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暖通空调 \ 制冷技术 \ 制冷人基本的操作技能,你会吗?

制冷人基本的操作技能,你会吗?

发布于:2020-08-26 14:16:26 来自:暖通空调/制冷技术 [复制转发]


一、 充氮焊接

钎焊时未进行充氮保护或没有充入足量的氮气,铜管内表面就会产生氧化物,会造成:  冷媒系统的堵塞,如电子膨胀阀、回油毛细管等堵塞;导致压缩机烧毁,空调效果不良等各种故障。 因此,一般各大厂家都会要求充氮保护。


充氮与不充氮焊接效果对比


充氮焊接要点:

  • 气压 0.2~0.5kgf/cm2

  • 氮气充入软管插入铜管端口部位处必须要裹好,不要出现漏气;

  • 钎焊时向冷媒管通氮气10s以上,并确保至焊接结束却为止。


二、 氮气吹扫

氮气吹扫可除去铜管中的氧化物粉末或部分氧化皮,当管子封盖不密实时可除去管内脏物和潮气, 吹扫在铜管与内机连接前进行,充氮压力可设置成0.4~0.6MPa。 对于大型的制冷系统,如冷库可以使用分段吹扫排污,若水分和杂志残留在制冷系统内,将引起制冷系统的冰堵或冰塞等其它异常现象现象。




三、气密性实验

气密性实验就是我们常说的保压。 这里特别强调,如果将易燃气体或空气(氧气)用作增压气体,则可能会导致失火或爆炸!


气密性实验要点:各个冷媒系统,必须从 气管、液管两侧同时加压 ;因此气、液两侧同时加压,可以保护多联机系统室内机侧电子膨胀阀等阀件不受损害;气密性试验必须使用 干燥氮气做介质 ,另外,抽真空要在充注氮气保压检漏合格后才能进行。


四、试压

对于R410A冷媒铜管试压应该分为三个阶段,如下:

  • 第一阶段:3.0 kgf/cm2加压三分钟以上,可发现大的漏口;

  • 第二阶段:15.0 kgf/cm2加压三分钟以上,可发现较大漏口;

  • 第三阶段:40.0 kgf/cm2加压24小时以上,可发现微小漏口。



特别提醒:

环境温度每有±1℃温差,便会有±0.1 kgf/cm2的压力差; 修正公式:实际值=加压时压力-(加压时温度-观察时温度)×0.1 kgf/cm2,24小时内压降在0.2 kgf/cm2 内为合格。



另外,我们要记下充氮时的时间、温度和充入的压力(可用上图贴白胶带的方法进行对比),以便24小时后进行修正。


检漏的常用方法:

  • 用耳朵检测,次方法主要泄露的声音;

  • 用手检测:次方法在连接部位用手检测是否有泄露;

  • 用肥皂水检测:次方法肥皂泡显示泄露位置;

  • 使用检测器(如卤化物检测器):次方法用过仪器检测漏点。


五、抽真空

抽真空是制冷设备生产或维修过程中,充注制冷剂前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序。即用真空泵与制冷系统管路相连接。即从高低压侧同时连接,将系统管路中的不凝性气体和水分等排除的过程。 正常系统真空度应能到-756mmHg以下。抽真空时间应根据机型制冷系统大小和真空泵的大小来确定。


操作方法:

1、操作前检查真空泵水平放置,密封胶垫无破损,真空计压表归零。


2、 将真空泵放置在室内地面(安全、稳定、便于操作处)。


3、 将加氟管、真空计表、真空泵组合在一起。


4、 从阀门上将加氟口处螺帽拧下,加氟管拧到加氟口上。


5、 先打开真空计表,再打开真空泵电源开关,开始抽真空。


6、 抽空操作结束后关闭阀门,关闭真空泵。要注意真空计压力是否上升,如果有上升说明制冷系统有漏点,有漏点要找到原因并解决后重复上述抽真空工序。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制冷技术

返回版块

14.61 万条内容 · 80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关于冷库的节能设计和方案,你真的掌握了吗?

我们知道,实现冷库最大经济效益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冷库周转利用率,二是通过节能降耗降低经营成本。因此,优化冷库建设节能设计,提高冷库周转及利用率,加强冷库运行过程中的节能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笔者对目前我国冷库设计和运行管理中与节能相关的主要问题概述如下: 一、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 冷库是冷加工和食品保鲜行业中的高能耗行业,其中冷库围护结构的耗能约占整个冷库的 30%,某些低温冷库围护结构的耗冷量高达制冷设备总负荷的50%左右。减少冷库围护结构的冷量损耗,重点是围护结构隔热层的合理设置。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