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观点view ,作者Fang Ziyu
建筑不应该跟着技术走
FANG: 就是顺应现实的社会背景。
FANG : 最接近于您理解的“自然建造”的建筑有哪(几)个?
LI : 西扎的帕尔梅拉海洋游泳池、卒姆托的苏木维格特村小教堂,刘家琨的鹿野苑佛像博物馆。
LI : 你指城市日常建筑,比如居住、办公之类吗?
FANG : 高层种树算吗?
LI : 不一定 , 要看建筑上种树的必要性 。如果是恶劣的环境条件,比如空气质量差的工厂边的住宅,房上种树可以算是必要的有效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一种方式和可能,那么可以被认为是“自然建造”的;但如果本就在一个环境优渥的场所中,建筑上种树就变得矫情而牵强,我觉得不能被认为是“自然建造”。
所以我理解的“自然建造”, 需要同时满足与 “ 自然 ” 的合理关联 , 并做到 “ 自然而然 ”。
LI : 生态和情感都有 。
LI : 对,唐山第三空间。
LI : 就是贵。 如果有机会做经适房 , 我很想把唐山第三空间的理念转化过去 ,也许会有突破。
FANG : 说到文化,您很重要的设计概念“胜景几何”有明显的对文化、或者说对传统文化延续和回应的指向性。那么,比如天大新校区体育馆是否也有这种文化思考?
LI : 我在“观点”讲过一部分,所以你还是有质疑。
天大新校区体育馆 摄影:孙海霆
LI : 就像元上都遗址工作站是在草原上做的一组小聚落, 这个体育馆是采用了一组 “ 结构聚落 ”, 在一个没有特征的场地中去建立一种可识别的场所感 ,这跟一般的体育馆做法还是很不一样的吧。
另外一点就是追求结构和空间与人运动时身体尺度的契合关联 。
天大新校区体育馆“结构聚落” 摄影:张虔希
元上都遗址工作站 摄影:张广源
FANG : 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呢?
LI : 那个聚落感没这么强。 它通过结构单元 , 组成大空间的同时 , 也化解了大空间的尺度 , 让尺度更亲切近人 ,这跟天大体育馆内部空间尺度的处理有相似之处。
海南国际会展中心 摄影:张广源
FANG : 没有附会说明可能比较难直观感受这种文化在建筑中的表达。
FANG : 需要一个群体的努力。
FANG : 您觉得自己的实践现在有辨识度吗,或者说有一套自己的建筑语言?
LI : 我对每个建筑几乎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项目的“自然”条件都那么不一样。大概很了解我的人可以看出来是我做的吧。
但我觉得在思考上的连贯性是有的,也有某种共性,都是形式之外的。 建筑语言的辨识度上 , 我想还要再努力 , 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积累 ,也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所以只能说我还在建立的过程中。
FANG : 当下最大的挑战、或者说困境是什么?
FANG : 您说的探索是“胜景几何”吗?
FANG : 现实的问题是什么?
LI : 现实的环境很多时候不认可我思考的那些东西 ,但这确实是现实,我也愿意把现实作为我需要面对的处理一部分条件,但成功率很低。
北京大院胡同28号改造 摄影:苏圣亮
FANG : 回到您入围的技术探索奖。您现在的技术探索主要在哪个方向?
FANG : 那在您的大量实践中,有没有哪个实践受技术影响较大,比如技术主导或改变了设计想法?
FANG : 天大新校区的体育馆呢?这是您比较被公认的“技术探索”代表作。
FANG : 您提到了技术的“适宜性”。
LI : 对。所以我觉得不需要用“探索”这个词对技术加以特殊化的价值定义,这容易产生歧义,似乎寻找高精尖的、前所未有的才是好的。
FANG : 人工智能与建筑的结合呢?会对建筑学产生变革式的改变吗?
FANG : 那不谈未来,谈谈传统吧。您如何看待当代技术和传统建造之间的关系,在当代建筑实践,特别是大建筑中,两者如何相互关联影响?
FANG : 您认为怎样的建筑,是一个“高品质”的建筑?
FANG : 您觉得您哪个实践是“高品质”的。
FANG : 那其他建筑师的实践呢?在中国的。
LI : 国内的话,一下子想到的,还是刘家琨的鹿野苑,还有西村大院。
FANG : 谢谢李老师。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问答
返回版块1.78 万条内容 · 10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别怕,建筑师不是什么好人来源非标准建筑工作室,作者拆房部队,已获得其授权 不要无缘无故为人付出, 不管你认为他们有多么善良或者有多么值得。 《阿丽塔:战斗天使》 拆房:张舒雅 文案:林雅楠 拆房指导:林雅楠 总指导:赵劲松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不知道是李大师在扯淡,还是记者编辑歪曲了李大师的原意,弄出个这样标题---博眼球?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