址(摄于2008)
 右:巴县衙门(摄于2008)

02

“上下通达”与“纵横联系”

重庆城市微更新的空间路径


山地城市意味着更频繁、更复杂的竖向联系,也意味着对水平使用基面更强的敏感和需求。重庆城市地名中频繁出现的山、岩、坡、坎、梯、岭、岗、坝、梁、堡、崖、洞、沟、沱、湾、溪……描述着这座城市的“山水骨架”,也意味着任何一处关键节点上的变动调整,都可能牵扯出一片脉络的“伤筋动骨” (图4)

图4 重庆渝中半岛城市更新空间脉络
(作者团队自绘)

上世纪50年代建设的“西南军政大会堂”(即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为彰显人民新政权地位,选址于原陪都时代临时“总统府”对面一处名为“马鞍山”的高地上,横向展开、气势恢宏 (图5) 。严格对称的礼仪性轴线布局对场地的要求显然是苛刻的,大礼堂施工共处理土石方30余万立方米,开挖高处场地后再填平北侧数百米外的大型冲沟“大溪沟”,以获得大型会议厅堂必须的平整基面。

图5 “西南军政大会堂”手绘渲染图
(建筑师:张家德,尺寸:3910mm×1630mm)

图5 礼堂修建过程照片
(图片来源:《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甲子纪》,陈荣华 等著,2016)

“上下”既意味着重庆特有的“上”“下”半城间的空间联系,也指向局部地势高低间的垂直竖向关联。上下半城的地势差异,不仅形成空间上的阻隔与不便,也曾在历史上造成了社会关系割裂与资源配置不均;寻求“通达”则更蕴含着资源公平发展和湮没价值的重新登场。“纵横”体现了渝中半岛缘地理发展的城市脉络:从1938年修筑“三大马路”起步,横向沿山势朝半岛尖端汇聚,纵向则穿越半岛连接两江。2010年《渝中半岛步行系统规划及示范段设计》提出“5横12纵1环”18条城市步行系统 (图6) 。2016年渝中区以多个示范区为城市有机更新突破口,提出建设十个传统风貌区、十个山城老街区和十个特色老街区的“三个十”计划 (图7) ,寻求区域联动。2019年《重庆市主城区“山城步道”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规划布局60条“山城步道”以构建城市各单元结构间的慢行联系,进一步建立实用高效的城市空间及联系网络,完善重庆发展必须依存的“基底”。

图6 渝中区步行系统规划图
(规划设计: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图7 重庆市渝中区“三个十”建设计划分布示意图
(图片提供: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渝中区分局)

03 

实践及特征


3.1 限定求生

渝中半岛从鹅岭降至朝天门沙嘴高差达219米,区中有斜坡、陡崖、悬崖,李子坝、菜园坝、临江门等地曾有滑坡危岩区段达50余处 2) 。与山水博弈,于限定求生,是重庆微更新中频繁遭遇的基本问题。

图8 山城巷及金汤门传统风貌区鸟瞰效果图
(规划设计: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图9  山城巷历史保护建筑“厚庐”
(褚冬竹 摄于2020)

渝中区山城巷及金汤门传统风貌区位于下半城南纪门至金汤门城墙段的崖壁之上,路陡崖险,曾是郭沫若笔下的“天上的街市”。在延续传统街巷原始空间、场景基础上,梳理打通街巷空间脉络 (图8、9) 。2020年6月,以“匠筑山城——山城巷微更新”活动为代表,多名青年建筑师正通过不同手法进行高度空间限定下的创新与探索 (图10)

▽ 图10 山城巷微更新部分设计方案(预计2021年实施完成)
a.雷家坡26号咖啡屋  (设计:陈俊 )
b.“时空明灯”   (设计:叶青慜,郭彧)
c.金马小学改造  (设计:薛皓 )
d.山城巷造书店  (设计:朱航)

3.2 基础先行

限于其复杂性及多方面原因,时至今日,重庆的基础设施建设虽已大为改观但仍远未成熟。基础设施的率先建设或优化为微更新工作捕获、创造了更多新机会,使原先条件较差的城市空间节点得以重新显现,再次具有更新的意义,重庆基础设施建设随其城市更新同步持续进行。

2020年启动建设的解放碑-朝天门步行大道品质提升综合整治工程,连接解放碑和朝天门两个重要城市地标性节点,对街道空间、城市交通、市政设施、建筑界面、景观景点等方面进行综合更新优化,激活多个微更新空间节点,串联成新的城市文化链 (图11) 。另外典型的实例还有大化步道、鹅公岩大桥桥头立交、三胜车渡码头的服务站等 (图12、图13、图14)

▽ 图11 解放碑-朝天门步行大道品质提升综合整治工程
(设计:重庆市设计院/徐千里工作室)
a.总平面图
b.小什字街心公园效果图

 ▽ 图12 渝中区大化步道 (褚冬竹 摄于2020年)
a.从步道远眺化龙桥轨道站与嘉陵江嘉华大桥
b.顺崖壁而上的步道系统
c.步道内部

图13 九龙坡区鹅公岩立交桥下漫步公园 (褚冬竹 摄于2020年)

图14 北碚区三胜车渡码头服务站
(设计:悦集建筑设计事务所/田琦)

3.3 双向联动

双向联动指在微更新过程中,自上而下的政策主导或体系开发与自下而上的社区参与、自然生长相结合的方式,以若干已严重衰败的老旧社区更新为典型,如嘉陵桥西村社区从空间、文化、组织三条与民生紧密关联的路径出发 [4] ,探索了有机渐进、上下联动的更新方式。渝中区戴家巷社区则在初步空间整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的江景、古城墙资源,居民进一步通过租售、自营等方式将临江住宅底层通过微更新方式改造成咖啡馆、图书室等,已进入具有持续动力的自然生长方式 (图15)

图15 渝中区戴家巷社区微更新后的场景(阳蕊 摄于2020年)

根据重庆市政府发布的《利用主城建成区边角地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实施方案》(2018),在龙湖地产等作为工程总承包及运营(EPC+O)单位的参与下建成92个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将零星闲置土地激活融入市民生活。 (图16)

 ▽ 图16 利用建成区边角地建设的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实景
(图片提供:龙湖地产重庆公司)
a. 九龙坡区华岩社区
b. 两江新区云竹社区
 c. 江北区赵家山社区


3.4 遗产再生

结合2015年发布的《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重庆市主城区传统风貌保护与利用规划》,历史遗产微更新采取灵活多样的更新活化方式,重构与当代城市生活、文化与经济的密切联系 (图17) 。十八梯街区内历史建筑火柴原料厂因损毁严重,以“落架大修”尽力复原外观后,在内部置入展览、体验等全新功能 (图18) 。由张永和率非常建筑团队承担改造设计的“重庆故宫学院”,基于故宫文物南迁库存于此的历史事件,针对不同等级历史建筑,分别采用落架重修、原基底重建、原址新建等多种方式实现场所的更新,同时引入新的胶合木桁架结构,以尊重、含蓄又保持创造的态度实现新旧对话与有机更新。 (图19)

图17 上半城的林立高楼和下半城的历史遗存共存
(褚冬竹 摄于2020年)
近景为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内的法国领事馆旧址

 ▽ 图18 渝中区十八梯街区内火柴原料厂更新改造
(设计:重庆惠庭都市建筑设计事务所)
a.建筑原貌
b.更新后整体效果
c.更新后剖面分析图

图19 重庆故宫学院(安达森洋行改造)
上:建筑分解轴测  左下:鸟瞰  右下:新建木桁架结构室内设计
(设计:非常建筑/张永和)

客观地讲,限于既有建筑破败条件和市场经济规则,部分区域更新项目中出现了较大比例的完全新建重修,严格说来并不能在整体上被视为“更新”,但在法规控制更为精细的背景下,从整体上依然尽力延续了应有的城市肌理。如在十八梯传统风貌区规划设计和建设中,首先保留原始街巷的基本脉络和名称 (图20) ,并保留近100多米长的十八梯老石梯主道,为避免施工损坏,原石梯道全部用木板覆盖保护。

图20 渝中区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开发更新项目
(模型提供:新加坡国浩地产, 褚冬竹 摄于2020年)

工业遗存微更新方面,重庆也正在积极探索。2014年率先启动更新的原重庆印制二厂,以增补的方式在园区各厂房之间设置艺术化人行天桥,形成公共走廊体系,而立面仅去除存在安全隐患的部分后用新材料替换 (图21、图22) 。2018年启动更新的重庆印制一厂,抓住一厂临江山地、工业遗产的地理与历史双重优势,用建筑手段创造多种业态共同激活建筑单体与周边社区的发展 (图23) 。由重庆江北纺织仓库改造而成的北仓文创街区是民间自下而上针对工业类遗存的另一处实例。2015年,仓库启动更新改造,以城市文化图书馆、互联网+体验店为主题,以渐进式微更新方式逐渐成型,同时积极融入当代消费新需求,与原社区生活有机融合的同时孕育出新的城市文化生态 (图24)

图21 重庆印制二厂更新改造
上:更新后外立面局部  左下:更新后沿街立面 右下:更新后园区外景
(设计:aLL Design/Will Alsop、李未韬等)

图22 混沌大学教学中心
上:入口外景  中:室内  下:剖面
(设计:VARY几里设计/齐帆)

  图23 渝中区枇杷山印制一厂更新/山鬼酒店效果图
上:鸟瞰  下:入口
(设计:寻常设计/林经锐)

 ▽ 图24 江北区江北纺织仓库更新
(更新运营:重庆中复文创)
a.更新前的闲置旧仓库
b. 更新后的建筑鸟瞰
c. 更新后的户外集市

“三线建设”时期,大量军工企业落子重庆,其中相当数量已停产转型,形成了与中心城区有着显著区别的郊区工业遗存。位于涪陵区的绝密级816核工程是1966年开建的全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1984年该工程停建,围绕816工程周边配套厂区、住宿区开始了新一轮蜕变转型。2020年,在经费极为紧张的现实下,以微更新方式实现主要配套厂房功能与形象转型,生产了全新空间体验与使用方式 (图25)

▽ 图25 涪陵区816地下核工程配套厂房微更新
(816小镇军工陈列馆等)
(设计:Lab.C.[architecture]/褚冬竹、百仓文创/李传波)
a.原厂区轴测 
 b.改造后分解轴测
 c.改造后开敞厅中轴照片

04 

讨论:重庆的下一步


更新之“微”,不仅是空间尺度、改造程度之微,更应是问题辨析、循证求解之微。在政府主导、市场合作、基础先行的基本方式下,重庆正在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路径,在未来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微更新的目标与效益。 紧扣城市可持续发展核心目标,在微更新过程中需更多尊重多方利益,尤其是保障和促进公众利益、公共物品的更优实现,进一步加强引导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介质的城市基层民主;明确公私界限,柔顺社会关系,注重多方利益主体的根本诉求,激发市场主体的投资活力,引导资金合理流向和适度回报,促使微更新实现本质上的效益整合。
微更新的组织与政策。 需完善构建精微有效的更新保障、再开发制度,探索地方立法,积极关注受惠面更广的老旧社区微更新,在整体统筹前提下引入更多专业群体甚至个体的参与,建立长效监控、评测和修正纠偏机制,落实公众参与和科学决策,建立听证会制度,搭建多方合作平台,积极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试点引导公众自下而上自主更新,注重社区培力(community empowerment)的提升。
微更新的内容与类别。 基于地域特点,推进自然环境、历史环境、都市环境、基础设施间的交融并存,建立重庆主城“历史性中央活力区”(HCAZ,Historic Central Activities Zone),积极加强对小微型历史遗产及工业遗存、老旧生活服务设施、高密度地段公共性屋面体系、临崖滨江关键地段、地下防空洞体、街巷闲弃零余空间(fragmentary leftover space)、道桥交通公共衔接空间、小型连锁型城市更新项目 3) 等多样公共性、公益性空间载体的活化利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植入城市更新;积极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参与微更新实践,倡导从材料到实施的整体绿色理念,杜绝低层次形式描摹,理性对待短期个性视觉吸引力,提升山地都市空间魅力的长期体验质量。
微更新的个性与身份。 加强对城市个性与身份的自然凸显,避免生硬植入,以微更新、轻改造为手段展示都市文化、巴渝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革命文化等文化体系,建立都市更新再生基地 4) ,注意提升从“形”到“意”的转译水平和艺术层次,开展身份认同计划,推行公共艺术与建筑文化的交融互动,配合未来仍将持续一段时间的大尺度、强力度城市建设,彰显融合山、水、桥、港、城等多样元素的立体复合之美。
微更新的实施与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指标密切相关,我国多个城市正“从市场机制推动的城市更新”迈向“以人为本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5] 。或许,在剖析重庆城市微更新演进过程中,只有以“线”连接事物的历史与当下、时间与空间,以“索”厘清诸多事物交织缠绕下的互相联系,才能避免管中窥豹,真正触探到一座城市的表征基础——“同时性(simultanéité)”问题。



注释:
1)乾隆《巴县志》,卷二。
2)《重庆市市中区志》(1997年版)。
3) 可借鉴日本相关经验,东京政府出台了集约换地的“连锁型再开发”方案。利用国有公用厅舍搬迁后的废弃地作为“种子基地”,渐进式带动整个片区的更新改造,是多元主体协作、通过土地连锁置换达到土地集约利用的典型案例。
4) 该模式由政府提供更新所需的具体场所基地,民间单位入驻自由组织创意更新,由市民广泛参与共享创意文化空间成果。台湾省台北市在2010年提出URS(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计划展开小尺度城市共享营造活动。

参考文献:
[1] 亨利·勒菲弗,李春 译,空间与政治(第二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69.
[2]  Peter HALL,童明 译.明日之城:1880年以来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思想史[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
[3] 胡毅,张京祥.中国城市住区更新的解读与重构——走向空间正义的空间生产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4] 李和平,肖洪未,黄瓴.山地传统社区空间环境的整治更新策略——以重庆嘉陵桥西村为例[J].建筑学报,2015(02):84-89.
[5] 阳建强,陈月.1949-2019年中国城市更新的发展与回顾[J].城市规划,2020,44(02):9-19+31.

来源: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Lab.C.[architecture]设计与研究工作室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8 万条内容 · 24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英国“利物浦一号”:城市中心的有机更新

如同日升月沉,草木枯荣,城市发展建设和更新也在时光交叠中不断地交替循环。 英国作为最早开展城镇化进程的国家,也是最早面对城市更新问题的国家。“利物浦一号”作为英国城市中心有机更新的成功案例,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今天我们通过“利物浦一号”的案例,总结可以借鉴的城市更新的经验。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