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地涉及到超长超宽超厚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问题,为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有害裂缝,常规采用设置后浇带等施工方法。
这些施工方法虽然可以解决混凝土结构的沉降和伸缩的需要,但它有明显的不足。后浇带法则因停歇工期过长、结合面处理和清理垃圾等,处理难度和施工难度较大,影响工程总体施工进展。同时对结构的整体性、抗震性、抗渗性都存在不利因素。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后浇带的原理
后浇带是一种临时施工缝,是为了取消永久性伸缩缝所采取的一种改良性做法,长期以来已经被人们所认同,是防止超长建筑产生变形裂缝的有效措施
后浇带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建筑结构的板和墙体施工中,分40m左右设置一条0.8~1m宽的混凝土施工缝,此处的钢筋连续不断,混凝土采用钢板网片封堵。
一般在整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60天后再使用比原结构高一个标号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后浇带施工。
后浇带的缺点
后浇带法因停歇工期过长、结合面处理和清理垃圾等,处理难度和施工难度较大,影响工程总体施工进展。
对结构的整体性、抗震性、抗渗性都存在不利因素。
工程量大,成本增加,工期长,不能及时对肥槽进行回填。
自身容易发生混凝土裂缝现象。
两道缝,给底板防水带来很大隐患。
采用后浇带施工所产生的诸多不利影响,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有没有一种新的施工工艺能够更好的解决超大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并且能给施工带来方便
“跳仓法”施工工艺是一种解决超大、超长、超宽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有效途径,并且施工方便,便于实施。
跳仓法施工现场
跳仓法介绍
“跳仓法”就是把建筑物分成若干段或块采用间隔施工的一种施工方法
早期的“跳仓法”施工主要用于大型工业建筑的地下工程和水利工程,是针对于超长、超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防止混凝土裂缝和方便施工的有效措施
近几年大量应用于民用建筑,有效的解决了超长、超宽、超厚混凝土的施工缝处理问题
跳仓法的优点
(1)跳仓法浇筑综合技术是在不设缝情况下成功地解决了超长、超宽、超厚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和防渗问题。
(2)地下混凝土结构采用“跳仓法”施工技术,施工时不留设任何形式的后浇带和伸缩缝,只设置暂时的施工缝,不掺加任何微膨胀剂和抗裂纤维,成功地解决了地下室超长、超宽、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题,以及大方量混凝土连续浇筑、立体穿插施工等技术问题,同时大大节省了投资额。
(3)以分仓缝取代后浇施工缝和永久变形缝,简化了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
跳仓法工艺原理
跳仓法的施工原理就是“放”与“抗”的原理,早期对混凝土的应力尽量的施放,后期则利用混凝土自身的抗拉能力来防止混凝土裂缝
我们把超长、超宽的混凝土结构分成若干块,按“品”状跳仓浇筑混凝土,间隔7天后,再进行倒“品”状填仓浇筑混凝土
适用范围
早期的“跳仓法”施工主要用于大型工业建筑的地下工程和水利工程,是针对于超长、超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防止混凝土裂缝和方便施工的有效措施
近几年大量应用于民用建筑,有效的解决了超长、超宽、超厚混凝土的施工缝处理问题
跳仓法的应用
我公司先后在在厦门海峡交流中心二期B地块地下室及裙房主体工程、铜陵车口片5-1地块安置点工程、滁州市西涧花园二期安置房工程中采用无缝跳仓施工方法,取代永久变形缝和后浇带施工法,加快了工程进度,减少了工程成本,保证了工程质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艺技术要点
一、分仓原则
(1)综合考虑上部结构,在受力较小处设置分仓施工缝。把超长、超宽的混凝土结构分成若干块,按“品”状跳仓浇筑混凝土,间隔7天后,再进行倒“品”状填仓浇筑混凝土。
(2)相邻仓位施工缝不宜贯通,避免应力集中于一点,应错开约1m位置设置分仓施工缝。
(3)封仓间隔时间宜为7~10d,最短不宜小于7d。
二、底板施工顺序
三、仓位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处采用双层钢板网封堵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前,在施工缝位置安装止水钢板,并采用钢筋支座固定牢固
施工缝现场做法——施工缝清理
施工缝处止水钢板
止水钢板及钢筋网片
施工工艺流程
一、施工准备
(1)、水泥的选用:应选用中低热的水泥品种。相关资料显示: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其3d的水化热为180KJ/KG(千焦每千克),而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则为250KJ/KG,水化热量减少28%。。
(2)、骨料的选择:应优先采取以自然连续级配的粗骨料配制混凝土,因为用连续级配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较少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以及较高的抗压强度
(3)、环境温度:浇筑时,环境温度不能太高。我国规范规定:浇筑温度不超过25℃
二、浇筑
(1)、浇筑顺序:梁板混凝土浇筑顺序应根据现场周边作业环境确定,并根据混凝土供应能力和混凝土初凝时间测算出的最大浇筑强度和分仓宽度,并最终确定分条宽度,采用斜坡分层连续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
(2)、控制用水量:混凝土中只有约20%水分是水泥水化所必须的,其余的80%都要蒸发。然而,混凝土中多余水分的蒸发是引起混凝土体积收缩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
(3)、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时,振捣点采用“交错式”的次序移动,振捣间距不大于振捣棒长度的1.5倍。棒管要小心拔出时,这样混凝土仍能自行闭合。
三、混凝土的二次抹压和覆盖
(1)混凝土振捣完成一段后,及时用刮杠摸压,便于混凝土的抹面和收光,并应加强混凝土表面的二次抹压,以减少早期塑性收缩
(2)在处凝前,用抹子拍压三遍,搓成麻面,以闭合收水裂缝。在木抹子压第三遍时,麻面纹路要顺直,要求纹路一行压一行且相互平行。
(3)采用跳仓法施工,对混凝土早期脱水要求高,要求及时覆盖塑料布,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快而产生裂缝。
四、拆模及养护
1、底板、楼板、顶板养护:
混凝土初凝阶段即进行表面二次抹压及多次抹压,随裂随压,压光后须立即进行保温保湿覆盖养护。抹压与喷雾养护可同时进行。
混凝土喷雾、覆膜保湿土工布掀开可见塑料薄膜
2、墙、柱混凝土养护
墙、柱混凝土应带模养护不少于5d,然后松模拆除,随即挂塑料薄膜或土工布采用喷雾进行养护不少于7d。切忌使用冷水直接喷淋正在升温的墙体混凝土。
3、混凝土结构拆模后,应尽快回填土,用土体保温,避免气温骤变时产生有害影响,亦可延缓降温速率,避免产生裂缝。
五、温度检测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委托专业检测单位进行,实行24小时专人值守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监测时间,混凝土入模温度,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
测温管图
专业测温仪
当监测结果不符合温控指标要求时,应及时调整养护方案。
总体原则
(1)利用"抗放兼施、先放后抗、以抗为主"的原理,严格控制混凝土早期裂缝。
(2)施工缝加铺钢筋焊接网片,增加混凝土抗裂能力。
(3)采用高质量的商品混凝土,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和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
(4)严格控制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及极限拉伸变形。
(5)加强养护,缓慢降温,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降低约束应力。
效益分析
1、采用无缝跳仓施工方法,取代永久变形缝和后浇带施工法,加快了工程进度,既减少了工程成本,又保证了工程质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和技术指标。
2、传统设计采用的纵横向后浇带将底板分为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区域:为了防止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收缩变形,保证结构自防水性能,地下室底板、侧墙和顶板混凝土添加亲水改性聚丙烯纤维、后浇带部位混凝土添加高性能膨胀剂。
采用跳仓法施工后,取消了亲水改性聚丙烯纤维及高性能膨胀剂,有效控制混凝土有害裂缝,确保了工程抗裂安全度,较目前国内外常规的施工方法具有创新性,同时节省防水材料、钢筋及模板用量等,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施工
返回版块65.79 万条内容 · 1579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主体与装饰如何同步穿插施工?实例分享!收录于话题 主体与装饰同步穿插施工 ,即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层以下各个楼层的门窗、保温、涂料及栏杆等装饰工序随主体结构同步施工,各施工工序独立互不干扰,从而实现立体作业,达到了缩短整体施工工期,提高整体施工效率的目的。能否通过组织同步穿插施工,合理提高建造效率、缩短工期,也是考验了项目部的施工管理水平。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沉降不考虑吗???
回复 举报
不设后浇带,一样能控制混凝土有害裂缝
有新思想!表达新观点,表示就感谢!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