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这篇文章源于昨天下午参加的一场培训。
公司领导在台上侃侃而谈了四个小时,收获不小,特别是其中关于“格局”的话题。
我估计,大多数人都看过这么一篇老套的故事:
有三个工人在砌墙。
一位好事的路人问他们,你们在干球呀?
工人甲说,老子在砌墙,滚!
工人乙说,我在造房子。
工人丙说,老板,我在建造城市!
若干年后。
甲依旧在砌墙。
乙成了包工头。
丙成立了房地产公司,成为了他俩的老板。
以前看这种故事,内心毫无波澜,今天受领导一点拨,倒发现了其中的梗概,对我也有一些启发。
不负责任地说,我发现了甲方工程师与乙方工程师(施工单位工程师)最大的区别: 格局 。
项目快竣备了,甲方工程师和乙方工程师一起巡场,发现汽车坡道位置似乎有一个雨棚没有做。
乙方工程师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判断,判断这是不是自己合同界面范围内的。如果不是,那万事大吉,就此为止。
如果是,第二反应是思索,思索有没有劳务班组做。如果有,那万事大吉,就此为止。
如果没有,考虑能不能和甲方商量,让他们切出来给其他单位做。如果甲方说可以,那又万事大吉,结束。
甲方工程师的第一反应也是判断,但会判断这是个什么类型的雨棚,是铝板雨棚还是玻璃雨棚,因为雨棚类型的不同可能涉及到不同的单位。翻了图纸,知道类型了。万一是个钢架铝板雨棚,可能会向设计提出反对意见,觉得玻璃雨棚的效果更好。
第二反应也是思索,思索那家单位为什么没有做这个雨棚,是合约清单漏项还是甲乙双方都没关注这个地方?如果漏项,那得抓紧下指令单走签证补充这部分工作内容。如果那家单位以没人为理由不愿意做,那该找哪家单位来做比较好?
第三步是排时间。装雨棚前要不要把墙面的真石漆做掉?会不会影响雨棚下面的地坪施工?竣备验收计划是什么时候,这个雨棚先做钢架再安玻璃需要到什么时候,时间上允不允许?如果不允许会影响什么验收,能不能沟通解决?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最后一步是对项目三个标段的所有坡道进行依图排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遗漏。
上面这一长段蹩脚的剧情是我亲身经历的,甲方工程师的思索内容也源自我自己。我只是一个垃圾的甲方工程师,乙方工程师层次可能想得不对,甲方层次可能想得也还不够全面,但我觉得双方的对比还是有点明显了。
相比于甲方工程师,乙方工程师所管的内容和范围相对较少,只要守好自己这个承包的标段内的一亩三分地就好。自他们入职施工单位,所灌输思想就是严格地按照合约内容、设计图纸内容进行施工。无论合约分判得是否合理、设计图纸是否让小业主满意。
但是甲方工程师在整一个过程中要去思考合约的界面分判、设计得是否合理、工期得是否允许、与其他单位施工是否有冲突、其他标段是否有类似的问题等等等。
这就扯到了刚刚说过的一个词:格局。
不要脸地改编下那个故事:
有人问甲方工程师和乙方工程师,你们在干什么啊?
乙方工程师会说:我在造这个项目的房子。
甲方工程师会说:我在造这个项目,在给小业主造家。
一个只是房子,一个是整个项目,除了房子,还有雨棚、门窗、市政、消防、园林、精装修等等等,最后的目标是通过验收,让小业主满意。
因为屁股决定脑袋的原因,乙方的工程师和甲方的工程师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天然得存在分歧,这无可厚非,更没有谁对谁错之分。
只是这里面确实会有所谓的甲方思维和乙方思维的差异, 而这两者的差异可能就主要来自于这两个字:
格局。
但是,格局大就一定好吗?不见得。
格局大的人往往无法钻而精,因为他们想得太发散;格局小的人往往更能对一件事钻研得更透,理解得更深,更容易成为某方面的大师。
这恰恰也是施工单位乙方和地产单位甲方一个比较显著的区别:施工单位重技术,讲究专才;地产单位重管理,讲究多才。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不喜勿喷,欢迎讨论。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114.55 万条内容 · 19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全过程工程咨询导则!全文!一、总则 1. 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的通知》(建市[2017]101号),住建部下发的《关于征求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建市监函[2018]9号)和发改委、住建部《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规〔2019〕515号),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推进黑龙江省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导则。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