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站务休闲 \ 闲聊茶吧 \ 资质改革大局已定,取消日渐明朗!这些建筑资质即将取消、合并!!

资质改革大局已定,取消日渐明朗!这些建筑资质即将取消、合并!!

发布于:2020-12-14 14:37:14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复制转发]
资质是建筑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通行证”,是企业实力的重要体现,资质改革关乎行业发展全局。 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各种资质政策频频发布,多种建筑资质面临取消、合并!

资质不断简化与取消的改革之路

  • 2014年11月 ,住建部将专业承包资质由60个压缩至36个。

  • 2015年 ,取消了建筑智能化、消防设施、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幕墙4个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

  • 2015年10月9日 ,住建部发布《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的资质换证调整为简单换证,取消对企业“资产、主要人员、技术装备”指标的考核。

  • 同年 ,取消《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中关于国家级工法、专利、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工程建设国家或行业标准等考核指标要求,对于申请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不再考核上述指标。

  • 2016年10月 ,住建部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取消(除各类别最低等级外)注册建造师、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持有岗位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的指标考核。

  • 2017年4月 ,正式取消园林绿化资质。

  • 2017年6月 ,住建部印发《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拟删去对企业注册资本金、上缴营业税、企业经理、财务负责人、一级建造师数量、设计人员、工法数量、信息化等要求。

  • 2017年9月 ,取消工程咨询、物业管理一级、地质勘查等资质。

  • 2018年3月8日 ,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废止《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

  • 2020年7月2日, 住建部发布《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标准框架(征求意见稿)》。

  • 2020年11月11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

  • 2020年12月2日, 住建部正式印发《关于印发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数量由593项压减至245项。

资质改革大局已定!这些资质即将取消、合并!!

2020年12月2日住建部正式印发《 关于印发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数量由593项压减至245项,多项资质被取消、合并,本次众多改革举措将给建筑业带来巨大变革。

从住建部发布的《 方案》里小编提取几个资质改革重要动向供大家参考:

01

施工总承包甲级资质在本行业内承揽业务规模不受限制
小编:这点很重要,虽然特级变为施工综合资质后可承担各行业、各等级施工总承包业务。但是甲级(现在的施工一级资质)在本行业内承揽业务规模不受限制, 这相应的也是弱化了后续的施工综合资质,意味着有关部门在弱化资质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02

施工总承包资质调整为甲、乙两级
小编:在《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标准框架(征求意见稿)》有关情况说明中 提出原一级资质调整为甲级资质,其他等级资质合并为乙级资质。 再加上本次《方案》的发布,小编预估不会再有什么准甲级一说。

03

将10类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调整为施工综合资质,可承担各行业、各等级施工总承包业务
小编:后续不会再有什么几特的企业, 以后施工综合资质企业的长远规划,无需再考虑资质,而是要考虑人才的储备。

04

开展企业资质审批权下放试点。将除综合资质外的其他等级资质,下放至省级及以下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需跨部门审批的资质另行决定)
小编:关于资质下放这块,小编认为由于诚信体系,工程担保等这些制度没建起来,如果全放下去之后,暂时可能性不大,所以要先搞试点。试点审批权下放对当地企业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
前段时间《“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明文提出 谁审批谁负责 。也就是说,即便是审批权放下去或不放, 将来审批资质是更难,谁审批谁负责,出了问题要追责 。后续资质审批审批环节详细会更严,弄虚作假会更难。

05

关于过渡期
设置1年过渡期,到期后实行简单换证, 即按照新旧资质对应关系直接换发新资质证书,不再重新核定资质。

06

完善工程招标资格审查制度,优化调整工程项目招标条件设置,引导建设单位更多从企业实力、技术力量、管理经验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小编:这也是在招标资质取消后,明确了招标制度改革方向。

07

完善职业资格管理制度,落实注册人员责任。加快修订完善注册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注册人员在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小编:建造师等注册人员有可能以后在行业内会更吃香。弱化资质,强化个人执业,以后企业满脑子都是人才储备了。但是责任也会越来越大。

08

简化各类证明事项,凡是通过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可以获取的证明材料,一律不再要求企业提供。
小编:申报提供资料机制改为其他主管部门调取机制。

09

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强化信用信息在工程建设各环节的应用

10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总之改革方向就是一句话: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精简企业资质类别,归并等级设置,简化资质标准,优化审批方式,进一步放宽建筑市场准入限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不合理束缚,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就业创业,加快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次《方案》的发布,基本上资质改革大体规划已经确定,仔细研读《方案》基本上就能搞清,现在静等新资质标准和配套措施的出台。
建筑企业要突出自己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加大信用体系建设,给业主多一个选择我们的理由!
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

为贯彻落实2019年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李克强总理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39号)要求,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做好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资质,以下统称企业资质)认定事项压减工作,现制定以下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以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精简企业资质类别,归并等级设置,简化资质标准,优化审批方式,进一步放宽建筑市场准入限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不合理束缚,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就业创业,加快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精简资质类别,归并等级设置。 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进一步优化建筑市场营商环境,确保新旧资质平稳过渡,保障工程质量安全,按照稳中求进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 对部分专业划分过细、业务范围相近、市场需求较小的企业资质类别予以合并,对层级过多的资质等级进行归并 改革后,工程勘察资质分为综合资质和专业资质,工程设计资质分为综合资质、行业资质、专业和事务所资质,施工资质分为综合资质、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和专业作业资质,工程监理资质分为综合资质和专业资质。资质等级原则上压减为甲、乙两级(部分资质只设甲级或不分等级),资质等级压减后,中小企业承揽业务范围将进一步放宽,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具体压减情况如下:

1.工程勘察资质。 保留综合资质;将4类专业资质及劳务资质整合为岩土工程、工程测量、勘探测试等3类专业资质。综合资质不分等级,专业资质等级压减为甲、乙两级。

2.工程设计资质。 保留综合资质;将21类行业资质整合为14类行业资质;将151类专业资质、8类专项资质、3类事务所资质整合为70类专业和事务所资质。综合资质、事务所资质不分等级;行业资质、专业资质等级原则上压减为甲、乙两级(部分资质只设甲级)。

3.施工资质。 将10类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调整为施工综合资质,可承担各行业、各等级施工总承包业务;保留12类施工总承包资质,将民航工程的专业承包资质整合为施工总承包资质;将36类专业承包资质整合为18类;将施工劳务企业资质改为专业作业资质,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综合资质和专业作业资质不分等级;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等级原则上压减为甲、乙两级(部分专业承包资质不分等级), 其中,施工总承包甲级资质在本行业内承揽业务规模不受限制。

4.工程监理资质。 保留综合资质;取消专业资质中的水利水电工程、公路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农林工程资质,保留其余10类专业资质;取消事务所资质。综合资质不分等级,专业资质等级压减为甲、乙两级。

(二)放宽准入限制,激发企业活力。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企业资质标准,大幅精简审批条件, 放宽对企业资金、主要人员、工程业绩和技术装备等的考核要求 。适当放宽部分资质承揽业务规模上限,多个资质合并的,新资质承揽业务范围相应 扩大至整合前各资质许可范围内的业务 ,尽量 减少政府对建筑市场微观活动的直接干预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下放审批权限,方便企业办事。 进一步加大放权力度,选择工作基础较好的地方和部分资质类别,开展企业资质审批权下放试点, 将除综合资质外的其他等级资质,下放至省级及以下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其中,涉及公路、水运、水利、通信、铁路、民航等资质的审批权限由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方便企业就近办理。试点地方要明确专门机构、专业人员负责企业资质审批工作,并制定企业资质审批相关管理规定,确保资质审批权下放后地方能够接得住、管得好。 企业资质全国通用 严禁各行业、各地区设置限制性措施,严厉查处变相设置市场准入壁垒,违规限制企业跨地区、跨行业承揽业务等行为 ,维护统一规范的建筑市场。

(四)优化审批服务,推行告知承诺制。 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动企业资质审批事项线上办理, 实行全程网上申报和审批,逐步推行电子资质证书 ,实现企业资质审批“一网通办”,并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公开发布企业资质信息。 简化各类证明事项 ,凡是通过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可以获取的证明材料,一律不再要求企业提供。加快推行企业资质审批告知承诺制,进一步扩大告知承诺制使用范围,明确审批标准,逐步提升企业资质审批的规范化和便利化水平。

(五)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障工程质量安全。 坚持放管结合,加大资质审批后的动态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 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和“互联网+监管”模式 ,强化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责任落实,加大对转包、违法分包、资质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强化事后责任追究,对负有工程质量安全事故责任的企业、人员依法严厉追究法律责任。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度,引导建设单位合理选择企业。 持续深化工程招投标制度改革,完善工程招标资格审查制度,优化调整工程项目招标条件设置,引导建设单位更多从企业实力、技术力量、管理经验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自主选择符合工程建设要求的企业。积极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机构,为业主选择合格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引导企业依法自主分包。

(二)完善职业资格管理制度,落实注册人员责任。 加快修订完善注册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注册人员在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推动建立个人执业责任保险制度,持续规范执业行为,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为提升工程品质、保障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三)加强监督指导,确保改革措施落地。 制定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标准指标说明,进一步细化审批标准和要求,加强对地方审批人员的培训,提升资质审批服务能力和水平。不定期对地方资质审批工作进行抽查,对违规审批行为严肃处理,公开曝光,情节严重的,取消企业资质审批权下放试点资格。

(四)健全信用体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强化信用信息在工程建设各环节的应用,完善“黑名单”制度,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加快推行工程担保和保险制度,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规范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行为,有效控制工程风险。

(五)做好资质标准修订和换证工作,确保平稳过渡。 开展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标准等修订工作,合理调整企业资质考核指标。 设置1年过渡期 ,到期后实行简单换证,即按照新旧资质对应关系直接换发新资质证书,不再重新核定资质。

(六)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合理引导公众预期。 加大改革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及时释疑解惑,让市场主体全面了解压减资质类别和等级的各项改革措施,提高政策透明度。加强舆论引导,主动回应市场主体反映的热点问题,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附件:

1.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改革措施表

2.改革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分类分级表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

114.53 万条内容 · 18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UWB定位的性价比如何衡量?

WIFI定位、蓝牙定位等定位技术局限大,室内定位行业相对其他行业来说,市场较小,直至UWB定位技术的出现,室内定位行业得到飞速发展。除了要考虑的成本外,还应该多方面综合衡量UWB人员定位的性价比。 对比WIFI、蓝牙这种精度太低的定位技术,UWB人员定位体现了厘米级的高精度。因此说UWB人员定位是一种性价比最高的定位技术实际是针对特殊的应用需求,如:电厂人员定位,需要保障人员人身安全,做到人员轨迹可追寻,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