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1日起,抗浮标准(JGJ476-2019)已实施9个月。
实施效果如何呢?
根据本人的切身经历,支持者寡,批判者众。
广为诟病的,是下面这条。
我们参与的深圳地区的工程,基础设计等级,均为甲级。按照上面这条规定,必须采用预应力锚杆。
但是,过去的9个月,我们尚未看到哪个项目,以此条为据,采用了预应力锚杆。
个别审图单位主张,JGJ476-2019只是行业标准,非国家规范,不必完全执行,可以借鉴。比如,他们借鉴了1.1的抗浮稳定安全系数。
大部分设计单位主张,JGJ476-2019执行难度太大,标准过高;多数设计单位以裂缝控制为主。
建设单位主张,安全经济即可,地下的玩意儿,不要创新,不要第一个吃螃蟹。
我一点都不怀疑,必然有一些审图单位,试图捍卫新标准的尊严,对锚杆裂缝耿耿于怀。
这势必对从业者造成很大困扰。
2020年5月4日,北京市出了一份文件,《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JGJ476-2019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尺度研讨会议纪要。
该会议纪要规定,“...新建、扩建与改建的建筑工程抗浮稳定性应满足《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JGJ476-2019的第3.0.3条的规定”。
这份会议纪要比较含蓄,虽然没有明说,但大家好像都意会到,“抗浮标准的7.5.8条可以不执行”。
但广东省没有这样的会议纪要。这意味着,抗浮标准的执行问题,依然是一个可以扯皮的好战场。
作为一名资深的结构工程师,私下里的扯皮,早已屡见不鲜。但这次不一样。
时间来到2020年11月27日,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结构专业委员会学术报告会》的会议现场,会议末尾,有一个问题解答会。
第一个问题,就是抗浮标准的执行问题。
方小丹大师,对此问题作出解答。
原话是,“按照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执行,控制裂缝0.2mm”。
方大师讲了一个案例。
广州某审图单位,坚持要执行抗浮标准,设计院向方大师求救,方大师讲,可以把北京的会议纪要拿给审图单位读一读,如果还是不行,可以组织专家写一个意见。
当然,这个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原因是设计院使出了杀手锏,威胁审图单位,“你们要是再闹,以后我们院的图纸都不给你们审了!”
这个小故事,蛮有趣。因为它反映了技术对决的终极形态。
“年轻”的工程师通过技术争锋论输赢,专家通过资历和权威论输赢,现实社会以利益论输赢。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结构资料库
返回版块41.23 万条内容 · 393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硅灰的使用方法与最佳掺量硅灰的最佳掺量: 硅灰在混凝土中掺量太少,对混凝土性能改善不大,但是掺量太多,则混凝土太粘,不易施工,且干缩变形大,抗冻性差。因此,掺硅灰时,应找出最优掺量才能获得最佳结果。一般情况下,掺量在10%以内效果较为满意。硅灰的合适掺量一般根据所用硅灰,水泥种类和骨料性质,选择几个硅灰掺量,如3、5、7、10%等,成型混凝土试件,绘制R-SF(强度-硅灰掺量)曲线确定。值得注意的是硅灰价格较高,在确定硅灰的最佳掺量时,也要考虑技术经济指标。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好文章,学习了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