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站务休闲 \ 闲聊茶吧 \ 当代水利设计人员日常与现状

当代水利设计人员日常与现状

发布于:2020-12-15 10:31:15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复制转发]

说到设计师

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

艺术、审美、专业

当然也有可能是

加班、画图、秃头


2020

设计师的工作现状、工作氛围、职业发展情况如何?

关于这些问题

我们调查了多家设计企业的从业人员

形成了这份 《设计人员“生存图鉴”》

试图窥探设计师们的从业现状


*样本说明:

男性占比 48.4%, 女性占比 51.6%

年龄集中在 31~45 岁之间,工龄大部分在 10 年及以上

68.75% 已婚已育, 18.75% 未婚


虽然人们常说

“干一行爱一行”

但是对于已经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设计人来说

说起自己的工作

估计每个人都想开一场“吐槽大会”




01

「项目节点紧张」、「压力大」、「赶赶赶」、「中年危机」 ,焦虑成为设计人员常态。


由于长期处在高负荷和时间紧迫的工作环境下,大部分设计人员的工作状态十分焦虑,焦虑值达 6.5 分。 (问卷中如无特殊说明,评分均采用十分制)。


有网友分享了他在设计院的一天:

“研究生毕业入职设计院一年,聊一下设计院的一天。


在单位:

早上8点打卡上班,8.20开始干活。改图,改图,改图……12点下班。 吃午饭、午休,2点打卡上班,改图,改图,改图……5.30下班。 吃晚饭,休息一会,6.30打卡上班,改图,改图,改图……平均11点半下班,回宿舍洗漱躺一会,1点左右睡觉。


出差:

早上9点半左右开始干活,如果去现场早上6点~8点出发,中午在外面找地方解决午饭,小憩一会。继续看现场,5.30回驻扎地吃饭。7.30开始在集中办公室处理内业,一般10点到凌晨2内结束。无周末,无固定节假日。一年出差200天左右。


感觉被工作圈住了,压力太大。”


具体来看,不同群体呈现出明显的心理状态差异:

男性群体焦虑程度高于女性。 调研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从业人员的焦虑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两者分别给出了7.0和6.1的分值。

图:不同性别群体的焦虑分值


中层力量压力大。 工龄在3至10年的从业人员焦虑值均分达到7.3,而该年龄层主要为企业组织架构的中坚力量,亦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图:不同工龄设计人员的焦虑分值


已婚人士负担重。 调研结果显示,由于“上有老下有小”,已婚家庭的压力明显高于未婚人士,焦虑值也相对较高。

图:不同婚姻状况设计人员的焦虑分值



02

「996」、「工作饱和」、「加班画图」 已成常态,休息是意外。


设计院的加班常态早被业内广泛诟病。调研结果显示,半数以上人员经常加班, 八成以上设计人员加班时间集中在工作日。另有12.9%的人员表示周末需要全天加班。 可以预见,设计院内996的现象十分普遍。


图:调研人员的加班情况


而在工作量方面,受访者对 工作饱和度平均得分达到8.3 。具体来看,设计人员承担的工作量基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其中,工作年限处于3至10年的人员是企业主力。


图:不同工龄设计人员的工作饱和度


有设计人员吐槽:“设计院的日常就是图图图图”。也有人表示:“刚入职设计院,一天到晚画图,偶尔周末还得加班画图。但是作为一个新人,通过完成一个项目里基础的图纸部分,可以逐步了解到该项目的流程,通过与前辈沟通、反思完善图纸,能够得到提高画图效率的有效方法。从小小的画图中找到日常工作的节奏,再慢慢成长到项目负责人。其实一天到晚画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是在画图,而没有主动去学习。”





01

由于 「高强度工作」、「工作现场环境恶劣」、「生育压力」 等主客观因素,女性设计人员的从业之路受到一定阻碍。


由于出差频繁、工作现场环境恶劣、生育时期限制,以及难以避免的酒局文化等种种主客观因素,女性设计人员的从业之路更加困难。调研结果显示, 43.8%的女性受访者表示择业过程中偶尔能够感受到性别歧视,其中,6.3%的人群表示经常感受到性别歧视。


图:不同性别设计人员对性别歧视的感受


“面试了几个甲级设计院,都提到了女性从事建筑设计方面的不方便。有个领导直接跟我说,工作强度过大不适合女生,要留下来的话要有吃苦的决心。”


“社会给女性的生育压力、家庭压力过大,导致女性因生育问题容易引起就业歧视,工作强度本身就较大的设计院会觉得你受不住,自然更倾向于男性员工。”



02

设计行业在社会 「受尊重程度尚可」 ,但 「权责不匹配」、「话语权缺失」 等问题也深深困扰着设计师们。


设计作为工程建设领域的前端,具备较高的技术和准入门槛,对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发挥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在调研过程中,大多数从业人员表示 设计行业在社会受尊重程度尚可,得分6.0。


与此同时,在工作强度大、承压担责重的情况下,大部分从业者表示设计师的话语权缺失问题愈加严重。调研结果显示, 41.9%的受访人员认为责任和权利匹配度一般;32.3%的人员认为权责不对等。


图:设计人员对权利与责任对等情况的看法


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9〕11号)提出“加快探索取消施工图审查,实行告知承诺制和设计人员终身负责制”,此后关于“施工图审查改革”、“终身责任制”等相关话题就在设计圈子内热议不断。其中就有人提出,问题不在于设计师终身负责制,而是应该更多的关注设计师的权责划分问题。


“我倒是觉得终身负责没什么问题,只不过比例分配上不合理,从中得利最多的反而责任最小,权力最大的反而责任最小。”


“审不审图不是本质问题,主要还是五方责任主体权责应清晰。建设单位作为龙头单位,首要责任不清晰。建筑师负责制只有责没有权,很难执行下去。”



03

「稳定性高」、「工作氛围好」、「薪酬满意度偏低」 ,平凡工作下的群体感受差异。


调研结果显示, 大部分人员对当前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持较为满意态度,综合评分达到6.4。 横向对比来看,设计工作稳定性较高,工作内容上专业划分细致,每个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各司其职,因此整体工作氛围相对较好。另一方面,对工资待遇过低、付出与回报严重不符等不满成为设计院常态,受访人员对 薪酬的满意度仅为5.6。


图:设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不同性别从业人员对工作环境的关注点存在明显差异。男性十分关注个人职业发展,对职业发展满意度较低;女性则更加关注工作氛围,从综合角度对工作环境进行衡量。总体来看, 女性设计人员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高于男性。


图:不同性别设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评价


经历过“三年之痒、七年之痛”调整期后的员工具有较高忠诚度。调研结果显示, 司龄在3至5年和10至20年的人员对目前工作的公司环境表示出较高的满意度。


图:不同司龄设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评价


从调研结果来看,各层级的设计人员对薪酬满意度均位列末尾,评分仅为5.6。设计院的薪酬待遇放眼整个社会来说并不差,只是考虑到行业有一定准入门槛、工作强度较大,加之设计费多年未涨等因素,部分设计人员感到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网上关于设计院工资待遇的吐槽层出不穷:


“设计人员属于技术岗位,技术岗收入放眼整个社会来说并不低,但是普遍存在难以突破的天花板。”


“设计师很多在刚毕业时收入是偏低的,只能省吃俭用努力熬过刚毕业的一两年。”


根据天强行业研究中心2020年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薪酬调研结果显示,基层设计人员年薪酬水平在10~19万元之间,生产中层则在23.3~40.6万元之间。从2015年至2019年,5年时间过去,但是设计人员的薪酬增幅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


图:2015、2019年设计人员薪酬变化





01

设计人员在进行职业规划道路选择时不再局限于 「薪资待遇」、「发展前景」,「企业文化」、「价值实现」,甚至「领导风格」 也成为了其考虑的重要因素。


从调研结果来看,设计人员在进行职业规划道路选择时考虑的因素相较于过去更加“现实”, 超过七成人员在跳槽时会重点考虑个人的薪资待遇与发展前景。


另一方面,设计人员 对工作环境和公司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也在积极寻找与选择能够 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的职业道路。 54.8% 的受访人员表示十分重视 领导风格 45.2% 的人员在求职时重点关注 工作内容和人际关系 。对于现代人来说,“爱情与面包”不再是单一选项,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两个都要。


图: 跳槽时重点考虑的因素



02

「提升自我能力」、「提高沟通与关系维护能力」、「扩展视野」、「知识更新」 设计人员的未来之路值得期待。


近年来,关于“建筑设计师是否还有前途”的讨论声音颇多,许多行业内从业者抱有疑问:我们的坚持和等待值得吗?未来发展前景究竟在哪?一名建筑行业从业者曾在文章中写到:


“焦虑来自于大的时代,经济发展放缓,各行各业都受影响;另一方面,焦虑也来自于从业者价值差异的拉开,很多建筑师难做了,也有一些建筑师业务更多了。建筑师如果不拓展视野、不进行知识更新、不做的更专更精,不但发展受限,话语权也只能更弱!”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提出了内在提升的诉求。从调研结果来看, 83.9% 的受访人员认为,设计人员应该 具有独立负责项目的能力 77.4% 的人员认为应该 具备沟通与关系维护能力 。同时,不少人员对个人的职业道路选择也提出了不同方向。调研结果显示, 93.3%的受访人员选择未来走向管理岗位。


图:对未来岗位和业务能力的判断



03

注重能力与精神的双重提升 ,员工诉求更加多元化


从调研结果来看,大多数员工对于目前的公司平台比较满意。超过三成人员认为当前的平台足够施展个人能力,64.5%的人员对平台的评价为尚可;另有9.7%的人员对当前的平台十分认可, 超过七成人员觉得可以在平台上实现个人目标。


图:设计人员对目前公司平台的评价


相较于传统的升职加薪, 现代员工对于实现个人目标的方法更加多元 :一方面, 薪酬仍然是员工关注的重点 ,67.7%的受访人员提出希望提高绩效收入;另一方面,更多的人开始 注重能力与精神的双重提升 71.0%的人员提出需要专业的培训 ;67.7%的人员提出要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图:设计人员实现目标的途径与诉求


总体而言

设计人员虽然日常背负着较大的工作压力

在项目紧张时更是需要加班加点赶进度


但设计工作同时也具备着

较高的稳定性

简单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工作氛围

较强的专业性 符合“理想职业”的特点

设计人员的发展上升空间依然很大


这也很好理解那句——

“设计虐我千百遍,

我待设计如初恋。”


以上是设计人员从业现状调查报告

(由于样本数量有限,数据仅供参考)

如果你想补充/分享/吐槽

欢迎评论区留言 与我们一起交流~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

114.53 万条内容 · 18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国务院:支付工程款不得超过60天,逾期支付利息!正式施行!!

2020年10月,按照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的统一部署,14个国务院督查组分赴14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实地督查,先后走访1300多个基层单位,访谈近5000名干部群众、企业负责人、创业者等,收集有关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1200余条。对属于地方政府职责范围的意见建议,督查组已及时转交相关省(区、市)政府研究办理;对属于国务院有关部门职责范围的意见建议,国办督查室整理后转送相关部门研究办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