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电气工程 \ 工业自动化 \ 抗高湿二氧化碳传感器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

抗高湿二氧化碳传感器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

发布于:2020-07-21 10:20:21 来自:电气工程/工业自动化 [复制转发]


温室大棚是一个相对密闭的场所,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与外界环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比较稳定,一般在350 ppm左右。夜晚由于作物的呼吸作用、土层微生物活动以及有机物的分解等,都会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比棚外可以高出一倍左右;日出前,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最高值,比棚外高2-3倍;日出后一小时,作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下降至300 ppm左右;中午在强烈的日照下,作物光合作用强度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急剧降低,仅为80-150 ppm。二氧化碳作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温室大棚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二氧化碳过高或者不足都会对作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常引起蔬菜作物叶片卷曲,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会影响作物对氧气的吸收,不能进行正常的呼吸代谢作用;

二氧化碳含量不足:叶色暗无光泽,开花晚,雌花少,花果脱落多;叶低平,与主枝垂直或下垂,叶面凸凹不平;异型果多,上市晚,产量低,优质果品少。

而充足的二氧化碳能够保证蔬菜的健康生长,使叶绿素含量升高,叶色深绿而且有光泽;使其开花早,落花落果少,叶枝生长健康,果品端正,产量高。

所以现在很多的种植户为了让蔬菜更好的生长提高产量,会在大棚种植中添加一定量的气肥,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那么大棚中二氧化碳含量应该什么时候进行施加呢?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中午的时候虽然有充沛的阳光,植物根部吸收到足够的水分,但是由于没有充足的二氧化碳,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会出现二氧化碳短缺,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影响产量和品质,所以温室、大棚栽培的蔬菜或其它作物,如果在日出以后及时人工补充二氧化碳,满足作物光合作用的要求,就能较大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得到较高的收益。作物开花结果期是光合作用最旺盛期,也是干物质大量积累关键阶段,这时人工补充二氧化碳效果最明显。

在温室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传感器可以保证在二氧化碳浓度不足的情况下及时报警,从而使用气肥或者增施有机肥,保证蔬菜、食用菌、鲜花、中药等提早上市、高质高产。可以说,二氧化碳传感器决定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成熟期,抗逆性,质量、产量等。

工采网推荐使用韩国SOHA TECH的SH-DS型号二氧化碳CO2传感器,采用双光波非色散红外原理(NDIR),能够在-10500~99.5%RH湿度的环境下工作,抗高湿环境好,量程为0~3000 ppm/5000 ppm,可选TTL232或电压输出方式。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工业自动化

返回版块

17.92 万条内容 · 36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精准室内定位,不再迷失方向

室内定位是指在室内环境中完成方位定位,首要选用无线通信、基站定位、惯导定位等多种技能集成构成一套室内方位定位体系,从而完成对人员和物体在室内空间中的方位监控。 室内定位的应用场景首要分为消费级和工业级两类。前者首要包含商场导购、停车场反向寻车、家人防走散、展厅自助导游等,后者则包含才智仓储和物流、人流监控和分析、智能制作、紧急救援、人员财物管理和服务机器人等。 与室外卫星定位统一天下的情况不同,室内定位技能办法层出不穷,定位精度从几米到几十米都有,并在一些职业中得到了应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