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馆鸟瞰效果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方案选址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在窄小的大乘弄中的某一段,刷了灰色外墙涂料的便是著名的“青藤书屋”(印象中,大通学堂的外墙也是这种灰色)。踏入青藤书屋,恍若另一个境地:静谧的院子,大概也就三百多平方米,一条弯曲而不柔媚的小径从门口引向书屋的月洞门,右侧是不大不小的竹林和草坪,还有间隙种植的芭蕉、石榴与葡萄。
△ 青藤书屋全貌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左侧墙根下洒落的盆景,靠墙放着,一口老井,还有旧墙,已经足够生动。令我惊叹的是墙后两层楼的房子,一个单坡屋顶结合了北向通长的木窗,不对称地自然生长,白墙已经老旧得完全发黑,看得出木窗经历过几次翻修,然而每一个构件、每一处工匠翻修的痕迹都还在,感觉到不经意的妥帖,却不乏构图的当代和不羁。进入青藤书屋前的月洞门,上方是“天汉分源”四字,里有青藤一棵,盈池一方。
△ 天汉分源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明代、文人、园林和民居是这其中的关键词。主角自然是被尊为青藤派始祖,中国绘画史上大写意画派成熟期的代表,“光芒夜半惊鬼神”的“旷世奇才”徐渭。建筑师看多了书籍中的“绍兴民居”,还有现实中陆续被人们“演绎”的“院落”和“台门”,往往有些匠气。青藤书屋内外间幽静古朴的粉墙黛瓦、石栏题刻、芭蕉老藤和方池古井,着实提醒着我们建筑、园林本不可分的道理。道理虽然简单,可我们已经匠气地忘却了。
△ 旧墙与二层老房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不大不小、精致优雅、文气十足和不羁构图,大概是青藤书屋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于我而言,所有映入眼帘或置身其中的一物一色,皆为建筑故事的元素。无非虚为场所,实为建筑的广义山水而已。
△ 前院内青藤树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徐渭艺术馆(曾名徐渭书画馆),选址于青藤书屋北侧,隔了开元弄和后观巷两条巷子的北侧,周边大多是一两层的传统民居。选址正好是著名的老机床厂,它已经破败,高约三层,由纵向五进单跨桁架式大空间先后围合建成,内有一庭院,仍有两三棵乔木长于其中,尚存一丝生机。虽然厂房内部已被掏空,破败的屋顶泻下的阳光,却给残桓平添了强劲的活力。也因陆续建设和弃用的原因,厂房四个立面的内外各异,颇有时代的特点和记忆的痕迹,极具多元并存和自然拼凑的冲突与戏剧性。
△ 老厂房北侧鸟瞰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老厂房内部空间勘察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老厂房内部立面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在艺术馆选址南侧,介于开元弄和后观巷之间的,是青藤街区“著名”的“青藤舞厅”。这是一栋极其违和的三层高的大红楼,拆除后将建设一个小型青藤广场(兼小型游客中心),使游客自青藤书屋经大乘弄至青藤广场的过程中,视线能由此引向新的艺术馆。
△ 青藤舞厅和突兀的“大红楼”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在今天的建筑世界里,如何不被尘世的喧嚣所干扰,不任意地曲解和篡改;在绍兴特定的历史语境下,塑造一种宁静、和谐的传统之美,还不失现代性,是我们一直孜孜以求的方向。
△ 又见青藤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如果说,我对周边历史街区的院落、肌理、色彩等主要建筑要素早已了然于心,倒也不为过分,但如何进行提炼运用,同时创造出有节奏的、流动的、静谧的、适应于当代艺术陈列的空间(容器),显然是一个困惑。事实上,走出老机床厂不久,在一个会议的间歇,我已将方案的雏形勾勒于一页信笺上了。
△ 徐渭艺术馆草图 ?胡慧峰
老机床厂留存的纵向五进单跨桁架式大空间组合,提供了灵活布置的可能,简洁轻盈的屋架结构暗示了未来临展的容器特性,斑驳甚至带有强烈迎合时代审美的侧墙立面肌理,只需加固,织补,充实新的机电功能,就已是个惊艳的当代艺术馆了。
△ 徐渭艺术馆主入口立面效果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但更大的改造代价、复杂的工艺、可能更广泛的评审挑战,以及非常紧张的工期要求,在我的脑海里过了一遍,最终放弃了将老机床厂改造为徐渭艺术馆的想法,决定从现场的感动点作为新的创作的缘起:“纵向五进”的建构逻辑;“开口造园”的空间记忆;“乌片如墨”的风貌应和;“顶地同泼”的黑白整合。通过最利于工业化施工进程的钛锌板与铜板、玻璃和石材等常规材料的组合,理性地编织一幅缘起黑白的纯粹、轻盈、透明和精致。
△ 围合而生的庭院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庭院与通透的走廊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所谓建筑,无非地、顶、天的气韵流动;所谓展示,讲究景、境、情的氛围铺垫。内外皆需调动,明暗均可有意,上下也要连续。静则赏画读字,流连时则体味错落别致。躲不过让黑白所控,免不了被光影打动。遵循建构逻辑一致性的原则,自始至终,贯彻了建筑、室内和展陈的一体化设计精神。
△ 艺术馆走廊空间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明暗均可有意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通向艺术馆二层楼梯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艺术馆庭院景观节点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我们着迷于过去的历史场景和当代建筑演绎之间的对比与戏剧性。既保持着对金属、玻璃和石材等现代材料的钟爱,也对历史变迁所遗存的斑驳,以及其所富含的故事特性表现出珍惜和迷恋。我们以足够的精力研究并留存了那些记忆,戏剧化地呈现老机床厂的东、北两段旧墙面,使其与当代艺术馆中半透明的大片玻璃、近白色的石质板材、银白色的天棚和隐喻的传统屋架等不同材料形成对比,创造难以磨灭的蒙太奇印象——一种记忆的重塑。
△ 保留的东侧老墙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保存的北侧老墙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保留的老墙与新建艺术馆围合出庭院空间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老厂房东侧巷子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新建艺术馆东侧巷子效果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在规划给予的基地上建构新建筑的同时,我们利用拆除青藤舞厅后的场地建设新的青藤广场。通过再塑具有纪念气质的新场所,与新建筑产生对话,让两者具有向心性和不可分割性。那种不断移动,流连转换的视点所形成的连续铺垫,自然地产生建筑的空间体验,以及因建筑与环境的互动所孕育出的总体情景感受——那种源自江南的山水精神。
△ 徐渭艺术馆、青藤广场及大乘弄剖面图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徐渭艺术馆及青藤广场效果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我们始终坚信,建筑设计终究是一种精神表达——回归设计本源,追寻建筑本质,一直是我们持续坚持的建筑意志。我们注意到了当代艺术的陈列发展,将越来越回归到为表现作品营建空间本身的纯净和清新。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设计作品需要揭示艺术作品的本质。想要创造简洁有力而又具审美趣味的空间,只有貌似兴趣高雅的姿态和一堆高谈玄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将坚持自己的探求意志, 积极考虑场地,努力深入环境。
△ 大乘弄到达青藤广场入口效果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这个设计传递了我们在历史语境下的现代性表达探索,敦促我们深层次挖掘传统文化与地方风貌的哲理性思考。正所谓:以历史传承为脉,以特色文化为魂;以建构过程为线,以山水精神为意。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历史古城绍兴的价值与文明,从而友好地加以利用与发展。
△ 青藤广场夜景效果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徐渭先生,疯癫泼墨,有意无意已然天成;我等所为,无非:
将墨掀起,筑一疯癫可纳,凡人可入、可游、可思、可想的,虚为场所实为建筑的——广义山水而已。
设计图纸 ▽
△ 总平面图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地下一层平面图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一层平面图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二层平面图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完整项目信息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51.18 万条内容 · 43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俞挺WutopiaLab新作:WhiteUpland未来峯前场收录于话题 △ 摄影 : CreatAR Images 方案设计 Wutopia Lab 项目地址 中国 湖州吴兴区东坡路与二环南路交叉口 建设面积 3296平方米 建设时间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所谓建筑,无非地、顶、天的气韵流动;所谓展示,讲究景、境、情的氛围铺垫。内外皆需调动,明暗均可有意,上下也要连续。静则赏画读字,流连时则体味错落别致。躲不过让黑白所控,免不了被光影打动。遵循建构逻辑一致性的原则,自始至终,贯彻了建筑、室内和展陈的一体化设计精神。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