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工程项目管理 \ 建筑施工责任个人制怎么提高施工质量和控制成本

建筑施工责任个人制怎么提高施工质量和控制成本

发布于:2020-12-03 11:24:03 来自: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 [复制转发]

建筑施工责任个人制怎么提高施工质量和控制成本


来源:网络 平日里,经常会听到新闻中提及哪个工程又出问题了。那么当工程出现问题时责任又该如何追究呢?在全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自2014年9月起,我国将开展为期两年的工程质量治理行动。


自此,我国首次将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并将在每一处建筑物的明显位置设置永久标牌,载明责任人信息。会议表明:不管责任人是否已离开原单位,是否已经退休一旦发生工程质量事故或重大质量问题,都将依法追究其责任。这一点也强调了责任的终身制。



以往,如果一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主要问责的是相关企业,而现在是把责任落实到人,监管力度更大,而且更具操作性。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的《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明确指出,建筑工程的具体责任人为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勘察项目负责人、设计项目负责人、施工项目经理,及总监理工程师。如工程项目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发生工程质量事故,发生投诉、举报、群体性事件、媒体报道且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严重质量问题,或由于勘察、设计或施工原因造成尚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建筑工程不能正常使用的,都首先要追究这五人责任,并且是终身责任。


为全面落实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在此次治理行动还将建立“永久性标牌制度”、“书面承诺制度”和“信息档案制度”,三大制度。从2014年9月起,工程开工前,五方负责人必须签署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工程竣工后设置永久性标牌,载明勘察、设计、施工、建设、监理五方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的信息。等工程竣工验收后,上述五方项目负责人身份证号、执业证书号等基本信息,责任承诺书,法人授权书的信息,将移交城建档案部门,统一管理保存并建立数据库,最终实现全国建筑市场的信息化监管。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保证工程质量肯定是重中之重,而且现在随着人力成本也越来越高,怎么样控制成本和保证质量成了施工单位比较关心的问题,那么在这两个难点上我们天玑科技采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各种传感器、数传终端等物联网手段获取工程施工过程信息,上传到云平台,保证数据安全,并用北斗定位系统和BIM技术对工程进行精确设计和模拟,减少施工失误和重复施工。实现工程可视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改善工程质量等系列操作。


传统的所有工程施工通常是施工之后由质量监理或者相关人员对于他的施工质量和施工结果进行评测,但实际上现在我们通过对于施工过程的信息化改造和信息化监管,实现过程当中实时施工的过程质量控制与监督,也是从传统的对工程质量从项目施工方的视角,逐渐转向项目甲方和总包的视角。


针对这两个目的,我们就在两个阶段上提出了路基施工的智能管控方案以及路面施工的智能管控方案。在传统的路基施工过程当中,施工过程是非常难监理的,发现了问题之后也是很难改正的,因为有些东西挖完之后、埋完之后就很难再挖、再埋,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结果,造成的后果也是难以处理的。



在此背景下,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它的智能管控中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结合4G和云计算的技术,我们就提出了路基工程的智能管控系统。该管控系统实现了料、压、桩、沉路基施工全生命周期的管控和信息化的管理。


对于运料的管理,我们开发了运料宝APP,该APP以车队运输为主线,将各种施工材料的运输过程通过运料宝进行过程管理,实现了材料的监管、调度、溯源和统计的功能。


我们进一步对现有的桩基进行了信息化的改造,这里核心的改造的传感器还是北斗的高精度定位终端,分别安在桩机的不同的部位,同时也加装在其他的传感器,比如说电流传感器、桩基垂直深度监测的子单元,通过这种信息化改造,它就把传统的面向打桩的机械化设备变成了具有智能信息的智能化施工的装备,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我们对于桩长、垂直度、打桩的灌注量以及承载的负荷,都可以实时的监测。


在打完桩之后,通常在施工过程当中会有一个连续的压实过程。我们也对现有的压实机进行了一个北斗的高精度的改造,同时也加入了其它的数据采集的仪器和传感器,实现了对于压实机在路面压实过程当中的速度会基于速度和压实度连续实时的监测。


通过桩基、压实机以及运料的信息化改造之后,我们就实现了对路基工程施工实施过程当中的质量管理,如果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发现问题,随时可以进行纠正,随时可以进行工程质量的监督与提升。


在打桩之后,高速公路的第二个施工阶段就是路面施工。路面施工通常有混合材料路面,比如说沥青、混凝土的运输,进行路面的摊铺,然后进行压实。我们通过信息化系统,对于搅拌阶段、运输阶段、摊铺阶段、压实阶段,包括后面的抽样检测阶段进行全程的信息化改造,实现路面工程的智能管控。


通过给拌和站加装一些传感器,实现了对生产时间、原料配比、沥青温度、油石比等等信息上传到后台的管理系统当中。对路面混合物料的运输过程当中,通过对运输机加装北斗定位终端以及其它的技术,实现对每次运输物料的过磅时间、运输物料的种类、车辆重量的进行实时的管理。


物料到了现场就要进行摊铺的工作,我们通过对摊铺机加装北斗的高精度的设备,同时加一些温度传感器实现了对于摊铺机施工过程中的摊铺时间、摊铺坐标、摊铺温度、摊铺速度和摊铺层级的实时检测,这个过程中就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传统的摊铺的结束是通过测量的方式作为结束的标点,有实时摊铺的信息化监测,我们就边摊铺边进行测量,当摊铺完之后,我们就完成了摊铺的施工工作。


压实是路面施工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对于压实机核心以北斗的高精度相关的终端为核心,进行压实机的信息化改造,实现对每次的压实时间、压实速度、压实温度、行驶方向和压实的层级进行实时的监测,同样的是我们的后台系统就能监测到,在达到了标准之后就能停止压实。


通过在施工阶段对于传统的笨重的机械化进行信息化改造之后,我们就能实时的感知到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状态,结合我们在第一个阶段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能够有效地控制施工的周期,同时能够有效地打破在施工各个阶段隔离的藩樯,能够有效节约施工的时间和相关的成本。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工程项目管理

返回版块

4.63 万条内容 · 45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BIM技术在工程施工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BIM技术在工程施工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来源:网络 BIM(建筑信息模型)作为一种方法已经在建设行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是数字化的建筑三维几何模型,涵盖了几何学、空间关系、地理资讯、各种建筑元件的性质及数量。它包括了一个工程项目从设计到建造直至最终运行全生命周期中所有相关的信息,诸如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剖面、详图、三维立体视图、透视图、材料表或是计算每个房间自然采光的照明效果、所需要的空调通风量、冬、夏季需要的空调电力消耗等等。从模型中能够提取预算所需的工程量,定义施工计划需要的工程要素,还可以建立可持续性研究的模拟环境以及为后期设备管理制定工作流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