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结构资料库 \ 结构的受力原理及位移法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结构的受力原理及位移法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发布于:2020-07-02 15:01:02 来自:建筑结构/结构资料库 [复制转发]

一、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原理

竖向荷载包括恒荷载、活荷载。

1.1位移法

首先对混凝土梁柱的节点“锁住”,此时混凝土梁两端为固定,弯矩图、变形图如下:


图2-1 梁两端固定弯矩图 ▲


图2-2 梁两端固定变形图 ▲

由于混凝土梁柱线刚度并不是无限大的,一旦把“锁”去掉,柱子就会协调梁的变形,梁端的变形释放一部分给柱子,梁的弯矩也会在此处释放给柱子一部分,弯矩图、变形图如下:


2-3弯矩释放后弯矩图▲


2-4 变形释放后变形图▲

总结,力与变形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内力不好理解的时候,可以从变形的角度理解和分析。


1.2多跨连续梁的受力

(1)多跨连续梁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下:


2-5 多跨连续梁弯矩图▲

(2)实际案例:

梁截面250×500,跨度为6m,线荷载为16KN/m,面荷载为0(全房间开洞)。

梁自重:0.25×0.5×25=3.125KN/m

总线荷载16 3.125=19.125KN/m

M支=(19.125×6×6)/12=57.375KN·m

M中=(19.125×6×6)/24=28.6875KN·m


2-6 多跨连续梁弯矩图▲

总结:

L形节点位置:M小(变形小);是由于在此位置梁端的M(变形)释放给了柱子,具体释放给柱子多少这主要取决于梁柱的刚度比;梁端M值小于1/12ql2。

T形节点位置:此处两端均有梁的变形和柱子的变形,三者的变形都在此处,梁两侧的变形“互顶”,柱子很难释放两侧梁的变形,所以此处的梁端弯矩会比L形节点位置弯矩大。


1.3极限思维了解变形协调

假设柱子的高度只有300mm高,此时柱的高度(L)很小很小,柱的线刚度(


)很大了,梁的变形很难释放给柱子。


柱子无限短,刚度大(刚);则基本不会释放给柱子弯矩和变形,越接近纯固结;

柱子无限长,刚度小(柔);越容易协调梁的变形,接近简支,梁的M几乎全部释放给了柱子。

所以说柱子的高度对梁的弯矩影响很大,假如出图后,建筑的层高变了,一定要校对一遍梁柱的配筋。


1.4 案例

此模型仅对柱高进行调整,参数信息,地震分组等均未调整。

(1)柱高3m,恒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柱高3米弯矩图▲

(2)柱高5m,恒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柱高5米弯矩图▲



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分析

水平荷载包括地震作用,风荷载。

2.1反弯点

反弯点:弯矩一正一负的零点位置。

反弯点的形成是因为梁柱线刚度比不是无限大,从变形来讲是因为柱子上下有转角,从而出现反弯点。




2.2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及变形


水平作用下的弯矩图▲

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柱的底部外侧受拉,顶部的内侧受拉;梁的左端底部受拉,右侧梁顶受拉。(粗线表示受拉侧)。


2.3框架结构变形图


框架结构的变形图在柱底柱顶垂直于刚节点,框架结构的变形为剪切型变形,决定了框架结构的位移底部最大,从而影响了框架结构的很多性能(如:不能做很高、填充墙在地震时候是底层破坏严重等)。

思考:

(1)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变形图对比、分析。

(2)分析次梁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弯矩图。

深受结构人士欢迎的超大带钢筋表鼠标垫,300*800, 又加印了一批,没有领的可以留自己的邮箱领取噢 ,现在领取七月中旬发出。你的电脑桌上就缺这样的一张!

微信图片_20200702150111.jpg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结构资料库

返回版块

41.15 万条内容 · 36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干货总结」层间位移角、周期比概念讲解及模型调整

一、 层间位移角:抗规5.5.1 高规:3.7.3 (抗震设计时不考虑偶然偏心) 即层间位移角需要看风和地震工况,但是不考虑偶然偏心。 (1)《高规》3.7.3 : 按弹性方法计算的风荷载或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的楼层层间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高之比△u/h宜符合下列规定: 1 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u/h不宜大于表3.7.3的限值。 本质:(刚度问题) 限制结构的水平位移,确保结构具备足够的刚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位移。要判断是风控制还是地震力控制,若风控制,层间位移角富余很少,尽量增加竖向构件的刚度。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